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β-G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对54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其中的51例癌旁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β-G在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伴转移患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临资料证实β-G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和分化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大小、有无包膜、AFP水平,组织类型,是否并发乙型肝等无关,提示β-G基因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肝癌恶性程度及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P┐糖蛋白表达的研究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义袁海平①陈汉吴孟超王一丛文铭关键词肝肿瘤;化学疗法;糖蛋白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7恶性肿瘤细胞在化疗过程中,可对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目前普遍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蛋白的表达,观察两者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9例肝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收集65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ILK和MMP-10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在肝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ILK和MMP-1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ILK和MMP-10在不同分化、不同肿瘤体积、包膜侵犯及不同Ki67的表达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ILK和MMP-10的表达呈正相关,ILK和MMP-10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ILK和MMP-10的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具有正向协同效应。术后联合检测ILK和MMP-10的表达对判断肝细胞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侵犯胆管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侵犯胆管的影像学观察,提高对原发性肝癌侵犯胆管的准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至1994年期间本院经超声、CT和直接法胆系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此症19例。结果:术前超声检查15例,CT检查11例,直接法胆系造影检查12例,三项检查中无一例作出正确诊断。结论:影像检查过程中既需要将各种征象全面考虑,又要对不同影像手段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作者提出直接法胆系造影所见“网球拍征”和“凝絮征”为诊断本症的较特异性的征象。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细胞癌上腹部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报道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作手术探查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CT表现,着重分析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肝胃、肝十二指肠和镰状韧带转移的CT 改变。同时对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及肝内转移作了描述。本文认为,CT 对HCC 上腹部转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的MRI与血管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MR随访表现特征及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12月住院的1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RFA治疗后的MR资料,根据MR检查时间分为3组:消融后48 h内、1~6个月、6个月以上.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肝细胞癌RFA治疗后肿瘤MR表现的动态变化.结果 110例短期(48 h内)RFA区域在GRE-TtWI表现为高信号,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则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1~6个月,GRE-T1WI示RFA区域信号呈不均匀下降,72例呈高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6个月时,60例呈高信号,17例呈等低信号,此改变在6个月后与48 h内和1~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TSE-T2WI示RFA区域信号呈不均匀轻度增高,1~6个月,65例呈低信号,11例呈等信号;>6个月时,47例呈等信号,30例呈低信号,而此信号改变在6个月后与48 h内和1~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增强后早期RFA区域主要表现为环状强化伴或不伴异常灌注,而随着时间延长趋向无强化,1~6个月,37例无强化;>6个月,63例无强化,此改变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6例肿瘤残留或局部进展,表现RFA区边缘结节,TSE-T2WI抑脂像呈中等高信号,GRE-T1WI呈低信号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RFA治疗后,动态MR随访能显示肿瘤完全坏死、肿瘤残留或局部进展及并发症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细胞株SMMC7721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eta(PTPeta)的表达,观察肿瘤细胞生长密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SMMC7721细胞中PTPeta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生长密度(1×103、5×103、l×104、5×104/cm2)SMMC7721细胞中PTPet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TPeta表达呈阳性,SMMC7721细胞中存在PTPeta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当细胞密度为l×103、5×103、l×104、5×104/cm2时,PTPeta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425±0.031、0.659±0.041、0.771±0.043、0.885±0.045,PTPeta表达随着肿瘤细胞生长密度的增高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Pet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且随肿瘤细胞生长密度增高而表达增加.PTPeta 可能通过增加肝癌细胞黏附、维持恶性肿瘤细胞内环境稳定等,在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播散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病人,男,59岁。颈肩背麻痛2月余,加重7 d。某医院根据症状和X线诊断"颈椎病"。曾行按摩、正骨、牵引治疗未见好转。既往史患者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5年,肝移植术后3个月,曾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7次,肝癌微波凝固治疗2次。查体:肝病面容,有肝掌、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右上腹可见长约25 cm术后瘢痕,无腹壁静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sarcomatoid hepatocellulax carcinoma,SHC)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SHC的CT表现.结果 肿块最大径约5~10 cm,属巨块型肝癌.6例为单发团块状,1例合并肝硬化,3例见门静脉癌栓形成.6例CT平扫表现为团块状囊实性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其内见散在分布的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4例)或不规则条状分隔影(2例);增强扫描示其中3例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稍有增加;3例于动脉期呈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余2例CT平扫表现为不均质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 SHC的CT征象具有肝细胞癌(HCC)及肉瘤的双重特征,根据CT表现可以明确肿瘤的恶性特征及推测肉瘤样成分的存在,但确诊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G - 1在乳腺癌、胃癌、宫颈癌及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并讨论其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DAKO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胃癌、宫颈癌及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BAG - 1的表达。结果 :组织芯片中BAG - 1在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其对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中高 ,差异明显 (P <0 .0 5 )。结论 :BAG- 1在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提示BAG - 1表达可能与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向右肾周间隙扩散的MRI表现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肝裸区向右肾周间隙扩散的MRI表现特点及规律。搜集1992-1994年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检验证实的28例具有不同程度腹膜后侵儿的HCC病例,均在0.5TMR扫描机上行SE序列横断和冠状扫描。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和东亚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最佳治疗方法是外科切除,而对于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日本学者Nakakuma[1]首创的碘油加抗癌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组织生长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适用问题 ,采用放射配体法对 32例原发性肝癌 (HCC)组织进行了生长激素受体 (GHR)的检测。结果在 2 8例HCC组织检测到GHR ,GHR受体结合容量 (RT)为 (18 430 0± 4 16 33)fmol/mg蛋白 ,平衡解离常数 (Kd)为 (0 6 432± 0 196 1)nmol/L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 ,其RT降低 (P <0 0 5 ) ,Kd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HCC组织GHR的结合容量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 ,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合并肝硬化无明显相关 ;有 4例肝癌组织未检测到GHR存在。研究提示 :大多数原发性肝癌组织仍表达低水平GHR ,在其功能未明的情况下 ,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使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53基因产物在肾盂癌及癌旁组织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肾盂癌及癌旁组织研究,并和7例正常肾盂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P^53蛋白在肾盂癌中阳性率为41.7%,癌旁组织阳性率为8.3%;在肾盂癌的病理分期和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结论 P^53蛋白在肾盂癌及癌旁组织阳性表达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7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同步检测我院2002~2004年外科住院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HCC41例组织中的TGF-β1和AFP的表达,并按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CC组织TGF-β1表达增强,TGF-β1主要着色于细胞浆内,呈深棕色或黄褐色颗粒状,弥漫性或灶状分布,其阳性率为78.0%(32/41);AFP阳性率为70.7%(29/41)(P〉0.05)。(2)癌组织AF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7%,13/41),而癌旁组织TGF-β1的阳性率(95.1%,39/41)显著高于癌组织。结论:(1)HCC组织TGF-β1表达显著增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CC组织中TGF-β1与AFP的表达均增高,二者的表达均是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二者之间相关系数r为0.255(P〉0.05),无显著相关关系。(2)同时表达AFP与TGF-β1的癌旁肝细胞很可能是已经启动、尚未产生表型转化,但已具备肿瘤性增殖的癌前样细胞。TGF-β1作为人HCC的肿瘤特异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正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前5例误诊为HCC的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正确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等。结果:5例病理这证实分别为肝细胞腺这囊腺瘤恶性变、孤立性肝转移腺癌、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和外生型胃神经鞘瘤。5例中3便因瘤体巨大富血而未能作手术切除,4例术曾接受介入治疗或化疗。3例良性(包括伴有恶性变1例)3年后仍存活。结论:术前发能辨认肝细胞瘤和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Bcl 2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 9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 ,应用半定量RT PCR法检测Bid、Bax和Bcl 2mR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Bid和BaxmRNA表达按H .pylori阴性组、Ca gA-H .pylori感染组和CagA H .pylori感染组顺序依次增高 (P <0 0 5 ) ,H .pylori阴性组的Bcl 2mRNA表达低于H .pylori阳性组 (P<0 0 5 ) ;癌旁组织中 ,Bid、Bax和Bcl 2表达按H .pylori阴性组、CagA-H .pylori感染组和CagA H .pylori感染组顺序均依次递增 (P <0 0 5 )。H .pylori阴性组中 ,胃癌组织的Bid和Bax表达与Bcl 2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 ,而在H .pylori感染组中 ,胃癌组织的Bid和Bax表达与Bcl 2表达无相关性 ;癌旁组织的Bid和Bax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H .pylori有促进Bid、Bax和Bcl 2表达的作用 ,并且能够诱发这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紊乱 ,这也许是H .pylori诱导胃癌发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12对人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和癌旁组织ets-2,IGF-Ⅱ,C-myc和N-ras的表达。在12对标本中,至少有1种以上的癌基因表达增加。ets-2表达最多见,12对标本中均有表达。以3.5和2.4kb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肝、肝细胞癌(HCC)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0例正常肝、50例肝细胞癌及28例转移灶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肝细胞癌及转移灶中,埃兹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8%、57.1%,各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兹蛋白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可能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及癌细胞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