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民赫 《大家健康》2015,(5):151-15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3.
传统肛肠手术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但由于麻醉恢复快,不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肛周疼痛,现采用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亚甲蓝行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后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达到镇痛目的。2012年至今,笔者采用亚甲蓝复合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65例,并与61例行传统麻醉的肛肠手术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和对照组,亚甲蓝组65例;对照组61例。  相似文献   

4.
陈晓燕  阮军峰  周蓉  张斌斌 《当代医学》2021,27(15):123-125
目的 探究肛肠手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采用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穿针调整次数、麻醉生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以及麻醉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肠手术中实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可确保定位更准确,有效提升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前平衡镇痛法在肛肠疾病挂线治疗紧线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50例需行紧线治疗的患者,临床随机分为2组,超前平衡镇痛组(实验组)、长效镇痛剂组(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为紧线前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紧线时罗哌卡因注射液(0.75%罗哌卡因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骶管麻醉、紧线部位局部点状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1%亚甲蓝2 mL+ 0.25%速卡5mL+生理盐水10 mL)紧线后继服氨酚曲马多片,对照组常规紧线时局部点状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观察其在紧线后创面是否疼痛,用药后有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证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超前平衡镇痛组有明显镇痛效果,与长效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紧线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超前平衡镇痛组与长效镇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毒副反应,2组在创面愈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平衡镇痛组在紧线后止痛效果明显优于长效镇痛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甲蓝注射液合布比卡因注射液(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3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对照组不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疼痛分级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为0分59例,1~2分71例,3~4分38例,5~6分18例。发生尿潴留3例,发生率1.61%。对照组184例中0分0例,1~2分11例,3~4分53例,5~6分73例,7~8分35例,9~10分12例。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率6.52%(P0.05)。结论: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0例肛门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病例术后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病例术后排便困难4例,占1.41%;观察组的病例术后排便困难38例,占10.9%(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可增加术后排便风险。  相似文献   

8.
李平  陈彩凤 《海南医学》2013,24(3):372-374
目的 探讨肛肠病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病手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19例,骶麻组17例,小剂量腰麻组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麻组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且麻醉效果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局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骶麻组为23.53%,腰麻组为16.67%,与骶麻组和局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组于首次排便时、术后24h内以及换药时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腰麻具有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发生率低的特点,是肛肠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我们对12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施行简化骶管麻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20~65岁。混合痔35例,内痔15例,肛瘘30例,肛周脓肿25例,肛裂15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逆行骶管麻醉对肛门病术后伤口疼痛镇痛效果,探讨连续逆行骶管麻醉用于肛门病术后伤口镇痛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78例,男48例,女30例;ASAI~II级,所有患者采用连续逆行骶管麻醉,取4、5腰椎间隙或第5腰椎与第1骶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注入0.8%~1%利多卡因注射液20~30ml。待麻醉完善后,取截石位手术,术后用宽胶布或特制腹带固定硬膜外导管,封闭接口备用。术后镇痛选用0.25%布比卡因注射液,从固定的硬膜外导管接口处注药,于肛门病术后疼痛发生时,以及解便和换药前5分钟注药9~16ml。每次注药约5~10分钟,患者肛门痛觉消失,在镇痛时效内及时解便和换药。麻醉镇痛持续时间3~5小时。根据疼痛情况可多次注药直到缝合切口拆线,开放切口表面肉芽生长后,拔除留置的硬膜外导管。结果:疼痛评估标准:0级,优:无痛或稍感下坠不适,排便、换药无痛;Ⅰ级,良:轻微疼痛,排便、换药稍感疼痛,可以忍受,无需止痛药物,不影响睡眠;Ⅱ级,差:疼痛较重或有肛门下坠感,排便、换药疼痛较重,尚能忍受,但肛门松弛不够,口服止痛药物缓解,轻微影响睡眠;Ⅲ级,极差;疼痛较重,排便、换药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口服止痛药物效果差,需肌注止痛药物方可缓解。术后全程无痛25例,疼痛Ⅰ级以内53例,有效率和优良率均达到100%。无1例出现肛门水肿。术后排便无拒便感,换药时合作,肛门轻度松弛,括约功能正常,创口暴露好,伤口均正常愈合。置管时间4~8天。结论:连续逆行骶管麻醉进行肛门病术后镇痛,能弥补其他镇痛方法在肛门病术后镇痛中存在的不足,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过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对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行肝癌切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61例,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术后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手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这一措施,可以加速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恢复进程,安全有效,在肝癌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SAI~II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静脉全麻,实验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处理,两组患儿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等,实验组患儿的呼吸和循环水平更加稳定。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采取小儿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能够有效保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保持呼吸的平稳,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后能够持续发挥镇痛效果,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患儿哭闹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17-119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行骶管麻醉;治疗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骶管阻滞麻醉+针刺麻醉,麻醉后实施混合痔手术操作。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术中麻醉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麻醉有效率较高(P0.05),术后2、4、6、8 h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24 h两组疼痛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麻醉能够增强混合痔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是肛瘘术后的并发症之一。B超及MRI检查可对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形态学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但不能获得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确切依据。肛门直肠压力监测是研究肛门直肠生理、诊断肛肠疾病和评价肛肠疾病手术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肛肠压力学的改变,可对肛门失禁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排便失禁原因,了解肛瘘手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手术方式。方法对138例肛瘘患者进行肛门直肠压力监测,对其中14例排便失禁患者进行失禁严重性分级评分,对比分析手术前后高位、低位肛瘘患者及正常人的各项测压指标。结果高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肛门直肠反射敏感率分别低于低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组,而低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反射敏感率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高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分别低于低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组。低位肛瘘手术前和手术后3项指标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高位和低位肛瘘3项指标手术后均低于手术前。手术后138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其中9例高位肛瘘患者肛门功能B级5例,C级2例,D级2例,5例低位肛瘘患者均为B级。所有排便失禁患者肛肠压力检测结果与排便失禁严重性分度评分情况基本相符。结论肛门直肠压力监测为肛瘘手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对肛瘘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小平 《当代医学》2013,(32):60-61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选择骶管麻醉,对照组选择局部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9.00%、84.69%,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8.00%、74.4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骶管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切口愈合时间短,甲级愈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黄悠  王儒蓉  王海平  王维  兰进 《西部医学》2022,34(2):220-224
目的 探讨肛门部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及发生率。 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成都上锦南府医院行肛门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1870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潴留将病例资料分为尿潴留组和非尿潴留组。使用SAS9.4软件对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肛门部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1.01%;女性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5);已婚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未婚患者(P<0.05);病房手术室内针刺麻醉(腰俞穴麻醉)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骶管麻醉、全麻联合骶管麻醉(P<0.05),后3种麻醉方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肛门部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不同,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最高,内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最低(P<0.05);尿潴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大于非尿潴留组患者(P<0.05)。 结论 肛门部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60岁、已婚、疾病种类、全身麻醉、骶管麻醉以及全麻联合骶管麻醉。其中女性、全身麻醉、骶管麻醉及全麻联合骶管麻醉为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异丙酚符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三组,A、B、C三组在20ml异丙酚中分别加入20m10.1%、0.2%、0.5%的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C组镇痛优良率均高于A组(P<0.05),B、C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麻醉阻滞时间长于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肛肠手术后应用亚甲蓝的镇痛效果分析,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术后应用亚甲蓝溶液进行镇痛,对照组不应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有效率起80.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后应用亚甲蓝,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感,降低水肿和减少尿储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刘付小军  曾宇 《广东医学》1998,19(2):117-118
目的:探讨一种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行骶管阻滞(用0.8%利多卡因8mg/kg)10例为实验组,用氯胺酮+γ-OH基础麻醉1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作比较。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好,但实验组围手术期呕吐、误吸、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及术后并发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清醒状态下骶管阻滞可预防围手术期误吸性肺炎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20.
骶管是硬膜外腔的延续,骶管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骶管麻醉是通过骶裂孔骶管麻醉穿刺,主要使麻醉药液在骶部硬膜外腔扩散,阻滞骶神经,使肛周神经传导中断,局部痛觉丧失,从而达到完全无痛和肛门括约肌充分松弛的麻醉效果。主要适用于直肠、肛门、会阴部手术,而且成为肛肠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