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休闲教育的问题目益凸显,医科大学生有较多的休闲时间,但是经过调查,有60%以上的医科大学生的休闲时间都用于上网聊天和睡觉,停留在寻求刺激摆脱我们单调的层次。本研究在了解医科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休闲教育的对策:(1)开展休闲教育的理论课程;(2)加强宣传力度和组织引导;(3)把体育课作为休闲教育的载体;(四)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对促进医科大学生的休闲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医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赋予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文章论述了加强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的要求,透析了目前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医疗行业中的各种热点新闻不断出现,关于医生这一职业的讨论也成为社会热点。不断出现的医疗行业中各种负面新闻,必将对在校医科大学生的职业观和职业选择产生不良影响。采取措施、重视和加强医科大学生职业观的教育,协助其树立正确职业观,对我国医科教育和将来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医科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院校要根据学生特点,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拓宽生命教育的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摘要:医古文经典作品《大医精诚》深刻论述了“大医”修养“精”与“诚”的丰富内涵。我们要着力培养新一代医科大学生坚守“大医精诚”的棱心价值观,传承、创新“大医精诚”思想,践行仁心、仁爱、仁德、仁术的医德理念,秉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传“大医”智慧。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6.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今社会转型、发展迅速的时期,人们普遍感到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有研究认为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1],而人格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因此研究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变化,对提高医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改进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医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认为:高等医学院校的素质教育是医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医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就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互联网 ”时代医学研究生廉洁教育现况。 方法 应用研究生廉洁教育调查问卷,分析医学研究生廉洁认知、自律、教育等情况。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82.3%的医学研究生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表示认同,但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仍不足。绝大多数研究生(86.6%)对不廉洁的态度是端正的,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廉洁行为,主要集中在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上。医学研究生接受廉洁教育的普及率和有效率还有待提高。互联网 时代,医学研究生的大部分廉洁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且更乐于通过网络新媒体接受廉洁教育信息。结论 互联网时代医学研究生廉洁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应进一步提高对医学研究生廉洁教育的重视度,与时俱进、改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同时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在高校内建立层级廉洁教育体系,从管理层、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个层面全环境开展廉洁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廉洁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重塑医学生伦理品德,并且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医疗腐败,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从校园生活的廉洁行为教育、面向职业生涯的廉洁医德教育和着眼于人生历程的廉洁品格教育三个层次展开。为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应完善和创新廉洁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塑造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反腐倡廉的信心以及教职员工要做好廉洁道德表率。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医科大学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认为:高等医学院校的素质教育是医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医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就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创造的世界。理工医科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来探讨了理工医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质教育.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835名医科大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等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其中52.1%同学能正确回答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朱红英 《医学教育探索》2005,4(2):84-85,109
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受历史、传统、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滞后。本文作者以在医学院教学的亲身体会,试图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原因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在CPI—RC个性中的好印象、责任心、自我控制、适意感及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比较明显,智力效率及心理感受性也与个别健康因子相关。心理健康良好组(SCL—90低分组)学生在CPI—RC各量表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心理健康较差组(SCL—90高分组)的学生,其中社交风度、自我控制、适意感、智力效率与自我实现5个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联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生职业兴趣倾向,提出择业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某医学院64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现状调查.结果 医科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于调研型和社会型;性别不同的医科大学生职业兴趣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医学生,在艺术型职业兴趣方面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各专业学生在实际型、调研型和事业型三类职业上的有显著差异.结论 医科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兴趣倾向认知不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医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学生依恋模式及其对应对策略和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方法采用关系问卷中文版、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应对方式问卷、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医科大学生898人进行调查,了解医科大学生依恋模式与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安全型依恋大学生更多地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P<0.01),抑郁焦虑得分最低(P<0.01);而惧怕型和焦虑型依恋者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策略(P<0.01),抑郁焦虑得分较高(P<0.01)。结论医科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医德教育必须重视心理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的内在联系.要求医德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必须遵循心理规律,以医务人员和医科大学生医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为基础,根据其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以及相关的心理变量因素,不断地调整医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具体措施,至少从四个方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团体心理咨询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然 《医学教育》2003,(3):25-26
本研究以医学院四个年级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修补试验设计的方法,应用团体咨询技术,对医科大学生的健康信念、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干预。统计结果显示:团体咨询对医科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去除躯体症状,克服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健康地开始大学生活和对遭遇生活压力事件的医科大学生的心理调试有积极的作用。该研究提示,团体咨询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发展性心理咨询”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潘欣  康杰  李胜豪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547-548,556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方法对某重点大学医学专业800名大学生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评焦虑量表的测试。结果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全面优化医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学习化社会".研究医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的主要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不仅能为教育者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帮助学习不良的医科大学生查找没有获得与其智力相应的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为全面深人地探讨医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本质和机制、提高其学习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