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因其多重耐药、易定植和易变异等特征,已成为难治性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耐药性变迁情况,现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某院2010—2013年CRAB血流感染患者163例,并以同期68例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结果 CRA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感染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OR及OR95%CI:1.27(5.55~22.89)]及入住过急诊室[OR及OR95%CI:3.57(1.67~7.62)]。鲍曼不动杆菌(AB)血流感染患者28 d生存率CRAB为66.17%,而CSAB为96.95%,CRAB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CSAB组(χ2=15.71,P0.001)。影响AB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感染CRAB(HR95%CI:3.01~67.28)、血液病(HR95%CI:3.77~25.97)、心功能不全(HR95%CI:2.10~20.41)、入住ICU(HR95%CI:1.01~5.28)及年龄(HR95%CI:1.01~1.04)。结论感染前入住ICU以及入住过急诊室是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CRAB血流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将两组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46对,CRAB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79 192元,CSAB组为82 314元,两组差值为96 878元;CRAB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49 d,CSAB组为27 d,两组差值为22 d;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AB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药费(29 246元)、材料费(19 465元)和治疗费(12 872元),占直接经济损失费用的63.6%。结论 CRAB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日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因此降低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产金属酶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药敏试验采用K-B法,金属酶检测采用CAZ-EDTA协同试验。结果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8株,主要来自ICU、消化内科、急诊病区等科室。其中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30株(44%),耐药菌中对哌拉西林、头孢唑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耐药;耐药菌和非耐药菌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均<50%耐药;30株耐药株产金属酶的有5株(16.7%)。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维持较高水平;且主要集中在ICU;产金属酶是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应加强对临床产酶株的检测,加强临床抗生素的管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丁胺卡那霉素外已接近几乎全部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12月所有住院患者送检标本CRAB检出情况,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21株AB中检出CRAB231株,CRAB检出率为32.04%。1—4季度中每季度CRAB的检出率分别为48.99%(73/149)、41.98%(68/162)、27.39%(63/230)、15.00%(27/180),呈下降趋势(P0.001)。CRAB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40株,60.61%),其次是创面分泌物(33株,14.28%)和尿标本(24株,10.39%)。CRAB主要来源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101株,43.72%)、神经外科(37株,16.02%)及烧伤整形科(22株,9.52%)。C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5.28%~90.48%,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9.48%),未发现对多粘菌素B耐药的菌株。结论 CRAB耐药性较为严重,应针对重点科室进行重点管理,采取科学防控举措,有效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样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在4年的痰检测样本中,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234株,占总体痰样本细菌检出率的8.5%.所有菌株均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4%~9%和5%~6%,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临床危重病患者(ICU、脑外科、烧伤科、呼吸内科)多见.大部分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芮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跃务人员应加强监测,并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规范抗生素应用,保持敏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近3年的耐药状况及分布,为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鲍氏不动杆菌372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5.4及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7.4%;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不同,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占40.5%;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6.5%。结论 ICU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非ICU严重;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现状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以API 20 NE 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在临床多科室均可发生,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亚胺培南最低,为2.2%,其后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9.3%)、米诺环素(53.4%)、头孢吡肟(63.4%)、阿米卡星(71.1%)、头孢他啶(71.6%)、氨曲南(73.9%)、复方磺胺(76.1%)、环丙沙星(76.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日趋严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大其耐药性的检测力度,防止医院内感染和耐药性播散[1].  相似文献   

10.
292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本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尿、血、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对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根据微量稀释法所测得的MIC值判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005-2007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92株(3.02%)。2006年、2007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4.05%、3.03%)较2005年(1.69%)明显增加;临床分布以ICU最多(239株,占81.85%),分离标本痰液最高(278株,占95.21%);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高;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ICU显著高于非ICU病区。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率逐年递增,呈现出耐药性逐渐增强趋势。尤其是ICU病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多重耐药菌,甚至全耐药菌的出现给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多项试验研究证明,细菌可在抗菌药物等压力条件下通过产生特异性的ncRNAs或通过其构像的变化调控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在调节细菌的耐药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结调控性非编码RNAs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调控作用及其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以期为应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1 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3株(36.10%),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真菌112株(10.55%),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是血标本分离菌的主要来源科室,共308株(29.03%),其次为血液内科和小儿内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2.96%、33.1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83.61%、45.45%。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从确诊患者中随机挑选部分患者作为建模组,并根据是否具备隐匿性分为隐匿性肺炎组、非隐匿性肺炎组,其余病例作为验证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用R4.0.3软件构建nomogram图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148例(隐匿性肺炎75例、非隐匿性肺炎73例)用于建模,68例(隐匿性肺炎37例、非隐匿性肺炎31例)用于验证。糖尿病(OR=2.565,95%CI:1.094~6.015)、重度痴呆(OR=3.079,95%CI:1.116~8.494)、痴呆病程≥10年(OR=5.782,95%CI:2.139~15.627)、年龄≥80岁(OR=2.737,95%CI:1.011~7.413)、长期卧床(OR=4.835,95%CI:1.716~13.625)为痴呆合并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该5项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验证组AUC为0.756,提示该模型诊断能力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decision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有较高的获益性。结论 年龄≥80岁、重度痴呆、痴呆病程≥10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模型个体化可预测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概率,从而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病例与环境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探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特征与传播耐药基因的途径。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作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基因测序。结果2013—2014年ICU临床病例标本分离的1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菌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耐药率在96%以上。环境标本分离的10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达62.39%;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氨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3.21%、55.96%。基因分析显示主动外排泵adBe阳性时,它分别与A类、D类β-内酰胺酶或A类、C类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carO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等相关。carO基因与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aac(6′)-Ⅰb、D类β-内酰胺酶OXA-51, 66群、回旋拓普酶gyrA基因相关。结论携带adBe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具有重要作用;膜孔蛋白carO阳性, 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渗透, 要谨防新耐药基因的亚型出现,加强病区环境消毒与管理,有效阻断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院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特性、主要流行克隆型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为更好地防控CRA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32株非重复CRAB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药敏检测,结晶紫染色法检测CRAB生物膜形成能力,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CRAB克隆多态性。结果 32株CRAB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低(68.6%),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78%。PFGE同源性结果显示,32株CRAB可分为9个(A~I型)不同克隆型,每个克隆型包括1~9株,主要的流行克隆型是A型(9株)和E型(7株)。32株CRAB中,14株(43.8%)有生物膜形成能力且均为弱阳性;各克隆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36,P=0.659)。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产膜菌与非产膜菌两组间仅庆大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9,P0.05)。结论该院CRAB存在以A型和E型为主的不同克隆型传播,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能提高菌株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591...  相似文献   

17.
鲍曼不动杆菌(Acietobacter baumannnii)属于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更为复杂。由于药物灭活酶、外排泵等机制导致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此临床治疗变得十分困难,患者病死率比较高。本次研究主要是对近年来发现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当前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21年甘肃省医院临床尿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甘肃省2021年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尿标本病原菌的耐药监测资料,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1版标准判断药物敏感性,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21年尿标本中纳入分析的细菌共13 980株,革兰阴性菌占76.5%(10 692株),革兰阳性菌占23.5%(3 288株)。男性患者检出菌株占40.5%(5 656株),女性患者占59.5%(8 32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较高,男性患者中>30%。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1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2%。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2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5%。 结论 不同性别患者尿标本检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均有不同,临床可根据本地区耐药监测情况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全国临床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分析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结果 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每年血标本临床分离毗邻颗粒链菌为83~152株,2017年后呈逐渐增多趋势。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3.7%,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90%左右,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2.8%,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65.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32.7%、46.8%。2014—2021年毗邻颗粒链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结论 临床血标本毗邻颗粒链菌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