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侃  胡晓霞 《医学综述》2022,(9):1701-1706+1712
母系表达基因3(MEG3)属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家族,在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lncRNA MEG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对肿瘤有负性调节作用。其主要通过与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自身甲基化在肿瘤中发挥作用。lncRNA MEG3通过参与促癌和抑癌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其也可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与微RNA结合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lncRNA MEG3也可通过Notch通路发挥调控肿瘤的作用,但此通路尚需深入研究。未来还需对lncRNA MEG3在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和更广泛的研究,以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银屑病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网络,为银屑病发病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参考。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到与其相关的编码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lncBase数据库预测lncRNA的靶向微小RNA(microRNA, miRNA);使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编码基因靶向miRNA;利用Cytoscape构建ceRNA网络。结果:本研究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构建出6个lncRNA(LIN01094、LINC01215、KLF-AS1、TINCR、EMX2OS、C14orf132)介导的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显示这些lncRNA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酶体、DNA复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差异表达的(lncRNA LIN01094、LINC01215、KLF-AS1、TINCR、EMX2OS、C14orf132)可能作为ceRNA发挥调控功能,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生物体内一类由内质网加工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双层脂质囊泡体,其内含多种生物信息分子,如脂质、蛋白质、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其中lncRNA可通过与miRNA、蛋白质等相互作用形成信号调节通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外泌体lncRNA的调节作用更是丰富了现有生物调控网络。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及外泌体lncRNA参与了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单核细胞等相关细胞的功能调控,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lncRNA及外泌体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作用、相关病理机制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lncRNAs是转录长度超过200 nt但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分子,miRNA是一种在物种中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lncRNA与miRNA、mRNA存在相互调节关系,形成了lncRNA-miRNA-mRNA相互调控网络。该网络主要通过“ceRNA”机制,参与了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免疫信号通路的调控,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该文总结了lncRNA-miRNA-mRNA轴在炎症反应调控、重要免疫细胞调控中的研究,探讨lncRNA-miRNA-mRNA在炎症进展、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脓毒症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nt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诱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目前已发现 lncRNA在包括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中呈差异性表达,可能的调节机制是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和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综述lncRNA参与肝脏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预测lncRNA作用新靶点,为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研究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其功能。方法 分别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宣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入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门诊健康体检孕妇(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各3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获得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查明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向调控的m RNA转录本的生物信息学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s 333个,mRNA 2 036个,其中上调的lncRNAs 169个,m RNA645个;下调的lncRNAs 164个,m RNA 1 391个;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向调控的mRNA转录本主要富集在转录因子AP-1复合物、蛋白质复合物分解的调控、免疫系统调节、防御反应、细胞解剖实体、大分子代谢过程的调控、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的调控、胞浆、代谢过程调节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向调控的m RNA转录本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B细胞受体信号...  相似文献   

7.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不具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转录本。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一些lncRNAs可通过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而Wnt信号通路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结构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相应作用。典型Wnt信号通路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其相关的多种lncRNAs可参与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癫痫、神经精神疾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lncRNA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或许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爱婷  吴巍芸 《海南医学》2023,(9):1344-134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几乎没有蛋白质编码潜能的RNA,可通过与RNA结合蛋白结合、作为竞争性内源RNA、表观遗传学修饰和影响RNA代谢等方式,在转录、转录后翻译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或影响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在CRC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lncRNAs在CRC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索其作为CRC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βB2基因敲除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其影响睾丸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lncRNA芯片技术,筛选野生型(WT)和βb2基因敲除(KO)小鼠睾丸组织(均n=3)中lncRNA及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变化;对差异表达lncRNA和mRNA进行GO数据库分析及KEGG数据库分析,建立调控网络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探讨调控通路.结果 (1)两组小鼠睾丸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共140条,mRNA共477条;(2)通过GO数据库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共12条,其中上调7条,下调5条;(3)经KEGG数据库进行路径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RNA主要经由Ca2+信号、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起作用;(4)用关联矩阵法建立了lncRNA和mRNA共表达网络图,共有17个节点,12条连接,包含9条lncRNA和8条mRNA;其中Rsl1由3条lncRNA调控,Lpo和Mpo各由2条lncRNA调控,Hdac1、Ephb4等各由1条lncRNA调控.(5) 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βB2基因敲除小鼠睾丸组织中,lncRNA A-30-P01019163和P2rx7的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lncRNA与βB2基因的晶状体外功能密切相关,其中lncRNA A-30-P01019163可能通过调控下游P2rx7 mRNA的表达影响睾丸组织细胞周期及信号转导,进而调控睾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性体轴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三妙丸(modified Sanmiao pill,MSMP)对THP-1细胞痛风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共同诱导建立THP-1细胞痛风炎症模型。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SU与LPS联用可诱导THP-1细胞产生典型痛风炎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P-1细胞分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NLRP3炎性体轴相关蛋白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磷酸化NF-κB p65(phospho-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hospho-inhibitor of NF-κB α,p-IκBα)、磷酸化IκB激酶α(phospho-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 α,p-IKKα)及上游调节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MSMP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对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两条路径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不同剂量的MSMP显著降低IL-1β的分泌(P<0.01),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p-NF-κB、p-IκBα、p-IKKα及MyD88、TLR2、TLR4等蛋白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MSMP在痛风炎症细胞模型上表现出较强的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其机制与调控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来肝脏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肝脏疾病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主线,对近年来lncRNA调控肝脏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lncRNA通过调节肝脏疾病中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由巨噬细胞超活化所导 致的非可控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逐渐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超活化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 有效途径之一。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并促进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 “明星通路”,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在已有的免疫炎症性疾病中Notch,NF-κB,NLRP3炎 症小体三者之间构成了上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可通过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3.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是各组织细胞中普通存在的一条信号通路,通过激酶级联反应调节细胞内微丝骨架的聚合状态,参与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该文就该信号通路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CNS炎性脱髓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Notch信号通路与多种免疫细胞、传导通路、分子等调控机制密切相关。Notch信号通路在包含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Notch信号通路的结构与生理学特征、调控功能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5.
Janus 激酶是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在许多参与免疫的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 JAK-STAT 信号通路对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免疫调节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与疾病及药物创新相干的研 究都集中于炎症疾病及肿瘤疾病。JAK 激酶可能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小分子Janus 激酶抑 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的检测,探讨通络地龟汤(TLDGD)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KD模型组、DKD+TLDGD组,TLDGD灌胃8周后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24 h protein,24 hPro)、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TLDGD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lncRNA和mRNA,进行聚类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lncRNA调控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KD模型组Scr、BUN、24 hPro、FBG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KD模型组相比,DKD+TLDGD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TLDGD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LDGD调控了84个lnc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42个,下调4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表达的mRNA共189个,其中上调132个、下调5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O分析方法,发现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炎症中的细胞迁移、炎症反应、细胞黏附、免疫学过程等生物学过程。靶基因分子功能分析显示,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具有肽链内切酶抑制剂活性、肝素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等功能;信号通路预测显示TLDGD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黏着斑等。结论:TLDGD可能通过调控多种lncRNA和mRNA的表达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等多个层面调节基因表达,其功能失调与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细胞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主要依赖溶酶体的降解途径,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细胞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LncRN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LncRNA调控细胞自噬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未见详细综述。本文综述了LncRNA在细胞自噬中的调控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RNA结合蛋白(RBP)在基因调控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参与RNA的翻译、修饰、剪接和转运等重要生命活动,探索RBP对RNA的具体作用意义重大。多项研究表明RBP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相关。哺乳动物的Musashi (Msi)家族是一类进化保守且功能强大的RBP,其家族成员Msi1和Msi2在调控干细胞活性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为通过绑定并调节mRNA的翻译、稳定性及其下游的细胞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物学进程,其中Msi2与胚胎的生长发育、肿瘤干细胞的维持、血液系统肿瘤的发展等密切相关,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Msi2在实体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耐药等。具体机制上Msi2主要涉及Wnt/β-catenin、TGF-β/SMAD3、Akt/mTOR、JAK/STAT和Numb及其相关信号通路(Notch、p53和Hedgehog通路)等信号通路。将Msi2基因作为靶点指导肿瘤治疗的临床前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本文就Msi2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在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丝裂素活化激酶(MAPK)级联信号转导途径是许多信号转导通路的整合点。许多酪氨酸激酶都可以通过刺激信号级联反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38 MAPK通路是MAPK家族主要成员之一。p38 MAPK在脑缺血后早期被激活,参与炎性反应、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在脑缺血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p38 MAPK抑制剂可望成为脑缺血性损伤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S1P (Sphingosine-1-Phosphate,鞘氨醇-1-磷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类分子,其通过与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S1P 1-5)结合从而发挥生理作用。它在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上皮和内皮的屏障功能、淋巴细胞转运、肿瘤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S1P信号通路参与多种免疫反应,因此S1P受体调节剂可能有助于治疗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各种研究发现,S1P信号通路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故本文对S1P信号通路在皮肤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皮肤病中的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