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S患者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收集两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以及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AS患者肠道菌群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S患者62例(低、高、极高疾病活动度分别为11例、26例、25例),健康人群62名。α多样性分析显示,AS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低于健康人群(P均<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0.01)。在肠道微生态构成分析中,发现两组样本肠道菌群优势菌门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但二者在门和属水平上多种菌群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Stamp差异菌群分析中,AS患者在门、属水平亦显示出不同于健康人群的特征:在门水平上,AS患者变形菌门、髌骨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厚壁菌门、梭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在属水平上,AS患者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球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普雷沃氏菌属、粪杆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S患者粪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及克雷伯氏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疾病活动度或其相关指标呈正相关(P均<0.05);阿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细胞(r=0.302,P=0.017)、CD4+T细胞(r=0.310,P=0.014)、B细胞(r=0.292,P=0.021)、Th2细胞(r=0.429,P<0.001)、Th17细胞(r=0.288,P=0.023)水平,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与B细胞水平(r=0.270,P=0.034),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r=0.279,P=0.028)、Th17细胞(r=0.262,P=0.040)水平,CAG-352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水平(r=0.283,P=0.030)均呈正相关;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2细胞水平(r=-0.261,P=0.040),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CD4+T细胞水平(r=-0.255,P=0.046)均呈负相关。  结论  A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致病菌表达增多,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维生素D正常与缺乏状态下的肠道菌群差异及血清总25-羟维生素D[total 25-hydroxyvitamin D,T-25(OH)D]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1~12岁AS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ASD患儿的血清T- 25(OH)D水平,并根据血清T- 25(OH)D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T-25(OH)D>30 μg/L]、不足组[20 μg/L≤T-25(OH)D ≤30 μg/L]和缺乏组[T-25(OH)D<20 μg/L]。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SD患儿的肠道宏基因组测序结果。  结果  共4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SD患儿纳入本研究,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分别为15例、16例、15例。线性判别分析发现,维生素D缺乏组的沃氏嗜胆菌、Adlercreutzia equolifaciensAsaccharobacter celatus、大肠埃希菌显著升高;而脆弱拟杆菌和Hungatella hathewayi丰度显著降低。沃氏嗜胆菌和Adlercreutzia equolifaciens丰度与血清T- 25(OH)D水平均呈负相关(r=-0.45, fdr=0.055, P=0.002; r=-0.44, fdr=0.055, P=0.003);脆弱拟杆菌丰度与血清T- 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42, fdr=0.073, P=0.004)。  结论  ASD患儿的维生素D缺乏状态可能加重肠道菌群紊乱,血清T-25(OH)水平降低可能使潜在有害菌定植增加、益生菌定植减少。本研究为ASD患儿积极补充维生素D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现况,并初步分析其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发送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长期随访IB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北京社区居民展开调查。收集两组人群一般资料、Hp感染相关信息、环境因素等资料。比较两组人群Hp阳性率差异并分析IBD患者Hp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本研究IBD患者122例、社区居民1739例。两组人群倾向性评分直方图高度一致。IBD患者Hp阳性率显著低于社区居民(13.1%比42.7%,P<0.001),且两组Hp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高呈逐渐升高趋势,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BD患者中Hp阳性者长期共餐者Hp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43.8% 比18.9%,P=0.006)。  结论  IBD患者Hp感染率较社区居民降低,其发生Hp感染可能与长期共餐者Hp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脑脊液mNGS技术辅助确诊的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培养、墨汁染色等实验室检测结果, 应用BGISEQ-100测序平台进行脑脊液病原测序, 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6例患者中,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26~53岁, 中位年龄51岁。6例患者均无免疫缺陷性疾病, 有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5例患者出现发热, 2例患者出现复视。脑脊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升高, 糖正常或轻度降低; 5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 4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 2例患者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脑脊液mNGS检测隐球菌核酸序数为108~25 361, 基因覆盖率0.19%~29.00%;5例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 其中3例经PCR检测证实为新型隐球菌感染; 1例提示格特隐球菌感染, 经生物质谱仪检测证实为格特隐球菌感染。  结论  脑脊液mNGS技术可准确判断隐球菌感染, 并对鉴别格特隐球菌具有一定优势, 有助于降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模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63例患者纳入ERAS组, 同期行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结局。   结果   ERAS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无统计学差异。ERAS组以腹腔镜手术为主, 而对照组开腹手术居多(P < 0.01);ERAS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 < 0.01), 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 < 0.01), 术后胃管拔除时间(P < 0.05)和恢复流食时间(P < 0.05)早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24), 住院费用亦低于对照组(P < 0.05)。ERAS组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2%比13.3%, P < 0.05), 总并发症发生率、胰瘘、胆瘘、术后出血、感染、二次入院、二次手术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AS组中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P < 0.01)、术后住院天数(P < 0.05)、住院费用(P < 0.05)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   结论   ERAS理念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 可加速患者康复, 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将听力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引入耳鼻喉科临床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19—2021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学习的临床型研究生及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并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听力学课程教学,教学前后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26名学员参与混合教学模式中各个模块内容的学习及问卷调查。学习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于听力学课程重要性及理论知识各个模块的临床应用学习倾向性均高于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P均<0.001)。学习后学员对于听力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学习前(P<0.001),对各部分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得分均值均>5分, 满意度满分为7分)。  结论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对耳鼻喉科研究生进行听力学课程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翻转课堂结合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BCL)模式在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4+4”试点班)学生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2020级“4+4”试点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结合CBCL的小组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消化病学(炎性肠病)授课中。基于课堂上CBCL小组讨论前后的知识测验结果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用Likert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反馈。  结果  共纳入45名“4+4”试点班医学生,其中2019级20人、2020级25人; 课前完成知识测验42人,课后完成知识测验45人。经翻转课堂结合CBCL的小组教学后,学生对炎性肠病发病年龄,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克罗恩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相关题目的回答正确率均有显著提高(P均<0.001);13道知识测验题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33.3(26.2, 85.7)%比93.3(71.1, 95.6)%, P=0.001]。30名(66.7%,30/45)医学生完成教学效果反馈,其对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认可度评分为(4.00±0.74)分。  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CBCL小组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对该教学模式整体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例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患者为中年男性,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首例被诊断为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的患者。该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从手术确诊至死亡时间为22个月。  结论  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极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目前首选手术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在提高急诊外科诊疗效率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接诊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流水量、留观量及留观患者比例。分析基本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诊断结果、手术量、病情分级、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比例、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并发症发生率), 并按手术级别和病情分级比较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37 945例于急诊外科就诊的流水患者。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的流水患者总数分别为15 745例、22 200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312例、1850例), 留观患者总数分别为1814例、1622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51例、135例)。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后, 留观患者比例由11.6%下降至7.3%(P=0.000), 术前准备时间显著缩短[(0.7±0.9)d比(1.5±0.7)d, P=0.000], 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患者比例(23.7%比37.9%, P=0.00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0.5%比5.7%, P=0.000)均下降, 中位住院时间(3 d比5 d, P=0.028)与中位住院费用(1.3万比3.4万, P=0.000)均明显减少, 平均手术量增加(77例比26例, P=0.000), 并发症发生率(6.0%比5.1%, P=0.548)无明显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是降低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 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术后转入ICU病房是增加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诊压力, 如减轻急诊拥堵程度、提高急诊手术周转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等, 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的HR-HPV感染者作为感染组,同期于妇科门诊行子宫颈癌筛查且结果为HR-HPV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填写自行设计的《HR-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统计分析HR-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感染组患者125例,对照组患者53例。对两组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显示,感染组无业或职业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用洗剂清洁外阴、冲洗阴道频率高、性取向为同性、生育次数多、既往阴道炎病史、阴道分泌物量多、阴道分泌物性状异常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育史(OR=5.106,95% CI:1.521~17.145, P=0.008)、既往阴道炎病史(OR=3.910,95% CI:1.167~13.099, P=0.027)、阴道分泌物异常(OR=758.313,95% CI:58.151~9888.714, P<0.001)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用洗剂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的清洁习惯(OR=2.004)、性取向为同性(OR=13.972)、沙眼衣原体阳性(OR=15.058)均显示出与HR-HPV感染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由于对照组样本量较少,并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结论  HR-HPV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生育次数多、既往阴道炎病史、阴道分泌物性状异常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重视阴道分泌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行宫颈HR-HPV筛查时加入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检查,如患有生殖道炎性疾病,应及时治疗,从多方面预防HR-HPV感染及降低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对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CRS)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收住民航总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并诊断为Ⅰ型CRS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CRS组), 选取同期诊断为单纯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用药情况, 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肾动脉RI对Ⅰ型CRS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心率及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CRS组患者的氨基末端脑钠尿肽、肌酐水平、呋塞米剂量以及肾动脉RI均高于对照组, 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8, 取最佳截点值0.70时预测Ⅰ型CRS的敏感度为80%, 特异度为80%。  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手段, 肾动脉RI可与传统方法相互补充, 对诊断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相关性及对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腰部成像参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预测MRI腰部成像参数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大肌横截面面积、多裂肌横截面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腰大肌横截面面积、多裂肌横截面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关系(P <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I腰部成像参数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结论  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术疗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心周脂肪体积(PAT)联合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B(Apo-B)检测在早期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早期冠心病患者160例纳入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Lp-α、Apo-B水平及利用MSCT测量PAT,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评估价值。  结果  观察组PAT及Lp-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AT及Lp-α、Apo-B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性(P < 0.05);PAT及Lp-α、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P < 0.05);ROC曲线显示:PAT及Lp-α、Apo-B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20,高于各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P < 0.05)。  结论  PAT及Lp-α、Apo-B水平在冠心病早期患者中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 CBS)后中心静脉压峰值(peak value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p)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所有CB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转入ICU后即刻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CVP 0h)、6 h时CVP(CVP 6h),转入ICU 48 h内CVPp(CVPp 48h),以及转入ICU 48 h后AKI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CVP相关指标预测CBS术后发生AKI的临床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S术后发生AKI、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BS患者485例,AKI发生率为25.2%(122/485),院内死亡率为2.5%(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CTA)斑块定量参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事件的临床价值。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256例初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CTA检查,检测斑块定量参数,根据血流储备分数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比较两组冠脉CTA斑块定量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斑块定量参数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斑块定量参数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预测价值。  结果  心肌缺血组总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低密度非钙化斑块(LDNCP)体积、斑块长度、直径狭窄度均大于非心肌缺血组(P < 0.05),钙化斑块(CP)体积及血流储备分数小于非心肌缺血组(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斑块体积、LDNCP体积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ROC曲线显示,总斑块体积、LDNCP体积联合预测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敏感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30%、77.80%、0.948。  结论  冠脉CTA斑块定量参数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性损伤有关,其中总斑块体积、LDNCP体积可作为心肌缺血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中孕期妇女的肠道菌群物种及功能特点,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5月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产科招募的早孕期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孕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分为GDM组(研究组)和非GDM组(对照组)。分别于早孕期和中孕期收集两组孕妇粪便标本,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 V4可变区进行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及菌群相对丰度与GDM的关系。  结果  共14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入选本研究。其中研究组34例、对照组111例。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早孕期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LEfSe分析显示,早孕期和中孕期,多个物种的相对丰度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孕期Shannon指数≤6.51(OR=3.15, 95% CI: 1.32~7.52)、Simpson指数≤0.96(OR=2.54,95% CI: 1.09~5.89)、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0.004(OR=2.65, 95% CI: 1.09~6.44)、毛螺菌属(Lachnospira)相对丰度≤0.0107(OR=3.17, 95% CI: 1.33~7.55)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功能预测比较显示, 早孕期时两组差异较少;中孕期时与能量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合成相关的通路在研究组显著富集。  结论  与健康孕妇相比,中孕期GDM患者肠道菌群的功能特点为LPS合成、能量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显著富集; 早孕期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降低及某些菌属的丰度降低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彩超联合颅脑MRI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1月医院收治50例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将患者分别纳入轻型脑梗死组(≤7分,n=40)与重型脑梗死组(> 7分,n=10)。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彩超及颅脑MRI检查,分析两者联合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上评估价值。  结果  重型脑梗死组患者不稳定斑块比例、狭窄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轻型脑梗死组患者,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低于轻型脑梗死组患者(P < 0.05);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表面弥散系数(ADC)低于轻型脑梗死组患者(P < 0.05),两组患者T1WI信号与T2WI信号检出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不稳定斑块、PI、RI、PSV、EDV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 < 0.05);ROC曲线显示ADC、不稳定斑块、PI、PSV、RI、EDV用于重型脑梗死评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8、0.556、0.600、0.608、0.798、0.713,各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值为0.968。  结论  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可以采用颈动脉彩超与颅脑MRI进行评估,两者用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 sTREM-1)、D-二聚体在Sepsi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 前瞻性纳入海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Sepsis患者, 检测患者诊断Sepsis后第1、3、7天的SAA、sTREM-1、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结果, 将诊断Sepsis后28 d内死亡患者作为研究组(死亡组), 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生存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  共8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epsis患者入选本研究, 其中男性51例, 女性31例, 平均年龄(68.17±9.94)岁。死亡组30例, 生存组52例,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死亡组与生存组在诊断Sepsis后第1、3、7天SAA、sTREM-1、D-二聚体、CR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诊断Sepsis后第1天, SAA(P=0.004)、sTREM-1(P=0.025)、CRP(P=0.005)、PCT(P=0.016)均为预测Sepsi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且SAA、sTREM-1水平在第1、3、7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 < 0.05), 而D-二聚体仅在第3天和第7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 < 0.05)。ROC曲线发现, SAA第1、3、7天的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878、0.916、0.954), sTREM-1第3天和第7天(0.907、0.929)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CRP(0.897、0.927)和PCT(0.892、0.890), SAA+sTREM-1+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第1、3、7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974、0.984。  结论  SAA、sTREM-1和D-二聚体的动态联合监测结果可作为Sepsis的预后指标, 且优于CRP、PCT等传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Ranson评分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HLAP)分型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就诊的中重度HLAP患者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糖、白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以及入院48 h后的血细胞比容、尿素氮、血钙、碱缺乏、液体丢失量。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中度和重度HLAP, 并计算每例患者的Ranson评分。采用t检验比较中度和重度HLAP组间Ranson评分的差异,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界值, 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 以卡方检验验证其一致性。  结果  共计99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HLAP患者进入本研究, 其中中、重度HLAP分别为45例和54例。重度HLAP组的Ranson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19±1.33比3.09±1.35, 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4为最佳临界值, 敏感度为75.9%, 特异度为84.4%;以4为临界值, Ranson评分3~4者符合中度HLAP的表现, Ranson评分 > 4符合重度HLAP表现, 中度和重度组的Ranson评分与疾病分型一致(P < 0.01)。  结论  Ranson评分可用于中度和重度HLAP分型早期预测, 3~4分提示中度HLAP, > 4分提示重度HL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