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陈鹏  程康 《四川中医》2002,20(9):21-22
目的:观察心痛安颗粒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安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痛安颗粒剂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痛安组E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安颗粒剂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功能的修复,发挥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激素治疗组(20例)及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干预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治疗前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从而减轻肾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极针对高血压病患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磁极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二组均予基础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ET的改变,结果:磁极针组治疗后患者血压及血浆E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1),对照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ET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能有效降低高血病患者血压及抑制内皮素的过量释放,提示磁极针对高血压病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杜立建 《四川中医》2013,(11):53-55
目的:观察通腹益气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将18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治疗组9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腹益气汤治疗。20天后观察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TNE伍、BNP、PCT、cfuP、IL-10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NFct、BNP、PCT、CRP、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通腹益气汤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帆、BNP、PCT、rRPIL-10水平。保护胃肠黏膜屏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鼻饲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绍兴县中心医院治疗的7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给予A组患者洗胃、导泻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鼻饲及保留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胆碱脂酶活性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B组与A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胆碱脂酶活性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显著早于A组(P<0.05)。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显著少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腹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提前(P<0.05)。结论大黄鼻饲及保留灌肠洽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可促进胆碱酯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对胃肠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功能性电刺激原理、采用电针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20例。结果表明:电针组治疗前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尸MO.of),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电针组治疗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浆E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治疗前、后血浆ET含量与功能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两者治疗前后差值亦呈负相关(P<0.01),说明内皮素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本文并对电针的疗效原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通腑泄浊法采用大成汤保留灌肠结合大成汤粉剂敷脐部治疗,对照组予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入院后及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7.7±2.8) h,明显优于对照组(10.2±3.5)h;首次排气时间(12.5±4.4)h,明显优于对照组(21.2±11.3)h;首次排便时间(45.2±28.2)h,明显优于对照组(75.9±27.3)h;治疗组总有效率(8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治疗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ASO患者随机分设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川芎嗪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ET-1、NO指标有明显恢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可促进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陈珍珍  张露露  徐超红 《新中医》2020,52(18):164-167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联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5 例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 例与对照组40 例,2 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大承气汤灌肠及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治疗1 周。治疗前后评定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 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治疗1 周后评估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5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2 项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 天、第7 天,2 组血浆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并配合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脓毒症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恢复胃肠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机制,方法:26例患者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显著改善,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宫丽鸿 《中医药学刊》2002,20(2):242-243
为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汤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均显著下降(P<0.05),而活血化瘀汤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活血化瘀汤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活血化瘀汽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活血化瘀汤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0例UAP患者用通心络胶囊(60例)及复方丹参麦(3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M<0.05);复方丹碜片治疗后ET明显下降(P<0.05),CGRP无明显改变(P>0.05);通心络组降低ET、升高CGRP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调节ET、CGRP代谢失衡状况,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结合中药灌肠治疗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功能评分情况、耐受肠内营养状况、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耐受肠内营养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结合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灌肠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卒中预后,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脂调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别给予降脂调压颗粒(30例)及对照药金甲益心酮(2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降脂调压颗粒降压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36.7%;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60.0%,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降脂调压颗粒还可降低血浆ET水平及ET/CGRP比值(P<0.05,P<0.01),升高血浆CGRP水平(P<0.05)。结论:降脂调压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降压疗效,同时可以保护高血压状态下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性瘫痪言语表达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言语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构音障碍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脑性瘫痪表达性言语障碍,可明显改善惠儿的言语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蓝海涛  赵昕  何龙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2012,31(11):845-847
目的观察中药消胀贴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患者52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目前通用的胃肠动力药物、胃肠减压及灌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每日1次,疗程7天,以胃肠功能评分、腹泻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脱机时间、ICU死亡率为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有效率分析,评价消胀贴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脱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胀贴可以迅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作用持续有效。并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防止胃肠功能障碍发展为胃肠功能衰竭。对于使用呼吸机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消胀贴可以缩短七机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赤凤迎源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q0)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赤凤迎源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积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纽总有效率为7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ET、NO水平均有很明显变化(P〈0.01,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T、NO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赤凤迎源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其取效的机制可能是较好地调节血浆ET、NO水平,维持脑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磨饮子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给予五磨饮子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9.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排气和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磨饮子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危重症抢救时,经常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其中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被认为是应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起源”。当危重病患儿一旦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口吐咖啡样物等胃肠功能障碍表现时,常预示病情恶化和预后不良,目前已引起临床儿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000年6月-2006年8月,本院儿科共收住胃肠功能障碍患儿1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烟熏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及补肾化痰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补肾化痰大,小剂量组和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组等5绢,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支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的含量,结果:慢支模型组大鼠气管和肺组织呈 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01),经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后,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明显下降,与慢支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补肾化痰中药能显著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