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早期应用不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103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成3组:实验A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实验B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护理,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FMA),实验A组、对照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结果]入院后第28天Fugl-Meyer评分3组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28天实验A组TSF、AMC、PAB和ALB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实施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赵凤春  冀秀芳 《护理研究》2002,16(4):194-196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将180例初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康复护理包括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康复护理前后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显示: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所下降,但康复护理组FMA和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护理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许孝梅  耿利琼 《全科护理》2014,(11):979-981
综述了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介入时间、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及心理康复护理,指出康复效果与康复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通常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可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由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1].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在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每年高达400/10万,与各项医疗支出相比,脑卒中带来的护理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2],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3],40%的病人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病人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4].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干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56例脑卒中患者中29例施以早期康复训练,与27例非康复训练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比较,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结果发现早期康复训练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早期康复干预有利地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瘴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神经内科治疗和早期良好的体位捶放.康复组50例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46例未进行康复训练,6周后两组病人用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级评定.[结果]康复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康复功能及ADL能力,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L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于入院当天按照3个阶段进行一对一康复护理,每日2次,每次30min~45min,出院时与对照组病人在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步行能力、步态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最大限度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11.
脑卒中偏瘫病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岩  樊少磊  张振香 《护理研究》2011,25(24):2202-2204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等均位于我国各项疾病的前列。偏瘫是脑卒中病人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为脑卒中偏瘫病人设计一个适应病人需要,有效的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连续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知识和满意度,从而减少脑卒中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岩  苗玉杰  谭永霞  刘燕娟 《护理研究》2007,21(20):1824-1825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于入院当天按照3个阶段进行一对一康复护理,每日2次,每次30min~45min,出院时与对照组病人在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步行能力、步态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最大限度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石霞  刘玉玲  韩献军  王雪梅  侯玉 《护理研究》2011,25(14):1241-12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分,于干预12个月后由小组成员对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疾病的复发率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服用依从性、疾病复发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运动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陆氏"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进而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取"陆氏"穴位按摩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陆氏"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康复能力,对确保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新  张红瑞 《护理研究》2006,20(11):3029-303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急性脑卒中病人的50%。随着脑血管病发率的上升,吞咽障碍的发病病人日益增多。吞咽障碍可导致脱水、营养摄入不足、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能避免或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2004年8月-2006年5月对我院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吞咽、进食功能训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宇新  张红瑞 《护理研究》2006,20(33):3029-303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急性脑卒中病人的50%[1,2]。随着脑血管病发率的上升,吞咽障碍的发病病人日益增多。吞咽障碍可导致脱水、营养摄入不足、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能避免或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2004年8月—2006年5月对我院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吞咽、进食功能训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伴吞咽障碍者14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  相似文献   

18.
吴素芳  许玉芬 《家庭护士》2009,7(4):292-293
介绍心理干预技能在4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应用,强调应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心理评估,运用倾听、关心与同情、安慰与开导、积极语言等心理学技能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于晓  牟国华  闫丽玲 《护理研究》2007,21(10):896-89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病人另外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并持续至出院后12周。两组于入院当时、出院时、出院后6周、出院后12周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RNADL)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病人RNADL、MMSE评分出院时即有提高,出院后12周有明显提高;出院时、出院6周、出院12周RNAPL、MMSE评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