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慧梅  鲁德甫  王智明  刘力  叶显俊 《安徽医药》2018,22(10):1953-1955
目的 运用对比超声增强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估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分级与急性前循环责任病灶侧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对6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行CEUS,根据斑块造影增强程度分为Ⅰ~Ⅳ级,并检测所有斑块的厚度。 结果 与非责任病灶侧相比,前循环责任病灶侧脑梗死检出低回声斑块53例(88.3%),经CEUS检测,责任病灶侧低回声斑块Ⅲ级增强患者比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χ2分别为5.588,3.565,P<0.05),但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责任病灶侧Ⅲ级与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责任病灶侧(χ2=8.394,P=0.004)。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厚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9,P<0.001)。 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与病灶侧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程度有关,Ⅲ、Ⅳ级增强者斑块更易损,并随着斑块厚度的增加,斑块强化程度增加。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程度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发生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晓春  陈利民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48-2648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38例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做对照。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59.8%,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入口和起始处(96.7%),以低回声斑块为主(64.7%),92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8.7%。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稳定性,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14-12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60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5例(75.0%),对照组4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P<0.01).脑梗死组45例中共检出斑块72个,对照组11例中共检出斑块18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88、10.13,均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0.73、10.70,均P<0.01).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最密切.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彩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 046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采用 χ2检验分析脑卒中病人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特点及不同年龄组、不同慢性病之间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46例脑卒中病人中,左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更高(62.72%)且更易多发(32.60%)。斑块检出率:颈总动脉(52.58%)>颈动脉窦部(44.26%)>颈内动脉(12.52%)。不同年龄组的脑卒中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形成、中度以上狭窄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者颈动脉 IMT增厚、斑块形成、中度以上狭窄的检出率(87.73%、75.06%、9.95%)与无高血压者(77.57%、63.97%、4.7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者颈动脉 IMT增厚、斑块形成的检出率(90.14%,78.10%)与无糖尿病者(83.29%、70.0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脂者颈动脉 IMT增厚的检出率(89.95%)与无高血脂者(83.8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血压、高体质量指数(BMI);中度及以上狭窄的危险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血压。结论超声可有效评估脑卒中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观察组200例患者和对照组12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情况和相关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CA率为65.50%,以软斑和复合斑为主;对照组CA率为36.67%,以硬斑和扁平斑为主。观察组左右侧CCA的IM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双侧SPV、EDV均低于对照组,两组S/D、RI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普勒超声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可及早、尽快地发现斑块并确定其性质,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并做出预报,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价值。方法 45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CIMT增厚组(CIMT≥1.0 mm,250例)和CIMT正常组(CIMT<1.0 mm,209例),检测血常规、Hcy、免疫球蛋白和癌胚抗原(CEA)等相关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FAR等,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的危险因素。结果与CIMT正常组比较,CIMT增厚组患者年龄大、男性比例高及住院时间长,且NLR、PLR、血沉、CRP、Hcy、CEA及FAR均增高,而LMR和免疫球蛋白M均降低(P<0.05)。年龄、Hcy及FAR为脑梗死患者CIMT增厚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检测血清FAR及Hcy水平评估脑梗死患者CIMT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onoCT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检查颈部血管检查,并与1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116例患者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为72%,IMT明显增厚,高血压组中以软斑、扁平斑为多见。患者随着血压分级的增加,斑块的发生率也增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onoCT技术能动态地观察、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正逐渐成为评价颈动脉疾病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其病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辽宁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清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50例和HbA1c升高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析HbA1c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HbA1c升高组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HbA1c正常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HbA1c水平越高(P<0.05).HbA1c升高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高于HbA1c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HbA1c正常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较差.HbA1c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判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9例,发生率为76.3%,对照组20例中有3例(15.0%)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IMT(1.12±0.29)mm,对照组IMT(0.76±0.1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Irisin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根据IMT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IMT<0.85 mm,n=14)、内膜增厚组(0.85 mm≤IMT<1.3 mm,n=36)、斑块形成组(≥1.3 mm,n=22),并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risin水平,按血清Irisin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3.23 mg/L),Q2组(3.23~4.10 mg/L),Q3组(4.10~4.95 mg/L),Q4组(>4.95 mg/L);分析不同血清Irisin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Q1组收缩压、LDL-C、hs-CRP水平明显高于Q4组(均P<0.05);Q1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Q3、Q4组(P<0.05);Q1组、Q2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Q3组和Q4组(P<0.05或0.01);IMT增厚组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P<0.05),IMT斑块组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和增厚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r=0.604,P=0.005)、收缩压(r=0.551,P=0.012)、LDL-C(r=0.587,P=0.007)、尿酸(r=0.613,P=0.004)、hs-CRP(r=0.500,P=0.025)呈正相关,与血清Irisin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酸、LDL-C、hs-CRP、Irisin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risin水平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将80例T2DM分为合并脑梗死的糖尿病组(DMCI)22例,单纯糖尿病组(DM)5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T2DM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平均IMT比无脑梗死组明显增厚(P〈0.05)。结论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可以作为预知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丽  高俊峰 《安徽医药》2011,15(3):345-34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与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40例脑梗死和10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入组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CAA斑块发生的关系,通过不同级别的CAA斑块在各组中的分布的情况比较,以及不同性质斑块的发生情况,来了解CAA斑块在复发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CAA斑块的发生与年龄、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相关(P<0.05);脑梗死组CAA斑块的发生率较非脑梗死组高(P<0.01),复发脑梗死组斑块的发生率及斑块级别更高。复发脑梗死组斑块多为扁平斑、软斑及混合斑(60%),溃疡斑少见。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是C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CAA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复发脑梗死斑块的发生率及斑块级别更高,且多为扁平斑、软斑及混合斑(60%),溃疡斑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CAA斑块的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瞿萍  夏兰  陈贵海 《河北医药》2010,32(13):1701-1702
目的探讨炎性反应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其在CAS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脑梗死病患者556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评定标准:IMT≤0.9mm为正常,0.9mm〈IMT≤1.5mm为硬化,IMT〉1.5mm为斑块形成,管腔狭窄≥30%为狭窄。同时检测血白细胞、纤维蛋白原及其他生化指标,运用逻辑回归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CAS的作用大小。结果年龄、收缩压、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炎性标志物纤雏蛋白原及白细胞对CAS的形成及发展影响较大。结论炎性反应与脑梗死患者CAS的形成及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侍艳  张迎春 《安徽医药》2016,20(2):320-323
目的 研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5例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测双侧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收缩期血管内径(Ds)、CCA平均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并记录CCA及颈内动脉(ICA)斑块的回声强度、数目及斑块累及的血管数。结果 脑梗死组CTA双侧CCA-Ds、CCA-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双侧MCA-RI、MCA-PI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混合回声和低回声斑块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可以协助早期诊断MCA粥样硬化性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与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58例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成人,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IMT。结果:脑梗死组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血流速度(EDV)、EDV/PSV及血流加速度(AC-CEL)减低,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增高;脑梗死组血流PI与颈总动脉-IMT(CCA-IMT)及颈内动脉-IMT(BIF-IMT)呈正相关性(r=0.263,P=0.023;r=0.261,P=0.024);RI与BIF-IMT呈正相关性(r=0.265,P=0.022);EDV与BIF-IMT呈负相关性(r=-0.40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US)对2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颈动脉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软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硬斑.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2 0例 ,分为 3组 ,降纤酶大、小剂量组和对照组 ,各 4 0例。大剂量组予降纤酶 10U ,静脉滴注 (静滴 ) ,隔日一次 ,共 7次 ,总剂量 70U。小剂量组于发病d 1,3,5分别予降纤酶10 ,5 ,5U ,静滴 ,总剂量 2 0U。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 +丹参注射液 2 0mL ,静滴 ,qd×14d。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 93% ,高于其他 2组 (均为 78% )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幅大于小剂量组(P <0 .0 1)。治疗后 3mo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大剂量组 (5±s 6 )分 ,小剂量组 (12± 6 )分 (P <0 .0 1)。大剂量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明显 ,脑梗死复发率大剂量组明显低于其他 2组。治疗中未见严重出血情况。结论 :大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肯定 ,且能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将0.13 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1次/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7 d后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持久、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MMP-9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95例,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97例。入选对象均B超检测颈动脉IMT,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SBP、DBP、HbAlc、IMT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MT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IMT增厚组(54.0%)脑梗死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