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网站,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分析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把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分析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 mg,每日2次,2周后加倍至5 mg,每日2次,4周后维持剂量10 mg,每日2次;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为100 mg,每日2次,4周后加倍至维持剂量200 mg,每日2次;2组患者均给予休息、限盐、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E、AngⅡ、ALD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范婷婷  何非  王晓晨 《安徽医药》2019,40(6):618-621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对照组予缬沙坦口服,出院30 d后门诊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二次住院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出院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入院前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结果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改善出院30 d后的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及对照组(偶数),各2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LVEDD(47.38±4.33)mm、LVESD(40.41±3.43)mm短于对照组的(56.82±3.94)、(48.39±3.54)mm,LVEF(48.64±5.47)%高于对照组的(37.2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共8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起始剂量10 mg/次,2次/d,根据血压情况增加到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剂量。治疗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25~50 mg/次,2次/d,根据血压、患者耐受性逐渐加量,最大剂量400 mg/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血清因子[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63%、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LVEF均显著增高,LVEDD、LVPW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PW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NT-proBNP、NE、AngⅡ和ALD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T-proBNP、NE、AngⅡ、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MLHFQ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LHFQ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宝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为初始剂量,连服2周后增至100 mg/次、2次/d并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宝丸,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者4丸/次,3次/d;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者6丸/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左心房前后径(LA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利钠肽(BNP)、醛固酮(AL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SF-36总分均显著增加,6MWD均显著延长(P<0.05),且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均显著增加,左室Tei指数、LAD均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LR和血清CRP、Hcy、BNP、AL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NLR和血清CRP、Hcy、BNP、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宝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体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心肌损害,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88例慢性心衰 患者,分为ARNI组(47例)和对照组(41例)。ARNI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接受盐酸贝那普利或缬沙坦 治疗。记录2组患者服药1个月时体质量、24 h尿量、服用利尿剂剂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 情况及3个月时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ARNI组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患者体质量、服用利尿剂剂 量、NT-proBNP水平均降低,24 h尿量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房内径(LA)均缩小,每搏输出量(SV)、心输 出量(CO)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二尖瓣环E峰与A峰比值(E/A)较前升高(均P<0.05);ARNI组服药后与 对照组比较,患者NT-proBNP水平减低,24 h尿量增多,LVDD及LA均缩小,SV、LVEF和E/A均升高(均P<0.05);心 功能分级也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 与盐酸贝那普利/缬沙坦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进一步减轻钠水 潴留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幼鼠心室重构的干预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幼鼠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幼鼠CHF模型,术后4周随机分3组:假手术对照组、CHF组、卡维地洛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心肌病理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表达水平和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右心室相对重量(LVRW,RVRW)、LPO、凋亡指数(AI)、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舒张率(-dp/dtmax)、SOD、Bcl-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CHF组比较,卡维地洛组SBP、DBP、LVSP、LVEDP、LVRW、RVRW、LPO、AI、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dp/dtmax,-dp/dtmax,SOD,Bcl-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抑制CHF幼鼠心室重构的发展,而抗凋亡、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是其治疗心室重构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将 ACEI/ARB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6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神经内分泌激素如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6 min步行距离(6MWT)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6MWT明显升高,LVEDD、LVESD,PRA、AngⅡ、ALD、NE、ACTH水平,MLHFQ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LVEF和6MWT较高,PRA、AngⅡ、ALD水平及MLHFQ量表中身体领域及总分较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调节冠心病致CHF老年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提高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 valsartan,SV)对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治疗心梗后心衰(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P-MI-HF)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有关SV(试验组)对比ACEI/ARB(对照组)治疗P-MI-HF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WMD=5.53,95%CI(3.93,7.13),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WMD=-2.91,95%CI(-4.05,-1.77),P<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WMD=-358.40,95%CI(-446.62,-270.19),P<0.01]、6分钟步行试验[WMD=66.57,95%CI(21.29,111.84),P<0.01]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0.58,95%CI(0.45,0.74),P<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良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的效果更好。结论:SV治疗P-MI-HF在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和远期预后等方面较ACEI/ARB效果更优,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纳入研究总体质量一般,该结果有待更严谨的RCT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50 mg/次,2次/d,之后增加50 mg/2周,直至20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MLHFQ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MLHF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醛固酮(ALD)血清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T-pro BNP、ICAM-1和AL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