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急症证候研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风急症患者的证候分布。方法:对249例中风急症始发状态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本病急性期证候分布概率以血瘀证最高(64.66%),其次为风证(62.25%)、痰湿证(47.79%)、火热证(30.12%)、气虚证(25.70%)及阴虚阳亢证(18.88%)。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4个类型。脑出血者以3证组合居首,2证次之;脑梗死则与之相反。证候组合规律以风瘀同时存在最多(40.56%),其次为风痰(35.34%)、痰瘀(31.73%)及风火(16.47%);3证组合依次为风痰瘀(19.68%)、风火痰(8.03%)和风火瘀(7.23%);4证与5证组合以风火痰瘀最高,两者共占7.23%。证候得分均值与疾病性质、病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中风急症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早期量化诊断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中风急症候研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中风急症患者的证候分布。方法:对249例中风急症始发状态患者进行了中风辩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本病急性期证候分布概率以血瘀证最高(64.66%),其次为风证(62.25%)、痰湿证(47.79%)、火热证(30.12%)、气虚证(25.70%)及阴虚阳亢证(18.88%)。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4个类型。脑出血者以3证组合居首,2证次之;脑梗死则与之相反。证候组合规律以风瘀同时存在最多(40.56%),其次为风痰(35.34%)、痰瘀(31.73%)及风火(16.47%);3证组合依次为风痰瘀(19.68%)、风火痰(8.03%)和风火瘀(7.23%);4证与5证组合以风火痰瘀最高,两者共占7.23%。证候得分均值与疾病性质、病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用统一中医辩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中风急症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早期量化诊断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神经功能及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患者sICAM-1的影响及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并探讨其治疗中风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发病1个月以内,并符合气虚、互结痰瘀证候的中风患者,作为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方口服1个疗程,并与按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患者对比sICAM-1的变化及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中药组在降低sICAM-1浓度,提高FMA、ADL和MMSE积分,提高认知能力的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或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是通过降低sICAM-1水平而发挥对中风痰瘀互结证的治疗和康复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痰瘀虚”三种证候要素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提出以下观点:“痰、瘀、虚”为血脂异常的主要证候要素,痰证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始终,瘀证继发于痰证从而痰瘀互结,脾肾亏虚为虚证内涵。另外,血脂异常在生理功能、发病机制方面均与痰湿有关,现代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客观化地呈现了中医论治血脂异常的本虚标实内涵。标实应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本虚则分为两类:气虚阳虚治以参苓白术散、麻黄附子细辛汤,阴虚血虚治以养阴清肺丸和一贯煎。以“痰瘀虚”理论指导血脂异常调护,当以淡泊节欲、顾护脾胃、惜养肾精为要。  相似文献   

8.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病程日久,病情复杂,病证兼夹,辨治难愈。何镔主任医师在多年临证中辨治精确,用药精良,辨证施治,独辟溪径,屡获良效。何师认为"治病必求其本",痰瘀互结为久病病机,治当痰瘀同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虚实兼治,才可达到治疗目的。选取临床验案4则,从脾虚痰湿,脾肾阳虚,肝肾不足,痰瘀互结论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择发病1周以内,并符合气虚、痰瘀互结证候的中风患者50例,给予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治疗20d,并和常规治疗组作对照,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对急性期中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治疗中风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作用机制。认为抑制细胞黏附,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脑水肿,是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 型糖尿病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浆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指标 ,并与非风痰瘀阻证及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风痰瘀阻证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者 TNFα、IL 6和血小板聚集率(PAg T)、血浆纤维蛋白原 (FG)、体外血栓长度 (ETL)显著高于非风痰瘀阻证组及正常人对照组 (P<0 .0 5或P <0 .0 1)。风痰瘀阻型患者 TNFα、IL 6与 PAg T、FG、ETL均呈明显正相关 (P均 <0 .0 1)。结论 :高TNFα和 IL 6可能是 型糖尿病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择发病1周以内。并符合气虚、痰瘀互结证候的中风患者50例,给予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治疗20d,并和常规治疗组作对照,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对急性期中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治疗中风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作用机制。认为抑制细胞黏附,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脑水肿,是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浅述中医脑系痰证的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痰为诸病之源 ,谓 :“百病多由痰作祟” ,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脑系疾病常见痰邪作祟之象。历代医家认为 ,痰邪作祟的各种表现庞杂莫测 ,以痰冠首的病症称谓纷繁错杂。因此 ,对痰证规律性特征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吸引了无数后来者。在遵循前贤基础上 ,兹就脑系疾患痰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经验归纳介绍如下。1 脑系疾患痰证的症状体征及致病特性首先 ,脑系之痰证可见有形之痰 ,更多以无形之痰为表现 ,虽曰“无形”却有象可寻 ,有征可依 ,有些医家将这种无形之痰的各种表现形式称为“痰象” ,脑系痰证以无形之痰为表现特点 ,不仅存…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56-358
目的探讨对痰瘀阻型中风患者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分析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痰瘀阻型中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ADL、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痰瘀阻型中风患者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4.
于红梅 《护理研究》2009,23(2):409-410
(目的]探讨中风痛的证候分布、不同阶段变化规律与辨证施护。[方法]以中风病发病后3个观察点进行辨证量化诊断调查,对不同的观察点实施辨证护理。[结果]第1观察点以风证、痰证为主}第2观察点以痰证、血瘀证为主;第3观察点以气虚证、痰瘀证所占比例较大;3个观察点中气虚证逐渐增加,火热证、风证逐渐下降,痰证、血瘀证一直较高。第1个、第2个观察点分别有腑实证,第3个观察点有阳虚证。根据3个观察点证候类型辨证施护,可使中医护理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结论]中风痛证侯分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气虚、血瘀、痰阻是中风病的根本病理机制。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缸候,完善中风病辩证施护。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的风、火、瘀、痰、虚等导致的脑脉痹阻或脑溢脉之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不能吞咽为主症。内经中的仆击、薄厥、大厥、偏枯等论述皆为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中风的共证是“瘀血和缺血”,包括血栓形成后的脑血管内瘀血及出血后脑血管外的瘀血而引起的脑组织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与血瘀证主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用中医四诊调查表收集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提取主成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痰浊内阻证(tz)主成分分析获得两个主成分tzl和tz2,其中tzl的贡献率为42.645%,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阻四肢经络方面的指标;tz2贡献率为24.898%,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湿中阻、蒙蔽清窍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对血瘀证(xy)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xyl、xy2和xy3,其中xyl贡献率为37.197%,可看作体现血瘀证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脉道、经络不通的指标;xy2的贡献率为21.627%,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离经之血停积体内、闭阻脉络、肌肤失养的指标;xy3贡献率为13.685%,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瘀阻脑窍、脑失所养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痰浊内阻证tzl与血瘀证xyl和血瘀证xy2呈显著正相关,痰浊内阻证tz2与血瘀证xyl和血瘀证xy3呈显著正相关(P均〈O.01)。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痰瘀两者密切相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医证候的内在特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安名医程钟龄所撰之《医学心悟》(以下简称《心悟》),内容广泛,提纲挈领。其对化痰法的应用,论证详细,配伍灵活,颇具独见。兹将《心悟》从痰论治诸证归纳为十九法,简析如下。一、化痰救脱中风脱证,同时伴有“六脉沉细,痰壅喉响”(《心悟·中风门》)者,乃由寒痰阻塞,元气虚脱所致,程氏则用化痰救脱法。如《心悟·论中风》曰:“脱者,口张、心绝,眼合、肝绝,手撒、脾绝,声如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是国内外医学界普遍面临的难题。目前现代医学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总结王祥麒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认为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风""痰""瘀""余毒"是复发的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阐述。该病的基本病机为风痰上扰脑窍,阻塞气血致瘀,风、痰、瘀、余毒相互搏结,提出扶正祛邪,重在祛邪,祛邪先于扶正的治疗思路。对王祥麒教授临床用药特色,从"重治风痰,以速祛邪""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行气活血,祛邪不伤正""辨病用药,抗癌拔毒""辨症加减,急则治标"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发挥中医药优势,缩小瘤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李忠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已有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卒中顽固性后遗症的康复疗效十分满意。笔者有幸成为其研究生。现将导师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1辨证辨病,标本兼顾导师认为脑卒中后遗症期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为其本,或挟风或裹痰或兼瘀为其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以养肝补肾为主,祛风化痰逐瘀为辅,标本兼顾。导师十分注重辨证,谓或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或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或气虚血瘀;或阴虚风动,导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按证之虚实,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风、火、痰、瘀、虚等因素有关。缺血性中风的当代研究中,尽管有痰瘀互结、痰热腑实等多种病因病机学说,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因病机,气虚是本病的根源,血瘀是病理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