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IV感染者出现头痛症状表明其出现了威胁生命的疾病,如: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然而这些患者也许会发生良性自限性头痛,因此确定该类感染者头痛的类型是给予适当治疗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HIV感染者原发性头痛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评价。1990~1996年间115名HIV感染者中44名(38%)出现头痛症状,其中29人(66%)为原发性,15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常见于年轻人。美国以生育年龄的妇女较多,常在青春期或产后出现症状,口服避孕药可使病情加速发展.亚洲各国则以男性患者多见. 发 病 原 理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不明,可能由于肺小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一少见的疾病,因病因不明而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1987年美国做了多中心的广泛研究,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预后已有一定的改观,但仍相当险恶。一、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和术语直到1950年心导管检查术问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才得以明确诊断。“原发性(Primary)一词表示除肺血管病变以外,未发现引起肺动脉高压或肺血管硬化的任何其它原因。病理属致丛性肺动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属于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病变引起的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本病虽非多见,但自1951年Dresdale首先报告以来,至今已逾千例。国内也有病例报道。因其需与常见的引起呼吸困难,特别是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疾病相鉴别,故给临床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问题。【病因病理】病因不明.已提出几种可能:①遗传本病虽然偶发,但常有家族史,有的一家姐妹3人发病,有的子女4人皆得病,遗传方式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争论;②进食某些物质1967~1968年瑞士伯尔尼发现PPH 突然大量增多,80%有服用食欲抑制剂氨苯恶唑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首见于1891年,属少见疾病。1967~1969年瑞士、澳大利亚、西德等国发现应用食欲抑制剂Aminorex后引起本病-过性流行,促使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主办本病的国际会议。1975年日本卫生部组织全国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调查研究班”经过2次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本病的实况。本文是1975年和1976年研究结果的总结资料。本病占肺心病例2.1%,未见地区性特征。年龄从出生后第3天至66岁,20~30岁最多见,女性好发,男:女=1∶2.3,15岁以下为1∶4.3。最多的初发症状是劳力性气喘,占81.8%,其次是易疲劳,占38.8%。尚有痰血,下肢浮肿,Raynaud’s现象,晕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心电图诊断肺动脉高压常由右心室肥厚推论得来。本文研究了PPH的ECG特征以及ECG与预后之关系。分析了6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之108次ECG。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生存组44例,死亡组42例。27例死于右心衰,10例猝死。除40例诊断经尸解证实之外,余均符合日本专家委员会提出的PPH诊断标准(从略)。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死亡率极高。由于肺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引起体循环中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减少及舒血管物质前列环素和缩血管物质血栓素A之间的不平衡性,从而导致肺动脉阻力持续升高,通过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静注前列环素或口服前列环素类似物,将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而对其进行心肺移植也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可以是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硬皮病、CREST综合征和结缔组织病的并发症,患者常有起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雷诺氏现象、血小板减少及眼葡萄膜炎(uveitis)病史。少数肺静脉闭塞的患者同样有免疫学的异常而引起血管炎的皮肤损害,但也还有其他隐匿性的原因。 Wood首先发现肺动脉高压,原发型者有血管收缩的基础存在。静脉注射氨基茶碱和妥拉苏林(Tolazoline)及肺内注入乙酰胆碱后,二尖瓣疾病患者肺动脉压降低。肺动脉高压血管收缩病因学的病理学特征是伴随小动脉中层肌肉肥大和扩张的肺小动脉损伤。一些研究发现少数肺动脉高压患者小动脉有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 ,PPH)是一种少见的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阻力 (PVR)、肺动脉压(PAP)进行性增高为其重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气短、乏力、胸痛、晕厥等 ,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右心衰竭[1] 。文献报道诊断后患者平均自然存活时间不足 3年 ,预后不良[2 ] 。近年来 ,国外在PPH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将其治疗方面的进展介绍如下。一、血管扩张剂是目前治疗PPH的主要药物 ,品种多样 ,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CCB)、前列环素 (PGI2 )及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和心肺移植。有几种血管扩张剂可使重症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症状得以改善,但有些研究表明,此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且疗效欠佳。前列环素(PGI_2)为强力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在血管内皮聚集的抑制剂,用于PPH 和ARDS 患者可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和氧释放.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和不随机观察PGI_2对PPH 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运动耐力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0岁。因运动后反复晕厥半年入院。半年前在一次剧烈运动后感到头晕,出汗多,旋即昏厥、意识丧失,无抽风,2分钟后自行缓解。半年内先后5次类似发作,均于跑步活动后发生。发病来患儿常感乏力、胸闷、气短。曾做颅脑CT、脑电图均正常。查体:血压12/10kpa,面色苍白,口唇轻度紫绀。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2/6,P_2亢强伴分裂。双肺(-),肝脾未及。心电图示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系指原因不明的“致丛性肺动脉病”,即由动脉中层肥厚、细胞性内膜增生、向心性板层性内膜纤维化、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坏死和丛样病变形成等构成的疾病。PPH血流动力学定义为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 kPa),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肺毛细血管嵌压正常。肺血管阻力(PVR)进行性增高、肺动脉压进行性增高为重要特征,其病因不明,以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气短、乏力、胸痛、晕厥等,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心力衰竭。近年来,在PPH的病因、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系指原因不明的“致丛性肺动脉病”,即由动脉中层肥厚、细胞性内膜增生、向心性板层性内膜纤维化、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坏死和丛样病变形成等构成的疾病。PPH血流动力学定义为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kPa),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肺毛细血管嵌压正常。肺血管阻力(PVR)进行性增高、肺动脉压进行性增高为重要特征,其病因不明,以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气短、乏力、胸痛、晕厥等,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心力衰竭。近年来,在PPH的病因、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未明,且预后差。口服血管扩张剂虽可使少数病例肺循环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加,但也可引起严重而顽固的体循环低血压。前列环素(epoprostenol,flolan,prostacyclin)静脉应用,半衰期短,易于调整剂量使之产生所要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如有不良反应则停药后立即消失。方法研究对象为10(女6,男4)例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年龄30岁。其中8例右室衰竭。口服血管扩张剂无效,病情迅速恶化。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指已诊断为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为2/100万,是一少见病。PPH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极高,明确诊断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3年。近几年,由于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努力探索,作者对这种疾病过程的理解有所提高。现对PPH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hypertension,PPH)的诊断需除外引起继发性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疾病。心肺病变如三心房、左房粘液瘤和 Eisenmenger 综合征,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容易排除。PPH 与复发性肺血栓栓塞和肺静脉闭塞性疾病的鉴别很困难,鉴于 PPH 的预后差,故必须深入检查。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心导管、肺血管造影等检查。同位素肺扫描亦可能有帮助。此外,应寻找有无凝血异常的证据。许多作者推荐肺活检,若无禁忌证,可作肺活检,这对于 PPH 与复发性肺血栓栓塞的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肺部损害最常表现为胸膜炎、弥漫性纤维化性肺泡炎,蜂窝肺或有类风湿结节。发生肺动脉高压者少见,且往往继发于蜂窝肺。然偶仅有肺动脉高压伴小肺动脉改变,而无原发性肺实质损害。作者报告1例女性,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8年死亡。死前4个月发现肺动脉高压证据,包括紫绀、肺动脉瓣第二音分裂,X线证实肺动脉增宽,心电图示右心室劳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尸检发现右心室肥厚,镜检见肌性肺动脉中层肥厚和内膜纤维化,有些肺动脉中层纤维素样坏死和急性动脉炎,符合6级肺血管高压性病变。作者认为,此例肺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为严重肺动脉高压病变之一,而非原发性类风湿性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肺动脉高压(HIV-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IV-PAH)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程中的一个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及右心室功能不全症状。临床较少见,现将1例HIV-PAH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是一高度恶性肺血管疾病 ,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肌型小肺动脉丛样病变而闭塞 ,导致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加 ,如不积极治疗 ,患者一般在确诊后2~ 3年内死于难以控制的右心衰竭。因此早期诊断、正确诊断并进行积极临床干预是改善PPH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在基因芯片上市以前 ,确诊PPH还是要依靠传统方法 ,必须排除所有已知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疾病 ,单纯依靠详细的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即可以排除 ,但仍有一部分疾病需依赖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或排除 ,我们根据文献及自己的经验将采集病史、…  相似文献   

20.
幼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一例陈日玲,龙凤雅,李昌荣患儿,男,2岁。出生时即出现全身性紫绀,5个月后加重,咳嗽、哭闹、活动后更甚,吸氧紫绀可减轻。于出生8个月和1岁半时均以"支气管肺炎并心衰"住院,经抗炎、强心、吸氧等治疗好转出院。近20天来又因咳嗽、气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