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妇女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处理。方法:对256例绝经后无症状、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 mm妇女行孕激素试验(PCT)、宫腔镜检查或治疗、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结果:171例妇女PCT阳性,活性内膜167例(97.66%),其中单纯性增生9例,复杂性增生5例,不典型性增生3例,子宫内膜癌1例,4者占总数的6.64%;85例PCT阴性,活性内膜19例(22.35%),无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或子宫内膜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妇女应行PCT检查,PCT阴性者可免于行诊断性刮宫,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以及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9月~200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169名进行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并对其行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对其中初诊未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或者不典型增生的128名患者进行超过5年的随访。结果:169名患者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20人(11.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人(1.8%)。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mm的患者中未发现有子宫内膜癌发生;内膜厚度>4mm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是45.3%。诊刮报告无异常的128名患者5年随访报告,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12人(9.4%);再发阴道流血的3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现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33.3%)。但初诊时内膜厚度≤4mm者即使再次阴道出血,也没有发现有该类病变。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阴道超声见子宫内膜厚度≤4mm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试验的截点,可作为选择诊刮活检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应用阴道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53例绝经后妇女阴道B超检查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41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手术及诊断性刮宫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息肉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炎6例,其他5例。对其中19例行宫腔镜直视下手术,17例行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率为90.3%。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可初步筛查诊断,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具有可靠的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02例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第四医院,绝经1年以上无症状但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部分患者可疑部位活检,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子宫内膜厚度状态下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结果102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4~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20例(43.48%)、良性病变25例(54.3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例(2.17%),子宫内膜癌0例(0.00%)。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5例(8.93%)、良性病变46例(82.14%)、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例(5.36%)、子宫内膜癌2例(3.57%)。两组子宫内膜病变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但是对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潜在恶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建议进一步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所有患者分为有症状组31例和无症状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组不同子宫内膜厚度在无组织刮出和子宫内膜息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厚度5 mm必须行宫腔镜检查。而绝经后无出血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内膜8 mm时可暂时不行诊断性刮宫,但必须严密随访,若合并高危因素应及时行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8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情况,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资料收集问卷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婚育史、内科合并疾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相关血清学指标表达情况等。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合并子宫内膜癌者纳入研究组,其他单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癌合并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有25例合并子宫内膜癌,患病率为31. 25%(25/80); 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多为高分化者,且Ⅰ期患者占主要比重,多为浅肌层浸润,且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绝经、术前内膜病理结果重度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OR1,均P0. 05)。结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风险高,多表现为高分化的Ⅰ期子宫内膜腺样癌,可能受年龄、绝经、子宫内膜病理结果等因素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秀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60-1761
目的:运用阴道超声观察与分析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变,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方法:观察34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宫腔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出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指数最低≤0.4。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刮术前最佳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7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经阴道彩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 经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确诊70例,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彩超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5例.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相比,经阴道彩超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81%(73/77),76.62%(59/77)和90.91%(70/77).经阴道彩超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厚于萎缩性子宫内膜[(11.32± 4.17),(8.85±3.42),(9.32±1.97),(20.78±9.48) mm比(3.16±1.0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均无血流信号,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管阻力指数分别为0.61±0.01,0.68±0.04,0.41±0.0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良性病变[(20.78±9.48) mm比(8.96±5.42) mm],血管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0.41±0.02比0.71±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价值高,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筛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43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54.4%,平均子宫内膜厚度(2.37±0.21)mm,无1例子宫内膜癌。36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45.6%,子宫内膜厚度5~25 mm,平均(11.30±4.21)mm,子宫内膜癌10例,占27.8%(10/36)。结论:子宫内膜以5 mm为临界值,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娇  乔丽  岳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100-110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患者的超声影像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患者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进行回顾,分析其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其中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27例,符合诊断率72.97%,50~59岁年龄段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及诊断性刮宫前重要的筛查方法,对临床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检查在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指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总结镜下所见、病理结果及其与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以此评价这一检查方法的适应证和意义。结果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相符;2例子宫内膜厚度小于5mm病理为子宫内膜癌;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和子宫内膜癌的8例中,有高危因素者各有2例和6例。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对合并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使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也应积极进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及诊刮术在PCO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PCOS合并不孕患者(观察组)6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43例,分析两组诊刮术病理结果及内分泌代谢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55例:其中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症5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症3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5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8例)、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对照组43例中增生期子宫内膜36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5例);分泌期子宫内膜7例。②观察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及血雌激素(E2)、睾酮(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癌变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与高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应重视诊刮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然孕酮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绝经期女性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者进行天然孕酮胶丸口服治疗,200 mg/d,共12 d,停药2周后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83例治疗后内膜转为正常厚度,有效率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阴道流血病例的内膜转化有效率高于无阴道流血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无效者行诊断性刮宫术,其中4例为萎缩性子宫内膜,6例为分泌期子宫内膜,4例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用药后无效者中无阴道流血患者病理性子宫内膜例数明显多于有阴道流血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天然孕激素治疗作为绝经后妇女单纯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手段是有效的,对用药后无阴道流血的内膜增厚病例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可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149例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进行检查,术前均行超声,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术。结果:在149例病例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黏膜下肌瘤2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子宫内膜息肉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萎缩性内膜炎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6%;子宫内膜增生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1.9%;子宫内膜癌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9%。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因可以镜下定位诊刮,亦提高了诊断率。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率及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157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单纯型增生组、复杂型增生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绝经及阴道流血情况,合并症、B超检查等)。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多处于围绝经期,不典型增生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单纯型增生组及复杂型增生组,且3组年龄呈逐渐增高趋势。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多有月经改变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有合并症及超声提示宫腔内有回声团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型增生及复杂型增生组。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应积极进行分段诊刮及宫腔镜检查,B超提示宫腔有回声团或有合并症患者应警惕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女性健康意识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超声发现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比例明显上升。根据有无阴道出血可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分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阴道出血及无症状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病因及病理类型复杂,早期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诊断性刮宫或与宫腔镜检查联合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式。目前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尚未明确,而对有无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对内膜增厚的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以对子宫内膜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发病原因、子宫内膜增厚的评估和诊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樊艺  韩克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86-398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后子宫内膜的ER、PR和ki67表达特点及意义,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时间、年龄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8例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常规阴式B超检查子宫双附件的情况,B超提示子宫内膜>5 mm,做诊刮术,其中16例诊刮的内膜组织送病理,做免疫组化ER、PR和Ki67。设未用药组为对照组,对30例病理提示未见子宫内膜病变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和Ki67表达,B超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①乳腺癌患者的B超结果:子宫肌瘤23例(47.92%),卵巢囊肿9例(18.75%),子宫内膜息肉1例(2.08%),子宫肌腺症4例(8.33%)。②他莫昔芬组子宫内膜腺体上的ER表达要强于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表达。服用他莫昔芬组内膜PR表达强于分泌期内膜腺体上表达。③他莫昔芬组与对照组:PR腺体上的表达与Ki67的阳性率相关性最强。结论:ER、PR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现正相关。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乳癌患者子宫内膜易增厚。服用他莫昔芬后诊刮的子宫内膜ER、PR(+++)的比率很高,并与Ki67表达有关。B超提示发现服用他莫昔芬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腺症等妇科并发症。绝经后乳癌患者内膜厚度更容易增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分为病变组(子宫内膜息肉伴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子宫内膜癌)、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单纯/复杂增生),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息肉径线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变组患者的息肉径线≥15mm率、肥胖率均较良性组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的危险因素为息肉径线≥15mm、肥胖(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与息肉径线≥15mm、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