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搜集2018年1—6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40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参照自行设计制定的脊柱结核快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评分)及爆发痛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及进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住院费用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72h疼痛NRS评分分别为(3.75±0.81)分、(3.48±0.93)分和(2.63±0.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6±1.06)分、(4.12±0.83)分和(3.26±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9、3.301、3.665,P值分别为0.017、0.001、0.000)。观察组发生爆发痛[1例(2.4%)]低于对照组[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23.65±7.76)h、(10.20±2.87)d、(19.58±10.43)h,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分别为(32.38±11.50)h、(13.90±1.45)d、(30.81±9.8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8、7.444、5.024,P值均为0.000);恶心呕吐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4,P=0.000)。观察组术后满意率为1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3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38);住院费用为(9.02±1.4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8±1.6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集束化临床路径管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下的营养管理在围手术期脊柱结核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2例患者中途退出试验,最终纳入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下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后第6天及第13天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6天及第13天血清学化验指标的差异,以及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临床结局间的差异。 结果: 术后第6天、第13天观察组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0.0%(28/40)、57.1%(20/35),均低于对照组[94.6%(35/37)、81.8%(2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16和4.845,P值分别为0.005和0.028)。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平均值为(9.99±3.12)×109/L,低于对照组[(11.69±2.7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9,P=0.014)。术后第6天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3.48±4.47)g/L,高于对照组[(31.35±3.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P=0.024)。观察组术后第1天尿酸平均水平为(274.67±116.91)μmol/L,低于对照组[(339.19±115.7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6,P=0.018)。观察组患者术中中位出血量为 300.0(175.0,500.0)ml,少于对照组患者[400.0(250.0,6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8,P=0.036);观察组术后中位排气时间为25.5(15.5,37.5)h、平均排便时间为(95.7±46.9)h,对照组术后中位排气时间为30.7(21.5,44.5)h、平均排便时间为(117.3±38.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50,P=0.040;t=2.140,P=0.036)。 结论: ERAS理念下的营养管理可有效改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在2005年8月~9月开展脊柱结核手术5例,由于护理得当,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好转出院,本组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7岁,胸椎结核2例,腰椎结核3例,分别在全麻下行结核病灶清除术 椎体内固定术。介绍护理如下:1手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并且有一定的传染性,加之对手术预后的未知,病人往往心理压力大,直接或间接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必须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同时为病人提供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2)饮食护理: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鱼、蛋类、豆类、新鲜水果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加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某院甲乳外科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病人120例,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ERAS组68例(给予ERAS理念和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组52例(给予常规外科理念和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术后疼痛,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颈、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界定其为术后体位综合征,并记录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ERAS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间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良恶性肿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加用ERAS理念后,ERAS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护理组(t=2.184,P=0.032),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6.930,P=0.007),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t=2.283,P=0.026),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t=2.052,P=0.037)。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加用ERAS理念,安全可靠有效,可明显提升患者舒适度,促进早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15-01~2016-10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间从围手术期至出院后6个月。内容包括疼痛管理、感染管理、血栓管理、饮食管理、康复管理、随访管理。结果术后干预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提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RAS理念可以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4月21日,将符合本次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篇文献(中文23篇,英文3篇)包括2866例患者(试验组1425例,对照组1441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常规围手术期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可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RR=0.30,95%CI(0.24~0.39),P<0.00001],缩短住院时间[SMD=-1.99,95%CI(-2.48~-1.50),P<0.0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SMD=-3.33,95%CI(-4.02~-2.63),P<0.0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SMD=-5.19,95%CI(-6.70~-3.68),P<0.00001]、肛门首次排气时间[SMD=-2.73,95%CI(-3....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结核病防控的倡议,在降低结核病发病和规范结核病诊疗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骨结核一直没有引起业界同仁及相关部门组织的重视。虽然有大批骨科专家投身于研究和解决骨结核特别是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治问题,但碍于研究深度和广度的限制,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植入,助力了脊柱结核规范外科解决方案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分为ERAS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ERAS组应用ERAS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进食情况、肠道功能、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二次手术干预情况以及再次入院率等。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3例患者术后死亡,其中对照组2例,ERAS组1例。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手术率及再入院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 0%vs 56. 3%,χ~2=5. 84,P=0. 016); ERAS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值均0. 001);两组总住院时间[(14. 3±1. 2) d vs (18. 5±1. 8) d,t=13. 73,P 0. 001]、总住院费用[(10. 7±1. 4)万元vs (13. 2±4. 1)万元,t=4. 08,P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策略能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地实施,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统一化,减少临床变异,从而最终实现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1],尤其是老年结直肠切除患者最为突出[2].FTS最早由丹麦kehlet医生提出,即通过多种模式的综合治疗,包括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技术、最佳镇痛技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等措施,缓解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加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并可节省住院治疗总费用.FTS理念与老年患者围手术护理的结合,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患者满意度良好.本文对FTS理念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及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
结果相比传统组,采用FTS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前、术后营养状态良好、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总费用降低。
结论采用FTS技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搜集2018年1—6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40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参照自行设计制定的脊柱结核快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评分)及爆发痛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及进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住院费用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72h疼痛NRS评分分别为(3.75±0.81)分、(3.48±0.93)分和(2.63±0.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6±1.06)分、(4.12±0.83)分和(3.26±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9、3.301、3.665,P值分别为0.017、0.001、0.000)。观察组发生爆发痛[1例(2.4%)]低于对照组[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23.65±7.76)h、(10.20±2.87)d、(19.58±10.43)h,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分别为(32.38±11.50)h、(13.90±1.45)d、(30.81±9.8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8、7.444、5.024,P值均为0.000);恶心呕吐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4,P=0.000)。观察组术后满意率为1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3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38);住院费用为(9.02±1.4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8±1.6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集束化临床路径管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结核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前后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分为2组,分别为实施前组、实施后组,采用数字表法各随机选取100例患者。实施前组为传统模式:平行线式管理模式,医生下医嘱,护士被动执行,互不交叉。实施后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互相尊重和信任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决策,分担责任,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E1%)]、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7d肺功能检测:医护一体化实施前组FVE1、FVC、FVE1%分别为(1.79±0.30)L、 (2.49±0.55)L、(45.79±3.13)%;实施后组分别为(2.05±0.38)L、 (3.05±0.61)L、(49.05±5.38)%;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5.371、6.824、5.243,P值分别为0.016、0.010、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组平均住院日为(14.23±2.88)d,实施后组为(10.45±2.15)d;两组比较,t=-10.523,P=0.004。实施前组拔管时间为(4.08±1.85)d,实施后组为(2.54±0.97)d;两组比较,t=-7.371,P=0.008;实施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0%(19/100),实施后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3/100);两组比较,χ 2=11.494,P=0.003。两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组“很满意”者为61例,实施后组为 82例(χ 2=3.891,P=0.048);实施前组“一般满意”者为27例,实施后组为12例(χ 2=7.172,P=0.007);实施前组“不满意”者12例,实施后组为6例(χ 2=1.532,P=0.220)。医护一体化实施后组较实施前组平均住院日、拔管时间、并发症均下降,同时患者满意度增加。 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促进肺结核患者围术期肺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IV阳性组PPD试验阳性率[21.7%(5/2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47.8%(11/2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13.0%(3/23)]、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4.3%(1/23)]、并发肺结核发生率[21.7%(5/23)]、典型脊柱结核影像学特征发现率[43.5%(10/23)]、结核中毒症状发生率[13.0%(3/23)]均低于对照组[81.0%(256/316)、84.8%(268/316)、28.2%(89/316)、21.2%(67/316)、60.8%(192/316)、82.0%(259/316)、58.9%(186/316)]。除结核抗体阳性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2.42、21.75,P值分别为0.115、0.05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204.99、232.23、142.52、220.68、132.16,P值均为0.000)。HIV阳性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的检出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20.6%(6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17,P=0.000)。HIV阳性组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定量,血红蛋白量分别为(285.17±23.04)个/μl、(40.44±0.37)g/L、(129.30±1.72)g/L,较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219.83±26.56)个/μl、(29.51±0.94)g/L、(97.48±3.16)g/L]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4、-10.977、-8.318,P值均为0.000);体质量指数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后分别为20.84±0.29、20.8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1,P=0.594)。HIV阳性组术后标本培养耐药率、肝功能损伤率、结核未愈率、远期死亡率分别为30.4%(7/23)、65.2%(15/23)、8.7%(2/23)、8.7%(2/23),均高于对照组[13.0%(41/316)、34.5%(109/316)、0.9%(3/316)、0.6%(2/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0.11、37.71、15.04、17.39,P值分别为0.020、0.006、0.003、0.001)。结论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与单纯脊柱结核患者比较,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大多降低;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免疫学与营养学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塑料袋和普通便器在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排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为腰椎结核并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160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塑料袋组和普通便器组.80例塑料袋组患者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80例普通便器组患者使用普通便器进行排便护理,对两组排便舒适、排便自理、会阴暴露、被服污染及便器处理方便的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对排便腰痛程度应用数字疼痛评估表NPRS(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评分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皮肤受损程度评价分为正常、压红及破溃.排便腰痛程度及皮肤受损程度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塑料袋组的排便舒适率(72.50%,174/240)、排便自理率(44.17%,106/240)、便器处理方便率(95.00%,228/240)均优于普通便器组[14.47%(33/228)、18.42% (42/228)和8.33% (19/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9.60、35.84、352.38,P值均<0.001).塑料袋组的会阴暴露率(29.58%,71/240)、被服污染率(12.08%,29/240)低于普通便器组[81.14%(185/228)和26.32% (60/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5.43、15.38,P值均<0.001).塑料袋组患者在排便腰痛程度、皮肤受损程度方面优于普通便器组,塑料袋组排便138例次无痛,明显高于普通便器组33例次无痛(Z=-9.16,P<0.001);塑料袋组排便后局部皮肤正常227例次,明显高于普通便器组156例次(Z=-8.10,P<0.001).结论 应用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可减轻围手术期腰椎结核患者的腰痛及臀部皮肤损伤,提高排便舒适度,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维护患者自尊,提高患者排便自理能力.采用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对于腰椎结核手术患者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化疗在单节段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病变节段: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28例、腰骶椎5例。术前均给予短程化疗方案,常规给予H-R-Z-E抗结核治疗方案,用药时间1~10d,平均(6.90±1.35)d,待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有所改善,全身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时实施手术治疗,动态观察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神经恢复情况、骨融合情况、脊柱结核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56例患者中,早期伤口不愈合1例,经伤口常规换药后愈合;窦道形成1例,行窦道搔刮术后,伤口愈合,其余54例伤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3周ESR[(20.96±7.97)mm/1h]较术前[(40.74±14.35)mm/1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8,P=0.000);术后3周CRP[(27.57±8.98)mg/L]较术前[(45.83±9.57)m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7,P=0.000);术后3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2,4)分]较术前[6(6,8)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3,P=0.000);并发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29例,至末次随访时2例B级患者1例改善为D级,1例改善为E级;10例C级患者改善为E级8例,D级2例;17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术中结核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4.6%(25/56),其中单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耐多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3.6%(2/56),多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术后4~11个月56例患者椎体间植骨按照Bridwell标准达到Ⅰ级率为91.1%(51/56),Ⅱ级率为8.9%(5/56)。 结论: 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采取术前短程化疗后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科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其中,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68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常规护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60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基于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通过随机抽签法,从两组中各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无突发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10.0%)发生不良事件,6例(15.0%)出现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χ2=6.486,P=0.001)。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为(26.90±0.58)分、(26.72±0.55)分和(26.57±0.54)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12±0.60)分、(27.02±0.57)分和(26.95±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2,P=0.047;t=2.441,P=0.008;t=3.221,P<0.001)。术后第2周观察组躯体活动具有独立步行能力者29例(72.5%),多于对照组的19例(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7,P=0.014)。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5±0.6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2±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P=0.003)。研究认为,对于脊柱结核术后伴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移乘训练(床-轮椅)对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入住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微创科室的脊柱结核患者,年龄范围为60~70岁,并采取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共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入院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进行常规床上功能锻炼,术后16d佩戴支具进行负重站立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床上功能锻炼基础上,术后第3天在患者生命体征良好的情况下,由医生和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移乘(床-轮椅)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以及躯体活动能力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2周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9.51±3.51)g/L、(122.11±10.14)g/L、20.16±2.84],优于对照组[(36.33±3.43)g/L、(115.29±12.61)g/L、18.57±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0、2.67、2.54,P值分别为0.000、0.009、0.013)。术后2周观察组能够经常步行的患者有28例(70.0%),高于对照组的17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 P=0.013)。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7.3±2.0)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6±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00)。结论 早期进行移乘训练(床-轮椅)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