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临床治疗联合同伴支持、移动医疗技术和舒缓音乐治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优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方法2014年1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通过电话招募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共372例患者自愿参加项目。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共剔除179例不符合标准的患者,最终入选193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常规治疗和大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常规治疗和同伴小组组长组织的小组教育(第1阶段干预);研究进行到第8个月,开展第2阶段研究,根据抑郁、睡眠障碍患者入选排除标准,入选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多重干预组(22例)和常规社区组(23例),开展6个月的多重干预研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腰臀比、自我效能得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评分(PSQI)、患者健康问卷(PHQ-9)得分情况。 结果第1阶段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的HbA1c与基线相比,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1.17% vs.7.15%± 1.04%,t=0.148 ,P〉0.05),自我效能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85±16.40 vs.109.20±13.88,t= 0.148,P〈0.05);对照组的HbA1c,较基线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6%±1.37% vs.7.53%±1.63%,t= 2.148,P〈0.05),自我效能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36±14.34 vs.102.09±14.67,t=2.132,P〈0.05),且对照组与干预组在自我效能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9±14.67 vs.109.20±13.88,t=2.643,P〈 0.05)。第2阶段干预结束后,与第8个月相比,多重干预组的PHQ-9得分(8.09±2.45 vs.2.55±1.67,t= 2.860,P〈0.05),自我效能总得分方面(104.09±16.40 vs.110.96±13.86 ,t=2.120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重干预组PHQ-9得分(5.95±4.02 vs.2.55±1.67 ,t=2.630,P〈0.05),和自我效能得分均优于常规社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8±17.68 vs.110.96±13.86 ,t=2.962,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多重干预,如同伴支持、移动医疗技术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自我管理行为以及疾病相关伴随状态等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139例鼻咽癌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外照射放疗(n=56)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n=83)。分别测量常规组和IMRT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组O点误差(3.01±1,78mm)、X轴误差(3.85±2.03mm)、Y轴误差(3.69±2,08mm)和Z轴误差(3,12±2.12mm)明显大于IMRT组的误差(1,76±0.74mm,1.45±0.86mm,1.27±0.93mm和1.87±1.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技术的摆位误差较常规放疗的小,而且在体位固定、靶区定位、射野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4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P<0.05);HSP70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2 cm组高于≤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1);HSP70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月经状况无关。结论: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的检测有一定意义,其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变化,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2例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检资料,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放疗和放化疗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治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化疗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射治疗会导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异常,医疗机构可将其作为监测放疗对患者损害的剂量指标,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及时做好每个疗程的放射剂量评估。  相似文献   

5.
叶小雨 《医疗装备》2022,(19):174-176
目的 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统计术后患者PMPS的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统计相关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6个月,80例患者中PMPS发生17例(21.25%)。两组年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前焦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前焦虑是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年龄较大是PMPS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前焦虑,临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舟山医院收治的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92例进行研究,其中2021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2.14±2.85)分vs.(61.90±3.26)分、(64.07±3.46)分vs.(63.75±3.7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76、0.427,均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41.19±2.92)分vs.(49.18±2.79)分、(43.42±2.84)分vs.(52.44±3.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18、13.596,均P<0.05)。教育前,两组患者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配合化疗应用于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2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79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n=37)和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n=4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9±6.27)周、(57.32±8.36)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8±1.42)周、(44.79±5.72)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结束时生存率为14.3%显著高于对照组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放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康复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医院收治的5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评分为88.7±5.8,对照组为68.5±6.3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女性血压昼夜节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女性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心理状态、健康素养水平、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昼夜节律[(7.24±1.31)%vs.(7.32±1.28)%]、舒张压(DBP)昼夜节律[(5.75±1.60)%vs.(5.64±1.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3、0.322,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BP昼夜节律、DBP昼夜节律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8.62±1.50)%vs.(7.93±1.41)%、(7.05±1.32)%vs.(6.43±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2、2.026,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88.10%(37/42)vs.83.33%(35/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14.29%,6/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素养评分[(14.35±3.51)分vs.(14.26±3.57)分]和自我效能评分[(27.11±5.44)分vs.(27.05±5.3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7、0.051,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素养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28.91±5.82)分vs.(19.46±4.63)分、(35.23±4.42)分vs.(29.72±4.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35、5.442,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64.92±8.95)分vs.(64.32±8.86)分]和生活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54.93±6.79)分vs.(54.36±6.7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9、0.386,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93.27±12.16)分vs.(77.21±10.04)分、(75.27±8.36)分vs.(63.17±7.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00、7.011,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高血压女性应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正向心理状态,并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增强自我效能增强,强化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薛娅  卓鑫 《现代养生》2024,(7):526-528
目的 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生命质量(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基于TTM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阴道模具在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阴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行根治性放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单纯阴道冲洗组为对照组,阴道冲洗 + 使用阴道模具组为观察组,各40例,对2组阴道狭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阴道狭窄发生率32.50%,对照组阴道狭窄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阴道模具有助于降低宫颈癌患者放射性阴道狭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乳腺癌应用保乳术辅助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以保乳术辅助放疗患者作研究组,以改良式根治手术辅助化疗治疗作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容效果、相关治疗指标、皮肤分级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乳房的美容效果优良率77.42%,对照组32.26%,两者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两组就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两组放疗后皮肤反应各分级的例数,以及患者预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的转移率、生存率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术辅助放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中探究基于CT的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随机进行三维数字化导航微波消融或传统CT引导下微波消融,分为三维导航组和传统组,依据肿瘤位置、大小(最大径差值≤2 mm)及微波消融条件不同两两配对,共46对,比较2组手术时间、微波针穿刺次数、CT剂量指数、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灶控制情况。结果 三维导航组与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7 ± 6.36)min、(47.20 ± 9.65)min、穿刺次数分别为(1.72 ± 0.69)次、(7.13 ± 3.00)次、CT剂量指数分别为(11.16 ± 2.20)mGy、(26.67 ± 8.72)mGy、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7%、34.78%,以上3个指标三维导航组均低于传统组,三维导航组治疗有效率(93.48%)高于传统组(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利用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行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使介入穿刺手术的操作更加精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过程中联合不同通气方式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5月收集65例符合纳入标准RDS早产儿,其中手动通气组32例,高频通气组3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气管内注入PS经皮氧分压(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变化、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胸部X线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PS给药时两组均出现短暂tcPO2降低、tcPCO2升高,给药后tcPO2快速升高、tcPCO2降低,手动通气组比高频通气组变化显著且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15 min时二者达到稳定状态,高频通气组先于手动通气组; 1 h时高频通气组OI、RI均低于手动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通气组PS后X线表现显著改善,且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手动通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漏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下气管内注入PS可更显著减少tcPO2、tcPCO2波动;更有效改善重症RDS新生儿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早期干预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为早产高危儿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做为观察组(n=103), 分别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给予早期干预, 将此前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但并未实行早期干预措施的患儿做为对照组(n=89), 记录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 并于关键年龄行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INMA)及贝利婴幼儿发育(BSIDⅡ)评估, 将两组患儿上述检查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矫正年龄6、12月龄时, 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12月龄时两组间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 P=0.032)。矫正年龄18月龄时, 体重、身长及头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 -3.381, -2.627, P<0.05)。矫正年龄6月龄时体重及头围的追赶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 =3.891、4.444, P<0.05), 矫正年龄18月龄身长的追赶率观察组亦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16, P=0.034);矫正年龄6月龄前行INMA提示观察组矫正年龄4月、5月时INMA异常率较对照组低(χ2 =4.401、4.786, P<0.05), 矫正年龄12月龄及18月龄时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5、3.492、2.427、2.437, P<0.05)。结论 对早产小于胎龄儿进行早期干预, 可以促进其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 有利于早期实现追赶生长, 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实现此类高危儿健康生长轨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放射工作人员921例,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n=481)、放射治疗(n=153)、核医学(n=83)、介入放射学(n=90)和工业探伤(n=114)5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微核检测。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9,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医学组均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和工业探伤组(P<0.05),而且介入放射学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P<0.05),但微核率与个人年有效剂量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P>0.05);不同体检类别间微核率比较,岗前组与岗中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2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岗中组微核率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仍存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的遗传损伤,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7.
陈晓亮 《中国校医》2022,36(9):687-690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保乳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计划靶区剂量学、肌钙蛋白水平、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观察组计划靶区V100%、V105%分别为(9.68±0.65)%、(1.03±0.0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02±4.87)%、(24.51±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076、64.691,P值均<0.001);放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分别为(0.116±0.012)ng/mL、(0.260±0.019)ng/mL,分别高于放疗前的(0.059±0.010)ng/mL、(0.057±0.0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肌钙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55,P<0.001);观察组的无瘤生存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36)。结论 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辅以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靶区照射剂量均匀性、适应性,避免心肌及其他周围组织损伤,并提高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新辅助放疗加根治术治疗Ⅱ期宫颈癌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和新辅助放疗对手术的影响以及放疗副反应,探讨新辅助放疗在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3年7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Ⅱ期宫颈癌患者109例,其中59例行新辅助放疗(盆腔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休息2到3周后行根治性手术即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0例行根治性放疗。结果 ①新辅助放疗加根治术与根治性放疗两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还不能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②新辅助放疗对手术的影响:59例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疗后均能顺利行根治性手术,且未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③放疗副反应:新辅助放疗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小于根治性放疗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放疗加根治术可使①肿瘤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治愈率。②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③降低患者近期放疗副反应和远期并发症。④降低癌细胞的活力,减少转移的几率。⑤可取得与传统根治性放疗相近甚至更高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蒙氏教育法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选择某幼儿园新入园的257名2~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蒙氏组和普通组。扣除失访者,最终获得蒙氏组108名和普通组124名的数据资料。蒙氏组除接受常规传统教育内容外,每日参加2小时的蒙氏教育活动,包括蒙氏教具操作,数小豆子、穿扣子、用珠子认识多与少的概念、训练走直线等;普通组仅接受常规传统教育。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分别调查儿童基本情况及社会适应能力,于新生入园时及1年后共发放问卷调查2次。比较两组儿童1年前后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两组儿童平均年龄及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构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实施蒙氏教育法一年后,蒙氏组幼儿独立生活[(10.56±0.66) vs. (10.35±0.48)]、交往[(10.41±0.82) vs. (10.11±0.59)]、自我管理能力[(11.72±1.34) vs. (11.16±1.32)]及社会生活总能力得分[(10.64±0.79) vs. (10.22±0.67)]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运动[(10.13±0.75) vs. (10.11±0.41)]、作业操作[(10.70±1.05) vs. (10.71±1.06)]、参加集体活动[(10.59±0.76) vs. (10.54±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蒙氏教育可促进2~4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放疗、热疗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放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疗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病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58.33%),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692P < 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复发率(4.17%)、转移率(8.33%)均低于对照组(45.83%)、(25.00%)、(33.33%),有统计学意义(χ2 = 6.45384.18124.5474P < 0.05);联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 < 0.05);研究组手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000P < 0.05);联合组PFS时间(56.2 ±5.2)月明显长于对照组(42.6 ±5.8)月,有统计学意义(t = 8.5531P < 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放疗、热疗联合治疗可优化整体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肿瘤转移,近期疗效突出,手术率提高,PFS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