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些凝血相关因子的自身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APS组、SLE合并血栓亚组[抗心磷脂(aCL)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β_2-GPⅠ)抗体和狼疮抗凝物(LA)均阴性]、单纯SLE亚组(无血栓和病态妊娠史)和正常对照组(健康者)的aCL抗体、抗β_2-GPⅠ抗体、ZgG型抗纤溶酶抗体、IgG型抗凝血酶抗体、抗活化的蛋白C (APE)抗体和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抗体。结果①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纤溶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2%和33.3%,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3.3%(P值分别<0.01、0.05),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和50.0%,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4.2%(P值均<0.01),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间IgG型抗APC抗体、抗t-PA抗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IgG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病态妊娠史有关联(P=0.002、0.001)。结论IgG型抗纤溶酶抗体和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表现相关,临床上对于持续的aCL抗体、抗β_2-GPI抗体和LA均阴性的SLE伴有血栓患者,检测IgG型抗纤溶酶抗体、抗凝血酶抗体可能有助于一些APS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血栓形成或妊娠并发症为特征,伴有持续阳性的抗磷脂抗体(aPL),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目前血栓性APS的治疗包括血栓事件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复发血栓、产科并发症以及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本文对血栓性APS治疗方案的更新及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aGL阳性流产患者治疗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20例aCL阳性流产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aCL)的关系及aCL流产者的治疗方法.方法242例因自然流产住院的患者,采用免疫金标法测定aCL(IgA、IgG、IgM),对aCL阳性流产者根据病情予以传统治疗或ApS治疗,追踪妊娠结局.结果120例aCL阳性流产者治疗后,84例追踪到妊娠结局,成功率70.24%,其中APS治疗成功率71.64%.1次流产的患者传统治疗成功率91.67%,APS治疗成功率77.1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次及2次以上流产患者,传统治疗5例,无1例成功,APS治疗成功率65.6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L阳性流产患者的APS治疗成功率71.64%,尤其对于2次及2次以上流产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P<0.05).aCL阳性流产患者治疗后,结局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aCL和血液粘稠度选用强的松和/或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常规治疗,疗效不好者加用低分子肝素和/或蓉生静丙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CAPS),即Asherson综合征,是一种以累及多系统、脏器、组织的多发血管内血栓,高滴度的抗磷脂抗体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亚型。本文分析CAP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APS上海数据库的14例C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符合2003年第10届抗磷脂抗体国际会议中通过的CAPS分类标准中的确诊APS,2例符合APS可能,其中原发性APS有3例,11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其次是狼疮活动和外科手术。临床事件中,动脉血栓最好发的部位为脑和肺,静脉血栓最常见于四肢静脉。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L)、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 glyeoprotein Ⅰ antibody, aβ2GPI)、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LA)均阳性的患者占54.55%,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发生于大部分的CAPS患者,其中大多证实为溶血性贫血。死亡病例6例,抗凝药物、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的三联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合并SLE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分别可以使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结论: CAPS是急性发生的以大量微血栓形成及高抗磷脂抗体滴度为特点的危重症,可以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本病预后差,及时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健康育龄期妇女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的参考范围,从而建立本地区抗磷脂抗体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50名至少已正常分娩过1次的20~40岁健康受试者,排除感染、血栓、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病史,最终入组120例。采用检验科商用试剂盒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抗心磷脂抗体和aβ2GP1的IgA、IgG、IgM亚型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算其第50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以及第99百分位数。结果 抗心磷脂抗体IgA、IgG、IgM亚型的第99百分位数分别是3.9、20.0、11.0 CU;aβ2GP1 IgA、IgG、IgM亚型的第99百分位数分别是4.0、10.6、35.5 CU。除了抗心磷脂抗体IgG亚型与厂家截断值(20.0 CU)一致,其余5项均有明显区别。结论 各地区均应建立实验室内部的参考范围,为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抗心磷脂抗体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株洲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妇产科门诊接诊的98例首次早期妊娠丢失患者(包括自然流产及稽留流产),在诊断妊娠丢失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查抗心磷脂抗体IgGIgM及抗β2糖蛋白(抗β2GP1),并将同期孕12~13周正常健康孕妇109例做为对照,查外周静脉血抗心磷脂抗体IgG、IgM及抗β2GP1,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48.98%,其中IgG及IgM均阳性者30例,仅IgG阳性者11例,仅IgM阳性者7例;抗β2GP1阳性率19.39%。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9.17%,其中IgG及IgM均阳性者1例,仅IgG阳性者5例,仅IgM阳性者3例,抗β2GP1阳性率0.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β2糖蛋白与早期妊娠丢失有相关性,在有妊娠丢失史的患者中,建议常规检查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在本院诊断明确的57例AP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点.结果 57例中男性14例(24.6%),女性43例(75.4%),确诊时平均年龄(37±14)岁;原发性APS 21例(36.8%),继发性APS 36例(63.2%).血栓发生率71.9%,血栓复发率41.5%,原发性APS的血栓复发率高于继发性APS(P<0.05);病态妊娠发生率63.3%.本组患者65.4%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阳性,71.9%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42%血小板减少.在确诊APS前,43.9%被诊断为血栓事件,33.3%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8.8%被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结论 APS临床表现以血栓形成、病态妊娠为主,免疫学特点为高滴度的ACL和(或)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APS临床症状多样化导致其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抗磷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克香  彭先高 《医学综述》1998,4(8):423-424
<正>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又称抗心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L)有关,以动静脉血栓形成为特征的一组血栓性疾病,如卒中、网状青斑、舞蹈病、血小板减少及习惯性流产等.aPL主要有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和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 aCL).这类抗体作用于凝血系、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而成为脑血管病的病因.美国aPL研究协作组研究发现:aCL阳性患者比对照组危险率高2.31倍,易引起脑梗塞,提示IgG aCL阳性脑梗塞的复发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关于青年性脑血管病与APS的关系,盐尻报道 aPL阳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早10年,且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免疫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对APS临床表现的认识日益增多,APS在脑血管病特别是青年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也日益受到重视.l aPL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I)检测在自身免疫病(AID)诊治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以及体检健康人血清中的aβ2GPI,计算各组的阳性率。结果:ANA阳性组、ACA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35.2%(31/88)、70.4%(19/27)、4.0%(2/50),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aβ2GPI有助于自身免疫病的诊断,aβ2GPI是血栓性疾病重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Zhou YS  Ying ZT  Li R  Zhu J  L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7):2607-2610
目的 了解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 APL)的阳性率及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和免疫学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29例淋巴瘤、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类风湿关节炎(RA)、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58名健康对照的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IgG/M/A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IgG/M/A,分析其与淋巴瘤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免疫学表型及血栓事件的关系.结果 (1)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40.3% (52/129),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11.6% (15/129),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率32.6% (42/129).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与SLE、RA、pSS组的抗体水平相仿(P>0.05).(2)T或NK/T细胞淋巴瘤中抗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P<0.05).(3)抗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的淋巴瘤患者中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抗磷脂抗体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短于抗磷脂抗体阴性者.结论 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与SLE等自身免疫病患者无明显差别.抗磷脂抗体多见于T或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抗磷脂抗体可能与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oluble endoglin,s-Eng)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血清水平并分析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39例APS患者[原发性APS患者64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APS患者75例]、44例不符合APS诊断的单纯SLE患者、3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患者、23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22例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22例持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但无法诊断SLE或APS者(单纯aCL阳性组)及8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的s-Eng血清水平,分析APS患者外周血s-Eng水平与其临床及实验室表现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 检验、Pearson’s χ 2检验。 结果: (1)APS患者血清s-Eng水平[(10.15±4.64) mg/L]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单纯SLE(5.55±2.51) mg/L,pSS(5.32±2.34) mg/L,BD(4.58±1.53) mg/L, SSc(7.11±4.18) mg/L]、单纯aCL阳性组[(5.17±2.00) mg/L]及HC组[(5.04±1.11) mg/L],P均小于0.001。原发性APS患者与继发于SLE的APS患者血清s-En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5.15) mg/L vs. (10.42±4.18) mg/L,P =0.12]。单纯aCL阳性组血清s-Eng水平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7±2.00) mg/L vs.(5.04±1.11) mg/L, P>0.05]。(2)以正常对照者血清s-Eng的 x - ±3s作为诊断APS的cut-off值,将APS患者血清s-Eng≥8.37 mg/L设为s-Eng阳性组,对应的敏感性为0.772,特异性为0.928;约登指数为0.700。(3)s-Eng阳性组患者出现动脉血栓事件、病态妊娠比例显著高于s-Eng阴性组患者[分别为46/81 vs. 19/58, P<0.05; 29/65 vs. 10/44, P<0.05];s-Eng阳性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s-Eng阴性组患者(72.00×10 9/L vs. 119.00×10 9/L, P<0.001)。(4)s-Eng阳性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的比例(93.83% vs. 37.93%, P<0.001)及抗体滴度(61.70 U/mL vs. 15.45 U/mL,P<0.001)均高于s-Eng阴性组。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的比例(61.73% vs. 43.10%, P<0.05)及抗体滴度(33.48 U/mL vs. 17.40 U/mL,P<0.05)也均高于s-Eng阴性组。 结论: s-Eng在APS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其有可能为APS的诊断及风险预测提供一个血清学标志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择自2013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502例,回顾性分析入院诊断无下肢静脉血栓,出院诊断包含下肢静脉血栓的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特点,并将该组患者定义为血栓组,其他不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栓组患者34例(6.77%),对照组468例(93.23%)。血栓组年龄34~86岁(中位年龄71岁),女性23例,男性11例;单侧下肢静脉血栓20例(58.8%),双侧下肢静脉血栓14例(41.2%),其中3例(8.8%)合并肺栓塞(低危)。血栓组中17例(50.0%)患者入院前卧床大于1周或需要借助拐杖/轮椅活动,29例(85.3%)患者存在下肢大关节受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膝、髋关节同时受累的患者分别为1、22、2和4例。血栓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24 h尿液离子含量及其与肾结石的关系,探讨其在痛风合并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连续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和超声资料,分析肾结石与尿液离子成分的相关性以及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以双能CT证实的肾尿酸盐结石为金标准,探讨尿液离子异常对于痛风合并肾尿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80例超声发现下肢关节尿酸盐晶体沉积,61例超声发现肾结石,34例双能CT检查证实为尿酸盐结石。与超声检查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结石组的痛风病程更长[(48.7±26.6)个月vs.(84.0±30.6)个月,P=0.01],24 h尿草酸总量更高[(20.1±9.6) mg vs.(28.6±20.7) mg,P=0.001],24 h尿枸橼酸总量更低[(506.3±315.4) mg vs.(355.7±219.6) mg,P=0.001]。与双能CT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尿酸盐结石组痛风病程更长[(49.1±28.4)个月vs.(108.3±72.2)个月,P=0.001],24 h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9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390例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皮肤、肌肉表现、脏器受累、实验室指标(肌酶、白蛋白、凝血功能、炎性指标、肌炎特异性/相关性抗体)、治疗方案,并根据有无合并血栓栓塞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肌炎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肌炎患者平均起病年龄(49.6±13.4)岁,男女比例为0.31:1,血栓栓塞发生率为4.62%(18/390),其中,55.6%(10/18)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脑梗塞(22.2%,4/18)、肺栓塞(11.1%,2/18)、肾动脉栓塞(5.6%,1/18)、上肢静脉血栓形成(5.6 %,1/18)。血栓栓塞发生时间方面,38.9%(7/18)发生在肌炎诊断的前后6个月内,50%(9/18)发生在肌炎确诊后。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起病年龄偏大,平均(58.3±11.7)岁,合并糖尿病(44.4% vs. 16.4%,P=0.006)、冠心病(22.2% vs. 3.0%,P=0.003)、 90 d内手术史(16.7% vs. 3.5%,P=0.032)等并发症均高于无血栓栓塞组。实验室检查方面,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C-反应蛋白(12.2 mg/L vs. 4.1 mg/L,P<0.001)、血清铁蛋白(20 085.5 μg/L vs. 216.6 μg/L,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32.4 g/L vs. 36.5 g/L,P=0.002)、D-二聚体(529.0 μg/L vs. 268.0 μg/L,P=0.002)均明显升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6.9 s vs. 28.7 s,P=0.049)显著低于无血栓栓塞组。肌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白蛋白水平降低(OR=0.831,95%CI:0.736~0.939,P=0.003)、合并糖尿病(OR=4.468,95%CI:1.382~14.448,P=0.012)、合并冠心病(OR=22.079,95%CI:3.589~135.837,P=0.001)。未见肌炎特异性抗体与血栓栓塞发生的相关性。结论:肌炎患者可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合并白蛋白水平降低、糖尿病、冠心病的肌炎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高,临床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叠肌炎 (overlap myositis, OM) 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特发性炎性肌病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 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肌炎相关性抗体、肌炎特异性抗体)、生存情况,并比较OM和其他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预后差别。结果:共纳入368例IIMs患者,其中OM患者占23.9% (88/368)。OM患者女性占85.2% (75/88),中位病程13.5个月,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合并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多肌炎(polymyositis, PM)、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MNM)、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分别为 60.2%、3.4%、2.3%、 34.1%。OM患者和非OM患者相比,女性比例高(85.2% vs. 72.1%, P=0.016),病程长[13.5(4.5, 48.0)月 vs. 4.0(2.0,12.0)月,P<0.001)]。在临床特点方面,OM患者比非OM患者V型疹(25.0% vs. 44.6%, P=0.001)、甲周红斑(8.0% vs. 19.6%, P=0.013)发生率低,雷诺现象(14.8% vs. 1.8%, P<0.001)、间质性肺炎(88.6% vs. 72.1%, P=0.001)、肺动脉高压(22.7% vs. 7.5%, P<0.001)、心脏受累(18.2% vs. 9.3%, P=0.033)发生率高。在免疫学特点方面,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比例低(31.8% vs. 45.0%, P=0.035), 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高(58.0% vs. 44.6%, P=0.037),抗核抗体(85.1% vs. 63.4%, P=0.001)、类风湿因子(40.2% vs. 17.8%, P<0.001)、抗Ro-52抗体(71.6% vs. 56.1%,P=0.038)阳性率高。OM患者和非OM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OM出现脏器受累多见,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根据影像资料划分病灶所在的肺段位置,来选择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比较根据新的肺段分区方法采取手术方式的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5例,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楔形切除术组(A组,n=34)和肺段切除术组(B组,n=21)。结果 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A组的手术时间为(18.50±5.55)min, B组为(61.23±9.83)min;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3.14±0.95)d和(4.95±1.39)d;术中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2.67±6.54)mL和(103.71±16.99)mL;住院经济花费两组分别为(3.59±0.50)万元和(6.19±1.02)万元;术后肺漏气两组分别为2例(5.88%)和6例(28.57%),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漏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能缩短手术时间(OR=2.58,...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EOR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 116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VD(缺血性心脏病、脑及外周血管病)患病情况。根据发病年龄≥60岁和<60岁,分为EORA组(212例)和青壮年发病RA组(younger-onset RA, YORA, 904例),采用Student’s t检验、非参数U检验、 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ORA合并CVD的危险因素。结果:EORA和YORA两组的疾病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ORA组男性患者比例、肺间质病变比例、畸形关节数显著高于YORA组[(32.1% vs. 18.5%, χ2=19.11, P<0.001; 23.6% vs. 13.6%, χ2=16.50, P<0.001; 6 (2, 12) vs. 3 (2, 7), Z=-3.60, P<0.001)],而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比例低于YORA组(13.5% vs. 5.2%, χ2=11.29,P=0.001)。EORA组未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的比例高于YORA组(35.4% vs. 26.7%, χ2=6.43,P=0.011),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HCQ)、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及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SZ)的使用率显著低于YORA组。EORA组CVD发生率显著高于YORA组(27.8% vs. 11.6%, χ2=40.46, P<0.001),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吸烟、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比例也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10,95%CI:1.00~1.20)、畸形关节数(OR=3.17,95%CI:1.04~9.68)、类风湿结节(OR=3.56,95%CI:1.03~12.23)、高血压(OR=2.37,95%CI:1.09~5.13)、高脂血症(OR=8.85,95%CI:2.50~31.27)是CVD的危险因素,使用HCQ(OR=0.22,95%CI:0.07~0.70)和MTX(OR=0.32,95%CI:0.14~0.73)是CVD的保护因素。结论:与YORA相比,EORA中男性及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更多,易出现关节畸形,可能与治疗欠规范有关。EORA易合并CVD,高龄、畸形关节数、类风湿结节、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而HCQ和MTX的使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