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锦州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资料,掌握城区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计算2010-2013年锦州市城市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构成比,并进行减寿率等统计分析,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进行死亡率的标化。结果2010-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总体死亡率为670.40/10万,标化率为466.15/10万,男性死亡率为776.31/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7.9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1,P0.05);城区居民死因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27.00%)、恶性肿瘤(25.75%)、脑血管病(23.21%)、呼吸系统疾病(8.21%)和伤害(3.11%),占总死因比例的87.28%;不同年龄组主要死因疾病不同,0~1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为主,15~39岁组以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为主,40~64岁组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为主,≥65岁组以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为主;减寿率居前5位的死因疾病为恶性肿瘤(12.11‰)、脑血管病(5.95‰)、心脏病(5.71‰)、伤害(3.97‰)和消化系统疾病(1.08‰)。结论锦州市城区居民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应根据不同年龄的死亡疾病谱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00~2008年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状况。方法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西城区年龄别人口数及标化死亡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统计汇总,对居民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占西城区居民死因顺位前三位。2000~2008年期间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24.37%上升到2008年的29.15%;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不大。因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所致死亡的居民占人群总死亡人数的76.05%。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是危害西城区居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六安市裕安区2014-2019年常住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情况.方法 根据2014-2019年裕安区常住居民的死亡监测资料,分析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结果 6年间裕安区常住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42.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6.6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总体死亡率的年龄组分布,呈现先降低,随后从5~岁组开始,死亡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男性与总人群一致,女性心脏病位于第2位,脑血管病位于第三位,其余和总人群一致;不同年龄人群死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影响裕安区居民死亡最重要的疾病,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0年南京市浦口区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年死因监测3 397例死亡报告.结果 前5位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各年龄组首位死因,0~4岁为围生期疾病,5~39岁为伤害,40~74岁为恶性肿瘤,75 ~84岁为脑血管病,85岁以上为心脏病.结论 2010年浦口区人群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岛市李沧区居民的死亡谱及各种死因的减寿情况,为有效开展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李沧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李沧区合计死亡1 814人,总死亡率为600.71/10万,其中男性为704.59/10万,女性为498.16/10万。居民的前5位死亡,全部居民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其中男性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女性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居民减寿率最高的前3种死因,全部居民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其中男性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女性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心脏病。[结论]2009年李沧区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是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婺城区2004-2005 年居民死亡模式和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婺城区2004—2005年居民死亡模式、减寿年数和减寿率。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3.18岁,女性为78.53岁。全死因减寿年数为50464.66人年,标化减寿年数为50502.32人年,标化减寿年数率为58.29‰;前7位减寿年数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减寿年数顺位与死亡模式顺位相比,损伤与中毒由死因顺位的第5位前移至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由死亡模式顺位的第2位后移至第5位。结论婺城区人均期望寿命为76.01岁,接近2004年浙江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是造成婺城区居民相对过早死亡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仁寿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今后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2014-2018年粗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仁寿县常住居民主要死亡特征。结果全人群粗死亡率778.64/10万,标化率480.94/10万,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先降后升。前5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伤害,不同性别主要死因相同,但女性主要死因的顺位略有差异。0岁组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1~14岁主要死因为伤害;15~44岁主要死因为伤害和恶性肿瘤;45~6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65~8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85岁及以上人群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疾病依次为COPD(3.95岁)、脑血管疾病(2.51岁)、缺血性心脏病(1.74岁)、肺癌(1.17岁)和肝癌(0.86岁)。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的疾病为:脑血管病、COPD、肺癌、肝癌和缺血性心脏病。结论脑血管病、COPD、肺癌、肝癌和缺血性心脏病是造成仁寿县常住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与公安、妇幼、户籍部门的数据交换,落实高危孕产妇跟踪管理,降低死亡漏报;发展经济,普及清洁能源和抽油烟机,减少人群生物燃料环境暴露;加强高血压随访管理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癌症的诱因35%与饮食有关,其中90%的胃、大肠癌与饮食有关;50%的宫体、胆胰、乳腺癌与饮食有关。如能改善饮食与控制吸烟,癌症发病率可降低70%。我国近几年来死亡谱前三位死因中的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中,其中以生活方式因素占全部死因的44.7%[1]。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近几十年来,由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疾病谱和死因谱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导致死亡,在美国(1977年)占48.7%,在中国占37.3%。均高于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人们认为,我们与其说面临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对人类的挑战,不如说我们面临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人类的挑战,卫生工作的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当地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主要描述指标包括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结果 2015年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共报告死亡人数为6004,粗死亡率为704.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87/10万.2015年该县常住居民排名前5位的全人群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占2015年总死亡人数的83.61%.其中,男性前5位死因顺位与全人群死因顺位一致,而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损伤与中毒,其顺位与全人群死因顺位有一定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死因进行分析发现,1~4岁人群、5~14岁人群死因均以"损伤与中毒等外部原因"为主.全人群PYLL前5位的疾病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男女PYLL前3位的疾病均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及脑血管病.结论 慢性病是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而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是造成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防治应成为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恶性肿瘤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卫生部近日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根据对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的统计,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这些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0.4%。与2005年相比,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上升了18.6%。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合肥市疾病监测点居民 1990~ 2 0 0 0年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趋势X2 检验和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L)。结果  10余年死亡率年平均下降 3.17% .男性平均下降 2 .2 5 % ,女性平均下降 10 .74 % ;6 0岁以前各年龄组下降明显 ;死因顺位一直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病和消化系病交替位于其后 ;恶性肿瘤的YPLL率 1990年、1995年、2 0 0 0年均保持首位 ,损伤中毒的YPLL构成顺位较之死因顺位明显提前 ,呼吸系病明显退后。结论 合肥疾病监测点 1990~ 2 0 0 0年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 ,女性死亡率下降较男性明显 ;主要威胁居民健康的疾病是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及近五年来居民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区域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方法采用Excel和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南开区居民粗死亡率为703.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1.47/10万。男性高于女性。除0~岁年龄组外,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标化后男性与女性居民的前五位死因略有不同。2007-2011年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同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居民总死亡率较平稳,2010年略有升高;恶性肿瘤死亡率2008年降幅较大,之后趋于平稳,主要为肺癌、肝癌和胃癌,其中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9.30%,与2010年比较女性宫颈癌、乳腺癌升幅达70%和25%以上;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其他疾病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结论慢性疾病是南开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应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使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建立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做好慢性病三级预防管理工作,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丰泽区居民死因构成及顺位,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系统中居民死亡病例,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与构成比。结果 2013年全区共报告户籍死亡个案1 161例,粗死亡率518.09/10万,男性死亡率(623.60/10万)高于女性(407.93/10万);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全人群死因前5位(84.7%);不同年龄段前3位死因与全人群死因差别显著,但除0~14岁组外,恶性肿瘤均居前2位,为主要死因;三大类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0.8%。结论丰泽区居民死亡最主要的死因为慢性病,其中恶性肿瘤为首位死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慢病死亡分析与相关危险因素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状况,探讨针对人们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6年我国部分城市居民的死因资料。结果我国城市居民前三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三种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死亡总人数的62.01%,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在男女两性人群中的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改善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降低危险因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巨野县居民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流行分布,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巨野县2009~2012年全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ICD-10死因分类编码,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巨野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42.5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慢性病占总死因构成的87.45%。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占总死因构成的92.06%。各主要死因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水平呈上升态势,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由低发状态上升为常发状态。  相似文献   

17.
1.1983年江门市市区人口死亡率为5.14‰,男女性平均期望寿命略高于82年,分别为72.09岁和77.13岁。2.从死因别死亡率看,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等为四大主要死因,是威胁我市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今后应针对这些疾病采取相对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3.从年令段分布看,各年令段的死因有其不同特点,应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对策,例如0~岁段主要预防新生儿疾病,15~岁段则应加强安全教育;对高年令段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及心脏病的发生,加强保健工作,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偃师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河南省偃师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偃师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90.37/10万,标化死亡率764.82/10万,稍低于全省居民平均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773.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87.92%;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脏病死亡的第1位,占53.06%;食管癌和胃癌为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两位,分别占25.03%和22.74%;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居损伤与中毒死亡第1位,占22.39%。结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危害偃师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仍是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同时,政府应把损伤与中毒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人1984~2003年期间病死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 (1)基线人数1 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29 776人年.20年累计死亡542人,平均病死率1 820/10万人年;(2)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1%、17.7%、14.9%和10.9%;(3)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0.8%),以下依次为肝肿瘤(16.2%)和胃肿瘤(14.5%),结、直肠肛门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并列第4位(各占6.6%).结论居住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0年病死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病死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的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脏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20.
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萍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4):334-3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资料表明 :同一人群中 ,慢性病在人口总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例从 1 990年的 76%上升到 1 996年的 81 % [1 ] 。目前 ,中国每天约有 1 3万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亡 ,占全国总死亡的 70 %以上 ,城市地区高达 85 %以上 ,其中 1 5岁以上慢性病死亡人口是传染病的 4 5倍。 1 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 :城镇居民的前 3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 ,占总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