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沈海滨  刘小金  刘锐  沈忠 《浙江医学》2018,40(8):843-84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和对照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传统饮食)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d、术后7d的营养指标(体重、BMI、上臂中部肌肉周长、Hb、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肠道清洁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观察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有助于肠道清洁,改善患者营养免疫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省肿瘤医院两个中心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在术前随机分为2组(PN组60例、EN组60例),并在术后分别应用PN、EN2种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7d,能量供给为104kJ(25kcal)/(kg.d),术前和术后3d、5d、7d测定血浆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术后第5天,EN组血浆白蛋白升高,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EN支持能更好地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曹樱花  赵毅  赵晓辉 《海南医学》2012,23(22):150-15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质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外伤的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的变化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营养支持7d时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7d时的CD4+、CD4+/CD8+、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术期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安溪县中医院2018年7月~2021年3月期间接受全喉切除术的69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早期营养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各项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 w,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辅助性T细胞(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制性T细胞(CD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相似(P>0.05),但术后1 w观察组ALB和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早期营养干预可提升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我国多发肿瘤之一,目前尚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待明确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患者因肿瘤消耗、吸收障碍、高龄等原因大多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加上手术创伤的应激与高分解代谢,使得上述情况更加严重,并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不利于术后康复。故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非常必要。我院对78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支持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氨酸 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南方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分别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或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20 g/d)1周,检测及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包括CD3^ 、CD4^ 、CD8^ 、CD4^ /CD8^ 、IL-2R、NK、C3、C4、CH50、IgG、IgA、IgA等指标)。结果:直肠癌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免疫功能(CD4^ 、CD4^ /CD8^ 、NK、IL-2R)在术后第4天、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氨酸能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增进肠外营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邹瞭南  林展宏  朱首伦  万进 《广东医学》2011,32(17):2320-232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使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混合液(卡文)与自配全肠外营养混合液营养支持情况比较.方法 将3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卡文)和(对照组应用自配全肠外营养混合液),给予等氮等热量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营养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 术后5 ...  相似文献   

8.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4,(24):4568-456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1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2436 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8-22
目的探讨围术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胃肠道菌群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就诊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干预,联合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肠道菌群变化,记录患者胃肠功能、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比较不良反应、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均有提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CRP、IL-6、TNF-α表达均有提高,联合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表达水平均有提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第一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复发率6.00%均低于对照组25.00%、22.92%(P0.05)。结论给予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纠正胃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营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患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ZD  Peng JS  Chen S  Huang ZM  Hu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410-1413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及谷胺酰胺)对患者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60岁以上营养不良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7例(瑞能及谷胺酰胺)(实验组)和标准营养组43例(能全素)(对照组)。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125·4kJ·kg-1·d-1。营养素经口服或经鼻肠管使用,术前营养支持5d。术中均置鼻肠管或穿刺空肠造口(NCJ),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连续7d。术前第5、1天,术后第1、9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T细胞分化亚群3(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各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9天血清TFN为2·18g/L±0·29g/L、PA:0·23g/L±0·09g/L、CD4:33·8%±5·4%、CD4/CD8为1·17±0·12、IgG:13·2g/L±1·8g/L均比对照组术后第9天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CRP则显著下降,由对照组的41·3mg/L±19·0mg/L,降为31·2mg/L±16·3mg/L(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较标准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调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流程(FT)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6月至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127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采用FT模式进行管理的患者64例(FT组)和采用传统流程管理的患者63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性介质和免疫指标水平,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从炎性介质看,两组患者术前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4天和第6天FT组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从细胞免疫指标看,术前1d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FT组患者CD3 、CD4 、CD4 /CD8 术后第4天及第6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看,FT组患者术后首次经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FT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7.01±0.86 vs 9.42±1.23,P<0.05),FT组术前等待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 ,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4.69% vs 11.11%, P<0.05),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T模式围术期管理能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维护细胞免疫稳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蒋宇  程磊  邓鑫  詹利  郑立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521-1526
目的评价深度肌松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分为中度肌松组(A组)和深度肌松组(B组)。A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中度肌松;B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深度肌松。2组病人术中容量管理均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入复苏室后继续进行肌松监测,在肌松监测仪指导下给予肌松拮抗药及拔除气管导管。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手术视野评分、平均气腹压及平均气道压,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及复苏室驻留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评分,术后早期恢复质量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B组平均气腹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A组(P < 0.01),B组苯磺顺阿曲库铵使用量、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均高于A组(P < 0.01)。B组病人术后各时间段肩痛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术后6、24 h,B组病人内脏痛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B组术后1、3 d的恢复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 < 0.01)。B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 0.01)。结论将深度肌松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能够在保证术野的前提下降低气腹压力,提高病人早期恢复质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为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付强 《当代医学》2021,27(31):58-6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因大肠癌于本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手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gA、IgG及IgM水平均较高,CRP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能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未用药,实验组用UTI. 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8,24,48,168 h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 结果:对照组和UTI组患者术后4,8,24,48 h 时CD3,CD4,NK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但术后8,24,48 h UTI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24,48 h UTI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 UTI组NK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4,8,24,48 h时血清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UTI组患者术后4,8 h时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P<0.05),4,8,24,48 h时 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术后4,8,24,48 h时UTI组IL-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4,8,24,48 h UTI组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乌司他丁对CPB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高凝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 年2 月-2015 年8 月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21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下手术73 例(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48 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高凝状态指标D- 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蛋白C(Pro-C)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 及CD8+。结果 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开腹组CD3+ 呈下降趋势(t =-7.419,P =0.000),而腹腔镜组CD3+ 无变化(t =-0.218,P =0.901);与开腹组术后比较,腹腔镜组术后D-D 值呈升高趋势(t =2.312,P =0.018),Pro-C 值无变化(t =0.180,P =0.941)、F1+2 与CD4+ 值降低幅度较小(t =3.827 和5.930,P =0.000 和0.008)、CD8+ 值升高幅度缓慢(t =-9.094,P =0.000)。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容易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围手术期间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10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组和C组,每组51例.Q组行腰方肌阻滞复合PCIA;C组单纯行PCIA.记录两组舒芬太尼用量、PCIA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胸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于术前和术后均采用常规咳嗽训练,而实验组则采用腹式深呼吸、缩唇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分别对两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实验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数值相近,部分指标接近正常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 40例30~64岁,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麻醉诱导时(A组)或手术结束前30min(B组)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均予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镇痛(PCA).比较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布托啡诺用量,镇痛的补救措施,不良反应和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A组VAS评分在术后2,4,6,8,12,24h均低于B组(P<0.05),术后24 h满意度明显提高,A组术后12 h和24 h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及布托啡诺用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24 h内两组病人均未使用补救镇痛药,而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病人,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的镇痛效果优于手术结束前给药,存在超前镇痛效应,是多模式镇痛的一种很好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