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痰浊阻肺型肺胀肺动脉顺应性血液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肺阻抗血流图(IPR)、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右心时相(TV─echoRVTI)和右心导管术对比观察25例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的肺动脉顺应性(CPa)和血液动力学。结果肺动脉顺应性下降,肺动脉平均压升高。符合中医肺胀“痰瘀互结”、“肺朝百脉不利”、“助心行血功能”减退的病理机制,并为肺胀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肺阻抗血液图(IPR)、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右心时相(TV—e-cho RVTI)和右心导管术对22例阳虚水泛型肺胀患者、21例肺肾气虚型肺胀患者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和右心时相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肺动脉平均压阳虚水泛型明显高于肺肾气虚型,肺动脉顺应性明显下降,REML、RIRT、C—D段、RPEP、RICT延长、RDTI缩短,RSTI/RDTI、RIRT/RDTI-RIRT、RPEP/RVET及RVET/RICT比值增大,其组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阳虚水泛型肺胀患者肺动脉顺应性下降,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肺阻抗血流图观察肺胀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肺阻抗血流图(IPR)观测肺胀各证类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特点。方法运用IPR检测肺胀各证类肺动脉压力,判断右心功能。结果肺胀患者ZO、PAP、P各值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差异,说明IPR检测结果对于肺胀的诊断颇有参考意义;同时,观察到ZO、PAP、P各值按健康对照组(A组)、肺肾气虚组(B组)、痰浊阻肺组(C组)、痰热壅肺组(D组)、阳虚水泛组(E组)的顺序递增,B组与D组、B组与E组差异明显,但D组与E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肺胀各证类患者肺动脉平均压按B、C、D、E组顺序递增,肺动脉顺应性则按上述顺序递减;同时,肺循环外周阻力、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以肺肾气虚组较轻,而痰热壅肺证和阳虚水泛组肺胀则较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尖瓣超声心图对比观察了68例健康成人与23例风寒犯肺型肺胀患者的右心时相。结果显示:REML、RIRT及C-D段明显处长,RMST及RDTI缩短,RSTI/RDTI及RIRT/RDTI-IRT比值增大,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风寒犯肺型肺胀患者右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次po卡维地洛后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方法: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二维超声心动仪测定给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po卡维地洛40mg,lh后血压即显著下降,血压平均下降1.3/0.9 kPa,服药后2h血压下降幅度更大,平均下降2.5/1.6 kPa(PSBP<0.O1,PDBP<0.05),下降幅度SBP为12.50%,DBP为11.5%;G。服药后2h心率下降4次/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P<0.05),平均周经纤维缩短率增加(P<0.01),射血分数上升(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左室重指数及总外周血管阻力均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改善急性血流动力学,提高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和肺胀在定义、分期、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在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现代医学则在疾病发病机制及一些检查方法、治疗手段上有明显优势,经过中西医双诊双治的融合,必将更好的诊治。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在立足中医的前提下,积极借鉴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关注呼吸道症状的同时,亦关注无明显症状的高危人群,并积极探寻敏感性、特异性高的诊断指标,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下辨证论治,探索出更加适合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双功超声血流图对脉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30例正常成人桡动脉在心动周期中血流径线、位移、形态及血流速度,并计算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结果可见正常人桡动脉搏动特征为:上下搏动男性强于女性;左右搏动向尺侧移位明显。桡动脉血流速度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别,其搏动指数为1.943,阻力指数为0.649。 相似文献
8.
9.
肺肾气虚型肺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比观察33例肾气虚型肺胀组和32名健康在人组的血液流变学。结果GA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均比GB组血液流变学增高,提示GA组患血液粘滞性增高,符合“气虚血瘀”,“肺朝百脉不利”的肺胀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应用心电、心音同步的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对68例健康成人(简称GA)、49例风寒犯肺型肺胀(简称GB)和20例痰热壅肺型肺胀(简称GC)患者的右心时相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GA、GB和GC组间REML、RI RT和心音图三尖瓣曲线C-D段呈递增性延长,RDTI呈递减性缩短,RSTI/RDTI和RIRT/RDTI-IRT比值呈递增性增长.提示风寒犯肺型和痰热壅肺型肺胀患者的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损,且后者较前者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11.
徐纪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8):477-477
中药加布洛芬治疗急性咽炎80例疗效分析徐纪军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加布洛芬治疗急性咽炎80例,并设西药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布洛芬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各80例。治疗组:男36例,女44例,年龄17~5...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伍启刚,戴熙善,李全胜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咽后壁粘膜下注射治疗咽异感症33例,经对照观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66例患者均有咽部异物感、浮球感或干燥感,病程3个月~4年,平均5.3个月。全部病例经过详细病史询问、耳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血管阻力而不增加药物副作用的药物。方法: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测部分临床缓解期的慢阻肺患者(15例)在应用川芎嗪与尼群地平配伍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慢阻肺患者用药即刻、15、30、60min时,肺动脉平均压下降了1.4%、17.0%、20.0%、18.0%;肺循环阻力下降了15.2%、36.2%、43.0%、34.6%;体循环阻力下降了7.9%、19=2%、17.8%、20.8%;心输出量上升了15.8%、22.6%、33.8%。体循环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川芎嗪与尼群地平配伍能够有效地低慢阻肺患者的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压,对肺循环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青心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了11例慢阻肺患者应用青心酮前、后血流动力学某些参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血浆心钠素及环磷酸苷类水平。结果:静脉注射青心酮后,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均下降(P<0.05).体动脉压及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心输出量在正常范围内增加。血浆心钠素、环磷酸鸟苷水平下降(P<0.01,P<0.05)。表明青心酮可能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比值而达到扩血管目的,其心钠素降低可能是一种继发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将舌下络脉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客观性指标。方法:搜集近10a舌下络脉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舌下脉络曲张与门脉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结论:舌下络脉的改变作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能够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5例,Ⅳ5例。对照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0例,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14,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室壁增厚率(ΔT%)均显著增加,体循环外周阻力(SVR)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EF、S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VR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复合全麻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全麻(对照组)和针刺复合全麻(针麻组)。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针麻组在全麻诱导前应用针麻仪刺激器(取双侧内关、合谷、曲池穴)进行电针刺激,针麻诱导15 min后与全麻组一样开始全麻诱导和维持。并运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连续血流动力监测仪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时、术毕、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位时间维库溴铵用药量针麻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及血流加速度指数(ACI)在麻醉诱导期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 在插管即刻和拔管时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而针麻组无明显变化;插管即刻和拔管时,MAP、RPP、SVR和ACI对照组明显高于针麻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复合麻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血液循环趋于稳定,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参附组在麻醉前将1 mL/kg的参附注射液溶于200 mL的生理盐水中,术前20分钟内输完,对照组则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2组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麻醉前(T1)、麻醉后(T2)、胫骨扩髓后(T3)、放骨水泥后(T4)、术毕松止血带后(T5)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中心静脉压(CVP)。结果:参附组T2、T3及T5时间点时CVP升高(P<0.05), T3、T4及T5时间点时SBP、DBP降低、HR升高(P<0.01)。T2时间点2组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2组SBP、DBP及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强心肌泵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下简称中药)对低氧性肺动脉压升高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即正常组、缺氧组、中药低剂量组(0.45 g/kg)、中药中剂量组(1.35 g/kg)和中药高剂量组 (2.70 g/kg)。通过常压间断缺氧21天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中药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中药低、中、高3个剂量组肺动脉压均降低,心功能及肺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其中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佳。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防止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陈永清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2,(5):4-7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控制血脂、血压、神经营养、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4例.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阿替普酶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