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该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报道不断增加。其中,脑炎被认为是COVID-19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但国内报道缺乏。合并急性脑炎患儿症状重,如未能早期识别、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期间,有必要对COVID-19儿童神经系统重症表现予以关注。因此该综述通过文献检索及详细病案分析,探讨COVID-19合并急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医生应对可能出现的COVID-19合并急性脑炎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后的相关持续症状,为制订感染后的随访计划,减少和预防患儿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4月13日—5月8日由上海市仁济医院南院儿科病房出院的0~5岁Omicron BA.2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以连续2次、间隔时间超过24 h的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随访起点,其转阴后的4~5周为随访截点,对主要带养人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相关持续症状。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103例患儿中,男孩61例,女孩42例,中位年龄为18个月。主要带养家长已接种2针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比例为64.1%(66/10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98.1%,101/103),其次是咳嗽/咳痰(63.1%,65/103)、胃肠道问题(37.9%,39/103)、食欲下降(30.1%,31/103)、乏力(27.2%,28/103)、鼻塞/流涕(16.5%,17/103)等。出院1个月时随访报告44例(42.7%)至少有1种持续症状,包括呼吸道相关症状(14例,13.6%)、胃肠道问题(19例,18.4%)等。主要带养人接种2针及以上COVID-19疫苗的患儿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家长未接种或接种1针的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P<0.05),但2组患儿存在至少1种持续症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数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感染学龄前儿童出院后存在持续相关症状,多为胃肠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但大部分症状轻微,需持续随访关注其转归情况。主要带养人COVID-19疫苗接种对儿童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简称新冠后综合征)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12周以上的躯体症状或症候群,可以表现为各种体征和症状的组合。女童、学龄期及青少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应性体质及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是患儿发生新冠后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持续存在、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微血栓形成等相关。目前儿童新冠后综合征以缓解症状、康复治疗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现对儿童新冠后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及管理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Kawasaki disease (KD)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acquired heart diseases in children aged under 5 year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KD include fever, changes in the extremities, rash or redness at the site of bacille Calmette-Guérin vaccination, bilateral bulbar conjunctival hyperemia, changes in lips and mouth, nonsuppurative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and other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the diagnosis of KD due to its asynchron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test case report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K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details in the diagnosis of KD,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KD. © 2022 Xiangya Hospital of CSU.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医院和方舱医院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定点医院共收治871例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3岁以下儿童568例(65.2%),轻型/普通型病例870例(99.9%),1例重型病例。该文报告该定点医院对儿童新冠肺炎病例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构建病例入院流程,强化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规范化诊疗,优化重症管理预警和救治系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护理策略,落实“一人一策”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优化出院流程、加强床位周转,严格全轨迹防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构建结构化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平台、适应病例大流量工作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分析诊疗经验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39-845] 相似文献
6.
奥密克戎(Omicron)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变异病毒,迅速在全球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需要关注的变种(variant of concern),其流行病学、致病特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仍在观察与总结中,儿童感染后的诊疗报道更少。该文就奥密克戎感染对儿童的影响、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Clinical features of 23 neonates infected with Omicron varia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北大核心CSCD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收治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生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看护人有接触史,均非垂直传播。临床分型:无症状感染5例,轻型18例,无中型、重型及危重型病例。首发症状为发热13例,咳嗽3例,鼻塞1例,腹泻1例,同时多数病例存在一种或多种伴随症状。2例血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C反应蛋白增高。7例患儿因咳嗽或呼吸急促表现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其中1例局灶性渗出性改变,余未见异常改变。所有患儿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 d。N基因Ct值、ORF1ab基因Ct值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持续阳性时间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719、-0.699,均P<0.05)。出院后1个月随访,均无症状复现及核酸复阳表现。结论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轻型或无症状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N和ORF1ab基因Ct值越低,核酸持续阳性时间越长。患儿经对症治疗后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支气管镜在儿童Slide气管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气管狭窄患儿的诊疗经过,总结支气管镜在Slide气管成形术术前评估、术中定位与测量及术后创面评估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Slide气管成形术术前支气管镜评估显示,4例患儿中3例存在完全气管环,2例合并肺动脉吊带,2例存在多处狭窄。3例在该院完成Slide气管成形术,术中支气管镜下判断狭窄段中点及测量狭窄段长度,协助离断气管狭窄段,术后灌洗明确病原;1例外院Slide气管成形术术后9个月出现瘢痕牵拉,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好转。2例术后第4天支气管镜下发现气管黏膜改变,调整治疗方案;2例术后1个月出现肉芽增生,经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好转。1例因吻合口坏死放弃治疗死亡,存活的3例随访6个月以上,预后可,但均存在气管支气管软化。结论 支气管镜可用于气管狭窄患儿Slide气管成形术的管理,有助于术后康复及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患儿肠道菌群特征。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小于6月龄纯母乳喂养发生FPIP患儿31例纳入FPIP组,正常健康婴儿31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粪便样本提取DNA并通过PCR扩增,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样品中的16S rDNA V3~V4片段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示FPIP组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菌群丰富度Chao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在门水平上,两组菌群组成均主要由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4个菌门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PIP组中放线菌门构成比显著降低(P <0.001),变形菌门构成比明显增加(P <0.05)。在属水平上,FPIP组主要由大肠埃希氏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组成;健康对照组主要由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PIP组中双歧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构成比明显降低(P <0.05),梭状芽孢杆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构成比明显增加(P <0.05)。 结论 FPI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升高;在菌群组成结构上某些细菌菌属存在差异。提示在FPI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在属水平上的构成改变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预防是指应用免疫学的方法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策略,按其获得方式可分为主动免疫(主要是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包括母传抗体)。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最为有效的措施。近期,美国、哥斯达黎加和澳大利亚已批准可为6个月以上儿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提供主动免疫保护,并有临床试验证实孕妇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为6个月以下婴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这预示着有望实现COVID-19免疫预防策略的全年龄人群覆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构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可发生于儿童在内的任何年龄段。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出现多个系统的临床症状,其中神经系统症状的报道不断增加,了解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神经系统损伤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及神经系统损伤的类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发生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较成人低,而这种基于年龄的病情程度差异原因尚不明确,探讨儿童发病机制可帮助分析针对高危人群的治疗方法。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受体,可限制血管紧张素2介导的肺毛细血管渗漏和炎症,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表达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儿童期定期的疫苗接种及较频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规律的免疫激活,结合其强大的固有免疫系统功能,有助于COVID-19患儿感染早期的病毒清除。同时,儿童肺泡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较强,有助于感染的早期恢复。另一方面,心肺基础疾病、肥胖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在儿童中相对较少。居家隔离政策、学校及时关闭等社会因素对降低儿童感染率也起到保护作用。但是,伴有其他疾病如免疫缺陷的儿童可能属于高危人群,需给予密切关注。针对儿童COVID-19的免疫和保护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探讨实施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对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8月常规体检合格儿童7 4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9年2~8月(无疫情期)10 102例常规体检合格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同时将观察组与对照组中3~4月期间的体检儿童分别作为疫情防控亚组(n =1 710)和未防控亚组(n =2 877)。将研究对象分成5个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比较疫情防控亚组和未防控亚组组间各年龄段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3月和4月的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疫情防控亚组各年龄段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未防控亚组(P <0.001)。疫情防控亚组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维生素D充足率显著低于未防控亚组(P <0.001),较未防控亚组分别下降10.71%、18.76%、59.63%和56.29%。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格防控措施可能导致儿童,尤其是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建议及时监测儿童维生素D水平并补充适量维生素D 制剂,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户外日照时间。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症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以2020年2月5日至3月10日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确诊的轻症COVID-19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住院期间和隔离期随访的临床、实验室、肺部影像学资料.该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系列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1年11月17日—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5例分为3组(<6岁组16例,6~13岁组16例,>13岁组13例),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各年龄组均以轻型病例为主,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仅在6~13岁组中出现。<6岁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6~13岁组血肌酐水平升高患儿比例最高,达50%。仅>13岁组中4例患儿出现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在3个年龄组中,6~13岁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CD3+CD8+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均最低。>13岁组入院时SARS-CoV-2 IgG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儿胸部CT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正影响着普通人的身心健康,其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潜在危害。该文就COVID-19流行期间ASD儿童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ASD儿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确诊为COVID-19的2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岁组(84例)、1~<3岁组(64例)、3~<5岁组(29例)和≥5岁组(34例),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诊治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3岁以下儿童占COVID-19住院儿童70.1%(148/211),3~<5岁组、≥5岁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1个月~<1岁组和1~<3岁组(P<0.05)。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呼吸困难、鼻塞/鼻涕、腹泻的比例更高,惊厥发作及神经系统受累比例更低(P<0.05)。并且,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胆汁酸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比例更高,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比例更低(P<0.05)。COVID-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2年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PICU)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PICU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前组)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COVID-19疫情后组)所有住院患儿的疾病诊断相关信息,对2组患儿的疾病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VID-19疫情前组纳入2 368例患儿,COVID-19疫情后组纳入1 653例患儿。COVID-19疫情后组住院人数较COVID-19疫情前组减少了30.19%。COVID-19疫情前后2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疫情前组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脓毒症、危重症、循环系统疾病、神经外科重症、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COVID-19疫情后组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脓毒症、循环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内分泌系统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