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及灌肠,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4.78±2.67)分,与对照组(7.66±2.82)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肠黏膜活动指数积分分别为(6.75±1.23)分、(6.67±1.18)分,治疗后分别为(1.05±0.27)分、(2.78±0.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评分、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P<0.05);两组活动度评分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活动度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IL-6和TNF-α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IL-6和TNF-α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柳氮磺砒啶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便血和里急后重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佛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3.02%)明显较对照组(69.77%)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也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鹤新 《中医学报》2011,(8):979-980
目的:观察葛根苓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6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中药组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中药内外兼治溃疡性结肠炎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益气健脾和胃化湿之六和汤口服,并用清热利湿之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作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结肠镜及体重、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显示,该药临床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77.14%),且使患者体重增加,血红蛋白上升,改善大部分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39例予中药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予SASP、丽珠肠乐口服,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奴夫卡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大便性状和常规及大肠粘膜病变的变化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44%,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粘膜损害为主的慢性粘膜病变,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近期虽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田,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在治疗上,中医药显示明显优势,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现将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抗炎作用。方法 34只SPF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10只、柳氮磺吡啶组(260mg/kg)8只和葛根芩连汤组(390mg/kg)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 DSS建立UC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柳氮磺吡啶组、葛根芩连汤组小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余组给予等体积(10ml/kg)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神态等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参照疾病活动指数(DAI)表进行评分。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进行结肠组织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出现腹泻、血便,DAI评分[(1.43±0.47)分比(0.00±0.00)分,P<0.05]、组织学评分[(6.80±3.99)分比(0.00±0.00)分,P<0.05]、血清中IL-1β[(49.14±18.52)pg/mL比(28.7±5.68)pg/mL,P<0.05]和TNF-α[(405.77±82.06)pg/mL比(295.32±60.93)pg/mL,P<0.05]浓度显著上升,结肠明显缩短[(5.40±0.41)cm比(7.07±0.61)cm,P<0.05]。经葛根芩连汤干预后,葛根芩连汤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体质量、大便情况等明显改善,DAI评分[(1.24±0.92)分比(1.43±0.47)分,P>0.05]、组织学评分[(5.00±4.93)分比(6.80±3.99)分,P>0.05]、血清TNF-α[(362.36±71.37)pg/mL比(405.77±82.06)pg/mL,P<0.05]、IL-1β[(46.73±10.02)pg/mL比(49.14±18.52)pg/mL,P>0.05]浓度降低,结肠组织形态和长度改善[(5.60±0.54)cm比(5.40±0.41)cm,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小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葛根芩连汤能一定程度改善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情况,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加白芨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至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葛根芩连加白芨汤进行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加白芨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收集.从DisGeNET数据库中寻找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疾病基因与潜在靶点进行映射,得出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终作用靶标.将最终靶标输入STRING数据库得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 PATHWAY富集,得出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构建"成分-靶标-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后发现,葛根芩连汤中有127个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中涉及155个靶基因及包括TNF、NF-kB、HIF-1等在内的22个信号通路.结论: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揭示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内服自拟健脾补肾汤配合清热燥湿解毒中药保留灌肠。[结果]62例中痊愈28例,占45·16%;好转27例,占43·55%;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为88·7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能加速溃疡面愈合并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并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并白头翁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肠镜检查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痛和腹泻两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2.6%、88.0%;2组肠镜疗效总有效率85.2%、88.0%。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并白头翁汤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我们运用加昧四神汤内服,外用温里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饮食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 ~2020年7月于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和B组35例)和对照组(C组32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普通饮食,治疗组包括饮食干预及联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评价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灌肠,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活动期UC患者中,轻度占25.0%(32/128),中度占53.9%(69/128),重度占21.1%(27/128);SASP或5-ASA是控制症状的主要药物,对于中度UC患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发病年龄轻、结肠病变范围大、低血红蛋白、大便以血为主、低血清白蛋白、病变伴有溃疡是提示疗效差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UC病变处于活动期时,应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疗效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疗效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