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周围性面瘫38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随机择取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再收集同期治疗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38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其疗效确切,对改善面部神经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针灸结合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是来自本卫生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一共有60例,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是周围性面瘫患者,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同意加入本次研究中,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0例,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在治疗完毕后比较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8例,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有效率为66.7%,经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黄东挺  黄洪  阳初玉 《广西医学》2005,27(7):1030-1031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刺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针刺、艾灸、电针、面部按摩、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①两种方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5%。治愈率治疗组76.0%,对照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两组治愈病例所需时间针灸综合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周围性面瘫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给予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加中药桂枝外洗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中药桂枝外洗治疗组20 例,针刺对照组20 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针刺加中药桂枝外洗治疗组治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加中药桂枝外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周围性面瘫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显著(P<0.05);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面部功能,且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揿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纳入的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和口服维生素B12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针灸结合揿针组)与对照组(针灸组)在治疗4周后未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在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0.5%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6.2%(P0.05)。结论针灸结合揿针组在缩短针灸治疗疗程及提高针灸治疗疗效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揿针治疗面瘫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面瘫康复膏贴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面瘫康复膏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康复膏贴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分期辩证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针灸门诊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分期辩证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和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率88.33%、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78.33%(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FDI量表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B...  相似文献   

13.
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14-2214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电针加隔姜灸(治疗组)34例,针刺加隔姜灸(对照组)34例,对照组针刺翳风、太阳、颊车、地仓等穴加隔姜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5.3%。两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针刺加隔姜灸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与单纯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针刺+TDP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1疗程(10 d)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都采取相同的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急性期病情控制、各期疗效、开始恢复时间、痊愈所需时间、并发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完全面瘫转变成完全性面瘫发展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开始恢复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周围性面瘫患者用针灸与中药辨证相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相关资料选自2013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其中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单纯用针灸方案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另40例除针灸治疗外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患者病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评估为显效、好转有32例,观察组疗效评估为显效、有效患者有39例,总有效率80.0%、97.5%,两者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发现存在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方案对病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积极心理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81-3682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50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面瘫经验方结合针刺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60例周围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结合针刺穴位、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间相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面瘫经验方结合针刺穴位以及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行针灸配合按摩、穴位贴敷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口角歪斜消失时间为3. 14±1. 95d;对照组口角歪斜消失时间为(6. 45±2. 08d)。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 37%。结论针灸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26-133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治疗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对照组只用针刺疗法,不加叩刺拔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参照H-B量表评价的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H-B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要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时,针灸综合疗法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能让临床治疗时间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