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制定某院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某院2015-2016年血标本培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39株,测定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不同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氨苄西林舒巴坦3 g q6h对鲍曼不动杆菌的CFR为66.05%,替加环素50 mg q12h,100 mg q12h的CFR分别为95.75%和99.77%,亚胺培南1 g q8h,q6h和美罗培南1 g q8h,q6h的CFR分别是67.74%,96.56%和74.19%,88.8%。结论:某院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时,经验选择可用替加环素50 mg q12h,100 mg q12h和亚胺培南1 g q6h方案。目标治疗应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情况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延长输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中山市人民医院2022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标本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耐药性监测报告,确定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各给药方案在不同输注时间下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 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 CFR),评价延长输注给药方案的适宜性。结果 随着输注时间的延长,头孢哌酮舒巴坦钠PTA亦增加,但每种给药方案均存在一个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临界值。当MIC小于该临界值时,可通过延长输注时间满足PTA>90%;而当MIC大于该临界值时,PTA迅速向<90%发生转折。当MIC≤16μg/ml时,均有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输注时间,满足PTA>90%;而当MIC≥32μg/ml时,不管何种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PTA均<90%。经验性治疗时,所有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CFR均<9...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蒙特卡洛软件模拟并优化去甲万古霉素在不同肾功能患者中的给药方案。方法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AUC0-24/MIC≥638为靶值,在不同肾功能患者、不同剂量下,利用蒙特卡洛软件进行10000次模拟,得到相应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积反映分数(CFR)。结果肾功能正常患者,治疗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在推荐剂量(0.8~1.6 g· d-1)下, CFR 均小于59.77%;当剂量调整为2.5 g · d-1时, CFR 才达到83.95%和73.10%。中度肾损伤患者,治疗粪肠球菌感染时,在0.8 g · d-1时, CFR可达82.81%;治疗屎肠球菌感染时,在0.8~2.5 g · d-1时, CFR 可达73.10%~86.84%。重度肾损伤患者,治疗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感染时,在0.4 g· d-1时,CFR可达97.77%和85.90%。结论蒙特卡洛模拟得出药物的给药方案,补充并优化了去甲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孙璐  孟丹丹  董海燕 《安徽医药》2022,26(10):2106-2110
目的优化亚胺培南在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和非 CRRT重症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给药方案。方法依据从 198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检索到的亚胺培南在重症病人中的药动学数据,分别以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比例(fT>MIC)和 fT>4MIC为目标值,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评估不同给药方案下 CRRT病人及非 CRRT病人的达标概率(PTA)探索最佳给药方案。结果以 40%fT>4MIC为目标值,当 MIC≤2 mg/L时, CRRT病人和非 CRRT病人 0.5 g、6小时 /次, 0.75 g、6小时/次,0,.75 g、8小时 /次, 1g、6小时 /次和 1g、8小时 /次的给药方案的 PTA均能达到 90%以上;当 MIC为 4 mg/L或 8 mg/L时, CRRT病人和非 CRRT病人 1g、6小时 /次给药方案的 PTA能达到 90%以上。以 100%fT> MIC为目标值,当 MIC≤2 mg/L时, CRRT病人和非 CRRT病人 0.75 g、6小时 /次和 1g、6小时 /次的给药方案的 PTA能达到 90%以上;当 MIC为 4 mg/L或 8 mg/L时,仅 CRRT病人 1g、6小时/次给药方案的 PTA能达到 90%以上。结论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 CRRT重症病人,当 MIC≤2 mg/L时,无论以 40%fT>4MIC或 100%fT>MIC为目标值,给予 0.5 g、6小时 /次即可获得较高 PTA(> 90%);与 CRRT重症病人相比,非 CRRT重症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则需要提高亚胺培南剂量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 要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1~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微生物学特征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收集到55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其中老年人占47.27%;基础疾病主要为脑血管疾病19例(34.55%),糖尿病15例(27.27%);科室分布重症医学科最多占16.36% ,18例患者进行了中央静脉置管。所有分离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最高,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多发于重症患者,对怀疑有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培养,可经验性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同时需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可以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中[1]。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应用头孢曲松的药代动力学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头孢曲松不同给药方案中传统输注法、延长输注法和两步输注的药效学,指导临床用药,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方法收集文献中已获得的脓毒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应用软件 Crystal Ball(7.2.2)模拟10000个“患者”的治疗试验,得出并比较不同给药方案在不同 MIC 值下的达标概率( PTAs),并结合 Cmax/ MIC 值综合评价临床效果,选出最佳方案。结果所有不同剂量的给药方案中,延长输注法和两步输注法的达标概率(PTA)相似,两者的 PTA 与 Cmax/ MIC 都低于传统输注法。当0.016≤MIC≤2时,2 g/24 h、1 g/24 h 传统输注法与1 g/12 h 传统输注法的 PTA 与 Cmax/ MIC≥4的概率约为100℅;当2﹤ MIC≤5时,1 g/12 h 传统输注法的 PTA 比2 g/24 h 传统输注法最多高18℅左右,1 g/12 h 传统输注法的 PTA 约大于60℅,但对于 Cmax/ MIC≥4的概率,2 g/24 h 传统输注法比1 g/12 h 传统输注法最多高97℅;当5﹤ MIC≤8时,2 g/24 h 与1 g/12 h 传统输注法的 PTA 与 Cmax/ MIC≥4的概率都很小,达不到有效的药效学目标。而对于2 g/12 h 传统输注法,当 MIC≤8时,PTA≥89.15℅;当 MIC≤5时,Cmax/ MIC≥4的概率在77.52℅以上,当MIC ﹥5时,Cmax/ MIC≥4的概率逐渐降低。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和 Cmax/ MIC,当0.016≤MIC≤1时,较轻度感染,应采取1 g/24 h 传统输注法;当1﹤ MIC≤3时,中度感染,应采取2 g/24 h 传统输注法;当3﹤ MIC≤8时,较急重度感染,应采取2 g/24 h 传统输注法。  相似文献   

8.
重症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7年6月ICU重症感染44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82%,9.09%和11.36%。鲍曼不动杆菌对3类和4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ICU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标本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72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耐药率为10.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55.2%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对其引起的感染,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标本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34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8.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30%以上。结论:对于耐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与传统给药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4.5gq6h(PI)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分别为98.4%、91.0%。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一种给药方案能达到最佳的CFR。持续输注给药方案9.0gCI与传统给药方案4.5gq8h相比,获得更高的CFR。4.5gq8h(PI)、4.5gq6h(PI)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获得更高的CFR。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及持续输注方案较常规方案更优,可作为临床的经验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原理,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国内外健康人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我院2013年1-3月144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对于国外健康人群,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健康人群,PTA均〈90%.对于国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在40~80、10~39 mL/min,PTA均〈90%;对于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各群体的CFR均〈90%.结论 当MIC=1时,国外健康人群、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及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 q12h的剂量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而国内健康人群及肌酐清除率在10~39、40~80 mL/min的患者则达不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应考虑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手段,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进行优化。方法:收集已发表的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和我院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IC分布数据;设置AUC24 h/MIC>400,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出5 000例患者的PTA和CFR。并与临床病例进行对照。结果:万古霉素能达到满意抗菌活性的最低剂量:对于肌酐清除率>80 mL.min-1的患者(A组),当MIC=0.5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1 500 mg.d-1;当MIC=1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2 500 mg.d-1;当MIC=2或4μg.mL-1时,即使给予万古霉素4 000 mg.d-1,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对于肌酐清除率在50~80 mL.min-1的患者,当MIC=0.5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1 000mg.d-1,当MIC=1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2 000 mg.d-1;当MIC=2或4μg.mL-1时,即使给予万古霉素2 000 mg.d-1,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对于肌酐清除率在10~50 mL.min-1的患者,只有在MIC=0.5μg.mL-1时给予750 mg.d-1,才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对于健康志愿者,当MIC=0.5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2 000 mg.d-1,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临床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蒙特卡罗模拟法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起来,既考虑了不同个体对药物处置的差异性,又考虑了病原菌耐药性的差异,这样获得的给药方案将更合理,也更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手段,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肠球菌感染的给药方案进行优化。方法:收集已发表的万古霉素的药动学资料和我院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MIC分布数据;设置AUC24h/MIC>400,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出5 000个患者的PTA和CFR。结果:万古霉素能达到满意抗菌活性的最低剂量:对于肌酐清除率>80 mL.min-1的患者(A组),当MIC=0.5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1 500 mg.d-1;当MIC=1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2 500 mg.d-1。对于肌酐清除率在50~80 mL.min-1的患者,当MIC=0.5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1 000 mg.d-1,当MIC=1μg.mL-1时,给予万古霉素2 000 mg.d-1。对于肌酐清除率在10~50 mL.min-1的患者,只有在MIC=0.5μg.mL-1时给予750 mg.d-1,才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结论:蒙特卡罗模拟法把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起来,既考虑了不同个体对药物处置的差异性,又考虑了病原菌耐药性的差异,这样获得的给药方案将更合理,也更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针对临床上不同MIC值细菌时美罗培南的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比较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的药效学。方法:首先用SAS迭代的方法筛选出在不同的MIC值时美罗培南两步点滴法时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时的%T>MIC的值和达标概率。结果:在SAS迭代时,MIC为1、2、4μg/mL及CL和Vd取均数时,分别按500mg,0.25h/100mg+2.75h/400 mg;500mg,0.25h/250mg+2.75h/250mg和1000mg;0.25h/400mg+2.75h/600mg的优化两步点滴法的模型最优。在不同的MIC时,蒙特卡罗模拟均显示出在延长点滴和优化两步点滴法比传统点滴法有更高的%T>MIC和达标概率,优化两步点滴法比延长点滴法的达峰时间更短。结论:SAS迭代可以用来筛选出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蒙特卡罗模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点滴方式的药效学。结果显示优化两步点滴法是更好的治疗临床严重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成人开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颅内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 查阅有关成都地区万古霉素对MRSA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及其分布频率与中国成人开颅术后脑膜炎感染患者的群体药动学资料,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次后得到相应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当MIC值分别为0.03、0.06、0.12、0.25、0.50、1、2 mg·L-1时,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分布频率分别为12.79%、12.79%、12.79%、12.79%、12.79%、29.07%和6.98%.当MIC分别为≤0.25、0.05、1、2mg·L-1时,分别予2.5、5、10、20 mg·d-1即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PTA=100%);鞘内注射10 mg·d-1的给药方案,其CFR大于90%.结论 结合各MIC分布频率与达满意抗菌活性的最低剂量可知,大多数成人开颅术后MRSA颅内感染的患者鞘内注射万古霉素10 mg·d-1时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经验性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时可考虑10 mg·d-1的给药剂量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阿米卡星的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分别评价阿米卡星6种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临床标本血培养、痰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测得阿米卡星对其MIC值,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不同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 000“例”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各方案以IQmax ≥ 10为目标阈值的CFR。结果:临床血标本、痰标本中分别分离出76和95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5%、9.76%。对于血流感染,阿米卡星7.5,10.0,12.5 mg·kg-1·d-1给药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1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为100%,当MIC ≥ 8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对于下呼吸道感染,阿米卡星所有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0.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大于90%,当MIC ≥ 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结论: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于血培养较高,阿米卡星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时,我国指南阿米卡星推荐剂量能够达标,而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国内外指南推荐剂量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治疗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医院重症监护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比阿培南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某院5种294株常见肠杆菌科致病菌,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比阿培南4种给药方案(0.3g q12h;0.3g/q8h;0.3g/q6h;0.6g/q12h)传统短时滴注(0.5h)和延时滴注(1~4h),计算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大肠埃希菌,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肺炎克雷伯菌,比阿培南0.3g/q12h静滴<3h,0.6g/q12h静滴<2h方案的CFR<90%;对阴沟肠杆菌,比阿培南0.3g/q12h静滴<2h的CFR<90%;对粘质沙雷菌,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产气肠杆菌,比阿培南0.3g/q12h传统短时滴注方案CFR<90%。当MIC≥2μg·mL-1时,所有方案PTA均<90%。结论:ICU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建议比阿培南0.3g/q8h、q6h或0.3g/q12h滴注3h以上的给药方案,针对粘质沙雷菌感染建议联合或换用其他抗菌药物。目标治疗则应根据致病菌MIC值选用相应的给药方案。在MIC≥2μg·mL-1时建议根据药敏结果联合或换用其他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药动/药效(PK/PD)理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和优化拉莫三嗪的儿童给药方案。方法依据已发表的拉莫三嗪儿童群体药动学研究资料,分别评估拉莫三嗪在21种给药方案下各运行蒙特卡洛模拟10 000例次可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css)值及其概率分布,进而找出拉莫三嗪在212岁患儿中的最优维持给药方案。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治疗(2.5 mg·kg-1·次-1,bid)、拉莫三嗪(1.0 mg·kg-1·次-1,bid)+丙戊酸、拉莫三嗪(3.5 mg·kg-1·次-1,bid)+酶诱导剂、拉莫三嗪(2.0 mg·kg-1·次-1,bid)+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患儿css分布于治疗窗(2.512岁患儿中的最优维持给药方案。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治疗(2.5 mg·kg-1·次-1,bid)、拉莫三嗪(1.0 mg·kg-1·次-1,bid)+丙戊酸、拉莫三嗪(3.5 mg·kg-1·次-1,bid)+酶诱导剂、拉莫三嗪(2.0 mg·kg-1·次-1,bid)+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患儿css分布于治疗窗(2.515.0 mg·L-1)内的中靶概率(PTA)最高,分别为89.21%、76.61%、76.03%和81.22%,且css高于治疗窗的PTA最小,分别为7.78%、9.97%、8.00%和9.73%,上述为最优给药方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10.0 mg·kg-1·d-1)、拉莫三嗪(5.0 mg·kg-1·d-1)+丙戊酸、拉莫三嗪(15.0 mg·kg-1·d-1)+酶诱导剂和拉莫三嗪(10.0 mg·kg-1·d-1)+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css高于治疗窗的PTA>40%,超过上述剂量不应推荐。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排除给药剂量的影响后,合并用药是影响拉莫三嗪稳态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了拉莫三嗪在不同给药方案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拟合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