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影响因素。方法以99m锝(Tc)-二乙三胺(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的3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尿病患者GFR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的GFR比血压正常组明显下降;GF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肌酐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GF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体质量、血压、血糖、尿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可以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463例,收集详细的人口学资料、BMI、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结果:4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性占71.92%,平均年龄55.70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8.58%,男性和女性间年龄、BMI、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尿酸不同水平分组,发现三组人群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素、糖化血红蛋白、eGFR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尿酸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475,P<0.0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通过逐步回归法构建回归方程发现,血尿酸每增加一个标准差,eGFR下降0.036ml/(min×1.73m^2;)(P=0.009)。结论: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eGFR值逐渐下降(r=-0.429,P<0.01),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调查的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要求T2DM患者共1351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ER<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30≤AER<300 ms/24 h)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ER≥300 ms/24 h);采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老年(≥60岁)与非老年T2DM患者的肾脏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伴eGFR下降的比例在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6.7%比15.8%,P<0.01;30.5%比21.3%,P<0.05);(2)正常白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T2DM患者中,老年患者糖尿病平均病程(7.7年比3.8年)、收缩压[(146±24)mm Hg比(134±23)mm Hg]、舒张压[(84±13)mm Hg比(80±11)mm Hg]、合并高血压(37.8%比21.1%)、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4.1%比23.9%)、发生心、脑血管病变(31.6%比11.3%及24.4%比9.9%)均明显高于非老年(P<0.05或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46,P=0.013)和收缩压(OR=1.014,P=0.002)是影响老年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收缩压(OR=1.042,P=0.000)和餐后2 h血糖(OR=1.048,P=0.002)则是影响非老年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T2DM患者较非老年T2DM患者更易出现以eGFR下降为早期表现的肾脏损害;收缩压是老年和非老年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能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肾小球高滤过率是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及正常对照28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FR〈140 ml/(min.1.73 m2)的正常肾小球高滤过率组46例;GFR≥140 ml/(min.1.73 m2)的肾小球高滤过组30例。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肌酐(CRE)率、胱抑素C(CYSC)和血糖等临床指标,按照Macisaac公式估算GFR,并统计分析GFR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高GFR 39.5%。男女发生率、吸烟、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两组D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GFR显著相关(r=-1.23,0.07,2.56;P=0.023,0.004,0.017)。结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高滤过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早期发现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特点,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肾小球率过滤(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为G1组[GFR≥90 mL/(min·1.73 m2)]、G2组[GFR 60~89 mL/(min·1.73 m2)]、G3组[GFR 45~ 59 mL/(min·1.73 m2)],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血糖波动指标及炎症因子CRP水平.结果 G3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24 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GFR较G1组、G2组均升高(P<0.05);G2、G3组年龄较G1组高(P<0.05);年龄、TG、FPG、HbA1c%、MAGE、24hMBG、HOMA-IR及CRP与GFR呈负相关(P<0.05或P<0.01). 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肾损伤,高龄、高血糖、高血脂、血糖波动、炎症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53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测定血清Cystatin c、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随着尿中白蛋白尿量的增加,患者血尿素氮、肌肝和Cystatin C均逐渐升高.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 BUN及Scr差异无显著性,而Cystatin C差异有显著性;大量白蛋白尿组,BUN及Scr有显著性差异,Cystatin C差异性更显著.结论 血Cystatin C是临床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7月一2007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 4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99m锝(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测定血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 1 471例患者的GFR为(93.9±28.7)mL/min,其中11.4%的患者的GFR值130 mL/min,44.0%为90~130 mL/min,44.6%<90 mL/min.白蛋白尿患者占32.1%.正常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患者的GFR分别为(97.5±26.1)、(92.6±30.9)、(70.3±301)mL/min.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白蛋白量、血尿酸、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GFR的主要因素.结论 为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9.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能够为评估肾脏病患者功能状态、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肾小球高滤过率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肾小球滤过正常者,GFR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的指标。目前用于测量、估算GFR的方法较多,临床常用的方法灵敏度不尽相同,不同患者之间差异较大,选择一种方法评价GFR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考虑方法的准确性与精密性,又要以简单、实用为前提。该文就临床上常用测定GFR的方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mAlb)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肾小球滤过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测量收缩压(SBP)、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GFR、Ccr、DM病程等指标的相关情况。结果:GFR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416,回归系数为~0.416,P〈0.0001),GFR与Ccr呈正相关(r=0.578,回归系数为0.464,P〈0.001),Ccr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174,回归系数为-0.174,P〈O.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GFR变化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大于Ccr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且GFR与SBP、mAlb、Ccr等指标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WHOQOL-BREF)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回顾性调查50例糖尿病肾病及5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情况,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各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各维度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的因素有: 糖尿病病程、疾病分组、焦虑评分、胰岛素不良反应频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和吸烟量。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糖尿病病程和吸烟量。应当及早发现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注重临床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BMD)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未行透析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55例,根据KDOQI指南分期标准将其分为CKD1期、CKD2期、CKD3a-3b期、CKD4-5期4个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和BMD水平,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随着CKD分期进展患者尿酸、血磷逐渐上升,血红蛋白、肌肝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股骨颈BMD逐渐下降(P<0.05);与CKD1-3期组比较,CKD4-5期组血钙、25-羟维生素D3下降,甲状旁腺激素、血镁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女性、病程长是腰椎整体BMD下降的危险因素,高体质指数(BMI)是腰椎整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女性、高龄是股骨颈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高BMI、高肌酐清除率是股骨颈骨密度的保护因素;女性是髋部整体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高BMI、高肌酐清除率、高尿酸是髋部整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 结论女性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腰椎整体、股骨颈、髋部整体3个部位共同的骨密度下降危险因素,高BMI是3个部位共同的骨密度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NIDDM)患者194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3组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UAER与年龄、病程、餐后血糖(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尿酸(SUA)、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餐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24h尿尿酸(UUA)等多变量呈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病程、24hUUA、TC、FIB、IR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病程、血压、尿NAG等相关。结论:DN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血胆固醇(TC)、FIB及24hUUA排量增加有关。NID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随病程延长、血压升高、尿NAG增加而明显增加,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年龄和性别为配比条件,对101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AC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的作用后,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既往高血压史、患DM后豆类摄入增加等因素是发生DN的危险因素。结论 DN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及正 常健康人30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水平分组,测定血清瘦素,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及体重指数(BMI).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并且3组中女性均高于男性;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血清瘦素水平与Ccr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受性别、BMI及Ccr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 ACR)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对3组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尿酸( UA)、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 型糖尿病肾病(T2DN)不同分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变化水平,探讨血
清PIFG 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5 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经肾活检
诊断为T2DN 患者90 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IFG 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患者血清PIFG 与各参数
的关系。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FBG、2 hPG、BUN、CRP 和
HbA1c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Hb 较对照组降低(P <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Scr、BUN 和CRP 含量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P <0.05),Hb 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组降低(P <0.05);
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Scr、BUN、CRP 和UAER 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均升高(P <0.05),Hb 水平较早期糖尿
病肾病组降低(P <0.05);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PI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IGF 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 <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IGF 高
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 <0.05)。血清PIGF 水平与患者病程、FBG、2 hPG、Scr、BUN、CRP、UAER 和
HbA1c 呈正相关(r =0.433、0.372、0.374、0.722、0.384、0.301、0.861 和0.492,P <0.05),与Hb、Alb 呈负相
关(r =-0.639和-0.353,P <0.05)。对血清PIGF水平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bA1c、UAER、FBG及Sc(r P <0.05)。
结论 T2DN 患者尤其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血清PIFG 的水平升高,同时血清PIFG 与Scr、UAER、FBG
和HbA1c 有关,提示血清PIFG 参与T2DN 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糖尿病肾病56例,另一组为非糖尿病肾病组52例。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DN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M病程(DOD)、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非DN组(P〈0.001)。结论高血压、血脂、血糖和病程是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择研究对象119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54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和抵抗素水平。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HbA1c和抵抗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比,两组之间的F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1例年龄>60岁的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6~24月,共1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6%,其共感染22种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感染最高(68.2%)。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80岁、糖尿病病程>10年、高血压、白蛋白≤35 g/L、总蛋白≤60 g/L、容量负荷、服用促胃动力药物、糖化血红蛋白>7%比例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容量负荷、使用促胃动力药物、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是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期间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80岁、容量负荷、使用促胃动力药物、高糖化血红蛋白、低白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