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了解艾滋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自2002年12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前来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就诊的60名艾滋疑病症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综合征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多具焦虑、抑郁、疑病症及神经质,对疾病过分紧张,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1].本文对88例门诊更年期妇女FD患者进行了心理检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用胃肠动力促进剂合并抗抑郁剂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224例AIDS疑病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疑病症,俗称AIDS恐惧症,是近年来AIDS咨询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属继发性疑病症,是在有明显诱因或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伴发的疑病状态。往往在发生高危行为后,虽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但伴有或不伴有某些相关症状,而深信自己患有AIDS,主要是对AIDS知识的缺乏及宣传的误导,造成认知障碍。患者多同时伴有疑病人格,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由于人们的误解而加重精神负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严重者有自杀倾向。对本院2002年收治的224例艾滋病疑病症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心理特征、诊断分级标准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以指导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12例艾滋病疑病症临床心理特征分析雷世光刘国才杨永顺乐斌贵州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贵阳市550004)常见的性病恐怖症有3种表现,即疑病症、强迫症和恐怖症。本组病人因对艾滋病的恐惧、怀疑,以及由此引起的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行为异常,以高度疑病为特...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常见病,有25%~30%的人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曾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多与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和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其中87%的FD患者有精神病学方面的诊断,主要为焦虑、抑郁、疑病症、神经衰弱等,而器质性消化不良者仅为25%。目前FD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研究观察心理干预加莫沙比利对老年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感染HIV后带来的心理影响、儿童感染者面临的特殊问题、影响感染者和患者(PLWHA)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艾滋病疑病症等几方面,对与HIV感染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心理问题可导致高危行为,而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ART)的不良反应、社会歧视和侮辱又可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切实将心理干预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防止HIV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较典型性病神经症患者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2~43岁。其中性病疑病症9例,性病恐怖症2例,虚拟性病1例。9例性病疑病症中,1例具有妄想症色彩,怀疑有人通过高科技手段使自己患上了性病,并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数次轻生;另8例中,6例系淋球菌或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愈后患者,2例疑为淋病,主诉皆为尿道口红,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不适。查体见外生殖器由于反复揉搓充血,化验室检查及培养均无阳性发现。1例虚拟性病由疑病症发展而成,把自己的不适感一一与有关性病症状对号入座。2…  相似文献   

8.
从皮亚杰的平衡化建构理论出发探讨便秘患者心理变化,认为排便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患者的排便图式中同化与顺应之间自动调节的平衡机制出现障碍,从而提出"认知-协调-建构"的排便心理治疗模式,以帮助患者构建适合自己的排便图式,提高便秘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疑病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疑病观念)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病人表现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过分担心。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顾虑,病人甚为痛苦和焦虑,并由此而引发一些意外情况。查无实据的疼痛和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在医学科技飞速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FD患者80例和正常健康对照者80例,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其进行测评,分析两组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MMPI10个临床基本量表中,FD患者的疑病症,抑郁症,癔症,精神衰弱,偏执狂得分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均<0.01);女性患者的精神分裂和精神病症两临床基本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均<0.05)。结论FD患者与正常健康者比较存在较多心理问题,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合并疑病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合并疑病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po,bid、多潘立酮10mg,po,tid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RDQ问卷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8周后,对照组中显效28.6%,总有效率47.6%;治疗组中显效61.9%,总有效率85.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RDQ问卷评分、SCL-90评分及MMPI评分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中SCL-90评分有3个因子>2分,包括强迫、焦虑、抑郁因子,提示患者处于强迫、焦虑、抑郁状态,但从病情程度来看,未达强迫症、焦虑神经症、抑郁神经症诊断参照标准;经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RDQ问卷评分、SCL-90评分及MMPI评分的T分,如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方面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合并疑病症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疑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心理上接受“她” 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首先要过好心理这一关,从心理上接受糖尿病并积极地去面对。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因此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接受糖尿病教育是每一位新患者必上的一课。要积极从医生和护士那里了解相关的糖尿病知识,针对自己的情况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3.
正1卒中后抑郁的管理①药物治疗:12项研究(含1 121例患者)结果显示,抗抑郁药物对于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可能有效;②神经调节: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神经调节治疗PSD的疗效;③心理-社会干预:7项研究(含775例患者)表明,短暂的心理-社会干预对于治疗PSD可能有用和有效,但由于缺乏安慰剂对照,因此目前尚不能通过这些研究确定抗抑郁药在心理-社会干预中是否是必需或是有益的辅助。  相似文献   

14.
赵焕 《山东医药》2000,40(10):65
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波动常可引起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或病情加重。为此 ,笔者对 10 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加以归属 ,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收到了较好效果。一般资料 :本组男 72例 ,女 2 8例 ;年龄 32~ 86岁。皆因心绞痛、心律失常入院治疗 ,2 6例并发心肌梗塞。心理障碍类型 :1易激型 :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 ,常因小事而动怒发火。有的虽表面镇定 ,但已潜在着激怒心理。 2恐惧型 :常有认知障碍 ,对自己的疾病估计过重。表现为忧心忡忡 ,不断摸脉或向医务人员探听自己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常伴随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具有心脏-心理双重调节优势,中成药养心氏片与PCIS对症治疗的西药相结合,可在有效改善PCIS病人心脏症状的同时,兼顾缓解精神心理症状,从而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很多糖友在发现糖尿病后都有些彷徨失措,不知道怎么面对糖尿病,以至于心理出现了问题,所以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发病、治疗预后及预防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心理指导的重要性在糖友及家属思想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思想负担重要靠心理指导我们都知道五驾马车中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加强治疗疾病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放松病人的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压力。有些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以后,思想负担很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有时候心病比身体的疾病还要可怕,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IBS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心理干预、饮食调节、锻炼等干预方式。但很多治疗方式疗效不一,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明确。该文对改善IBS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术后出现乳房缺如,上肢功能障碍,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地关怀照顾,协助心理调节,病人易产生心理失衡,情绪悲观绝望.因此科学的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病人战胜沮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环节[1].我们自2001年10月~2006年8月共行乳腺癌手术58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天津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天津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对天津市2005年部分VCT者的人口学状况、咨询缘由、危险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咨询个案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 126名求询者中男性72人,女性54人,大多数因发生婚前(外)性行为前来咨询、检测,以异性性接触为主,多性伴和商业性性行为较普遍;疑病症者较多,普遍需求心理支持。结论 应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预防措施,深入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很多病是顽固的,不仅需要生理治疗,有时候还需要心理辅助。我患有糖尿病和颈椎病,后者比较严重。这两种顽疾曾经发展到让我视力模糊不清,每天头重脚轻的地步,而且每天都在胡思乱想,担心自己的眼睛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还经常梦见自己已经失明,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