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兴 《右江医学》2010,38(3):252-254
目的探讨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60例)、开腹切除术组(OC组,60例)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MC组,60例),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检测IL-2、IL-6、TNFα-含量,并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结果术后1、3 d三组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2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高于OC、MC组(P<0.01)。术后1、3 d三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6、TNF-α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6、TNF-α量均显著低于OC、MC组(P<0.01)。LC组平均手术时间与OC组、M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C组与MC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最短。结论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血清IL-2降低。LC与OC及MC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轻微,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C比OC及MC更适合于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结石胆囊切除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组行LC,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IL-6、TNF-α水平即升高,第2天达高峰,第3天开始回落,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IL-10术后第1天即降低,第2天最低,第3天开始回升,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L-6、TNF-α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能有效降低胆囊切阿衰术给患者带来的炎症应激反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观察,探讨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组,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于术后24小时抽取腹腔引流液检测T细胞亚群分类、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等指标,分别观察同组手术前后及同期两组结果的不同.结果:术前OC组和LC组比较,CRP、CD4 、CD8 、CD4 /CD8 、IL-1均无明显差异(P<0.05).OC组术后CRP、IL-1明显升高(P<0.05),LC组术后CRP也升高,但升高幅度比OC组小,持续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组术后CD8 明显升高,CD4 、CD4 /CD8 则明显下降(P<0.05),LC组术后CD8 也明显升高(P<0.05),但OC组升高幅度比LC组大,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C组手术前后CD4 、CD4 /CD8 和IL-1则始终变化不明显.结论:LC和OC术后早期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但LC组的抑制程度较OC组轻,持续时间短;OC组对腹膜腔局部免疫功能的抑制也比LC组明显;腹腔镜手术对免疫机能下降的老年患者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感染并发症和肿瘤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李卫星 《吉林医学》2014,(18):3923-392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95例,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48例,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量化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L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排气时间、术后腹部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低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OC组为27.6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量化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福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9-29,56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 100例符合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两组,其中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LC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作为OC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LC组术后的平均切口长度及平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与OC组比较,明显短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L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老年胆囊炎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OC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较LC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监测以及把握手术技巧,行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李益 《吉林医学》2014,(16):82-83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手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OC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LC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恢复优于OC组,但手术费用高于O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尽管费用较高,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使其术后能够更好地恢复,康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C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明显多于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俞奇  蔡春芳 《中外医疗》2013,32(13):9-10,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相关性,研究其在EMS发病中的地位。方法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56例EMS患者(I~II期32例,Ⅲ~Ⅳ期24例)和30例对照组(同期因良性卵巢囊肿或者浆膜下子宫肌瘤或者腹腔镜检查正常的病人住院手术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RBP4,TNF-α和IL-6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EMS组腹腔液及血清RBP4,TNF-α和IL-6的水平均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RBP4,TNF-α和IL-6的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腹腔液和血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MS组患者RBP4与TNF-α、IL-6的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血清和腹腔中高水平的RBP4可能在EMS发病起到作用;EMS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RBP4与TNF-α、IL-6的相关性说明RBP4与EMS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杨鑫  纪铖  李龙 《中外医疗》2023,(2):23-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 MC)组(72例)与LC组(72例)。MC组采取MC治疗,LC组采取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C组手术时间[(42.38±5.62)min]、肠鸣音恢复时间[(24.69±4.12)h]、术后住院时间[(7.05±1.45)d]均短于MC组,术中出血量[(40.64±4.51)mL]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6、9.812、5.150、21.795,P<0.05);术后3 d,LC组血清IL-6、TNF-α、CRP均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云川  韩东江 《吉林医学》2013,34(14):2641-2642
目的:探讨急诊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实施不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腹腔引流发生和镇痛药使用方面上比较,LC组优于O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低于OC组;LC组在住院时间也短于O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上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式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 1993年以来 6 43例胆囊摘除术回顾性分析总结 ,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组 492例 ,中转 31例 ,并发症 1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 15 1例 ,并发症 6例。结果 LC组并发症较OC组严重。结论 正确选择胆囊摘除术式 ,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LC术后选择性腹腔引流管放置亦可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和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的水平,分析观察组术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各指标不同水平分级的复发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8及TNF-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有关,并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曹勇  周新泽  章文毅  柯靖  季尉  瞿峰 《海南医学》2007,18(11):37-38,31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择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其中LC和OC均为30例.于手术当天清晨和术后24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测定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等进行了随机比较研究.结果 中性粒细胞HSP70,血浆CRP及IL-6等指标水平在OC、LC组术后均高于术前,LC组术后水平均明显低于OC组术后,且发现LC和OC术后中性粒细胞HSP70表达与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C引发机体的急性期应激反应比OC所引发的机体急性期应激反应轻微.较轻的急性期应激反应可能是LC比OC术后恢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放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LC患者40例,和同期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40例,围手术期分别检测血常规、体温、血白细胞、血气分析、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LC组治愈40例,术前术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PaCO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6.8d。OC组治愈38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大出血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平均住院时间12.5d。LC组和OC组IL-6和CRP的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开放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LC组的创伤应激反应较OC组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研究分为两组:EMS合并不孕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6和TNF-α水平。结果:EMS合并不孕症组血清、腹腔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IL-6、TNF-α在EMS引起的不孕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检测静脉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水平.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IgA、IgM、IgG,外周血CD3+、CD4+,以及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手术前均降低,外周血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手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5d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具有一定创伤,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VEGF及其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均经病理证实为EMT的109例患者为EMT组(r-AFS Ⅰ~Ⅱ期45例,Ⅲ~Ⅳ期64例),选择同期病理确诊为妇科良性病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EMT组、对照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VEGF、IL-1β、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EMT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VEGF、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r-AFS分期的增加,EMT Ⅲ~Ⅳ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VEGF、IL-1β、IL-6、IL-8、TNF-α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T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VEGF、IL-1β、IL-6、IL-8、TNF-α均明显高表达,且随着r-AFS分期的增加,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VEGF、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TNF-α和IL-6的水平差异,探讨发生子宫内膜异位和民族之间、细胞因子的关联因素,为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汉族和少数民族内异症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少数民族TNF-α和IL-6在血清和腹腔液中的含量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组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的含量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TNF-α的含量、民族、以及民族与血清TNF-α含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内异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汉族和少数民族EMs患者血液及腹腔液中TNF-α和IL-6水平有差异性,对新疆不同民族EMs患者的治疗可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提示,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