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采用ELISA间接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1d、手术后10d及丹那唑用药3个月后血清子宫内膜抗体(EMAb),另设正常对照组18例。结果:患者组手术前EMAb水平为0.187±0.065,显著高于对照组0.076±0.037(P<0.001);手术后EMAb的水平为0.128±0.045,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01);用丹那唑后为0.098±0.039.又较手术后明显下降(P<0.02)。术后随访3个月临床均无复发。结论:手术与丹那唑药物治疗均能降低内异症患者血清子宫内膜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黎  刘瑶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4):342-343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与丹那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2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资料,比较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组、丹那唑组及未用药组的症状体征、复发率、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9.4%,显著低于未用药组的33.3%(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1.9%,显著低于丹那唑组的46.7%(P〈0.05);米非司酮组不孕症的术后妊娠率为42.9%,显著高于未用药组的9.1%(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疗是有效的,副反应少,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4.
丹那唑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c-myc基因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那唑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c myc基因转录的影响及c myc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Vern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非治疗组、丹那唑组 ,取正常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在位、异位子宫内膜c myc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非治疗组在位内膜c myc基因转录水平高于正常组 (0 .2 9) ,而其异位内膜c myc基因转录水平也稍高于正常组 (0 .1 4 ) ;丹那唑组异位内膜相对在位内膜c myc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非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内膜c mycmRNA的表达较正常稍高 ;丹那唑通过促进异位内膜c myc基因转录 ,从而促进异位内膜组织的细胞凋亡 ,以达到其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似瑜 《上海医学》1994,17(11):668-668,651
丹那唑阴塞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上海市政局职工医院李似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直径3cm左右盆腔内膜异位囊卵,临床症状严重者10例采用丹那唑阴塞治疗5年,均达到较好疗效,治疗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是1988年1月至1988...  相似文献   

6.
邹亮 《中外医疗》2010,29(12):94-94
目的探讨丹那唑和桃核承气汤加味方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对照组采用丹那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方口服用药,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那唑和桃核承气汤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确切,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青蒿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异位内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n=40)分为4组:青蒿素高剂量组[300mg/(kg·d)]、青蒿素低剂量组[150 mg/(kg·d)]、丹那唑组[160 mg/(kg·d)]和溶剂对照组.每日经灌胃给药,持续4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病灶体积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样本的凋亡指数、Bcl-2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青蒿素高剂量组、青蒿素低剂量组和丹那唑组异位内膜的体积减少(P均<0.05),但3个治疗组的异位内膜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溶剂对照组相比,3个治疗组异位内膜组织的凋亡指数增高,Bcl-2表达和微血管密度降低(P均<0.05);除微血管密度外,青蒿素组凋亡指数较丹那唑组更高,Bcl-2表达较丹那唑组更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各组大鼠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青蒿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异位内膜的发生及发展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可能与促进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丹那唑治疗内异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辉  李洪义 《广东医学》2005,26(9):1209-1210
目的探讨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丹那唑组(n=29)分别皮下注射丹那唑2,4,6和8周,对照组(n=6)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丹那唑对异位内膜生长情况的影响。丹那唑治疗8周组和对照组大鼠取异位内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丹那唑治疗内异症对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建模后第3周,异位内膜生长良好,各组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用丹那唑分别治疗2,4,6和8周后,异位内膜体积缩小(P<0.01),并且用药4,6和8周与用药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用丹那唑治疗2周后,异位内膜无明显增生;治疗4,6和8周后,异位内膜成萎缩状态。大鼠成模后给予丹那唑治疗8周,异位内膜IL-6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逐渐萎缩退化,其作用与一定的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IL-6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黏附分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期ICAM-1、VCAM-1和CD44在角膜的表达和分布,了解与角膜碱烧伤病理损害的关系,完善角膜碱烧伤免疫机制的研究。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制备角膜中度碱烧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碱烧伤后8h、1天、3天、1周、2周、4周、7周处死大鼠,分别采用链酶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SABC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角膜局部ICAM-1,VCAM-1和CD44的表达。结果 碱烧伤3天组角膜上皮细胞ICAM-1和VCAM-1呈强阳性,角膜上皮细胞和角膜缘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44呈中度阳性。2周组角膜上皮细胞ICAM-1表达减弱,基质细胞仍呈强阳性,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基质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CD44呈中度表达。碱烧伤3天组ICAM-1和VCAM-1 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显著,CD44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碱烧伤2周组ICAM-1 mRNA量均较3天时明显减少,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VCAM-1 mRNA表达量增加,比3天时增多,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CD44 mRNA表达量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ICAM-1、VCAM-1和CD44在角膜碱烧伤的不同阶段其表达不同。急性期ICAM-1和VCAM-1的抗原表达和mRNA合成增加,说明角膜碱烧伤的炎性反应重,预后差。随病程延长,CD44 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证明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碱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达那唑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曾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再次复发患者87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其中达那唑栓组46例,第一个月每晚2粒,之后每晚1粒,阴道或肛门用药,疗程6个月。达那唑胶囊对照组41例,口服给药,2次/d,疗程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达那唑栓及达那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达那唑栓组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后陷凹结节、肛门坠痛的改善率与达那唑胶囊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那唑栓组体质量改变、转氨酶升高、阴道异常出血、闭经及痤疮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达那唑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那唑栓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达那唑胶囊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达那唑胶囊明显减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卵巢癌细胞表达CD44与其粘附腹膜能力的关系。方法建立卵巢癌细胞体外粘附腹膜模型,比较3AO细胞和M951细胞的粘附差异,并用抗CD44单抗和秀明质酸酶进行阻断实验。结果腹膜上的透明质酸和卵巢癌细胞上的CD44分子与癌细胞的粘附能力密牙亲。结论卵巢癌细胞上的CD44分子参与了其粘附腹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体外培养环境下,研究5%葡萄糖溶液和不同压力CO2作为膨宫介质,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分别放置于5%葡萄糖溶液、100% CO2气体70 mmHg灌注压、100% CO2气体100 mmHg灌注压环境下1 h,对照组无特殊处理.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在各组处理1 h后培养0 h、24 h、48 h、72 h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与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5%葡萄糖溶液和不同压力CO2处理1 h后培养0 h、24 h、48 h HEC-1-B细胞的CD44与ICAM-1表达增高,在处理1 h后72 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CO2处理组CD44与 ICAM-1的表达量随CO2压力增高而升高,高压力作用下(100 mmHg)表达的整体水平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压力作用下(70 mmHg)表达的整体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低压力作用下(70 mmHg)表达的整体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压力(100 mmHg)CO2和5%葡萄糖溶液均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CD44、ICAM-1的表达,可能增强癌细胞转移能力.因此,对于临床上疑似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操作时选择低压力CO2(70 mmHg)作为膨宫介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第3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模型异位病灶的作用机制, 及对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方法建立大鼠EM 模型, 选择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来曲唑组(n=15) 和对照组(n=15),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大鼠异位病灶的体积、外观变化、病理组织学差异,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 法检测异位病灶中P450 芳香化酶(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bcl-2及bax 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来曲唑组异位病灶体积明显缩小(P<0.05), 异位病灶中P450arom 和COX-2的蛋白及mRNA 表达均明显减低(P<0.05)。P450arom 与COX-2 在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3, P<0.001;r=0.913, P<0.001)。异位病灶中bcl-2 的蛋白及mRNA 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0.05), bax 的蛋白及mRNA 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来曲唑组bax/bcl-2 的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来曲唑可明显缩小异位病灶体积, 可能通过降低异位病灶局部P450arom, COX-2 的表达, 抑制雌激素生成及异位病灶的增殖, 从而促进异位病灶细胞凋亡, 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地诺孕素诱导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地诺孕素作用后NF‐κB、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地诺孕素对ECS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强于NSCS细胞(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地诺孕素诱导ECSC细胞凋亡作用强于NSCS细胞(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诺孕素明显减少了ECSC细胞中NF‐κB、Bcl‐2和Bcl‐XL蛋白水平。结论地诺孕素通过降低 NF‐κB、Bcl‐2和Bcl‐XL的水平而有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体外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内膜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 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以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建立体外上皮细胞单独培养、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模型.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分别检测各组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①异位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2%、95%,对照组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5%、98%;②单独培养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与单独培养的正常内膜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正常间质细胞共培养后,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明显上调,而与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共培养的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异位间质细胞丧失了调节上皮细胞GJIC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的异常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ICAM-1、CD44V6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ICAM-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ICAM-1、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18/26)、76.9%(20/26),且两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P〈0.05)。结论ICAM-1、CD44V6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食管鳞癌淋巴结的转移是一个涉及多种黏附分子参与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