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在血栓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应用重组PDI蛋白和PDI基因敲除小鼠通过凝血酶生成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asaay,TGA)探讨PDI对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组织因子抗体(4501)几乎完全抑制单核细胞介导的凝血酶产生(P0.001),表明该凝血反应依赖于组织因子;重组PDI蛋白(rPDI ss-ss)促进凝血酶的产生(P0.01);相比野生型单个核细胞,PDI敲除的单个核细胞促凝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PDI对于组织因子介导的凝血酶生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硫氧还蛋白5(thioredox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5,TXNDC5)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位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是蛋白质二硫键形成、异构及还原的关键限速酶,属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研究发现,在肿瘤领域对其研究较多。近年来研究显示,TXNDC5在代谢性疾病和纤维化相关疾病等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与最新相关疾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通过催化底物蛋白的二硫键调控其结构和功能。近期有研究发现小分子抑制剂PACMA-31(propynoic acid carbamoyl methyl amide-31)能够特异性地抑制PDI酶活性,本文我们将探讨PACMA-31对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还原酶活性测定实验验证PACMA-31抑制PDI酶活的特异性;通过血小板聚集实验、活体荧光显微镜实验和小鼠尾巴出血实验检测PACMA-31对血小板聚集,体内血栓形成和止血的影响。结果 PACMA-31能够显著地抑制重组PDI蛋白的还原酶活性,而不抑制重组ERp57蛋白的还原酶活性。PACMA-31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对血小板的积聚以及纤维蛋白形成起抑制作用,并能够延长小鼠尾巴出血时间。结论 PDI的小分子抑制剂PACMA-31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止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预后不良的心脏疾病,是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主要采取传统的方式结合介入手段予以治疗。近年来,这个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表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氧化还原状态和心肌损伤存在密切关系,这使得PDI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就PDI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以及针对PDI的潜在治疗思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P选择素(P—selectin.Ps)是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介导的细胞黏附在机体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初期起着主导作用.被认为是血小板活化的金标准,还是内皮细胞活化的重要标志,与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个表现,发病机制复杂,血小板活化与内皮细胞损伤是两个重要环节,黏附分子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对P选择素与DN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田力  范妮娜 《沈阳医学》2001,21(7):103-105
目的:探讨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的生物学功能主与内质网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Hillson方法及酶联免疫技术,测定家兔不同组织细胞内PDI的活性及其含量;结果:家兔不同组织细胞内均有PDI分布,但酶活性及含量差异显,在分泌功能旺盛的胰腺细胞,肝细胞其含量占细胞总蛋白的2-6%,是肌细胞的100倍,酶比活性为4-24unit/g,约为肌细胞的80-400倍,不同细胞微粒体获得率明显不同,单位重量微粒体蛋白含量基本相同;结论:不同细胞内质网含量不同,而单位重量内质网的蛋白种类和含量具有一定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UA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小板活化后的聚集和粘附。血小板的活化和聚积可能由血栓烷或ADP介导,在引发和加重冠脉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通过阻断血栓烷介导和ADP介导的聚积通路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可同时抑制这二条通路,可能比单用这二种药物作用更大。我们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MTP存在于细胞微粒体、内质网腔内,在内质网内含量最高,占总蛋白的0.5%-1.0%。用层析技术获得纯的MTP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表现为两种异构体,其分子质量是58000和88000;另外用沉降平衡技术测得的分子质量是150000,说明MTP有两种异源二聚体。氨基酸测序和免疫技术分析证明低的是一个亚单位,称为蛋白二硫化合物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它的二硫化合物异构酶活性能使新合成蛋白质的一对半胱胺酸残基形成二硫键。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表面含有丰富的膜糖蛋白,它们介导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和聚集,最终形成血栓,成为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基础。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后者可能是决定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之一,许多多态性位点已成为特定人群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通过检测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有助于诊断血栓性疾病,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研制的各种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人群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以及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质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直接或间接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有关,提示血小板与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常人20岁开始血管壁就逐渐发生改变,吸烟、高血压和遗传因素会加快血管损害的进程,从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血小板在“巡游”中与血管壁表面的内皮细胞“和平相处”。当血管损伤性病变发生时,内皮细胞缺损,暴露内皮下胶原等组织,即使血管不破,血小板亦会粘附、聚集、活化并在血管内形成止血栓,造成血管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对它的早期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活化血小板是血栓的主要组份之一,在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的作用。它和血循环中的静止血小板相比,表面暴露着许多新出现的特异性抗原,成为血小板活化或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记。因此,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单抗)可作为血栓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包括国内第一株抗人活化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抗SZ-51的制备,以及应用这株单抗所建立的血小板活化程度检测方法和对多种病理状态下血小板体内活化程度进行的研究。SZ-5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由本室改良的Kohler和Milstein法融合产生。单抗SZ-51识别的抗原位于静止血小板内α—颗粒膜上,当血小板活化脱颗粒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观察灵芝合剂是否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灵芝合剂组体外和体内(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内)形成的血栓重量和长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和缩短(P<0.01),提示灵芝合剂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血栓形成机理可能与抗凝、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EDD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以HCC827细胞及耐厄洛替尼的HCC827 (HCC827/ER)细胞为工具,CCK-8法检测HCC827/ER细胞的耐药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厄洛替尼处理48 h后,NEDD4mRNA和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及PI3 K/AK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NEDD4小干扰RNA(siNEDD4)转染HCC827/ER细胞,比较处理前后HCC827/ER细胞的厄洛替尼IC50变化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裸鼠成瘤实验在活体水平上进一步验证NEDD4在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结果 HCC827/ER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18.23 ±23.77);HCC827/ER细胞NEDD4mRNA和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水平均高于HCC827细胞;HCC827/ER细胞成功转染siNEDD4后,转染组的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水平降低,且厄洛替尼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裸鼠成瘤实验中转染组肿瘤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NEDD4通过激活PI3 K/AKT信号通路促进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是广泛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无核血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止血和形成血栓。Toll样受体(TLRs)是天然免疫受体,大量研究发现血小板表达多种TLRs且可通过识别配体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促进血栓形成。本文总结了血小板TLRs与血栓形成及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占新  王启贤 《医学综述》2008,14(22):3474-3477
组织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通过介导凝血激活促进血栓形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组织因子的内源性抑制剂,有两种同族异形体,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二者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独特作用。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就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生理作用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36例高凝状态患者进行了血栓弹力图(TEG)和抗凝血加生理盐水(9:1)稀释的TEG检测,并以18名正常人为对照。结果表明患者组TEG的凝血指数(CI)和血栓最大弹力度(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01和0.05).生理盐水稀释后69.4%的患者CI增高了,ma也明显增大,致使两组间差异更趋显著(P<0.001)。证实血液经生理盐水一定比例稀释后可提高TEG反映高凝状态的敏感性。作者认为CI超过50°,ma超过60mm为血液凝固性增高的表现。血液经9:1生理盐水稀释后CI增加超过原来20%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但却容易误诊、漏诊。近一个多世纪来经典的Virchow血栓形成三要素学说(血流缓慢、凝血功能亢进和血管壁损伤)一直占据着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学者的不断探索,我们发现VTE的发病机制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而免疫炎症反应在VTE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文中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功能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其与CRC疾病特征的关系. 方法 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2D-PAGE)分析12例配对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运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和MS/MS法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标记点进行鉴定和分析.找出CRC组织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脯氨酰-4-羟化酶(P4HB)β亚单位作为兴趣蛋白后,通过Western-blot验证,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4HB在CR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2D-PAGE分析和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CRC组织中 P4HB表达丰度比正常黏膜组织上调2.01倍(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RC组织中P4H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配对的正常黏膜组织[(1.36 ± 0.54)vs(0.74 ± 0.35)](P<0.05).P4HB蛋白在CRC组织、腺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减低,分别为43.85%(82/187),19.35%(12/62)及12.67%(19/150),三者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4HB蛋白表达与CRC的TNM分期(P=0.003)、肿瘤分化程度(P=0.020)、肿瘤大小(P<0.001)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P=0.880)、年龄(P=0.464)及肿瘤部位(P=0.293)无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在CRC患者中,P4HB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10). 结论 CRC组织中P4HB表达上调,这与CRC更晚的分期、低分化及较大的肿瘤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与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80例下肢深静脉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3组:①血栓组,②血栓前状态组,③正常组。并将各组反映凝血、纤溶机制的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FDP、Fbg等3项指标:血栓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组与血栓前状态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联合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ⅤT)的关系。方法取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下肢DⅤT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发射底物法检测2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水平,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DⅤT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蛋白C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DYT发生率与血浆凝血因子Ⅴ、Ⅷ高表达及蛋白C活性水平低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下肢DⅤT中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存在高表达,蛋白C活性低表达,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怀疑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分析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MSC7成像特点。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诊断为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其中9例为门静脉血栓,3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及脾静脉混合血栓。MSCT直接征象:平扫期血管腔内高或等密度影、强化扫描期可见受累静脉无对比剂充盈或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肠壁增厚、肠壁密度改变、肠腔积气、积液等特征。结论MSCT三期扫描能准确的诊断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并能够正确评估血栓范围、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指导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