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冬  牛畅  张帅 《实用癌症杂志》2021,(8):1352-1355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KP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上臂周径差值及血清TNF-α、IL-6、CRP...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药物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压力泵治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压力泵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 ,并以双侧上肢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评估治疗效果。方法  5 0例患者进行压力泵治疗 ,治疗前已随机抽选 14人在治疗前后分别行双侧上肢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观察淋巴流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侧肢体周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肢体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经双侧上肢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证实 ,治疗后健侧淋巴流量与患测淋巴流量的差值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患侧肢体淋巴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 ,压力泵治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10%~30%,差异较大。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患者精神紧张,轻者随着侧枝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者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本文着重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索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340例乳腺癌术后86例上肢淋巴水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中,179例行Halsted根治术,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病例56例,发生率31.28%(56/179),其中Ⅰ级28例、Ⅱ级19例、Ⅲ级9例;161例行Patey改良根治术,30例发生淋巴上肢水肿,发生率为18.63%(30/161),其中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4例。根治组术后放疗121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37例。改良根治组放疗59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17例。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主要与手术方式和术后放疗有关,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物电阻抗分析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腋窝区放疗后继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上肢淋巴水肿,所有患者均接受物理康复治疗(保守治疗)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d及治疗后1年测量双侧肢体周径,并应用生物电阻抗仪对患肢进行体成分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11例.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的上肢周径均缩小,患侧肢体水含量下降.结论 生物电阻抗分析可以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肢体的周径测量提供客观数据,可以作为单侧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引入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双侧上臂周径差值、上肢淋巴流量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上肢淋巴流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前屈、后伸、内收及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加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量,有效减少淋巴水肿,提高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延迟出现的持续加重的上肢水肿。BCRL与术后立即发生的上肢水肿不同,其发病机制不清,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一项临床难题。笔者就近年来BCRL在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向明  邹德宏 《中国肿瘤》2017,26(3):210-213
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不断进展,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越来越长,因此,对生存质量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有效治疗淋巴水肿是目前的难题.全文将对乳腺癌相关的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6%~14%。由于其病程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按摩、加压、微波等保守疗法,对轻症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中、重症患者治疗效果仍然很不理想,经过长期反复治疗后,淋巴水肿继续加重,导致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蜂窝织炎、肢体肿胀变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资料,根据BMI<25、25~27、BMI≥28分为BMI低组(n=94)、中组(n=89)、高组(n=98),比较健患侧上肢体积差(upper limb volume difference,ULVD),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线性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放疗对BCRL(定义为ULVD≥200 m L)的影响,并与其他BMI分界值分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前、后ULVD平均值分别为40.6、42.9 m L,中位值均为30.0 m L,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例缺失)BMI低、中、高组的BCRL发生率分别为2.2%(2/93)、6.8%(6/88)、13.3%(13/98),放疗后(1例缺失)分别为1.1%(1/93)、12.4%(...  相似文献   

12.
姚波  郑明民  高军茂 《癌症进展》2012,10(3):271-274,250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与锁上预防照射的关系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81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锁上放疗25例(30.9%),腋窝淋巴结未清扫5例,前哨活检6例,其余70例均为全腋窝清扫术.术后单纯放疗16例,放疗化疗综合治疗65例.上肢淋巴水肿评估采用电话问卷方法,患者自行比较两侧上肢,根据差异程度记作1~3分.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8.7个月.全部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24.7%,其中1分12例(60%),2分6例(30%),3分2例(10%).锁上放疗者较未放疗者上肢水肿发生率高,分别为40%和19.7%,P=0.033.5例腋窝淋巴结未清扫者无1例上肢水肿,腋窝前哨活检有2例(25%)上肢水肿,但与清扫术相比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体重≥65kg者有增加水肿发生率趋势,P=0.094.其他因素,年龄、淋巴结清扫数目、体重指数(BMI)、放疗技术、内分泌治疗和是否化疗均未增加上肢水肿发生率.结论 采用3DCRT或IMRT放疗的保乳术后乳腺癌,锁上放疗增加了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腋窝淋巴结清扫、体重也有增加水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乳癌手术及术后放疗引起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乳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总缓解率100%;完全缓解率64.3%(36/56);部分缓解率30.4%(17/56),轻度缓解率3.6%(3/56).轻/中度水肿缓解率100%(48/48);重度水肿缓解率62.5%(5/8).单纯手术后水肿缓解率100%(29/29);术后放疗后水肿缓解率88.9%(24/27).统计学分析,轻/中度淋巴水肿和重度淋巴水肿缓解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手术后淋巴水肿和术后加放疗淋巴水肿缓解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放射治疗发生重度淋巴水肿患者无完全缓解病例.结论:微波治疗能使乳腺癌手术及术后放疗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减轻、消退,淋巴水肿程度愈轻疗效愈好,术后放疗且重度淋巴水肿患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4.
徐鲲  高国宇 《现代肿瘤医学》2017,(10):1682-1686
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手术及放射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但尚无统一治疗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已报道的各种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脉通络洗剂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3月期间内我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相关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佩戴弹力绷带同时配合局部功能锻炼,治疗组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外敷中药乳脉通络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横纹上10 cm和肘横纹上10 cm周径变化及主观FCAT-B+4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腕横纹上10 cm处周径为(21.67±3.19) cm,对照组为(22.68±3.26) cm;治疗组肘横纹上10 cm处周径为(28.82±2.96) cm,对照组为(29.58±3.18) cm;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主观症状FCAT-B+4量表评分为(3.14±3.04)分,对照组为(5.96±3.12)分。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脉通络洗剂外敷能够显著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其预防和治疗也备受关注.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在预防及治疗BCRL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纳入从建库至2016-08-31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 Joanna Briggs Institu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RNAO"等英文数据库,关于IPC在预防和治疗BCRL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IPC用于预防的6篇、用于治疗的9篇,共1 043例患者,其中IPC组523例,对照组520例.在预防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IPC组与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术后患者其BCRL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RR=0.31,95%CI为0.20~0.50;但在治疗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IPC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在降低BCRL患肢体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MD=4.51,95% CI为7.01~16.03.结论 IPC能够有效预防BCRL的发生,但在治疗BCRL的效果、降低患肢体积上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结合术后加压疗法和单纯保守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2期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显微镜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MLVI)结合术后加压法治疗乳腺癌术后2期淋巴水肿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2期淋巴水肿在我科治疗的患者46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3)行MLVI结合后加压疗法;对照组(n=23)行单纯保守治疗。通过记录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术后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MLVI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均良好,切口处无淋巴瘘、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给予相应加压治疗。对照组所有保守治疗过程均顺利进行;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患肢近端和远端%RE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VI结合术后加压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2期淋巴水肿的近期疗效满意,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具有更高的肢体消肿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