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hsa_circ_0078607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方法:收集2018 年6月至2022 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58 对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2020 年1月至2022 年12 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初次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息肉患者及健康人体检血清共152 例;从结直肠癌差异表达circRNA 谱中挑选特异性高表达的hsa_circ_0078607作为候选标志物,采用qPCR法检测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患者血清及结直肠息肉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hsa_circ_0078607 对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通过Circular RNA Interactome 数据库预测与hsa_circ_0078607 结合的miRNA,并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circRNA-miRNA-mRNA 调控网络,同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或健康人血清相比,hsa_circ_0078607 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及息肉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P<0.001),其中有52 例(89.7%)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上调,6 例(10.3%)表达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hsa_circ_ 0078607 的相对表达量与肿瘤位置(P=0.029)、分化程度(P=0.046)和远处转移(P=0.043)有关联。ROC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中其诊断结直肠癌的AUC 分别为0.845 7[95%CI(0.772 8 ,0.918 6),P<0.000 1]和0.868 3[95%CI(0.790 7,0.945 9), P<0.000 1];在息肉患者血清中,hsa_circ_0078607 诊断结直肠息肉的AUC为0.710 1 [95%CI(0.610 0,0.810 1)]。GO/KEGG 富集分析结果表明,hsa_circ_0078607 下游的miRNA 可能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蛋白K48-连锁泛素化、Wnt、Hippo 及MAPK信号通路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结论:Hsa_circ_0078607 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中呈高表达,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联,提示其可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其还可能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发现结直肠癌潜在的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PAT)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基于TIMER、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PPAT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105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PAT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TIMER数据库探讨PPA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TIMER、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均发现,结直肠癌的PPAT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qPCR验证发现,癌组织的PPAT水平为5.287±1.996,高于癌旁组织的1.392±0.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组织PPAT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95%CI:0.932~0.985),以2.931为参考值时对应的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分别为86.67%,特异度为97.14%。组织PPAT水平与性别、年龄、家族史、部位和T分期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P<0.05)。PP...  相似文献   

3.
张鑫  陈悦  张天彪  赵滢 《现代肿瘤医学》2016,(18):2909-29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103和Dicer1表达情况,分析miR-103联合Dicer1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72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实验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miR-103和Dicer1表达水平.分析两种生物标志物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03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Dicer1水平显著下调(P<0.05).miR-10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肿瘤转移情况以及Dicer1水平密切相关(P均<0.05).miR-103与Dicer1联合在结直肠癌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可达82.1%和95.6%,Lo-gistic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结论:miR-10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期、转移及Dicer1表达关系密切,与Dicer1联合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司怡然  张海洋  王艺  邓婷  白明  宁涛  张乐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4):1242-124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iR-26a/b诊断胃癌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121例胃癌患者和116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iR-26a/b的表达量,分析miR-26a/b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26a/b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miR-26a和miR-26b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60±1.02 vs.5.35±0.44;1.44±0.71 vs.5.35±0.71;P < 0.05),miR-26a/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相关,且miR-26a的相对含量还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P>0.05);miR-26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 CI:0.776~0.88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1.0%;miR-26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801~0.906),灵敏度为68.1%,特异度为99.2%。  结论  miR-26a/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降低,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yruvate kinase,tumor M2-PK)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纳入以tumor M2-PK诊断筛查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学实验,提取特征信息。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结果:15个研究的汇总灵敏度为77%(95%CI:74%~80%),特异度为77%(95%CI:75%~79%),阳性似然比为4.14(95%CI:3.19~5.38),阴性似然比为0.29(95%CI:0.25~0.34),诊断比值比DOR为16.31(95%CI:11.28~23.58)。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下面积SROC AUG为0.858 2,Q=0.789 0。结论:应用ELISA法检测粪便tumor M2-PK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力中等,该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MRI指标,提高通过MRI进行T1~2期直肠癌治疗前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1~2期直肠癌的患者327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淋巴结转移组(N+组)57例,非淋巴结转移组(N-组)270例。由两位影像科医师阅片,收集影像学资料。就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和MRI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回归模型的诊断效果。结果327例患者中,MR-N评价阳性67例,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评价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45.6%,特异度为84.8%,准确率为78.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形态(P=0.002)、肿瘤是否含黏液成分(P<0.001)和MR-N评价(P<0.001)是T1~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该回归模型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20~0.852)。结论联合应用肿瘤形态、肿瘤是否含黏液成分及MR-N评价3项指标可以提高T1~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刘寒梢  马越云  肖华胜 《肿瘤》2012,32(1):42-48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 (microRNA,mi 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7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18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验证芯片结果,并分析血清特异性mi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筛选获得10个在结直肠癌中特异性表达的血清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后获得一组结直肠癌特异性血清miRNA(miR-129-3p、miR-767-3p及miR-877*)生物标志物,这组生物标志物组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100%,并可产生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4.结论:miR-129-3p、miR-767-3p和miR-877*生物标志物组合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筛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为筛查人群风险分层与优化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筛查成本效果。[方法] 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163 240名50~80岁社区居民参加结直肠癌筛查。初筛采用调查表、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肛门指检,阳性者进一步做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有无结直肠癌,同肿瘤登记链接补充筛查后2年内结直肠癌诊断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变量,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建立和验证ANN模型。采用灵敏度、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评价模型。[结果] 163 240名研究对象中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36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年龄、性别、便秘、里急后重、血便、进行性消瘦与FOBT阳性7个变量作为ANN输入变量,其中,血便(20.8%)、年龄(18.1%)和FOBT阳性(17.1%)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最大。训练集和验证集灵敏度分别为65.93%(95%CI:58.78%~72.43%)、60.22%(95%CI:52.95%~67.07%),特异性分别为62.07%(95%CI:61.74%~62.40%)、61.92%(95%CI:61.59%~62.26%),AUC分别为0.68(95%CI:0.64~0.72)、0.67(95%CI:0.63~0.70),验证集符合率为61.92%(95%CI:61.59%~62.26%),模型内部验证效果较好。[结论] 本研究所建结直肠癌ANN预测模型总体区分度较好、诊断价值较高,但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外部验证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ML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检测两组人群淋巴细胞微核率。利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其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而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CUST_4952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其95%CI为0.627~0.858;LncRNA CUST_4716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其95%CI为0.769~0.949。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其95%CI为0.899~0.997。三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血吸虫病相关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并切除,病理诊断中有血吸虫卵沉积的95例患者结直肠病变组织样本(癌、息肉、瘤),分为血吸虫组、无血吸虫组、血吸虫息肉组和无血吸虫息肉组。观察样本的病理特点并比较有无血吸虫结直肠病组织样本间的病理差异,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LDH1(ALDH1A1和ALDH1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siRNA干扰技术结合CCK-8检测法分析ALDH1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方法分析ALDH1在有无血吸虫病结直肠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血吸虫相关性结直肠病主要以慢性炎症伴息肉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其中血吸虫并发的息肉以无蒂息肉为主,小于1cm的息肉占绝大部分,且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部位,感染血吸虫的患者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ALDH1A1和ALDH1B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表现出下调表达和较多的上调表达(P <0. 01),但ALDH1A1的差异倍数并不明显。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中敲除ALDH1A1后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发现,ALDH1A1基因的下调表达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 <0. 05)。qRT-PCR分析结果发现,与无血吸虫息肉组相比,ALDH1基因在有血吸虫息肉组中的表达无差异。结论血吸虫相关性结直肠病主要以慢性炎症伴息肉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血吸虫并发息肉以无蒂息肉为主,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ALDH1A1和ALDH1B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下调和上调表达。ALDH1A1基因下调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环状RNA(circRNA)在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谱,探讨circRNA与宫颈癌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10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两组样本间差异表达circRNA,随机选择差异表达circRNAs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T-qPCR)验证测序结果,选择RT-qPCR验证结果中表达差异最大的circRNA,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其相对表达量与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circRNA宿主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结果:宫颈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发现DE circRNA有25 749个(差异倍数≥2,P<0.05),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2 806个,表达下调有12 943个;选取1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差异倍数≥3,P<0.05),RT-qPCR验证显示78.6%(11/14)与芯片结果一致;RT-qPCR验证结果显示hsa_circ_0008517在宫颈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且hsa_circ_0008517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富集分析显示异常表达circ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circ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为宫颈癌的临床诊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s)与转移淋巴结阳性比(lymph node ratio,LNR)在Ⅲ期结肠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等病理因素与TDs数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90例Ⅲ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同TDs数目组间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al,DFS)以及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等病理因素差异。应用ROC曲线比较TDs与LNR对Ⅲ期结肠癌预后的价值,多因素分析TDs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TDs阳性组中的患者平均无病生存期均低于阴性组患者(P<0.001)。TDs与LN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95%CI:0.592~0.826)、0.577(95%CI:0.460~0.694),TDs诊断符合率73.3%,LNR诊断符合率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既往糖尿病史(OR=0.260)是结肠癌伴有T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Ds是Ⅲ期结肠癌复发及转移的危险因素,TDs比LNR更有助于预测结肠癌预后,伴有糖尿病史的Ⅲ期结肠癌患者术中发现TDs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靶基因,并探究该基因对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GSE28702芯片筛选结直肠癌患者5-FU耐药与5-FU敏感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GO与KEGG数据库对DEGs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ytoscpae的cytohubba工具筛选枢纽基因。构建5-FU耐药细胞株HCT8/5-FU,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并基于TCGA数据库COAD数据集分析关键基因表达及预后;构建TF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到HCT8/5-FU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共筛选出239个DEGs;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囊泡、内吞囊泡腔、药物代谢等通路;PPI得到20个枢纽基因;转录组学显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在耐药株中显著下调(P<0.05)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的DEGs中TF基因改变趋势相同;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癌组织中TF低表达(P<0.05);TF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更长(P<0.05);上调TF表达增强了耐药细胞的5-FU敏感性(P<0.05);上调TF表达增加了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与G_(0)/G_(1)期的阻滞(P<0.05);上调TF表达抑制了耐药细胞ABCC1的表达(P<0.05)。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结直肠癌5-FU耐药靶基因TF,TF基因可能通过调控ABCC1表达降低结直肠癌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HPV阳性宫颈癌组织标本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miR-34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诊断、预后的价值。结果: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9,P<0.05);在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miR-34b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级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5.925、5.824,P<0.05);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miR-34b区分HPV阳性宫颈癌细胞与正常宫颈细胞的AUC为0.871(95%CI:0.773~0.970,P=0.000),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79.17%;对HPV阳性宫颈癌患者随访3年,发现miR-34b高表达患者的OS、DFS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5.919,P<0.05)。结论: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为HPV阳性宫颈癌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中国人群消化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 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筛选2017年6月17日之前发表的可纳入的文献。利用诊断准确度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对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合并,以及绘制、分析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篇文献。合并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68(95%CI:0.57~0.78),0.76(95%CI:0.68~0.83),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75~0.82)。亚组分析示肿瘤类型和样本量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Deeks' 漏斗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P=0.01)。结论:circRNA具有成为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36例。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宫颈癌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R对宫颈癌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影响。结果:高NLR组(NLR≥2.84)与低NLR组(NLR<2.84)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71.1% vs 91.8%,P<0.01),高NLR组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52.6% vs 78.6%,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104(1.435~2.827)]、淋巴结转移[HR(95%CI):3.826(2.752~5.914)]及术前NLR≥2.84[HR(95%CI):2.970(2.104~4.617)]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2.84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环状RNA(circRNA) hsa_circ_0103809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来明确 hsa_circ_0103809在胶质瘤进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qRT-PCR检测hsa_circ_0103809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正常脑胶质细胞系HEB中表达水平的差异。U251细胞经小干涉RNA(siRNA)介导下调hsa_circ_0103809的表达水平后,采用qRT-PCR检测沉默效率。将U251细胞分为两组,即siRNA-circ沉默实验组和siRNA-NC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转染hsa_circ_0103809的siRNA,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序列,后续分别使用CCK-8实验、EdU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sa_circ_0103809的表达下调对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hsa_circ_0103809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胶质HEB细胞(P<0.01)。在U251细胞中转染siRNA-hsa_circ_0103809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sa_circ_0103809的表达后,U251细胞在24 h和48 h的光密度(OD)值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在72 h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dU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sa_circ_0103809的表达后,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sa_circ_0103809的表达后,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hsa_circ_0103809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高表达,沉默hsa_circ_0103809表达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122-5p等miRNA在早期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在早期肺癌患者和对照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采用性别、年龄±5岁进行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早期肺癌组血浆miR-122-5p、miR-199a-5p、miR-221-3p、miR-27b-3p和miR-99a-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于检测早期肺癌时,miR-199a-5p的灵敏度可达95.8%,miR-99a-5p的特异度可达81.2%;血浆miR-122-5p、miR-199a-5p、miR-221-3p、miR-27b-3p和miR-99a-5p的表达与肺癌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显著关联,第四分位数组的肺癌发病风险较高,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组的9.613倍(95%CI:1.488~62.118,Ptrend=0.011)、23.863倍(95%CI:2.208~257.938,Ptrend=0.007)、27.416倍(95%CI:2.575~291.919,Ptrend=0.003)、23.626倍(95%CI:2.044~273.070,Ptrend=0.005)和72.504倍(95%CI:3.519~1 493.742,Ptrend=0.004)。结论:miR-122-5p、miR-199a-5p、miR-221-3p、miR-27b-3p和miR-99a-5p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hsa_circ_0006220及hsa_circ_0001666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对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应用环状RNA芯片技术在4例鼻咽癌及4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筛选出特异性高表达的hsa_circ_0006220及hsa_circ_0001666,并使用RT-qPCR检测40例鼻咽癌、23例鼻咽炎患者及37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的表达量,通过ROC曲线分析两者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利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环状RNA芯片检测筛选出hsa_circ_0006220及hsa_circ_0001666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ROC曲线显示两者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当两者联合检测时,对于鼻咽癌的识别能力更佳。血清hsa_circ_0006220的相对表达量在鼻咽癌的不同淋巴结转移程度中具有差异。结论:环状RNA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hsa_circ_0006220及hsa_circ_0001666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提示其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成为鼻咽癌无创液体活检的新型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