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已  叶林阳 《河北医学》2000,6(2):135-136
肾癌具有向静脉内扩散形成癌栓的特性。癌栓可以延伸进肾静脉、下腔静脉、甚至到达右心房。文献报告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IVC)发病率为7.4%,近年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肾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切除肾静脉内癌栓和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我们自1991~19...  相似文献   

2.
肾肿瘤并发腔静脉癌栓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细胞癌可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成瘤栓,肾静脉瘤栓的发生率为21%~25%,下腔静脉瘤栓的发生率为4%~15%.目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即采取患肾连同静脉瘤栓一并切除我科于2009-10-8日收治一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的患者,并于10-28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瘤栓取出术.这种手术切口大,手术并发症多且严重,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该例肾癌伴腔静脉瘤栓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癌伴Ⅲ型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占肾癌病例的4%~10%,近年认为如未发现肾癌有局部或远处转移,肾癌在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切除肾静脉癌栓和取出下腔静脉(IVC)癌栓,患者预后良好。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癌栓伸人下腔静脉的水平以及IVC壁是否有侵犯。Ⅲ型IVC癌栓位置高,手术风险大,对于是否需要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一直存有争议。我院自2001至2004年共收治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8例,其中对4例Ⅲ型下腔静脉癌栓,均采取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绮媚 《中国医疗前沿》2013,(18):105-105,98
肾癌可侵犯肾静脉形成癌栓,延伸至腔静脉,其发生率约为4-10%,甚至可达右心房。近年来随技术提高,肿瘤没有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根治性肾切除同时取尽腔静脉癌栓,5年生存率可达25-57%。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是目前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参加广东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临床实践时,在广州市南方医院参与了1例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右肾癌根治术及癌栓取出手术,过程顺利,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肾癌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治疗体会,评价其预后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994年7月—2006年7月接受诊治的15例肾癌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术前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单纯左肾静脉癌栓2例,下腔静脉癌栓Ⅰ型(肾旁型)9例,Ⅱ型(肝下型)3例,Ⅲ型(肝内型)1例。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完成肾肿瘤切除、静脉癌栓取除和淋巴清扫,1例左肾肿瘤因与周围粘连仅作姑息切除。3例未手术患者因癌症死亡,中位存活时间为7个月。12例手术患者中失访3例,其余9例随访4个月~6年,无瘤生存5年以上者3例.1~3年3例,因癌症转移1年内死亡3例。结论CT、MRI检查是目前无创诊断肾癌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最佳方法。术前肾动脉栓塞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手术完成。无转移患者行根治手术加癌栓切除能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癌栓在肾周水平5例,肝下水平7例,肝水平1例,肝上水平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其中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1例右肾细胞癌癌栓达右心房,在心肺分流、深低温、心脏停搏下取癌栓.随访6月~ 6年,平均28月,7例无瘤生存,占53.8%,1例带瘤生存,5例癌肿转移死亡.结论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可以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癌栓在肾周水平5例,肝下水平7例,肝水平1例,肝上水平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其中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1例右肾细胞癌癌栓达右心房,在心肺分流、深低温、心脏停搏下取癌栓.随访6月~ 6年,平均28月,7例无瘤生存,占53.8%,1例带瘤生存,5例癌肿转移死亡.结论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可以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Mayo Ⅲ级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IVCT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手术技术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肾癌合并Mayo Ⅲ级(美国Mayo医学中心分级法)IVCTT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8~77岁,平均(58.0±18.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5.2~30.8 kg/m2,平均(22.7±4.4) kg/m2。8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右侧,肿瘤直径(7.9±2.5) cm。行开放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5例,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3例,其中1例患者行中转开放手术。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72~567 min,平均(370.3±101.6) min。下腔静脉阻断时间17~55 min,平均(41.0±12.1) min。术中出血量200~3 000 mL,平均(1 181.3±915.7) mL。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者5例,输入量800~2 000 mL,平均(850.0±783.8) mL。术中输注血浆者3例,输入量400~1 000 mL。术后住院时间9~23 d,平均(14.1±4.0) d。8例患者中4例因术中发现癌栓侵犯下腔静脉壁而行下腔静脉壁切除术。8例患者术前血肌酐值60~101 μmol/L,平均(76.4±15.3) μmol/L,术后1周血肌酐值74~127 μmol/L,平均(100.8±21.1) μmol/L。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6例,肾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1例,Fuhrman分级为Ⅲ级6例、Ⅳ级1例,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1例。8例患者中,5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均为ClavienⅡ级并发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前未发现远处转移的7例患者中,出现远处转移1例,为肺转移。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Mayo Ⅲ级下腔静脉癌栓较为有效、安全。Ⅲ级静脉癌栓延伸范围广,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充分的术前准备、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操作经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伴静脉瘤栓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长期预后情况。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140名患者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及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静脉瘤栓80例,下腔静脉Ⅰ级瘤栓(肝静脉以下)41例,下腔静脉Ⅱ级瘤栓(肝静脉以上、膈下)13例,下腔静脉Ⅲ级瘤栓(膈上)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14名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81.4%,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1~96个月),末次随访时共47例患者死亡,11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肾静脉瘤栓以及下腔静脉Ⅰ~Ⅲ级瘤栓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43、40及27个月,所有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40.1%及47.2%,早期静脉瘤栓(肝静脉以下)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晚期瘤栓(肝静脉以上)患者[(54.1±4.8)个月vs.(26.9±5.7)个月,P=0.049)]。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及静脉瘤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伴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早期瘤栓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显著优于晚期瘤栓患者。  相似文献   

10.
肾癌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易向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延伸为癌栓,下腔静脉癌栓发生率为4%~10%,右心房癌栓发生率为0.3%~%[1].我科2002年2月收治右肾癌伴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高龄(81岁)病人1例,在心胸外科和麻醉科协作下,成功完成了浅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右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右心房切开取癌栓术.现结合文献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病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2%3%3%([1])。肾癌细胞对化疗、放疗不敏感,具有多药耐药性([1])。肾癌细胞对化疗、放疗不敏感,具有多药耐药性([2]),而免疫治疗仅对10%([2]),而免疫治疗仅对10%20%患者有作用,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肾癌的首选,但肾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40%20%患者有作用,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肾癌的首选,但肾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40%([3])。2001年Reya等([3])。2001年Reya等([4])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近年国内外对RCC干细胞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关注RCC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希望找到RCC干细胞的特异性较高的表面标志物,探索RCC干细胞生存微环境,进而找到治疗肾癌的新途径,下文就近期肾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效果。方法 1995~2000年诊治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10例,其中8例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1例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1例因故未做手术。癌栓均经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确诊。结果 2例伴有远处转移者分别存活15和17个月。未能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2例分别存活21和25个月。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2例分别存活32和35个月。1例下腔静脉壁节段切除者随访4个月,现仍存活。2例癌栓与下腔静脉壁未粘连者分别随访38和43个月,现仍存活。结论 CT、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癌栓的位置,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无远处转移者,术后有较高的存活率,应积极手术,已侵及下腕静脉壁者应将受浸润的下腔静脉壁切除。  相似文献   

13.
肾癌容易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年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肾癌根治性切除时同时切除肾静脉内癌栓和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1]。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4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占(IVC)同期肾癌(54例)的743%。4例均为男性,年龄在36~52岁,平均年龄为45岁。4例均来源于右肾。其中血尿1例,右腰胀痛2例,腹部可触及包决1例,血沉快1例,高血压l例,贫血l例.有肾癌三联征者1例,无症状合2例。‘1例病人无肝、肾功能不良的表现,亦无下肢浑忡等下腔静脉梗阻的表现。1.2术前诊断4例病人均行普通B超及彩色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Tem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肾癌Ⅲ型下腔静脉癌栓切除的安全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治疗的6例肾细胞癌合并Ⅲ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放置Tem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心端,术中挤压癌栓至肝静脉以下后阻断下腔静脉,切开肝下下腔静脉,直视下切除癌栓。结果 6例患者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明确诊断,6例均手术成功,5例癌栓与下腔静脉无明显粘连,1例癌栓浸润下腔静脉侧壁,在全肝血流阻断后行下腔静脉成形。全组无肺栓塞(PE)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Tern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肾癌伴Ⅲ型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是安全的,可有效预防PE的发生,术中将癌栓挤至肝静脉以下后阻断下腔静脉,在无血状态下切开下腔静脉是完全切除癌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50.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血尿,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确诊有癌栓.结果 21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MRI对腔静脉癌栓的范围能更加清楚显示.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0.5~5年,无瘤生存19例,2例手术后死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癌伴静脉瘤栓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长期预后情况。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140名患者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及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静脉瘤栓80例,下腔静脉Ⅰ级瘤栓(肝静脉以下)41例,下腔静脉Ⅱ级瘤栓(肝静脉以上、膈下)13例,下腔静脉Ⅲ级瘤栓(膈上)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14名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81.4%,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1~96个月),末次随访时共47例患者死亡,11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肾静脉瘤栓以及下腔静脉Ⅰ~Ⅲ级瘤栓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43、40及27个月,所有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40.1%及47.2%,早期静脉瘤栓(肝静脉以下)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晚期瘤栓(肝静脉以上)患者[(54.1±4.8)个月vs. (26.9±5.7)个月,P=0.049)]。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及静脉瘤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伴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早期瘤栓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显著优于晚期瘤栓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序贯阻断血管方法在伴有Ⅲ级以上腔静脉癌栓肾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2例Mayor Clinic分级Ⅲ级以上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分别通过胸部及患侧肋缘下切口游离右心房下方胸腔静脉、腹腔静脉、双侧肾静脉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首先依次阻断癌栓下方腔静脉、健侧肾静脉、肝十二指肠韧带及癌栓上方胸腔静脉,切开患侧肾静脉入口处腔静脉壁取出癌栓。然后阻断肝下腔静脉并松开胸腔静脉阻断带,快速缝合腔静脉切口。接着松开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带,加固缝合腔静脉切口。最后松开癌栓下方腔静脉、健侧肾静脉阻断带,切除患肾。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建立体外循环。术中术后无癌栓脱落、脏器功能障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分别于术后第9、12天出院,随访3个月均生活质量佳。结论:序贯阻断血管法简化了伴有高位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手术步骤,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合并Mayo 0~2级静脉癌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癌合并Mayo 0~2级静脉癌栓的58例病例,男51例,女7例,年龄29~82岁,0级20例,1级20例,2级18例,左侧22例,右侧36例。术前除外合并出血性疾病,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等手术禁忌证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58例肾肿瘤伴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完全腹腔镜手术50例,中转开放手术8例(中转开放的病例中7例合并2级癌栓,1例合并1级癌栓)。中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巨大(其中最大者直径约16 cm)、粘连重、分离困难。术中根据患者的肿瘤方向、癌栓分级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步骤。行肾癌根治联合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55例,行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者3例。手术时间132~557 min,术中出血量20~3 000 mL。术后组织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51例,乳头状细胞癌2型5例,鳞状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1例。11例患者失访,47例随访1~36个月,其中有4例死亡(术后存活时间5~15个月,平均10.2个月)。结论: 肾癌合并Mayo 0~2级的静脉癌栓,可根据肿瘤、癌栓情况及术者腹腔镜手术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腹腔镜手术,制定手术方案,以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9.
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是导致临床难以施行肾癌根治切除和手术困难的主要因素,同时合并肺动脉癌栓栓塞和下端腔静脉及双下肢静脉广泛血栓栓塞的病例非常罕见 [1].我们收治并在体外循环辅助下成功手术治疗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而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并非罕见,近年国内报道逐年增多[1].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是肾癌的晚期表现,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本科于2009年2~4月收治了2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