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CV-VG通气模式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肺保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VCV组和PCV-VG 组,每组30例。记录气腹前5min(T1)、气腹后 30min(T2)、气腹后60min(T3)、气腹结束后10min(T4)各时点吸气峰压(Ppeak)、气道平均圧(Pmean)、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集各阶段动脉血进行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及无效腔率(VD/VT);于诱导后、术毕及术后24h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清肺损伤标志物CC16和KL-6,此外,随访患者术后3天肺部并发症(PPCs)情况。结果 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2~3时点Ppeak、Pmean、PaCO2、PA-aDO2、VD/VT、 MAP及HR均显著增高(P<0.05),Cdyn和OI降低(P<0.05);T1~4时:PCV -VG组较VCV组Ppeak明显降低(P<0.05),而Cdyn更高(P<0.05),两组Pmean、PaCO2、PA-aDO2、OI、VD/VT、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后比较,两组术毕及术后24h的CC16和KL-6血清含量上升(P<0.05),同一时点PCV-VG组CC16和KL-6值较VCV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天两组PPCs发生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中,PCV-VG通气模式可通过降低吸气峰压、提高肺顺应性来减少血清中肺损伤特异性指标水平,不逊于传统VCV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尽量兼顾手术暴露需要和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和安全的最佳Trendelenburg体位角度。方法将90例确诊择期性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Dixon)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CO2建立人工气腹后维持气腹压力在12~15 mmHg后,将A、B、C组患者的Trendelenburg体位角度分别调节至20°、30°和40°。比较3组患者麻气腹建立时(T0),体位调整后10 min(T1)、20 min(T2)和30 min(T3)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气道峰压( Ppeak)、呼吸末CO2分压( PET CO2)、动脉血CO2分压( PaCO2)、术野暴露满意度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时间点,与A组比较,B、C两组患者MAP下降,HR、Ppeak、PET CO2、Pa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3组患者MAP下降,HR、Ppeak、PETCO2、PaCO2随角度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与A组比较,B、C组患者MAP下降,HR、Ppeak、PET CO2、Pa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C组患者的术野暴露较A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Trendelenburg位30°时,既能够提供相对满意的术野暴露满意度,又能够相对较小的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Trendelenburg体位下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上、下肢动脉PaO2、及血乳酸的变化,为合理实施围术期机体功能保护策略提供依据及参考。  方法  选择40例行择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每组20例,观察比较Trendelenburg体位下2种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不同时间点同侧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血乳酸值的变化。  结果  2组患者上肢动脉血氧分压较下肢高,VCV组T1、T4时,上、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T0、T4时,上、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患者上下肢动脉血氧分压均较VCV组高,2组T2、T3时,上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T1-4时,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点比较,VCV组上肢T2-4时点,氧分压明显下降,下肢T1-4时点,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上、下肢在T5时点,动脉氧分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上肢动脉血乳酸较下肢低,VCV组T2、T4时,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T3时,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患者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均较VCV组低,PCV组T0、T2、T3时,下肢动脉血乳酸明显低于V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点比较,2组上、下肢T1-4时点,动脉血乳酸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围术期采用PCV通气模式,在提高动脉血PaO2及降低血乳酸值,改善组织灌注方面更具优势,对下肢改善效果更为突出,能够减轻Trendelenburg体位对患者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了PCV-VG和VCV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术中氧合功能及创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接受腹腔镜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按照VCV序贯PCV-VG模式进行通气,B组按照PCV-VG序贯VCV模式进行通气,气腹开始前(T0)、气腹开始后第一种通气模式开始后1h(T_1)、切换通气模式通气后1h(T_2),气腹结束后(T_3)分别测定呼吸功能参数、动脉血气参数以及血清损伤指标。结果:T_1时间点处,A组患者的P_(peak)、P_(mean)、P_(plant)均显著高于B组,PaO_2显著低于B组,SpO_2、PaCO_2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T_2和T_3时间点处,A组的P_(peak)、P_(mean)、Pp la n t均显著低于B组,PaO_2显著低于B组,SpO_2、PaCO_2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T_1时间点处,A组的血清sRAGE、KL-6、TNF-α、MDA含量显著高于B组;T_3时间点处,A组的血清sRAGE、KL-6、TNF-α、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PCV-VG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能够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顺应性以及肺泡氧化、减轻肺损伤以及全身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CV-VG组40例,VCV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10 min(T_1)、气腹低头位后60 min(T_2)、气腹解除平卧位后10 min(T_3)、清醒拔管后5 min(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和计算T_1、T_2、T_3时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平台压(P_(plat))、气道峰压(P_(peak))。结果:两组患者PaO_2在T_2时间点低于T_1、T_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时Cdyn低于T_1、T_3,而P_(plat)、P_(peak)高于T_1、T_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VG组T_2时Cdyn高于VCV组,而P_(plat)、P_(peak)低于V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点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CV相比,PCV-VG能够有效提高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平台压和气道峰压,改善氧合,从而降低机械性肺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PCV-VG)这3种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VCV、PCV和PCV-VG组.分别记录术前,OLV后20、40、60 min及恢复双肺通气后20 min时患者血流动力学、通气和动脉血气的各项参数.结果 PCV和PCV-VG组患者的Ppeak值明显低于VCV组(P<0.05),而PCV和PCV-VG组之间比较,患者的Ppeak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OLV 后40 min时PCV和PCV-VG组患者的PaO2高于VCV组(P<0.05).PCV-VG组患者PaO2较高,但与PCV组比较,在OLV期间并无明显改善(P >0.05).结论 胸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实施OLV时,使用PCV和PCV-VG通气模式可提高动脉氧合作用和降低气道压力,较VCV通气模式更具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 kg/m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组)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P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气腹开始前(T1)、气腹开始后30 min(T2)、气腹解除平卧位后5 min(T3)、清醒拔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和计算T1、T2、T3时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两组患者T2时间点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精准肺保护通气策略改善老年肥胖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60例老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组、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组和肺保护通气联合PCV-VG(LPV+PCV-V...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肺功能改善效果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60例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通气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气腹期间观察组以VT 6 mL/kg+5 cm H2O呼气末正压(1 cm H2O=0.098 kPa)及每隔30 min一次肺复张的模式通气,对照组以VT 6 mL/kg模式通气。记录气管插管后1 min(T1)、建立人工气腹后60 min(T3)、手术结束前5 min(T4)、拔管后10 min(T5)氧合指标;T1、建立人工气腹后5 min(T2)、T3、T4呼吸力学指标;术后48 h及7 d内PPCs发生情况。 结果 与T1时刻比较,T4、T5时刻Pa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T3时刻观察组PaO2明显升高,PA-aDO2明显降低,OI明显升高。与T1时刻比较,T2、T3时刻2组Cdyn明显降低,Ppeak明显增高,T2、T3时刻对照组PETCO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刻观察组Cdyn明显升高,T2~T4时刻观察组Ppeak明显下降。术后48 h观察组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肺不张、延迟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 2组PP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LPVS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能改善肺功能,明显减少PPCs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肺保护通气对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保护通气组(P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1 h(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2 h(T4)、术后24 h(T5),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术中呼吸力学指标及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的桡动脉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浓度,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并予以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统计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数等。结果PaO2/FiO2值T0、T1、T2、T4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C组低于P组(P < 0.05);PaCO2值T0、T1、T5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3时C组低于P组,而T4时C组高于P组(P < 0.01);pH值T0、T1、T5时C组低于P组,而T2~4时C组高于P组(P < 0.05~P < 0.01)。C组T3~5时PaO2/FiO2较T0时下降,T4~5时PaCO2高于T0时,P组T3~4时PaO2/FiO2较T0时下降,T2~4时PaCO2高于T0时(P < 0.05);P组T5时PaO2/FiO2和PaCO2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T5时C组pH下降(P < 0.05),而P组在T4-5时pH下降(P < 0.05)。T1时2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P组Ppeak,Pmean和Cdyn均高于C组(P < 0.01)。与T1时比较,T2时2组病人Ppeak和Pmean均升高,而Cdyn则下降(P < 0.05)。与T0时比较,2组病人T3时血浆NE浓度均升高(P < 0.01);T0时2组病人血浆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P组血浆NE浓度低于C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7 d内肺部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第7天CPIS评分较术后第1天降低(P < 0.01),与C组相比P组在术后第7天CPIS评分更低(P < 0.01)。结论肺保护通气有利于改善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的氧合,减轻肺损伤,有利于老年病人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纳雪晴  谭苗  周耘 《西部医学》2024,36(4):524-528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常用头低脚高体位对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DS)的变化情况,并评估非陡峭Trendelenburge体位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1例,根据术中所用体位分为头低≤10°(A组)21例,头低11°~20°(B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统一气腹压力13 mmHg,调节呼吸参数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35~40 mmH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气腹头低位后5 min(T2)、1 h(T3)、2 h(T4)、结束气腹前(T5)、恢复体位放气后5 min(T6)双眼ONDS及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平台压(Pplat)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B组患者T2、T3时刻MAP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3、T4、T5时刻的Pplat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P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T6,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比较头低截石位和Trendelenburg位两种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及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头低截石位组和Trendelenburg组。患者入室后通过无创心排血量监护仪NICOM®系统记录CO基础值。气腹建立后,将患者置于头低30°位(T0),每隔1 min测量心率(heart rate,HR)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CO等血液动力学参数,共10 min(T1~T10);每隔5 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结果 将患者置于头低30°位的前6 min内,头低截石位组CO下降幅度显著高于Trendelenburg组(T0:-31%±19% vs.-9%±34%;T1:-32%±18% vs.-16%±38%;T2:-33%±19% vs.-16%±26%;T3:-32%±22% vs.-16%±28%;T4:-31%±18% vs.-12%±38%;T5:-30%±17% vs.-14%±37%;T6:-31%±17% vs.-14%±33%,P均<0.05)。头低截石位组患者的MAP基础值为(97±11)mmHg,显著高于Trendelenburg组的(85±6)mmHg。头低截石位组患者的MAP在T0出现明显下降(-8%±16%),Trendelenburg组患者的MAP在T5和T10显著升高(T5:9%±15%,T10:12%±18%)。结论 气腹建立后的最初10 min内,头低截石位患者的CO较Trendelenburg位患者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术中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C组)和保护性肺通气组(P组),每组30例.C组VT 8 mL/kg,不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和肺复张;P组VT 6 mL/kg,PEEP 5cmH2O以及每隔40 min进行1次肺复张.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气道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24 h(T2)、48 h(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 DO2]、血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T1、T3时刻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mCPIS);同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P组气道压显著低于C组;P组肺顺应性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T3时刻P组的SpO2及PaO2明显高于C组;P(A-a)DO2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2、T3时刻CRP水平及WBC明显升高(P<0.05),T2、T3时刻P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W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组T3时刻mCPI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应用保护性的肺通气策略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恢复,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气腹及正反Trendelenburg 体位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4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手术体位分为A 组:反Trendelenberg 位(头高30°)。B 组: Trendelenberg 位(头低30°)。术中所有患者的气腹压力均设为13 ~ 15 mmHg,使用Frotrac 传感器在各时间 点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体循环阻力(SVR)等数据 进行收集。结果 气腹即刻可以引起MAP、CVP、SVR 升高,HR 增快,CO 下降;在体位改变后,A 组中 CVP 降低,随后SVR 和MAP 呈下降趋势,CO 和CVP 呈上升趋势;B 组中MAP,CVP 及CO 升高,SVR 降低,随后SVR、MAP 及CVP 呈下降趋势,CO 呈上升趋势。结论 气腹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 Trendelenberg 体位可以改善患者在气腹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但是对于患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增加心 血管风险。反Trendelenberg 体位对气腹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腹腔镜手术可以减轻手术操作时对患者 胃肠道的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联合使用肺保护通气策略与右美托咪定(Dex)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15例/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组(A组)、使用Dex组(B组)、联合应用Dex+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C组)、空白对照组(D组).四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