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与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本文对这两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法等手段对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所分离得到化合物对MDA-MB-231(乳腺癌)、HepG-2(肝癌)、MKN-45(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高良姜总庚烷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从高良姜总黄酮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其结构为: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an-3-one(1)、(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n-3-one(3)、7-(4-hydrox...  相似文献   

2.
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核桃属、桤木属、杨梅属、嘉榄属等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了天然产物中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光谱学鉴定特征、植物分布、生源合成途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该类化合物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海域海绵Jaspis stellifera中异臭椿型萜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Jaspis stellifera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23-dihydrostellettin B(1)、isogeoditin A(2)、stellettin A(3)、stellettin B (4)、jaspolide B(5).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的异臭椿型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自动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绵马贯众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胆甾-4-烯-3-醇(1)、海绵甾醇(2)、木栓内酯(3)、β-谷甾醇(4)、西瑞香素(5).结论 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羽扇豆醇酯(1)、咖啡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5)、山奈酚(6). 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长形肉豆蔻 Myristica argentea Warb.含有多种木脂素。作者从该植物汽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种木脂素,分别为 threo-aus-trobailignan-5(1,C_(20)H_(22)O_4)、erythro-aus-trobailignan-6(2,C_(20)H_(24)O_4),内消旋二氢愈创木酸(3,C_(20)H_(26)O_4)和樟皮碱B(4,C_(20)H_(24)O_5)。化合物1~3属于二苄基丁烷类木脂素,化合物4为二芳基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化合物1和4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还分得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离白木香内生真菌镰刀菌Fusarium sp.A2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1)、木犀草素-7,4'-二甲醚(2)、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5-羟基-7,3 ',4'-三甲氧基黄酮(4)、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5)、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β-谷甾醇(7).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6为沉香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不同标本大肠埃希菌 (E .coli)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采用FORTUNE2 0 0 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 14株E .coli中从尿中分离出 96株 (4 4.86 % ) ,占各类标本的首位。尿中与非尿中E .coli的耐药性不同 ,尿中E .coli对复合磺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离者 (P <0 .0 5 ) ,而尿中E .coli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非尿中E .coli(P<0 .0 5 )。在 2 2种抗生素中 ,对 5种以上耐药的菌株有 16 2株。结论 尿中分离的 E .coli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分离者  相似文献   

9.
野八角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张捷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35-36
目的 研究野八角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层析法对野八角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野八角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大黄酚(2)、大黄素甲醚(3)、莽草酸(4)、莽草毒素(5)和胡萝卜苷(6).结论 其中化合物(1)、(2)、(3)和(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国南海棘体海绵Acanthella cavernosa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棘体海绵Acanthella cavernosa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lihinene X~Z(1~3)、(R)-3,5-diethyl-5-[(S,E)-2-ethylhex-3-en-1-yl]furan-2(5H)-one(4)、methyl(2Z,6R,8S)-4,6-diethyl-3,6-epoxy-8-methyldodeca-2,4-dienoate(5)、methyl(2Z,6R,8R,9E)-3,6-epoxy-4,6,8-triethyl-2,4,9-dodecatrienoate(6)、methyl(2Z,6R,8S)-3,6-epoxy-4,6,8-triethyldodeca-2,4-dienoate(7)。化合物4~7为首次从Acanthella属中分离得到的聚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Podocarpus milanjianus Rendle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 Podocarpus milanjianus Rendle 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及相关物理常数对照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柏内酯 D (1),竹柏内酯G(2),竹柏内酯F(3),罗汉内酯C(4),陶塔酚(5),19-羟基陶塔酚(6),β-谷甾醇 (7),胡萝卜苷(8),豆甾醇(9).结论:化合物1,2,7,8,9为该属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湖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湖丹皮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理化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湖丹皮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I),对羟基苯甲酸(II),没食子酸甲酯(III)、没食子酸(IV)。结论:湖丹皮中能分离多种有效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合欢皮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合欢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方法对合欢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5个化合物:(-)-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6R)-2-反式-2,6-二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2)、(6S)-2-反式-2,6-二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3)、5,5′-dimethoxy-7-oxolariciressinol(4)和(-)-丁香树脂酚(5)。结论:化合物2,3和4为首次从合欢皮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红果樫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果樫木(Dysoxylum binectariferum)茎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RP18,凝胶LH-20等柱色谱及HPLC对红果樫木茎皮95%乙醇提取部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果樫木茎皮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包括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鉴定的5个化合物分别为10β,15-Hydroxy-T-muurolol(1)、10β,15-Hydroxy-α-cadinol(2)、10α,15-Hydroxy-α-cadinol(3)、异莨菪亭(4)、3,4-二甲氧基苯甲醇(5)。结论: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合欢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合欢皂苷及皂苷元,用化学和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一个三萜皂苷(1)和四个三萜皂苷元(2~5),化合物1的结构为3-0-[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呋糖(1→6)-β-D-葡萄糖]-21-0[(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2,7-辛二烯酸]-金合欢酸-28-β-D-吡喃葡萄糖(1→3)-[o-L-呋喃阿拉伯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酯,化合物2,3,4,5的结构分别为金合欢苷元B,合欢三萜内酯甲,剑叶沙酸内酯,金合欢酸甲酯.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合欢皮中分离得到,即合欢皂苷Prosapogenin-10.  相似文献   

16.
广西刺楸茎皮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广西产的刺楸茎皮中提取分离具有降血糖活性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方法:经醇提、系统分离、硅胶和大孔树脂分离获得3个部分的提取物(A、B、C),分别进行降血糖药效试验,确定有效部位,并对有效部位再进行分离和单体成分的鉴定。结果:在有效部分提取物(A)中获得3个单体成分,分别为丁香脂苷[lirioden-drin(Ⅰ)],刺楸皂苷B(Ⅱ)和刺楸皂苷H(Ⅲ);经相应分离和药效试验证实,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部位存在于提取物(A)中,而在提取物(B)和提取物(C)未见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结论:首次在刺楸中发现丁香脂苷成分,并且提取物(A)经药效实验证实是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湖北羊蹄甲〔Bauhinia glauca subsp. hupehana(Craib) T.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圣草酚(2)、3-O-甲基槲皮素(3)、木犀草素(4)和黄颜木素(5)。结论 化合物2和4为湖北羊蹄甲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3和5是羊蹄甲属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8.
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 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1);3β-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 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获得,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获得,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竹黄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从竹黄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运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竹黄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甲酯(1);棕榈酸(2);5α,8α-epidior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l(3);D-阿洛醇(4);胡萝卜苷(5);4-羟基-苯甲酸(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马鞭草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梅素(3)、熊果酸(4)、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结论首次报道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