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肠道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拟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DEX组包括子宫颈癌12例, 子宫内膜癌10例, 卵巢癌8例;对照组包括子宫颈癌14例, 子宫内膜癌9例, 卵巢癌7例。DEX组采用DEX 0.5 μg/kg进行常规静脉麻醉诱导(10 min内输注完毕), 全身麻醉维持期间静脉泵注DEX 0.2 μg·kg-1·h-1, 至手术前30 min停药;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0.9% NaCl溶液。在麻醉诱导开始前10 min(T0)、术末(T1)和术后1 d(T2)抽取患者静脉血, 检测并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免疫指标CD4+、CD8+细胞比例和CD4+/CD8+。记录并比较两组气腹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在T0时刻, DEX组与对照组COR、E、N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时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值在化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40例健康对照组及40例大肠癌治疗组化疗前后进行血清VEGF含量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化疗前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化疗后(P<0.001);化疗有效(CR+PR)患者血清VEGF含量显著低于化疗无效(NC+PD)患者(P<0.001)。大肠癌组临床分期Ⅰ~Ⅱ期血清VEGF含量显著低于Ⅲ~Ⅳ期(P<0.001);侵袭程度低(T1+T2)者血清VEGF含量显著低于侵袭程度高(T3+T4)者(P<0.001);高分化者的血清VEGF含量显著低于低分化者(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含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 血清VEGF含量在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78例早期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采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全身静脉麻醉,治疗组给予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治疗组苏醒后即刻疼痛评分为(1.60±0.78)分,而对照组为(2.98±0.89)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术毕(T2)与术后3 d(T3)的血清CD4+值都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1)(P<0.05),不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的肺炎、腹胀、腹泻、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少(P<0.05),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发挥更好的镇痛作用,能减少术后免疫损伤,安全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小剂量DEX组(D1组)和大剂量DEX组(D2组)各20例。D1和D2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0.5、1.0 μg/kg DEX, 10 min输注完成, 并在麻醉维持期间分别泵注0.5、1.0 μg·kg-1·h-1 DEX, 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泵注等量0.9% NaCl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解除气腹后1 h(T2)、解除气腹后24 h(T3)后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进行检测, 比较3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和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CD4+/CD8+变化, 记录围术期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在T1、T2、T3时刻, 对照组IL-6表达水平分别为(7.95±0.26)pg/ml、(8.30±0.24)pg/ml、(8.35±0.28)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老年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3例、健康体检者52例。所有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锌含量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P<0.05);前列腺增生组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低分化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而血清锌含量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P<0.05);中分化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高分化,而血清锌含量低于高分化(P<0.05)。T4期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T3、T2和T1期,而血清锌含量低于T3、T2和T1期(P<0.05);T3期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T2和T1期,而血清锌含量低于T2和T1期(P<0.05);T2期血清铁和铜含量高于T1期,而血清锌含量低于T1期(P<0.05)。血清铁、铜与低分化和T3-T4分期前列腺癌患者呈正相关,而血清锌与低分化和T3-T4分期前列腺癌患者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前列腺癌血清铁和铜含量升高,而血清锌含量下降,且血清铁、铜与前列腺癌低分化和T3-T4分期呈正相关,而血清锌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子宫肌瘤SULT1A1蛋白表达和性激素含量,分析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30例子宫肌瘤患者、3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以及10例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清及组织匀浆中E2、P、T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SULT1A1蛋白的表达,并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肌瘤组血清E2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女性组(P<0.05),其T含量则明显高于健康女性组(P<0.01),P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E2含量显著高于肌瘤包膜外子宫肌层组织及CINⅢ患者子宫肌层组织(P<0.001)、前二者P、T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中SULT1A1蛋白表达与肌瘤包膜外子宫肌层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5).肌瘤组织,肌瘤包膜外子宫肌层组织和CINⅢ患者子宫肌层组织中SULT1A1蛋白相对含量与相应组织匀浆E2含量均为负相关,与相应血清E2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子宫肌瘤组织局部SULT1A1蛋白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余岚  王晓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6):2917-29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 min予以0.5 μg/kg右美托咪定稀释后在10 min泵完,随后以0.4 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前40 min;对照组以同样方法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镇痛均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于给药前(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 h(T3)和术后24 h(T4)对炎性因子(IL-6、TNF-α)及肠道通透性指标(DAO、D-LAC)进行监测。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T2、T3、T4时,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T2、T3、T4时,观察组血清DAO、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和肠黏膜损伤,促进肠道功能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和NK)的活性均较术前减弱(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患者各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术前水平相近(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和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含量分别为(25.2±5.8)g/L、(136.7±18.8)g/L和(25.5±6.0)g/L、(134.3±17.7)g/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实验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72.5±22.8)g/L、(37.6±7.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5.5±20.5)g/L、(31.3±7.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脑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以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肿瘤医院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接收的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肿瘤手术的82例老年脑肿瘤患者,ASA Ⅰ或Ⅱ级,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观察组:麻醉诱导10 min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诱导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h),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终止时(T2)的HR和MAP,并监测T0、T2及术后24 h(T3)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同时记录麻醉药物的用量和两组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T1、T2时的HR、MAP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于T2、T3时的SjvO2比对照组高,CERO2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T2、T3时与T0时比较,观察组的NSE、S100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麻醉药物的总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在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老年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脑氧代谢,减轻脑损伤程度,达到脑保护作用。同时减少了术中麻醉药物(七氟烷、丙泊酚)的用量;还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正常血红蛋白组(A组:n=40,Hb≥120 g/L)、轻度贫血组(B组:n=40,90≤Hb<120 g/L)、中度贫血组(C组:n=40,60≤Hb<90 g/L),各组再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S组,n=20)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P组,n=20)两个亚组。分别于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气腹建立时(T4)、拔除气管导管时(T5)和术后2 h(T6)抽取静脉血,记录各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气腹压、气腹时间、总出血量、输血量和总输液量;比较每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所需丙泊酚或七氟烷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皮质醇、5-羟色胺(5-HT)的浓度。结果 S组内比较七氟烷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P组患者诱导及维持期丙泊酚用量较AP组明显减少(P<0.05)。S组睁眼时间比P组短(P<0.05),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P组高(P<0.05)。S组和P组患者T3、T5时点较T1时点的皮质醇与5?鄄HT浓度明显升高,较T2时点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较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苏醒慢,但躁动及呕吐发生率低。中度贫血患者较正常血红蛋白患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少,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QLB2)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全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LB2组(Q组)和对照组,各53例。Q组于全麻诱导后行QLB2,对照组只行全麻。比较两组瑞芬太尼的总用量、罗库溴铵追加剂量、补救性镇痛次数及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苏醒指标、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 h、4 h、8 h、12 h、24 h两组 静态和动态时VAS评分;比较给药前、术毕、术后4 h、24 h(T1、T2、T3、T4)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Q组瑞芬太尼用量、罗库溴铵追加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Q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Q组患者补救性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 h、4 h、8 h、12 h、24 h时,Q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组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T2、T3、T4时,Q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Q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Q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QLB2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和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患者60名,随机分入N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C组(常规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NI值及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分别记录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30min(T3)、肿瘤切完时(T4)、停止输注丙泊酚时(T5)、清醒拔管后(T6)、听从指令(T7)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RPP与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o Prop),记录N组相应时间点的Narcotrend指数(NI);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清醒拔管时间,不良反应、随访及术后术中知晓情况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N组与C组SBP、DBP、HR、RPP均显著增高(P<0.05);N组NI值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r=-0.784,P<0.05)。N组患者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量均少于C组患者(P<0.05),术后N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清醒拔管时间较C组均明显缩短,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N组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C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天VAS评分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Narcotrend监测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能精确调节手术麻醉深度,有效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用药,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系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两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0 min(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6 h(T6)、12 h(T7)、24 h(T8)时的VAS评分和拔管后10 min的躁动评分(RS)、警觉/镇静评分(OAA/S);同时,观察T1、T3、T4、T6、T7、T8时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HR、MAP水平均较T1时有所下降(P<0.05),在T3-T5时,实验组的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E、E水平均在T3、T4时较T1时有所升高(P<0.05),且在T7、T8时均出现下降趋势(P<0.05),在T3、T4、T6、T7、T8这5个时间点,实验组的NE、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S、OAA/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SPO2在两组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维持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并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或Ⅱ级的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30例,用胸阻抗法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 h(T2)、气腹后2 h(T2)时的HR、SB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肿瘤患者选择适宜的麻醉深度,减少围术期炎症反应维护术后免疫力,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08月-2019年01月我院普外科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66例,年龄34~88岁,体重40~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镇静麻醉深度,分为浅镇静麻醉组(AAI值在40-30范围内)、深镇静麻醉组(AAI值在29-20范围内)、传统麻醉组,根据血压、心率波动及制动、流泪、呛咳等指标及麻醉医师的经验调控镇静麻醉深度。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手术开始后2 h(T2)、手术后24 h(T3)、手术后48 h(T4)及72 h(T5)时点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 )、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组间比较,IL-2血浆浓度T1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4和T5时点深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L-4血浆浓度比较,T2和T4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4时点浅麻醉组与深麻醉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升高(P<0.05)。TNF-α血浆浓度比较,T1、T2和T4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1时点浅麻醉组与深麻醉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浅镇静麻醉即AAI值在40-30范围比深镇静麻醉即AAI值在29-20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肿瘤患者围术期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IL-4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保护患者免疫状态,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全麻对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稀释成10 ml在10分钟内泵注完;对照组予以10 ml生理盐水10分钟内泵注完。入室后两组均予以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6 L/min)麻醉诱导,保持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患儿仰卧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3%~4%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镇静评分和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清醒拔管(T5)各时间点的MAP、HR、BIS;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清醒拔管后5 min(T6)及拔管后10 min(T7)的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诱导前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HR、BI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拔管后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全麻应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可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防止患儿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及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对幕上脑肿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幕上脑肿瘤患者(90例)堆积分为2组,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硬脑膜切开时(T3)、肿瘤取出时(T4)、术毕(T5)、术后24 h(T6)患者脑氧供需平衡指标,即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动脉血血氧含量(CaO2);对比各时间点患者脑能量代谢指标,即脑乳酸氧指数(LOI)、葡萄糖摄取率(GluER)、脑乳酸生成率(LacPR) 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清NSE、S-100β、MDA、SOD水平。结果:T3、T4、T5、T6时观察组CERO2、Ca-jvO2水平较对照组低,SjvO2水平较对照组高,均 为P<0.05。观察组T4、T5时LacPR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3、T4、T5、T6时观察组S-100β、NSE、MDA水平较对照组低,SOD水平较对照组高,均为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使幕上脑肿瘤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得到改善,降低自由基水平和多种脑损伤特异性蛋白水平,有效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