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试验组给予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联合腔镜超声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新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拟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单盲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两组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前接受三维重建定位肺结节,试验组则接受术前三维重建和术中胸腔镜下超声仪定位肺结节。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试验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联合腔镜超声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更好地缩短肺段切除术操作时间、术后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肺功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35例,其中肺段切除15例(切除肺段的数目< 3段),肺叶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肺功能变化,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VC)?分钟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MVV)?结果: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术后半年肺功能FEV1(84.53% ± 13.43%)较肺叶切除术组(76.19% ± 8.51%)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在FVC%?MV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时,行肺段切除数目少于3段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术后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2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0例)。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2组术前、术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长[(140.32±12.31)min vs.(109.82±14.52)min],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5.12±1.07)d vs.(5.89±0.95)d,(7.89±1.24)d vs.(9.18±1.32)d],术中出血量少[(65.09±15.45)mL vs.(86.46±17.87)mL,均P<0.05]。观察组术后肺漏气发生率较高,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肺磨玻璃结节治疗中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80例,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通气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与对照组的17.50%(7/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应用于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理想,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在肺腺癌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单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行MIMICS软件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和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组肺功能指标,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结果 2组患者病灶数量、结节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12/4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术前FEV1、FVC、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显著低于术前,但观察组FEV1、FVC、MVV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72-74+78
目的 研究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早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胸腔引流量为(1058.56±105.28)m L,低于对照组的(1395.47±106.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术后1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的肿瘤转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作为肺功能的评估指标,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后胸液总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FVC、FEV1,结果表明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失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近期内均安全有效,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肺部小结节病变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胸腔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准确定位并找到小结节,无中转开胸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50.2±23.1)min,术中出血量为(152.5±32.3)mL,术中清扫淋巴结(11.2±1.3)个,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1±1.2)d,术后胸管引流总量为(634.5±128.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6±1.3)d。术后并发漏气3例,咯血2例,肺部感染并肺不张和心律失常各1例,对症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17.2±3.2)个月,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肺部小结节病变的患者,术前行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可为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提供精准的导航,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根据影像资料划分病灶所在的肺段位置,来选择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比较根据新的肺段分区方法采取手术方式的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5例,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楔形切除术组(A组,n=34)和肺段切除术组(B组,n=21)。结果 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A组的手术时间为(18.50±5.55)min, B组为(61.23±9.83)min;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3.14±0.95)d和(4.95±1.39)d;术中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2.67±6.54)mL和(103.71±16.99)mL;住院经济花费两组分别为(3.59±0.50)万元和(6.19±1.02)万元;术后肺漏气两组分别为2例(5.88%)和6例(28.57%),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漏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能缩短手术时间(OR=2.5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料。全部病人术前胸部薄层CT明确肺部病变,在胸腔镜三维重建引导下完成肺段切除,部分多发结节病人联合肺楔形切除;肺段动、静脉及气管处理完成后,应用膨胀萎陷法显示出段间交界后,通过超声刀或者电钩等能量器械对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分离,降低段间平面的立体维度,段间静脉作为重要的段间平面标志引导降低维度,将降维后的段间平面应用切割缝合器处理。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胸腔镜下解剖清晰,操作顺利;单肺段切除9例,联合肺段或肺亚段切除11例,肺段联合肺楔形切除8例;共切除病变数37个。膨胀萎陷等待约15 min段间交界清晰可见;超声刀或者电钩分离段间平面无明显出血,保留段间静脉,术毕膨肺,余肺舒展度良好,无严重压榨。术后肺轻度漏气5例经引流愈合,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总引流量(494.64±332.45)mL;引流时间(4.04±1.50)d;住院时间(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儿童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收集病例151例,其中男73例,女78例。年龄5月~13岁3月,平均年龄9.8月。所有病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66 min,平均出血量5.9 mL,病灶直径范围1.5~9 cm,平均直径4.8 cm。2例患儿术后出现漏气,保留引流管保守观察1周后自行愈合;56例患儿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均在术后2~3 d逐渐恢复。所有病例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出血、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检提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08例,叶内型隔离肺43例。143例患儿获得3月以上随访,8例患儿失访,失访率为5.2%。随访患儿复查胸部CT,均恢复良好,无残留、复发表现。  结论  儿童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作为一种保肺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该术式应在熟练掌握儿童胸腔镜肺叶精准解剖后逐步实施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融入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t=5.300,P<0.001)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t=6.030,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68±1.01)d vs.(3.21±1.13)d]、术后排便时间[(3.56±1.02)d vs.(4.55±1.21)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39±1.05)d vs.(4.14±0.99)d]、住院时间[(7.53±1.74)d vs.(9.28±2.1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50例患者的手术资料,根据围术期采用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模式,2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25例)。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6.72±0.79) h vs. (10.20±0.82) h]、术后下床时间[(6.88±1.00) h vs. (10.84±0.75) h]、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1.44±0.51) d vs. (2.40±0.65) d]、术后静脉输液时间[(3.40±1.12) d vs. (5.04±1.06) d]、住院时间[(6.52±1.05) d vs. (8.00±1.15)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878,P=0.027)。  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围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机械通气、吸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症指标及操作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054, P=0.040)。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113.88±17.52)mm Hg vs. (91.36±16.70)mm Hg,P<0.001,1 mm Hg=0.133 kPa]和氧合指数[(308.42±55.25)mm Hg vs. (258.43±64.02)mm Hg,P=0.012]更高,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4.33±3.92)mm Hg vs. (37.37±2.72)mm Hg,P=0.007]更低。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7.42±1.82)×109/L]、超敏C反应蛋白[22.43(11.66,31.02)mg/L]、降钙素原[0.32(0.14, 0.44) ng/mL]均低于对照组[(9.66±2.57)×109/L,44.79(16.03,87.01)mg/L,0.73(0.17, 2.29)ng/mL,均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操作安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对肺部感染控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麦粒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3.51±1.62)分vs.(1.76±0.54)分]、肿瘤坏死因子-α[(29.25±3.17)ng/L vs.(23.75±2.86)ng/L]、白细胞介素6[(25.36±2.14)ng/L vs.(17.56±1.57)ng/L]、基质金属蛋白酶-1[(0.75±0.24)ng/L vs.(0.59±0.18)ng/L]、组织蛋白酶D[(153.25±28.34)pg/mL vs.(128.32±21.04)p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15.24±2.54)mg/L vs.(11.05±2.17)mg/L]、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1.82±0.28)pg/mL vs.(1.54±0.16)pg/mL]水平低。观察组Lyshol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浅静脉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对患者进行评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酸胀疼痛、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疡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心率[(75.26±10.85)次/min]、浅静脉血流速度[(2.23±0.69)cm/s]、VCSS评分[(7.46±3.64)分]、AVVQ评分[(6.82±3.41)分]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6.28%(7/36)]均低于对照组[(80.92±10.34)次/min、(2.74±0.95)cm/s、(9.72±3.57)分、(10.05±4.62)分、37.21%(16/36),均P<0.05],MAP[(95.48±8.65)mm Hg, 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91.47±8.97)mm Hg, P<0.05]。  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可减少血流动力学影响,改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应用DeepInsight软件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进行重建,同时对肺部结节、肿瘤或者肿大淋巴结进行重建;通过术前重建三维图像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特别是肺支气管及血管的变异情况,肿瘤、肿大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肺结节在肺段中的精准定位等。对照术前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进行精准手术;记录术中有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人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明确定位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及精确的进行术前规划。全部病人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精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胸部薄层CT数据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安全方便的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