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补充放疗的价值。方法:将1990年1月~2000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36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63例,术后放疗组7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再进行分组。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方式为全盆外照射(和)或腔内后装治疗。分别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除Ic患者有差异外(P<0.05),Ⅰa、Ⅰb患者均无差异(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范围已经足够,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后补充放疗仅能降低Ⅰc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而对Ⅰa、Ⅰb期患者无益。  相似文献   

2.
王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32-293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补充放疗的价值。方法:将1990年1月~2000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36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63例,术后放疗组7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再进行分组。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方式为全盆外照射(和)或腔内后装治疗。分别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除Ⅰc患者有差异外(P〈0.05),Ⅰa、Ⅰb患者均无差异(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范围已经足够,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后补充放疗仅能降低Ⅰc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而对Ⅰa、Ⅰb期患者无益。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刺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李幔  陶银贵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54-415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根据采取的治疗措施异同,分为单纯手术治疗(单纯手术者)和手术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其中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共25例,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共55例。[结果]①单纯手术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0%、48.0%、24.0%;综合治疗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67.2%、40.0%。综合治疗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分别为52.0%和36.0%,综合治疗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分别为18.2%和20.0%,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不同治疗方法影响着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及复发,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患者局部复发及远处复发,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唐永和 《现代保健》2011,(27):62-6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治疗,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治疗的56例子宫内膜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均经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并按FIGO(1985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手术后辅以孕激素治疗。结果:3a、5a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1.32%,86.25%;Ⅱ期34.21%,6.1%;Ⅲ期:0.0%,0.0%。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EC)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 ~30%,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3 种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悉, 2017 年美国新增病例61380例,死亡10920 例,其新发病率与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腹腔镜组),以及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开腹组),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年龄、体重、孕产史、手术史、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间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子宫肌瘤62例(A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B组)做对照。结果 A组的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ER、PR检测率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多属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激素及生物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单用或联合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术式和辅助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微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61.0±42.1)min、(489.0±104.2)ml、(64.0±9.4)个、(38.8±5.8)h、(13.3±4.8)d,治疗组分别为(251.5±29.1)min、(356.9±117.8)ml、(54.0±7.2)个、(23.7±4.9)h、(7.9±2.7)d。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例,占10.00%;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例,占6.67%。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不同范围手术及手术入路治疗后的围术期情况及生存结局,探讨Ⅱ期子宫内膜癌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分期手术的56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40例)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16例)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需要化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后随机分组,实验组在普通的化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醋酸甲地孕酮,对照组仅使用普通的化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体重和骨髓抑制两方面的表现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后在体重、骨髓抑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醋酸甲地孕酮可以增加患者化疗后的体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化疗后血液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子宫内膜癌患者2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H)160例,开腹组(AH)50例,对子宫内膜癌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尿管保留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天数、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近期、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做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2.0±42.0)min,开腹组为(195.2±47.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72.4±105.3)ml,开腹组为(365.0±185.9)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9.15±8.13)个,开腹组为(13.03±6.75)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天,开腹组为(2.5±0.5)天,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输尿管损伤、术中输血、肠梗阻、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疗效,为提高高危EC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高危EC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4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TC)化疗,21 d为1个化疗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与联合组(40例,按照化疗组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放疗,1.8~2.0 Gy/次,4~5次/周,共持续放疗24~28次,总剂量≤60 Gy)。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病灶组织癌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化疗组;与治疗前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及原癌基因c-erbB2、c-myc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联合组较化疗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抑癌基因P53、P16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联合组较化疗组更高(均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脊髓抑制、放射性肠炎、周...  相似文献   

18.
杨晓明 《药物与人》2014,(1S):83-83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妇女所患癌症的6%,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早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存在高发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讨年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年龄<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47例(年龄≥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仅占6.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异常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为28.1%,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I期)病例较多,占84.4%,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93.8%),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少见,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者占93.8%,高于对照组(P<0.05)。浸润肌层深度<1/2或局限于内膜内者占71.9%,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临床分期早,预后好,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治疗应遵循个体化、人性化的原则,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20.
杨莉 《现代保健》2013,(20):29-30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患有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178例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在初发时就诊,并都进行手术治疗,且在手术前都没有进行过化疗、放疗以及激素等方式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手术的方式分为3种,一为全子宫切除术,二为次广泛或者广泛性的子宫切除术,三为施行一或二,并且在同期施行盆腔淋巴结的切除术。然后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总结出最佳的手术方式。结果:对于Ia期的患者行术式1、术式2、术式3在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Ⅰb期的患者,术式2、术式3和术式1相比,在5年生存率上明显要高,而术式2和术式3间比较无差异,对于Ⅰc期和Ⅱ期的患者,术式3的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都最高。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应根据临床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