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具有相似眼前节特征的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22年3月至9月双眼ICL植入术81例(162眼)的临床资料, 术前记录患者的前房深度、睫状沟水平直径(hSTS)、术前等效球镜度和自然晶状体厚度, 同时记录术中植入的ICL尺寸并计算水平压力, 使用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AS-OCT)测量术眼术后1 d、1周及1个月的拱高, 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双眼拱高差异的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 双眼拱高差值为18.0(-43.5, 79.5)μm, 拱高差值绝对值为71.0(28.5, 105.5)μm。双眼拱高差与水平压力呈正相关(r=0.25,P=0.023), 与前房深度、hSTS、术前等效球镜度、自然晶状体厚度、ICL尺寸和拱高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具有相似眼前节特征的双眼ICL植入术后拱高相似, 但也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这反映了拱高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2.
郑丹  蒋海翔  张可  吴胜望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718-1722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01/2021-01于我院行PC-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0例77眼。术后随访至少2a,评估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晶状体厚度及术后拱高等眼前节参数,分析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

结果:PC-PRL植入术后纳入患者UCVA和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后2a平均安全指数(术后BCVA/术前BCVA)为1.36±0.32,平均有效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为1.23±0.31。术后2a拱高与术前ACD、术前ACV、术前ACA及晶状体厚度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对术后2a拱高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超高度近视PC-PRL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视力,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是影响术后拱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植入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Visian ICL V4)术后眼前节解剖结构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入选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93例(175眼),平均年龄(30.52 ±7.00)岁(18~48岁),其中119眼接受ICL植入术,46眼接受Toric-ICL植入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前房容积(ACV)、前房深度(ACD)、房角角度(ACA)(3:00 ~9:00位方向)变化、ICL光学区后表面到晶状体前囊膜中央距离(拱高)、角膜-晶状体间距、虹膜-晶状体间距、人工晶状体等效球镜(pIOL SE)等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术后1周ACV分别为(200.29±31.76) mm3及(116.49±21.88) mm3,ACV减少(t=48.456,P=0.000).术前、术后ACD由(3.17 ±0.23) mm减少到(2.89±0.33) mm(t=12.237,P=0.000),术前、术后房角由(36.40 ±4.90)°减少到(23.44 ±5.07)°(t=31.131,P=0.000);术后ACV和术后ACD与术后ACA呈现正相关(分别为r=0.637,P=0.000;r=0.393,P=0.000).术后的角膜-晶状体间距较术前增加(0.40 ±0.31) mm(t=-16.935,P=0.000),其与拱高呈正相关(r=0.446,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拱高与角膜-晶状体间距比值、手术前后的瞳孔变化率是独立的手术前后角膜-晶状体间距变化的影响因素(分别是P =0.001和P=0.048).结论 ICL植入术后,虹膜平面抬升,使前房容积变小和房角变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眼前节全景分析仪( Pentacam)量化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手术前后眼前节形态的改变,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收集我院2011-09/2013-02高度近视眼行ICL植入手术的患者21例39眼,术后随访6~12mo。通过Pentacam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wk;1,6mo的中央前房深度( ACD)、前房角度(ACA)、前房容积(ACV);记录术后1wk;1,6mo的ICL拱高(ICL-vault);记录术前裸眼视力(pre-UCVA)、最佳矫正视力( BCVA)、术后裸眼视力( post-UCVA)以及眼压值。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各项指标,术前、术后的资料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术后1wk;1,6mo 的ACD分别是3.27±0.22,3.02±0.33,2.98±0.31,2.98±0.32mm, ACA分别是(40.39±5.40)°,(26.70±4.47)°,(26.96±4.48)°,(26.95±4.45)°, ACV分别是207.74±25.43,122.87±17.58,128.05±17.84, 128.64±17.50mm 3。术后1wk;1,6mo的拱高分别是0.49±0.13,0.46±0.13,0.46±0.14mm。术前与术后3个不同时段的ACD,ACA,ACV的值相比,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wk拱高与术后1,6 mo拱高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BCVA手术前后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ICL与透明晶状体没有任何接触,没有引起房角关闭。术后随诊未发现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通过眼前节全景分析仪( Pentacam)分析发现ICL术后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前房容积变小,但人工晶状体与透明晶状体之间仍拥有安全的间隙,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声活体显微镜(UBM)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前房及前房角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5例(3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ICL植入术后1周、1、3、6个月及1年的眼压变化;末次随访(术后1年)时行UBM检查,测最中央前房深度(ACD)、ICL后表面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小梁虹膜夹角,ICL周边部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小梁虹膜夹角比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ICL周边部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采用One-way ANOVA分析;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中央ACD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前眼压为(13.75±2.27)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眼压分别为(14.27±1.70)mm Hg、(14.70±2.07)mm Hg、(14.07±2.24)mm Hg、(14.00±2.69)mm Hg和(13.97±2.95)mm Hg,术前及术后各次眼压间进行比较,发现仅术后1个月时眼压与术前、术后3个月时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6、3.898,P<0.05).UBM检查发现中央角膜内表面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为(2.97±0.11)mm,中央角膜内表面与ICL之间的距离为(2.24±0.21)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1).小梁虹膜夹角在钟表位12:00、3:00、6:00、9:00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55.8%手术眼的小梁虹膜夹角>30°,ICL周边部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在钟表位12:00、3:00、6:00、9:00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L后表面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为(0.63±0.16)mm,ICL与晶状体无接触.结论 ICL植入术后ICL位于晶状体前,致使术后中央ACD变浅、部分手术眼前房角宽度变窄.ICL与晶状体无接触,与虹膜后表面接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眼前节生物学参数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ICL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中央前房深度(ACD)、角膜水平白到白(WTW)直径、晶状体厚度(LT)、晶状体矢高(CLR)及术后3个月拱高,分析各项眼前节参数与拱高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3例(58眼),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10.54±2.84)D,WTW为(11.45±0.27)mm,ACD为(3.12±0.17)mm,LT为(3.72±0.26)mm,CLR为(206.72±157.58)μm,术后3个月平均拱高为(410.31±146.11)μm。年龄与拱高无明显相关性(P=0.058)。术前ACD、WTW、LT、CLR与拱高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ACD、WTW与拱高呈正相关(P=0.001, P=0.039),LT、CLR与拱高呈负相关(P=0.041,P<0.001)。结论 ICL植入术后拱高与术前ACD、WTW呈正相关,与LT、CLR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89例(114眼)高度近视接受ICL植入术,对比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例发生一过性高眼压,余眼压正常.所有患者无白内障、青光眼或色素播散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ICL植入术具有可预见性、安全稳定、可逆性的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ICL植入术的近视者81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将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白到白、沟到沟、人工晶状体直径以及人工晶状体直径与白到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在缩瞳与散瞳状态下眼前段参数的变化.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随机选取ICL植入术后2周以上的患者10名(19眼),滴1%毛果芸香碱或复方托吡卡胺分别建立缩瞳和散瞳状态下的模型,然后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别测量自然状态、缩瞳状态和散瞳状态下的前房深度、ICL拱高及角膜白对白间距等眼前段相关参数.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f检验.结果 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前房深度分别为(3.61±0.20)mm、(3.42±0.15)mm和(3.64±0.22)mm,缩瞳状态下的前房深度较自然状态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P<0.01),散随状态下的前房深度与自然状态无明月显差异.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ICL拱高分别为(0.61±0.14)mm、(0.41±0.10)mm和(0.64±0.14) mm,缩瞳状态下的ICL拱高较自然状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1,P<0.01),而散瞳状态下的ICL拱高与自然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角膜白对白间距分别为( 11.40±0.28)mm、(11.38±0.32 )mm和(11.35±0.3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CL植入术后患者的眼前段参数在缩瞳(类似处于强光环境)与散瞳(类似处于暗光环境)状态下的变化可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后房结构、水平沟到沟间距2与水平角膜直径差异(ΔhSTS2-WTW)对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行V4c型ICL植入术103例(203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屈光状态为等效球镜度(-9.32±2.68)D。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并根据ΔhSTS2-WTW不同分组后进一步分析对拱高的影响及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拱高为124~1180(504.47±188.65)μm,其中非理想拱高30眼(14.78%)。结果提示ΔhSTS2-WTW(β=-0.27,95%CI:-211.50~-65.27,P<0.001)、晶状体矢高(CLR)(β=-0.22,95%CI:-363.18~-78.17,P=0.003)、前房容积(ACV)(β=0.17,95%CI:0.11~2.01,P=0.030)是影响术后拱高的独立因素。分组为:1组ΔhSTS-WTW<-0.1;2组-0.1≤ΔhSTS-WTW<0.3;3组ΔhSTS-WTW≥0.3,3组间非理想拱高比例(χ^(2)=7.77,P=0.020)、拱高(F=11.01,P<0.001)、平均后房角角度(PCA)(F=3.89,P=0.022)及睫状体厚度(CBT)(F=6.26,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内前房深度(iACD)、前房角角度(ACA)、ACV及C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眼内沟到沟与眼表白到白差异较大时ICL植入术后可能出现非理想拱高,可以结合后房结构选择ICL尺寸,有助于获得理想拱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中央拱高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导致极端拱高的可能原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2019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V4c型ICL植入术的患者138例(276眼)。方法 回顾患者术前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包括屈光度(SE)、角膜水平直径即白到白(WTW)、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ngle)、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及术中植入ICL的直径。术后1周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拱高(Vault)。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拱高值和眼部生物参数的相关性。按拱高大小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拱高组(<250 μm)、正常拱高组(250~1000 μm)和高拱高组(>1000 μm),对三组间眼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造成极端低拱高和极端高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指标 术后拱高值。结果 术后1周平均拱高为(645±247)μm。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拱高的回归方程为:Vault(μm)=180.954×ACD(mm) +99.805×WTW(mm)-2517.5,调整r2为0.069。低拱高组、正常拱高组、高拱高组三组间的ICL直径(127.9±3.8 mm、127.3±3.6 mm、130.2±2.8 mm)和ACD(2.95±0.29 mm、3.19±0.24 mm、3.29±0.22 mm)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年龄、SE、Angle、ACV、WTW、CCT、K1、K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D和WTW是影响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晶状体偏厚是极端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上遇到非年龄性晶状体偏厚者,在ICL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前房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0例(160眼)行SMIL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后表面高度(PCE)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低度近视组(≤-6.00 D,39例78眼)及高度近视组(>-6.00 D,41例82眼)患者ACD与各参数相关性。结果 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CC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1个月、4个月、8个月CCT均明显低于术前,患者术后4个月和8个月CCT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PCE、ACD、ACV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CE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前的ACD均高于术后1个月、4个月及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4个月及8个月ACV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ACD与ACV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1)。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ACD与ACA及ACV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中低度近视组患者术后ACD与PCE呈正相关(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ACD与PCE无相关性(P=0.089)。结论 SMILE术后ACD变浅,术后ACD、ACV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术后早期ACD的变化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术后调节力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surgery ,ICL)后眼前节参数变化及各参数与眼内压( intraocular pressure , IOP)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2014年于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ICL患者43例74眼,应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测量其术前、术后1、3、6 mo 前房容积( anterior chamber volume , ACV )、房角( 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 )、中央前房深度( 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拱高( vault)变化,并测量同一时期眼内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1、3、6mo相比,术后较术前ACV,ACA, ACD均较显著减小(P<0.01)。术后ACV,ACA,ACD在各随访观测时间点均稳定,术后vault 在1mo与6mo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t=27.66, P=0.01)。而IOP术前与术后各测量点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各时期 IOP 与ACV,ACA,ACD,拱高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CL术后眼前节参数ACV, ACA, ACD较术前均减小,术后早期即能达到稳定状态,眼内压具有同样的稳定性,且与 ACV, ACA, ACD, vault 变化无关,但仍需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后异常拱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ICL植入术后拱高不合适并行ICL更换手术患者60例(67眼)为更换组,手术后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其中拱高小于250 μm为低拱高组,拱高大于750 μm为高拱高组。选取同期ICL植入手术,并且随访期间拱高正常(250~750 μm)患者70例(70眼)作为正常拱高组。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水平直径(W-W)以及眼轴长度。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的参数包括后房角、睫状突高度(T值)、睫状沟垂直径、睫状沟水平径以及前房深度(ACD)。术后随访大于6个月,复查内容包括UCVA、屈光度数、BCVA、眼压、ECD以及拱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高拱高组和低拱高组在后房角、ICL尺寸、AC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拱高组与正常拱高组在ICL尺寸、后房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更换组的拱高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后房角、ICL尺寸、睫状沟水平径、T值、ACD和LT(调整R2=0.608,F=5.84,P<0.001)。低拱高组更换后仍有8眼拱高小于250 μm。高拱高组更换后拱高都在正常范围内。更换前后的手术眼在观察期间内均未发生前囊下白内障、持续性高眼压、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因素影响ICL植入术后的拱高,T值、后房角、睫状沟水平径、ACD、ICL尺寸都可能导致异常拱高。对于可能出现异常拱高的病例,可以结合后房角选择ICL尺寸,有助于获得合适的拱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选择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直径的可行 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 高度近视患者73例(146眼)。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各项眼前节指标,如水 平可见虹膜直径(HVID)、水平前房直径(HACD)、前房深度(ACD)等,综合这些指标应用STAAR 公司提供的ICL计算软件结果来选择ICL直径。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采用Friedman M检验、重复 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手术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 眼远视力(UDVA)较术前提高(x2 =156.08,P<0.001)。术后各时期有效指数、安全指数均大于1。术 前和随访期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ACD、房角宽度(ACA) 术后均较术前减少(t=4.63、31.17、23.57,均P<0.001)。术后拱高为(483±231)μm,其中理想拱高眼 数占比83.6%;将理想拱高眼的指标纳入回归分析,得到公式:ICL直径(mm)=6.474+0.43×HVID(mm) +0.299×ACD(mm)(R2 =0.44,F=36.23,P<0.001)。所有患者未出现白内障及房角粘连、青光眼等 并发症。结论: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选择的ICL直径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安全、有效。通过 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获得的HVID、ACD值可作为ICL直径选择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后近视患者早期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ICL V4c植入术,且术后1周裸眼视力(UC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周UCVA(logMAR)≥0的近视患者64例(64眼)为视力恢复较差组;匹配同期在我院行ICL植入术,且术后1周UCVA≥术前BCVA的近视患者160例(160眼)为视力恢复较好组。检查患者术前非接触性眼压(NCT)、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SE)、白到白距离(WTW)、角膜曲率(K)、角膜前表面中央扁平子午线曲率(K1)、角膜前表面陡峭子午线曲率(K2)、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中央角膜厚度(CCT)、瞳孔直径、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测量患者术后1周的非接触性眼压(NCT)、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SE)、拱高,并记录术中植入ICL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预期晶状体残留度数和ICL直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散瞳前后V4c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拱高、前房深度(ACD)及前房角(ACA)的变化,探讨V4c ICL植入术的效果及术后患者散瞳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 选取2018年2─9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V4c 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31例(62)眼,在术前及 术后6个月时,分别测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屈光度。在术后6个月时,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散瞳前后的拱高、ACD及ACA。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 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UCVA(LogMAR)分别为1.61±0.14、0.1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844,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02±0.05、0.01±0.03,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29,P<0.001)。散瞳前后拱高分别为(465±123)μm、(515±135)μm(t=-8.704, P<0.001),散瞳前后ACD分别为(2 966±83)μm、(3 009±89)μm(t=-9.899,P<0.001),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散瞳后3点位及9点位的ACA较散瞳前明显变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06, P<0.001;t=-15.163,P<0.001;)。结论:V4c ICL植入术是矫正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散瞳会使拱高升高及ACD加深,同时ACA宽度增加,术后6个月时对V4c ICL植入患者执行术后散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collamerlens,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26例(49眼),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前房容积和眼压,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为(3.04±0.21)mm,与术前(3.19±0.27)m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mm、4mm和6mm瞳孔直径区域各方位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0°、180°水平方位术后1个月前房角分别为(27.86±5.46)°和(27.95±5.36)°,较术前(42.05±6.73)°、(41.97±5.65)°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前房容积(129.17±18.90)mm3较术前(214.57±27.41)mm3显著减小,以上各指标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测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眼压为(15.31±2.44)mmHg(1kPa=7.5mmHg),较术前(17.46±1.79)mmHg显著降低(t=6.70,P=0.00),术后3个月恢复至(15.79±2.16)mmHg,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77)。结论 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发生改变,前房深度变浅、前房角变窄,但随访期内各观测指标稳定,未见进行性前房变浅、房角关闭或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 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 Bonferroni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 较术前减少44%~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 (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 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ICL植入术后鼻 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 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 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 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 没有进一步变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