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通气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有无院内感染 ,将 7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对照分析肺部感染与机械通气天数、气管插管及切开、留置胃管、H2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和基础疾病的关系 ,并分析菌种。结果  2 0例发生了院内感染 ,其中 14例为肺部感染 (占 2 8%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上述各危险因素方面相比有显著差异。菌种以假单孢菌为主 (占 37.5 % )。结论 院内感染与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留置胃管、H2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和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总结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中泌尿系感染5例,占总数的5.1%。肺部感染3例,占总数的3.1%,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改善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完善临床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完善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机制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77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综合性气道管理后,有40例老年患者在5~20 d后恢复自主呼吸,成功拔除气管插管,5例患者因为拔管后出现呼吸急促情况而再次进行气管插管,经过1~5 d的临床治疗护理均成功拔管,4例患者因为痰液较多而行气管切开,本次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死亡的例数有3例,死亡原因:原发病例数2例,多脏器衰竭例数1例.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中,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相关的规章操作,做到认真细致,提升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牟丹辉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447-1448
目的 通过对急诊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导致急诊科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进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恩泽医疗中心路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30例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730例重症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04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4.25%,下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是医院感染好发的最常见部位;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数、机械通气时间、深静脉置管人数、留置导尿管人数、抗生素使用≥3种人数、病房每天消毒次数及护士每天监护次数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24 kg/m2、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2 d、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抗生素使用≥3种等是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病房每天消毒次数≥2次及护士每天监护次数≥2次等是避免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 结论 急诊科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早进行干预进而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使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日益广泛.我院通过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现将笔者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惠勤 《甘肃医药》2012,(12):945-947
目的:探讨行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预防感染、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心理支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控制与治疗等。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病例机械通气治疗共计23天,4例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病情趋于平稳后成功撤离呼吸机;1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2日后因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转院治疗。结论: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实行有效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减少和延迟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4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机械通气患者1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11例。致病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其致病危险相关分别为19.159、5.318、4.116、4.116、3.98。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5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72例,(13.71%),死亡8例(11.1%).G-致病菌占69.66%.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明显高于年龄轻、脑梗死、未行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致病菌以G-为主.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其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重症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长期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当预计机械通气的时间超过数周,应当考虑气管切开,但是何时进行气管切开仍存在争议。虽然有许多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探讨气管切开的时机,大部分并不能证明早期气管切开的好处。早期行气管切开与晚期相比,早期行气管切开可增加患者机械通气的舒适度,镇静药物的使用有减少的趋势,但是早期气管切开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的时间,对重症监护病房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无影响,且不能降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针对特定人群的研究提示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从早期气管切开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为观察组,施行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并选取2016年6月30日前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发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比较应用防治措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7例(14.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6例(32.0%),两组感染率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21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长、长时间住院及气管切开等因素均为导致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找出引发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感染几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我院ICU接收并治疗的90位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治疗效果有何不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超过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家属对治疗效果的认可度非常高。结论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治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监测.方法 对96例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出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序贯治疗组采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复插率及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74±31)h和(168± 57)h、气管插管复插率分别为6.2%和31.2%,VAP发生率分别为2.1%和27.1%,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复插率及VAP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管插管复插率及VAP发生率,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由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人工呼吸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VAP的发生率为9%~69%,机械通气每增加1 d、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1].对VAP进行病原学监测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马红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60-356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误吸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误吸数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16例,其中发生VAP共50例,对VAP的发生进行相关单因素分析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实施气管切开与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种类及基础疾病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3 d及意识障碍、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为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肺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分析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8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结果中共培养出致病菌17种170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84.1%),其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6.5%),肺炎克雷伯菌(亚种)(18.8%),鲍曼不动杆菌(15.3%);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各菌对抗生素表现出严重耐药及多重耐药。结论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肺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病原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刘婕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1):70-7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45例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营养状态、年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无菌操作不严等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是预防和治疗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经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后至撤机拔管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和真菌等,现对VAP的主要病原菌PA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断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最常见的感染,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诊治,经专科医师确诊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80名研究对象的详细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原菌检查和相应的药敏实验,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0名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中有43名病人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现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肠饲营养的情况、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胃液PH值、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的程度、反复实施气管插管、实施气管插管部位的格兰阴性菌的含量等因素都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同时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通过对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诱发因数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针对病原菌可以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过提早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