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梗阻性结肠癌是常见急腹症,术中近端结肠减压为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56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手术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中分别采用结肠灌洗和不灌洗,结果显示灌洗组治疗效果优于不灌洗组。 相似文献
2.
3.
4.
自制结肠灌洗器在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善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灌洗的方法.方法 利用市售塑料自来水三通管及大口径(直径3 cm)螺纹管制成结肠灌洗器,于梗阻近端结肠置入形成术中封密式结肠灌洗.结果 24例患者采用自制结肠灌洗器行术中结肠灌洗,无腹腔污染,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均一期愈合,顺利出院·结论掌握好一期手术适应证,自制结肠灌洗器可运用于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肠腔灌洗彻底,方便,无污染,无溢漏,且制作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属典型的闭袢性肠梗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减压、冲洗,单纯性肿瘤切除,肠外置,如有可能1~2个月时再行Ⅱ期吻合。我院从1996~2005年对46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肠道灌洗法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术中给予结肠灌洗的40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资料(观察组),片与同期于术前肠道准备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40例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告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尤吻合门漏发生。观察组手术效果良好37例,欠佳3例(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手术效果良好38例,欠佳2例(切口感染1例。肠瘘1例)。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3天肠蠕功频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第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应用术中结畅灌洗法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可达到与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相同的疗效,证明在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灌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经阑尾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梗阻型左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经阑尾结肠灌洗+左半结肠切除术的46例梗阻型左半结肠癌患者(灌洗组)及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的114例无梗阻型左半结肠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指标。结果 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灌洗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95±64)mL比(184±66)mL〕、术后住院时间〔(10.6±4.2)d比(10.1±3.3)d〕、住院费用(22 310元比22 650元)、切口感染率〔4.3%(2/46)比3.5%(4/114)〕、腹腔积液发生率〔4.3%(2/46)比2.6%(3/114)〕及总并发症发生率〔8.7%(4/46)比6.1%(7/11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灌洗组的手术时间〔(156.7±16.6)min比(120.6±15.9)min〕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长(78 h比70 h),P〈0.05。结论经阑尾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梗阻型左半结肠癌安全、有效及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1992年1月~2002年1月对14例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结肠梗阻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并行I期切除单层Gambee吻合,全部达到了I期愈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段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1例下段胆管癌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8例,减黄性手术23例。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减黄性手术生存期分别为32,8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年生存率17.8%,减黄性手术为0;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减黄性手术(P<0.01)。结论:对下段胆管癌积极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与胆囊癌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61例进展期胆囊癌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按第6版UICC/AJCC的胆囊癌临床分期标准,ⅠB期8例,ⅡA期22例,ⅡB期11例,Ⅲ期14例,Ⅳ期6例.姑息性胆囊切除和/或胆道引流术26例;胆囊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14例,保留肝外胆管的根治性切除7例,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根治术13例;肝胆胰脏器联合切除1例.37例中有18例淋巴结阳性.52例术后得到随访.满6个月生存为41例(67.2%);满1年生存26例(42.6%);存活2年以上者10例(16.4%);3年以上存活7例(11.5%);1例存活5年以上(1.6%).术后2年内死亡的51例中,31例随访到死亡前症候:21例有进行性黄疸;14例有肝脏内多个转移;12例有顽固性腹水.非明确胆道病原因死亡者5例.结论 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脾肿瘤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2例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脾良性肿瘤47例(51.09%),恶性45例(48.91%)。结果:结果92例脾肿瘤术前B超诊断率为85.87%(79/92),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91.30%(84/92)。81例行脾切除,7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3例行脾囊肿穿刺术,1例活检。恶性肿瘤1,3,5,10年生别率分别为68.29%,31.70%,14.63,0.24%。结论:影像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对瘤体较大、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甲状旁腺癌(PT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例PT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3例可扪及颈部肿块,4例高钙血症[(3.62±0.56 )mmol/L],4例血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3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2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确诊,1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资料确诊.5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访1~5年,其中1例术后复发;1例仅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的甲状旁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称患者,术后16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PTC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血生化检查,PTH,99mTc-MIBI,超声、CT检查及术中大体标本观察和快速病检有利于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选择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7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多灶性甲状腺癌占23.6%,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和Grave病等的患者共381例,占50.2%。638例行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487例(76.3%)有颈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结合国外临床指南及该组临床资料分析,建议将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作为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法,并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考虑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54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4例;淋巴结清扫D1式29例,D2式25例.结果 54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64.4±38.7)min,近端胃切除(142.4±35.2)min,远端胃切除(149.1±3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164.6±80.1)mL,近端胃切除(149.5±94.7)mL,远端胃切除(152.5±87.7)mL.清扫淋巴结数平均(19.1±6.2)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0.7)h.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止血;无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1.7)d.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只要严格遵守肿瘤的手术原则,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保持肿瘤的根治性,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93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23例,胃体部癌59例,胃窦部癌11例。肿瘤肿块最大者直径1.5~11cm。93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道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手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手术切除率达93.3%;不宜手术切除组病例的不能切除率为75.0%。结论胃癌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假性结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慢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例右半结肠加横结肠切除,8例右半结肠加横结肠加降结肠切除,1例乙状结肠切除,1例乙状结肠造瘘,2例肠减压术。术后2例切口感染和1例左膈下脓肿,经处置后痊愈;1例术后胃瘫,保守治疗30 d治愈,1例肠减压术患者,术后19 d因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乙状结肠切除及1例肠减压患者,术后症状均无缓解。其余患者腹胀消失,排气、排便正常而获痊愈。结论:慢性假性结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疾病,切除全部扩张的、无功能肠段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静脉切除重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联合门静脉(PV) 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MV)、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全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4/21),其中2例胃潴留,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切口裂开,无胆胰瘘并发症。围手术期(术后1个月内)病死率4.76%(1/21)。20例患者生存期为6~67个月,平均(20.38±9.36) 个月。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5.9%,16.0%和10.2%。结论:有选择的施行血管切除有助于提高局部较晚期胰头癌的切除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