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口腔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门户,是微生物重要的定植位点和微生态环境。正常口腔微生态的建立和演替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口腔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出生几小时后口腔就已经出现了链球菌属、乳杆菌属等先锋菌群的定植;随着宿主年龄的增长,口腔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之增加,菌群结构趋于成熟。多项横断面研究发现生命早期口腔微生态系统的发展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受到包括母亲健康状况、出生方式、喂养方式、抗生素使用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生命早期口腔微生态失衡与口腔以及全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口腔细菌性疾病的早期管理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生命早期阶段口腔菌群定植及演替的规律,并对影响生命早期口腔微生态系统的外界因素以及生命早期口腔菌群对后期宿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以期对全生命周期口腔及全身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体呼吸道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作为与外界的通道,上、下呼吸道都应该是微生物栖息地,但是长时间以来对于下呼吸道菌群的认识濒于空白,人类微生物组计划[1](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也没有把下呼吸道菌群研究列入研究范围,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和黏液的作用,细菌和其他颗粒物质被推向上呼吸道或沉降到呼吸道壁上,到达不了下呼吸道,加上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局限性,所以传统观点认为下呼吸道是无菌的;(2)下呼吸道取样困难,临床上主要通过“自然咯痰法”[2]获取痰样来分析下呼吸道中的菌,但是样本会通过口咽部,造成污染,无法准确反映下呼吸道菌群状态。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技术应用于下呼吸道样本采集、高通量测序等基因组学技术[3]广泛应用于机体菌群分析,人们对下呼吸道菌群的认识由浅入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人体下呼吸道菌群研究的新进展,特别关注了健康和呼吸道疾病状态下呼吸道菌群组成差别,探讨分析了下呼吸道菌群与呼吸道疾病的可能联系,以期从菌群调整角度为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展现了肠道疾病与肠道生态紊乱的关联,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也逐渐成为疾病治疗的手段.近年来口服益生菌和粪菌移植等肠道微生态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了一定进展.作者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及微生态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治疗手段的改进和益生菌种类的完善提供...  相似文献   

4.
疾病是儿科重要的疾病谱之一,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抗生素辉煌时代的背后,其使用后的菌交替症或菌群失衡,让微生态制剂走进一个新时代.近年来微生态制剂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5.
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各地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已经被确定为人口病死的主要原因。根据感染的区域不同,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类型。定植于健康人肺部的微生物群大多属于四个门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它们与人体气道局部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存,维持呼吸系统的免疫平衡与稳定。近年来,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共生菌提供了可能性,随着SrRNA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微生物菌群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引起广泛的关注,也证明了呼吸系统疾病与呼吸道微生物菌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而且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方向。本文就目前关于呼吸系统疾病与气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维普医学上检索“呼吸系统疾病、16SRrRN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咳嗽、囊性纤维化、气道微生物”等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谢婉莹  彭芸花 《海南医学》2022,(20):2713-2715
母乳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其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是母乳微生物群的核心成员。母乳菌群的起源一直备受争论,其可能来自乳房常驻菌群、母体肠道菌群、母体皮肤菌群和婴儿口腔菌群。早期肠道微生物群的建立对肠道和相关免疫系统的充分成熟至关重要。母乳微生物是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的重要来源,可通过防止病原体黏附和促进有益微生物肠道定植,进一步加强婴儿健康。母乳喂养可以改善婴儿健康和免疫发育,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降低患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如哮喘、糖尿病、肥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炎症性肠病,并降低婴儿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起始感染部位不同的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差异,寻找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在ICU收治的脓毒症导致ARDS的病例。根据起始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肺内感染导致的ARDS(ARDSp)81例(ARDSp组),肺外感染导致的ARDS(ARDSexp)25例(ARDSexp组)和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2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探讨ARDSp和ARDSexp肺部微生态的异同。结果 病原微生物方面,ARDSp组的病原微生物多样,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特殊病原体,而ARDSexp组虽原发感染灶不在肺部,但可能由于菌群移位,出现大肠埃希菌的增多。背景菌方面,ARDSp组比对照组的阳性率减少,减少的菌群可能为呼吸道正常菌群;而ARDSexp组比对照组和ARDSp组的阳性率同时增加,增加的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菌群。结论 ARDS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及正常呼吸道菌群的减少,导致菌群多样性减少;而ARDSex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条件...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特征性改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存在相关性,且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功能性便秘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从功能性便秘的肠道菌群改变、发生机制、与“脑-肠-菌”轴的关联及肠道微生态的治疗等方面,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述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变化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为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9月,门诊收治的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50例纳入病例组,普通健康小儿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粪便菌群检测,对比菌种与菌属含量、真菌检出情况。结果病例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乳酸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真菌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变化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含量下降,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含量上升;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需要重视肠道微生态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刘峰  严晶  卢冬雪 《中医学报》2019,34(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尤其是微生物组学研究的突破,诞生了“肺-肠”轴这一全新概念,其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不谋而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中明确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肺、肠道微生物稳态对肺部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特定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肺部疾病进程,影响其发生发展;然而,肺、肠道微生物组成极为复杂,其免疫调节、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就“肺-肠”轴及肺、肠微生态对肺部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谢多  张颖  张琬琳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25-1929
肠道菌群的形成和增殖始于出生,其组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人体肠道内定植着千余种细菌,有高度的多样化。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培养组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功能,肠道菌群与人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蓬勃开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微妙平衡影响不同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肠道菌群改变与女性生殖疾病的关联。从动物模型研究到人体研究,目前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整体多样性的改变、特定细菌丰度的变化以及菌群比例的失衡与女性生殖疾病密切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但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以特定肠道菌群或其代谢物为靶点,在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已初步展露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机制研究明确肠道菌群与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以及设计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明确有效治疗的标准,为肠道菌群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本文拟对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且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各类菌群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共生关系,同时,胃肠道与肝脏之间通过门脉循环形成紧密的解剖、功能双向联通网络,进而相互维持稳态。“肠-肝轴”理论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深远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通路影响肝脏病理生理学进程。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菌群生态失调、功能紊乱时,肠道菌群则会与宿主免疫系统及其他类型细胞产生多种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继而引发各类肝脏疾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急性肝衰竭、肝细胞癌等。 越来越多关于益生元/益生菌改善肝病的报道逐渐打开了以菌治病的新世界。因此,肠道微生物群落里隐藏的潜在信息和价值是无穷的。为了更加全面地探究各类复杂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仍需继续深入了解某些特定的肠道微生物在参与肝脏损伤进程、改善疾病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找寻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现有综述报道很少同时阐述肠道菌群与急性及慢性肝脏疾病的密切关系。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近年来关于急性及慢性肝损伤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肝脏的解剖结构促成其与肠道菌群形成彼此沟通的紧密网络,而肠道菌群则是调节肝脏生理、病理功能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nasopharyngeal microbiota in preschool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able nasopharyngeal bacteria and prognosis. From 2016 to 2018, nasopharyngeal culture was performed on inpatients under 6 years of age with 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the 1,056 study patients, 1,046 provided nasopharyngeal samples that yielded positive cultures, yielding 1,676 isolated strain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Moraxella catarrhalis, were isolated in 25%, 27%, and 31% of the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se children. The only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isola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from the nasopharynx was daycare attendance, which did not affect clinical severity, such as duration of fever and hospitaliz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nasopharynx did not affect the severity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supports the use of narrow-spectrum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ccordance with published guidelines when initiating therapy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的212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患者均具有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结果临床分离病原菌229株,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3.9%,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分别为18.2%和13.6%;革兰阳性球菌占23-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2%,肺炎链球菌9.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占86.2%,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5%)、副流感嗜血杆菌(13.7%)和流感嗜血杆菌(1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为患有支气管扩张症(OR=5.590,95%CI 2.792~11.192);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为前1个月内使用制酸剂(OR=9.652,95%CI 2.636~35.339)和低蛋白血症(OR=2.679,95%CI 1.108~6.476);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为前1个月内使用抗菌药物(OR=4.236,95%CI 1.982~9.057),患有肾脏疾病(OR=4.305,95%CI 1.090-17.008)和糖尿病(OR=2.836,95%CI 1.339—6.009)。结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时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根据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的不同而变化,对病原菌的正确判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AL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患者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率71.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27.72%)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示,年龄、白血病类型、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缺乏天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与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它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period of 2 months between October and November, 1987, 190 episodes of septicemia in adults were monitored at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Taipei. The most common causative microorganisms were Escherichia col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most frequent sources of infection came from intra-abdominal (gastro-intestinal as well as hepato-biliary), urinary and respiratory tract. Its overall mortality was 34.7%.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mortality from septicemia were old age, rapidly fatal underlying disease,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ypothermia, hypotension/shock, high-risk source of infection (from respiratory tract, skin/soft tissue, surgical wound or other unknown source), high-risk microorganisms (Candida species, Ps. aeruginosa or K. Pneumoniae) and inappropriate antimicrobial therapy.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factors may help early correction of reversible factors and improve its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8.
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以及呼吸道微生物群构成的变化。方法采取双盲、对照方法进行为期6 个月的观察,纳入患者既往1 年内有2 次急性加重史,治疗组口服红霉素250 mg/次,2 次/d,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急性加次数的不同、呼吸道定植菌的耐药率变化,以及细菌构成的变化。结果176 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90 例,对照组86 例;与对照组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但非铜绿定植亚组无变化;治疗组呼吸道革兰阴性菌群耐药率无变化,而革兰阳性菌群耐药率升高,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组较对照组痰菌负荷减少,微生物构成发生变化,但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患者微生物构成变化不大,非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微生物构成变化大,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率降低,但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率升高。结论长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造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呼吸道革兰阳性菌群耐药率升高,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呼吸道微生物群构成发生变化,在非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急性加重次数并没有减少,而红霉素治疗使其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率降低,但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定植率升高,该类患者尚需进一步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道内复杂、动态的微生态系统,生理条件下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然而,在慢性肝病和肝癌等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通透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菌群失调和细菌易位。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一方面进入肝脏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另一方面进入循环形成内毒素血症,共同促使慢性肝病和肝癌恶化进展。目前,针对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策略包括合理运用抗生素、益生菌或益生元,粪便微生物移植。本文就肠道菌群在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潜在作用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