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体检系统,收集661名在岗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61名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微核异常率6.05%。不同性别微核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比较,微核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0岁以上年龄组微核异常率最高(17.81%),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职业类别微核异常率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放射工龄是影响微核异常率的危险因素(P <0.05);年龄为影响微核异常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的影响与年龄和工龄有一定的关系,应关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尤其是高年资的放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变化,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2例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检资料,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放疗和放化疗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治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化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射治疗会导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异常,医疗机构可将其作为监测放疗对患者损害的剂量指标,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及时做好每个疗程的放射剂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对随机抽取的184名海关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抽取102名无放射接触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的血象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之间的血象指标与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微核细胞率(0.32‰)、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5.43%)均高于对照组的微核细胞率(0.19‰)和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1.96%),且2组的微核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眼底异常检出率与晶状体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78%和11.95%,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及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预防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总体水平,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8年扬州市2 124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2 124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均≤ 6‰,在正常范围内。上岗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自发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s=0.513,P < 0.01),20~29岁和≥ 50岁年龄段上岗前人员的微核细胞率均低于在岗及离岗人员的微核细胞率(P < 0.05)。微核细胞率随着工龄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s=0.239,P < 0.01);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从事工业应用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较高。不同级别放射工作单位之间微核细胞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一级医院及牙科门诊的放射工作人员略高。
结论 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总体状况较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较低,且与年龄、工龄和工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2018年选取1 199名沈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选取435名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进行培养和检测分析。结果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065%)和异常检出率(3.42%)高于对照组(0.014%、0.23%,均P0.01),放射组微核率(0.48‰)高于对照组(0.39‰)(P0.05);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检出率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凌攀  凌维  王晓凤 《现代预防医学》2022,(18):3305-3309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四川省放射性职业健康体检中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情况,为今后职业健康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1年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为放射组,相应年份的非放射工作人群为对照组,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分析,并对异常增高者(>4‰)的暴露工龄、工种及停止暴露年限采用t检验、u检验、方差检验及χ2检验等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2.348,P = 0.019),放射组2014—2019年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值有缓慢下降趋势,2020—2021年有较明显增高(2020—2019年间k - w检验h = 3.961,P = 0.002),而对照组呈波动性呈不规则变化;各年度放射组异常增高人数占比与对照组异常增高人数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计值χ2 = 51.425,P<0.001);而根据工种的不同,放射医学组与非放射医学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4.524,P<0.001),核医学组与放射治疗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778,P<0.001),介入治疗组与放射治疗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565,P<0.001);涉核部队暴露工龄接近,停止暴露年限小于10年和大于40年异常增高所占比例分别与另外4个区间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146,P<0.001;χ2 = 6.977,P = 0.008)。结论 四川省从放人员微核异常率近两年呈增高趋势,特别是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占比明显,建议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甘肃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参考。选择2012年甘肃省医疗机构1 182名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非放射工种的108名从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结果显示,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0.18‰)和微核异常率(14.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及不同工龄之间的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之间的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有较明显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影响,选择甘肃省某市374名职业接触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108名非放射从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WBC和PLT检测。结果显示,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0.16‰)、WBC异常检出率(7.75%)、PLT异常检出率(16.84%)均高于对照组,放射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组间PLT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率,WBC和PLT异常检出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总体水平,为采取相应的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9年1—12月504名资料完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以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放射工作的105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 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高于男性(P < 0.01);不同年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年龄41~50岁的微核率高于21~30岁(P < 0.05);不同工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21~30年的微核率高于0~10年(P < 0.05);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放射治疗岗位人员的微核率较其他岗位最高;不同级别的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中,市级医院最高,其中省级医院与企业(P < 0.05)、市级医院之间(P < 0.01)的微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高于非接触人员,女性的微核率高于男性,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与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重庆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甲状腺功能试验体检结果,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为提出合理的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体检系统导出2018年2656份,2019年2922份,共计5578份体检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放射组4项血常规异常率、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放射工作人员921例,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n=481)、放射治疗(n=153)、核医学(n=83)、介入放射学(n=90)和工业探伤(n=114)5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微核检测。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9,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医学组均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和工业探伤组(P<0.05),而且介入放射学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P<0.05),但微核率与个人年有效剂量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P>0.05);不同体检类别间微核率比较,岗前组与岗中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2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岗中组微核率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仍存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的遗传损伤,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电离辐射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敏感指标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放射组和对照组人员外周静脉血进行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检测分析。结果 放射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和工业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其中白细胞减少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效应敏感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人员),尤其是介入和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较明显。建议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加强个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确保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选择363名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未接触电离辐射的435名健康从业人员为对照组,采取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培养、检测和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组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0.11% ±0.37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 ±0.12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080, P< 0.01);无着丝粒体率(0.04% ±0.199%)和双着丝粒体率(0.06%±0.23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01% ±0.107%)、(0.00% ±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693,4.529,P 均< 0.01);微核率(0.78‰ ±0.996‰)与对照组(0.65‰ ±0.853‰)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 2.000,P< 0.05)。不同工龄间的染色体畸变率、无着丝粒体率和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工龄 ≥ 20a工龄组与其他组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与普通放射组(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相比,染色体总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组间两两比较,介入组染色体总畸变率(0.10% ±0.299%)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6% ±0.312%)、放射治疗(0.03% ±0.170%)和工业应用组(0.04% ±0.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染色体双着丝粒体率(0.06% ±0.234%)亦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3% ±0.239%)、放射治疗(0.01% ±0.121%)和工业应用组(0.02% ±0.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与各组之间的染色体无着丝粒体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显著增加,并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和微核发生变化的危险因素,为评价各类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宝鸡市372名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医用X线诊断139名,工业探伤106名,烟厂卷接工95名,工业同位素应用32名)的一般人口学、工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及染色体和微核变化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的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体畸变总率和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 ace)畸变率和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放射工龄是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发生ace畸变(OR=1.064,95%CI:1.018~1.112)、染色体型畸变(OR=1.064,95% CI:1.021~1.108)、染色体总畸变(OR=1.038,95% CI:1.006~1.07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OR=1.064,95% CI:1.037~1.091)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增加,其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体总畸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的风险增加。烟厂卷接工的放射暴露环境是发生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因素。烟厂卷接工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分别是医用X线诊断的3.679(95%CI:1.310~10.335)、3.637(95%CI:1.405~9.413)、3.649(95%CI:1.488~8.951)、3.794(95%CI:1.795~8.017)倍。人均年有效剂量与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变化无关。结论 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年龄和放射工龄也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有关。与其他职业放射暴露环境相比,烟厂卷接工作环境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烟、茶对放射线所致小鼠骨髓细胞突变和骨髓抑制的干预作用,为放射损伤的防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7组动物中分别给予吸烟、饮茶和放射线以及三因素的不同组合,另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测定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同时观察PCE与成熟红细胞(RBC)的比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被照射的各组PCE微核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或0.01),吸烟+放射组PCE微核率高于放射组(P <0.05)。被照射的各组PCE/RBC比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1),被照射的各组WBC计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放射线具有致突变作用,吸烟可增强放射线的致突变作用,饮茶不能抑制放射线的致突变作用,饮茶也不能抑制吸烟增强放射线的致突变作用;放射线可引起骨髓抑制,烟、茶对放射线引起的骨髓抑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区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基础、防护、应急等知识的知晓和需求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150名放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式调查表,对回收的147份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知晓率最低的是辐射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84.76%),对放射知识需求率最高(95.24%)。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放射工作人员之间辐射有关基础知识、辐射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性对人体危害情况知晓率仅在不同学历放射工作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辐射应急知识、放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放射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在学历、年龄及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海市某区放射卫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辐射知识。应继续加强放射卫生基础和辐射防护知识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该区重点人群放射工作人员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医疗机构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14个地州388家医疗机构1630名放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随机抽取2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放射人员眼科、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率以三级医院最高,其次是二级医院、公共事业单位、民营医院、一级医院和个体诊所,而血糖的顺序相反(均P < 0.05)。血压、眼科、胸片、彩超、血常规、肾功、血糖、染色体和尿常规随年龄增长异常率增加(均P < 0.05),男性血压、彩超、谷丙转氨酶、肾功、血糖和尿常规的异常率比女性高,而甲功异常率低(均P < 0.05)。血红蛋白与染色体、白细胞与血糖和尿常规,其异常均具一致性。汉族眼科、肾功和甲功的异常率高于少数民族,而谷丙转氨酶低。不同医疗机构、文化程度及工龄的260人问卷调查得分比较无差异(均P > 0.05)。结论 各医疗机构放射人员健康状况不同,有年龄、性别和民族差别,应加强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分析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外周血液常规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深圳市2017—2018年15家三级甲等医院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591名,其中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304名为介入放射组,同期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287名为普通X射线组,比较分析其个人外照射剂量及外周血液常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转化率检测结果变化。 结果 介入放射组平均年龄为37.0(32.0,45.0)岁,男性占 62.17%,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7(0.04,0.21) mSv。 普通X射线组平均年龄为36.0(30.0,44.0)岁,男性占55.40%,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3(0.03,0.05) mSv。人均年照射剂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1 676,P=0.000)。两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介入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异常检出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对介入放射组血细胞数影响不明显。 结论 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水平较低,但其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增高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将其接受辐射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保证身体健康与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