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目的:分析Mohs外科技术与皮瓣修复技术联合用于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全部患者修复方式均采用皮瓣修复技术,对照组外科切除采用传统切除方式,研究组患者则采用Mohs外科技术,手术结束后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包括病理复检切缘残留肿瘤率、随访结束时复发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最长径、创面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短期切口裂开、继发畸形、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设计外观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颌面部外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理检查切缘残留肿瘤率、随访结束时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最长径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裂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率(82.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hs外科技术与皮瓣修复术联合治疗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较传统切除术患者术后创面小、切缘残留肿瘤情况少,复发率大大降低,继发畸形少,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微波热疗和局部清创换药,对照组仅采用局部清创换药。结果治疗组10、20、30 d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8.57%、53.57%、89.29%,高于对照组的3.57%、21.43%、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76、6.17、7.38,均P<0.05)。治疗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6.33±4.89)d,对照组为(38.12±5.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较好,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1:1)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3例,2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照组联合传统荷包式缝合固定,研究组联合钉座反穿吻合法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G(lgG)]、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CRP、TNF-α水平及对照组lgG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TNF-α、l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清MDA水平均高于术前,SOD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稳定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冯东升 《现代肿瘤医学》2018,(22):3601-3605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术(NOSE)与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R)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LCR术,研究组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标本NOSE术,两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时氧化应激指标、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丙二醛(MDA)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IgM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而两组术后3 d时IgA水平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白介素-10(IL-10)的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标本NOSE术较常规LCR术能够明显缓解结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联合预荷包缝合对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病灶清除率、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联合预荷包缝合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病灶清除率、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灶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消化道狭窄及穿孔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及一年,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联合预荷包缝合治疗较单独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在提高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病灶清除率和胃肠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更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修复对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治84例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并行一期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后修复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予以拉拢缝合修复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至术后7 d。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美观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拉拢缝合修复,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对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患者的修复效果更佳,美观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足底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两种修复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31例足底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4例,女17例。临床分期:I期2例,Ⅱ期9例,Ⅲ期20例。手术均行距肿瘤边缘2cm的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足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以两种方式修复,A组(11例):直接从同侧腹股沟切口取全厚皮片修复或皮瓣修复+取同侧腹股沟全厚皮片修复供皮瓣区。 B组(20例):直接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修复或皮瓣修复+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修复供皮瓣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股沟伤口并发症及足底局部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足底缺损区植皮或皮瓣完全成活,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两种方法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腹股沟伤口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从同侧大腿取中厚皮片修复相比,从腹股沟切口直接取全厚皮片修复减少手术伤口,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海绵在全胸腔镜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生物蛋白海绵填塞淋巴结清扫创面的方法,未使用止血材料45例为对照组。记录术后的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蛋白海绵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淋巴结清扫创面渗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足跟与足跖部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适宜方式。方法 对 1 994年以来收治的 1 2例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病灶彻底切除后 ,7例患者采用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5例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对其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皮瓣修复组获得随访的 6例患者均存活 ,术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 ,局部无复发 ;皮片修复组 4例患者获得随访 ,其中 2例死亡 ,1例局部复发 ,1例发生全身转移 ,另外 2例存活 ,术区外形和功能尚满意。结论 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彻底切除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其中切除深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蔡清  张晨霞  陈秀荣 《癌症进展》2020,(7):711-713,743
目的探究光动力联合冷冻对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NMS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6例NMSC患者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研究组采用ALA-PDT联合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外观满意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观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时间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联合冷冻治疗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皮损外观的恢复,患者的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较长,可为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及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及各个测评功能区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7.0% vs 44.2%)、胸胃综合征(2.3% vs 14.0%)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出院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2.6±10.4)分 vs(73.8±9.9)分]和满意度(48.8% vs 27.9%)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 FD、SD 测评功能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4±1.2)分 vs(15.3±1.1)分,(14.5±1.2)分 vs (15.6±1.4)分;均 P<0.05],AD、MF、SA 测评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7±2.3)分 vs(18.9±2.6)分,(12.6±1.1)分 vs(11.8±1.2)分,(8.2±0.7)分 vs(7.6±0.8)分;均 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胃恶性肿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1∶1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治疗组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是治疗组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伤口感染和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早期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和营养状态,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创伤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创伤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护理、加强营养,局部清创、换药,治疗组增加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10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6.6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轻度愈合不良痊愈率88.89% (32/36);中度愈合不良痊愈率60.87% (14/23);1例重度愈合不良疗效达到显效;3组比较,轻度愈合不良伤口的痊愈率较中、重度愈合不良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创伤术后愈合不良伤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使愈合时间缩短,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王晓樱  李妍 《现代肿瘤医学》2019,(24):4416-4420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 年6月收治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71例(直径≥12 cm),按手术途径分为研究组34例(应用单孔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和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腹腔镜行囊肿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囊液外漏率、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囊液外漏率分别为2.9%和18.9%;在巧囊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巧囊组患者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能减少囊液外漏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前运用叙事护理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分为应用叙事疗法肠内营养治疗组(研 究组)与未应用叙事疗法肠内营养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手 术医师对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满意度 , 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患者的 肠道准备满意度达90%,对照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满意度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研究组术后患者对肠道 准备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运用叙事治疗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护理,同时提高了术中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加速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增加了被患者尊重的程度,进一步激发护理人员学习专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华蟾素片联合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8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2例设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研究组采用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华蟾素片,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对比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AFP、CEA水平、生存周期。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三组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后三组血清AFP及CEA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FP及CE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9.52%(4/42) vs 14.29%(6/42)]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联合采用华蟾素片及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CEA、AFP水平,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薏苡仁提取物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转移性肝癌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变化。方法 转移性肝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 例。研究组:采用薏苡仁提取物+TACE术。对照组:单纯TACE术。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200 ml,1次/d,连用21 d,1个月为1个周期,至少连用2个周期。每位患者至少行TACE术2 次,并检测TACE术前1 周及术后3 周血清VEGF水平。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61.3 %(19/31),对照组为45.2 %(14/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0.6 %(25/31),对照组为54.8 %(17/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 年生存率为67.7 %(21/31),对照组为38.7 %(1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 个月,对照组为5.1 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研究组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研究组乏力、食欲下降及右上腹疼痛症状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薏苡仁提取物联合TACE术治疗转移性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橄榄油为基础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按前瞻、 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将 80 例结直肠癌腹部手术后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均给 予规范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用橄榄油为基础的脂肪乳(克凌诺,ClinOleic),对照组用普通的中长链脂肪乳,比较两组 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C 反应蛋白水平,探究克凌诺对结直肠癌 患者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并发 症(咽喉疼痛、恶心呕吐、重新置胃肠减压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 2 =4.512, P > 0.05);研究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明显,C 反应蛋白在研究组下降(67.470±43.786)mg/L,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t=4.290,P < 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加快,肛门排气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橄榄油脂肪乳能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加 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法治疗结肠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25例采用中间入路法进行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3.2±28.2)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3±32.8)ml;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32.8±32.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67.9±38.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研究组淋巴结清扫(16.2±5.3)枚,标本切除长度(24.3±7.2)cm,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15.4±3.2)枚,标本切除长度(22.8±7.6)c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2±0.3)天、(3.0±0.5)天和(9.8±2.2)天,均少于对照组的(4.2±0.6)天、(5.3±0.4)天和(15.5±3.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结肠癌根治手术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并可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美容修复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26例,根据美学理论与整形美容技术,分别采用直接缝合、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在病灶扩大切除26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外形满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方式与美学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