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CX  Zhang Y  Gao 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942-945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14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分别采用TACE治疗、TACE+手术切除、TACE+PEI治疗和TAI治疗。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理类型和血清HBeAg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平均生存23,59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44.5%、25.8%和7.4%。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与TACE综合治疗预后有关(X^2=45.993,P=0.0001)。结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介入综合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相关因素分析行 Log -rank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153例患者失访15例(9.8%),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92%、31.02%、2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并对影响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对 9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治疗。 2 4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 (TAI) ,66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 (LP TACE)。分析其生存率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1)全组 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0 %、2 6 7%、16 7%、3 3 %、1 1%。TACE组 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 1%、3 1 8%、2 2 7%、4 5 %、1 5 % ;TAI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2 5 0 %、12 5 % ,无存活 3年者。TACE组疗效较好 ,P <0 0 1;2 )生存期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 ,P <0 0 1;3 )门脉内无癌栓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者 ,P <0 0 5 ;4)单结节型生存率最高 ,弥漫型最差 ,P <0 0 1;瘤径≤ 5cm者疗效最好 ,P <0 0 1;5 )肝功能ChildA级者疗效较好 ,P <0 0 5 ;6)Ⅰ期生存率最高 ,Ⅲ期最差 ,P <0 0 1。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积极地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建华  万会平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2):1309-1312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5年1月~2001年1月时9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治疗。24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TAI),66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LP-TACE)。分析其生存率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全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0.O%、26.7%、16.7%、3.3%、1.1%。TACE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1.8%、22.7%、4.5%、1.5%;TAI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0%、12.5%,无存活3年者。TACE组疗效较好,P<O.01;2)生存期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P<O.01;3)门脉内无癌栓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者,P<O.05;4)单结节型生存率最高,弥漫型最差,P<O.01;瘤径≤5cm者疗效最好,P<O.01;5)肝功能ChildA级者疗效较好,P<O.05;6)Ⅰ期生存率最高,Ⅲ期最差,P<O.01。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积极地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影响生存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探讨原发性肝癌累积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以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621例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人行2次以上介入治疗,分析其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1)单结节生存率最高,弥漫型最差。(2)门脉内没有癌栓的病人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的,但癌栓的部位与生存率关系不大。(3)介入治疗以药物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效果最佳。(4)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TACE的质量。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累积生存率影响很大,对这类病人应行“个案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413例原发性肝癌并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剔除失访的41例后,对其余372例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为14.78%(55/372),余317例死亡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94)与非复发转移组(n=123).两组患者在有无乙肝及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血管癌栓及多结节融合等方面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手术切缘、是否存在血管侵犯及肿瘤破裂等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珏  肖建军 《肿瘤学杂志》2014,20(9):746-750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9%、69.30%、56.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等是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是独立预后因素(RR=3.07,4.43,7.05,14.02,P均〈0.01)。[结论]小肝癌具有与大肝癌相同的肝病史,门脉癌栓是最有价值的预后指标,早期发现及手术切除,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为其临床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4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依次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复发率分别为39.3%、68.3%和82.8%,总生存率分别为76.6%、39.3%和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包膜形成、肿瘤包膜浸润、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肿瘤直径和肿瘤早期复发对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及早发现、早期规范的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和病理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施行的781例以肝细胞癌行首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各项临床及病理指标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 结果: 移植术后6个月、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85%、74.87%、63.36%和56.67%。术后肝癌复发或转移后1年生存率为26.27%。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最大直径、数目、双叶分布、血管侵犯和术前甲胎蛋白。研究发现,存在肉眼癌栓的患者术后HCC复发转移的风险是无癌栓患者的9倍,存在镜下微血管侵犯的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可达5倍。 结论: 严格筛选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术后复发性肝癌瘤内酒精注射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采用普通超声探头引导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109例,共治疗637次,未发现肿瘤沿针道转移及严重并发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47.8%、19.0%。作者认为治疗的关键不在于注射次数及酒精量的多少,而在于穿刺部位的准确性,提出了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及穿刺注射中的注意要点。认为本法是目前治疗不宜手术切除单个小复发癌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伴血小板(platelets,PLT)增多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依据患者术前PLT水平分为观察组(PLT≥400×109/L)51例和对照组(PLT<400×109/L)49例。结果 观察组肿瘤大小>5 cm、临床TNM分期Ⅲ期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血管癌栓、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fibrnogen,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4.71% vs 83.67%,χ2=4.439,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伴血小板增多、年龄、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TNM分期(HR=1.135,95% CI:1.077~1.196,P<0.001)、伴PLT增多(HR=1.443,95%CI:1.298~1.604,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化疗(HR=0.822,95%CI:0.754~0.896,P<0.001)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伴PLT增多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伴PLT增多胃癌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肿瘤进展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单纯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单纯脑转移且脑转移瘤及原发肿瘤均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 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5个月(4~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95% CI:11.2~14.8),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13.5%和3.8%。胸部原发肿瘤体积<118 cm3组和≥118 cm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个月(95% CI:11.6~16.4)和12.0个月(95%  CI:10.7~13.3),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42.9%,2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0,3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P=0.017)。胸部原发肿瘤放疗剂量(dose to PTV,DTPTV)≥66 Gy组和DTPTV<66 Gy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个月(95%  CI:10.8~15.2)和14.0个月(95%  CI:10.8~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体积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NSCLC单纯脑转移取得较好疗效,原发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胰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41例作为肝转移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胰腺癌术后无肝转移患者41例作为无肝转移组.收集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肝功能分级、癌组织分化程度等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BMI、术前肝功能分级、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是否合...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reablative stimulated thyroglobulin,ps-Tg)阴性和131I显像阴性往往提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无病生存状态,然而临床上常遇到ps-Tg阴性伴131I显像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ps-Tg阴性伴131I显像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行131I治疗的ps-Tg<2 ng/mL伴淋巴结转移的DTC患者130例,随访6~36个月,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3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腺外浸润、T分期、术后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复发风险分层、131I治疗剂量、ps-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等特征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N分期(χ2=11.274,P=0.024)、ps-Tg(H=9.579,P=0.008)和TgAb(H=11.632,P=0.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χ2=0.559,P=0.756)、年龄(F=0.408,P=0.666)、原发肿瘤大小(H=1.834,P=0.400)、腺外浸润(χ2=1.345,P=0.510)、T分期(χ2=4.494,P=0.610)、淋巴结转移率(H=3.358,P=0.187)、复发风险分层(χ2=3.008,P=0.556)和首次131I治疗剂量(H=1.335,P=0.5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期N0组14例,100.00%(14/14)达到ER,N1a组18例,其中77.78%(14/18)达ER,22.22%(4/18)达IDR,N1b组98例,63.26%(62/98)达ER,18.37%(18/98)达IDR,18.37%(18/98)达SIR。IDR组的中位ps-Tg水平为1.85 ng/mL显著高于ER组的1.09 ng/mL(t=2.976,P=0.003)和SIR组的0.39 ng/mL(t=2.468,P=0.014),而SIR组的中位TgAb水平为713.10 U/mL,显著高于ER组的40.42 U/mL(t=3.409,P=0.001)和IDR组的39.02 U/mL(t=2.381,P=0.017)。结论:对于ps-Tg阴性、首次131I治疗后扫描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N分期、ps-Tg及TgAb水平可作为预测其临床转归的敏感指标。术后分期为N1b、ps-Tg水平很低但TgAb水平明显升高者更易出现治疗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PMMV)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和中英文文献报道69例PMMV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汇总后系统评价PMMV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01例PMMV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1岁,79.2%为绝经后女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LncRNA CDKN1A反义链启动子DNA损伤激动RNA(promoter of CDKN1A antisense DNA damage activated RNA,PANDAR)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及预后相关。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lncRNA PANDA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方法检测94例新鲜NSCLC组织标本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PANDAR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ANDAR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PANDAR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在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和分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97,P=0.002;χ2=7.126,P=0.008;χ2=6.271,P=0.012;χ2=8.147,P=0.004);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7(95%CI:0.614~0.849;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9.8%和84.3%,Youden指数为0.402;PANDAR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2,P=0.007;χ2=6.777,P=0.009)。结论:PANDAR在NSCLC中低表达,可以作为NSCLC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诊断靶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单次最大饮酒量对男性鼻咽癌患者化疗呕吐的影响.方法 48例男性鼻咽癌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根据单次最大乙醇摄入量分为两组:A组(小酒量组0~50 g)和B组(大酒量组>50 g).观察两组患者第1周期诱导化疗后的呕吐反应及止吐治疗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所致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2.0%和1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3,P<0.05).A组0度、1度、2度及3度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8.0%、20.0%、20.0%、12.0%,B组0度、1度、2度及3度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3.0%、4.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13,P=0.024).两组患者化疗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48.0%和82.6%(x2=6.273,P=0.012),36.0%和65.2%(x2=4.090,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化疗所致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呕吐的程度明显减轻,而化疗止吐治疗的完全有效率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绝对禁忌,目前尚无定论。该研究旨在探讨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HCC合并PVTT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HCC合并PVTT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资料与生存时间和肿瘤转移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和控制其他因素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为TACE联合RFA治疗后HCC合并PVTT患者3年生存及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的保护性因素,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门静脉癌栓部位及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为患者3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FP、AST水平及门静脉癌栓部位为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CE联合RFA并非治疗HCC合并PVTT的绝对禁忌,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因素评估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和时机,从而提高HCC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外科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探讨癌胚抗原(CEA)与CD4+和CD8+的相关性,分析肌酸激酶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