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辉  刘连庄 《大家健康》2013,(22):158-159
目的:探究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均于术后10~28d。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应加强预防,可有效避免发生胆漏并发症,若发生胆漏应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对改善预后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常见原因以及临床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出现胆漏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胆漏10例,占11.36%,行非手术治疗78例,占88.64%。其中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行常规引流,其余18例则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所有的胆漏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痊愈出院,皆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旦发生胆漏,要进行充分的引流,同时预防感染,这样才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总结其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以减少胆漏的发生。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因细小副肝管损伤发生胆漏者16例(44.4%),因胆囊管残端漏引起者11例(31.4%),因胆总管损伤引起者9例(25.7%),术后早期"T"型管脱落引起胆漏者6例(16.7%),术后"T"型管拔除后发生胆漏者5例(14.3%),肝创面胆漏者4例(11.1%),胆肠吻合口漏者3例(8.3%)。结论:胆漏是肝胆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其发生有多种原因,要预防胆漏的发生,应充分注重术前、术中、术后这三个环节,同时要根据情况及时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35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32例,其中29例进行常规引流,给予营养支持并预防感染,2~4周后痊愈;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4周内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有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迷走胆管遗漏、胆管损伤、"T"管放置不当、胆道阻塞等。胆漏最主要在于预防,对于已发生地胆漏要充分引流,漏出量较小时,给予通畅引流同时预防感染,漏出量较大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立海 《河北医学》2005,11(12):1085-1086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院诊治的1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经常规的通畅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3周治愈;2例患者在B超声波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3周后治愈;2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治愈,1例带管出院.上述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损伤性胆漏的关键;术后认真、严密的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术后胆漏,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王雄 《吉林医学》2012,(6):1278-1279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35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32例,其中29例进行常规引流,给予营养支持并预防感染,2~4周后痊愈;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4周内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有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迷走胆管遗漏、胆管损伤、"T"管放置不当、胆道阻塞等。胆漏最主要在于预防,对于已发生地胆漏要充分引流,漏出量较小时,给予通畅引流同时预防感染,漏出量较大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原因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院治愈9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常规的通畅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周后治愈;2例患者在B超声波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3周后治愈;2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后治愈。上述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损伤性胆瘘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术后胆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宋生彪 《吉林医学》2011,(34):7332-7332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胆瘘的发病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54例患者,因胆囊床的毛细胆管和细小副肝管损伤发生胆漏者16例,因胆囊管残端漏引起者11例,因胆总管损伤引起者9例,术后早期"T"型管脱落引起胆漏者6例,术后"T"型管拔除后发生胆漏者5例,肝创面胆漏者4例,胆肠吻合口漏者3例。结论:胆漏的发生由多种原因引起,要预防胆漏的发生,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术、改善手术条件、术后充分引流等,还要根据胆漏发生的原因、腹膜炎的轻重及引流是否通畅等情况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胆漏发生的原因,其中有2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有2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23/23),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82.6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切口变异是术后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明确肝胆手术的解剖特征,术中严格按规范操作标准进行,并妥善安放T引流管,可减少肝胆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康 《吉林医学》2011,32(12):2395-2395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瘘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治疗的14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胆瘘患者均有肝胆手术史,10例行造影检查,其中7例经造影明确胆瘘位置及原因;11例行非手术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5例患者经常规的通畅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周后治愈;4例患者在B超声波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3周后治愈;3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后治愈。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瘘多与肝胆手术损伤有关,造影检查有利明确胆瘘位置及了解胆道情况,绝大部分胆瘘病例可经非手术治愈。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手术规则操作,充分的注意引流都是预防胆瘘的关键。一旦胆瘘发生,就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是康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刁英 《大家健康》2017,(10):7-8
目的:通过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产生胆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胆漏产生原因、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的共计有27例患者,住院期间有2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2.59%.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医师采取手术操作方法不熟练,缺乏认知病变部位,是引起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进行肝胆手术过程中要做好引流工作,减少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病原因。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120例,观察胆漏发病情况与调查原因。结果:肝胆手术后胆漏发生率8.33%,发现胆漏时间多为术后1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应用解痉药物、总胆红素水平相关(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病率虽然不太高,但是预后差,多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要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4.
邵中璞 《求医问药》2014,(20):276-276
目的 :探讨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生术后胆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6例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医生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不慎损伤了胆管及副肝管、结扎胆管不牢、在为患者拔除T管时用力过猛损伤了T管窦道、放置T管的位置不正确和患者发生了创面感染是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我院对这16例患者中的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另外14例患者进行了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经过治疗,14例进行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在4周内痊愈。他们中没有发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的患者。另外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8周后痊愈。结论 :在临床上,可导致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医生在发现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后,要积极寻找其发生胆漏的原因,并及时对其进行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其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此外,胆外科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的规定进行,合理地为患者放置和拔除T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胆漏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拔除T管致胆漏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诊治的20例胆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经常规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6周治愈;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4周后治愈;2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治愈,3例带管出院,1例死亡。结论拔T管前的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术中术后正确的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损伤性胆漏的关键;术后认真、严密的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术后胆漏,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李金龙  张乙川  陈生贵 《吉林医学》2010,31(22):3628-3630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5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口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处理手段应个体化、多元化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胜春 《求医问药》2014,(20):204-205
目的 :分析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这些患者使用的手术类型、发生胆漏的原因及治疗胆漏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者使用的手术类型有胆囊切除术、肝外伤手术、肝内胆管结石术、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最多。这些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主要是出现胆囊急性炎症、胆囊管较短、钛夹不牢或受损、胆管遗漏没结扎或松脱、胆管血运受阻、术口缝合技术欠严密、胆肠愈合不佳、合并梗阻性黄疸及营养不良。经过治疗后,有59例患者胆漏的情况得到了治愈,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 :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有:患者出现了胆囊急性炎症、胆囊管较短、钛夹不牢或受损、胆管遗漏没结扎或松脱、胆管血运受阻、术口缝合技术欠严密、胆肠愈合不佳、合并梗阻性黄疸及营养不良。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精准,可预防患者出现胆漏的情况。详细分析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有效地治疗胆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其治疗体会,从而降低胆漏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被选入研究患者中有23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愈,有1例患者通过二次手术治愈,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为一至四周,平均治疗时间为两周。出院后随患者进行随访3~6个月,没有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形成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迷走胆管的遗漏、创面的渗漏、手术后胆管结扎线的脱落以及手术后胆道的堵塞等。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患者,做好预防胆漏的发生措施十分关键,此外应当根据胆管梗阻、腹腔引流、腹膜炎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胆漏的临床防治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患者48例,并对其胆漏原因和临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总结发现,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为复杂,48例患者中,45例首先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胆漏得到治愈,治愈率达到93.75%,另3例患者需要进行再手术,术后1例发生死亡,另2例带管出院;48例患者的痊愈时间:28例14d内痊愈,占58.33%,11例21d以内痊愈,占22.92%,另外9例28d内痊愈,占18.75%。结论:对患者行肝胆外科手术时容易发生胆漏,其原因较多,对胆漏进行治疗时,非手术治疗效果好,但关键仍在预防,主要方法是充分引流,胆漏量过高时则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胆漏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8例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胆漏的原因,针对原因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 10例患者进行常规引流10-13d后痊愈;5例患者内镜下治疗10-18d后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15-25d后痊愈。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胆漏原因为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T管放置不当等。对胆漏情况主要是预防为主,对已发生胆漏患者进行及时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