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明  李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67-767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切口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个月~15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植骨于8周~12周融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志成  郭素银  陈晓斌  郝夏 《医学综述》2011,17(7):1113-1115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加后路横突椎板间植骨或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骨折48例。结果经9~24个月的随访,4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33%恢复到术后的94%,Co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24°降低到手术后的平均4°,椎管内骨块复位率达9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脊柱及椎管减压的目的,后期随访椎体高度及Cob角丢失率低,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韦勇  沈慧勇唐勇 《广西医学》2005,27(10):1559-1561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支撑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方法.方法136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后路彻底椎管减压脊髓神经松解,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在后外侧植骨融合的基础上或附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或附加骨水泥辅助固定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或附加椎体间置入Cage支撑融合等,观察神经脊髓损伤恢复情况,骨折脱位复位、融合愈合及内固定取出前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恢复评价,术前A级14例有3例恢复至B、C级,B级21例有12例恢复至C、D、E级,C级37例有32例恢复至D、E级,其他都有良好的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13.8 mm,椎体后缘高度平均恢复3.8 mm,Cobbs,角平均恢复14.20,5例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4例内固定失败,14例椎体内固定取出前高度丢失10%~30%,6个月至1年植骨均顺利融合愈合.结论后路椎管减压,脊髓神经松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骨水泥辅助固定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及椎体间置入Cage支撑融合等,扩大了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64例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撑开复位,部分行后路减压突入椎管骨块向腹侧打出复位,后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一例出现神经继发损伤症状,经随访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治疗效果满意,更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效果。方法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67例,其中,两节段以上4例。结果经12~48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术后骨折均复位满意,有神经损伤者大部分有所改善,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加重。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出现机械性、神经眭或混合性不稳定者,需及时治疗,经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与全椎板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把我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病例分为2组,分别采取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均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发现,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组在伤椎高度与Cobb角与全椎板切除减压组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较后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管占位率低,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结论: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郭献勇 《中外医疗》2010,29(25):76-76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49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结果本组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切口及深部感染,无断钉、螺钉松动、螺钉破出椎弓根发生。全部病例术后X线正、侧位片复查结果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椎体无塌陷,内固定位置良好,cobb's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均有显着恢复。术后神经功能除1例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无明显恢复外,其它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GSS内固定和改良的减压、植骨方式。方法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有限椎板减压以及关节突间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获1~3级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明显改善,无断钉。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改良椎板减压以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破坏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3月~2006年10月间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分为两组:(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内植骨者27例为A组,仅行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为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2~2.5年,观察两组间术后2周及内固定物去除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的变化;同时评价内固定的失败率。结果Cobb角及伤椎体高度在术后2周两组间比较无甚昔性差异(P〉0.05),但在内固定去除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较低且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病例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手术采用经后路减压AF內固定撑开复位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填充椎体內空隙的方法治疗。结果:30例均得到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內固定无断裂,椎体高度无丢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优(神经功能恢复2级以上)18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90%。结论:胸腰椎骨折经后路行AF撑开复位、固定能达到有效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椎板减压及经侧方切除椎体后缘骨块可以直接减除前后方压迫,再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內植骨,可以填充复位后椎体內的空隙,对伤椎的愈合和强度的恢复及防止后期的高度丢失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梅江涛  戴先文  李宇  贾晓康  周大伟 《吉林医学》2013,34(17):3392-339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后路伤椎及相邻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神经症状者给予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经过6~18个月回访,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改善,尤其以伤椎高度、Cobb角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行脊柱固定,固定可靠,后凸畸形和椎体高度复位效果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同时,对伤椎经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33例,观察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3例无内固定失败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基本恢复正常,植骨愈合良好,脊柱稳定性恢复,后期随访无丢失。结论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AF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AF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有限减压自体骨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结果。方法:50例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椎弓根钉固定,后路有限减压骨块复位,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内植入自体骨颗粒。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未有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元丢失、无固定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椎体成形术安全,效果满意,价格低廉,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复杂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多节段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使后纵韧带复张,椎管间接减压或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21 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结果 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经3个月~6 年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 Frankel 分级获1~3 级恢复.结论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48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需椎管内减压者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随访18~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改善,随访中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和Cobb角改变;38例脊髓损伤患者36例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提高,2例神经功能无改善者均为FrankelA级且人院时间晚.结论:在把握手术时机与适应症的前提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26例胸腰椎骨折,按Denis分型属爆裂性骨折,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行自体骨颗粒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良好且随访期间无伤椎高度丢失,术后及随访期间Cobb’s角无明显改变,所有患者植骨区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式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效果良好,可预防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引起的伤椎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军  黄建伟  权正学 《重庆医学》2008,37(11):1154-1156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40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随访18~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改善,随访中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和Cobb角改变;36例Franke1分级获得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把握手术时机与适应证的前提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53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后侧入路椎板减压,应用RF、AF、SF、GSS等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并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结果 术后复查X线和CT,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年,疗效满意。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脊髓得到充分减压、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减压、植骨融合的适应证.方法 进针定位方法参照Weinstein等定位法.手术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确保椎弓根探子在椎弓根管道及锥体内.根据有无神经症状、椎管狭窄程度,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及减压范围.结果 本组36例获得随访31例.随访时间为7个月~5年,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术后X线片显示脊椎序列和曲度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手术前后CT片对比,突入椎管内的椎体后缘骨块复位率达90%以上.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有轻度丢失者3例,其中有2例断钉,已取出内固定14例,均己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提供坚强的固定及三维空间的矫正控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有效.椎弓根螺钉的精确置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常规行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0.
黄河  李保华  陈旭东  舒春 《四川医学》2014,(8):1016-101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经后路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并通过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对照组72例,为早期及同期(2008年以前)未通过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两组均在术前、术后行DR及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丢失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弯曲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对照组54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丢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伤椎椎体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防止后凸畸形的加重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