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含铋剂四联方案(耐信+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的疗效,寻找高效、经济的一线Hp根除方案.方法:①136例消化性渍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组(67例)和三联组(69例);四联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缓释0.5 g+阿莫西林1.0 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d,三联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1.0 g/d,7 d为1疗程.②采用14C-UBT检测Hp根除率.③按ITT和PP分析,计算成本-效果比(C/E)及增量成本-效果比(△C/AE).结果:四联组Hp根除率为88.71%,三联组Hp根除率为7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组和三联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15和4.82,含铋荆四联相对于标准三联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2.结论:Hp根除率含铋荆四联方案较标准三联方案高,可推荐为经济、高效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激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hUC-MSCs并鉴定,10 mg·L-1聚肌胞苷酸处理hUC-MSCs。45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另取15只C57BL/6C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hUC-MSCs或聚肌胞苷酸处理的hUC-MSCs。给药后,每2周测定1次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8周后采血并取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IgG和补体C3沉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hUC-MSCs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现象,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明显(P<0.05),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酵母ATG6的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4周时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6和8周时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减少(P<0.05),且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改善更为明显;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UC-MSCs组比较,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TLR3能够增强hUC-MSCs移植治疗小鼠LN的作用,可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并调节细胞自噬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雌激素缺乏小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阐明雌激素缺乏与牙周炎关联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和益生菌干预组(卵巢摘除术后行益生菌灌服),每组5只。采用平均骨密度测量技术检测实验前后小鼠骨矿物质密度(BMD),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占CD4+ TCRβ+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摘除组小鼠BMD明显降低(P<0.05),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卵巢摘除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小鼠BMD明显增加(P<0.05),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小鼠股骨BMD、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干预能阻止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小鼠牙周组织中IL-17水平升高,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牙周炎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探讨黄连素对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黄连素+LPS组和黄连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LPS组小鼠通过滴鼻给予5 mg·kg-1 LPS 6 h,黄连素+LPS组小鼠在给予LPS的前5天灌胃50 mg·kg-1黄连素,黄连素组小鼠给予50mg·kg-1黄连素灌胃5 d。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小鼠肺湿干重比值;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渗出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肺泡空间增大,肺泡壁增厚,小鼠肺湿干重比值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质浓度升高(P<0.05),BALF中细胞渗透数增多(P<0.01),BALF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黄连素+LPS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改变减轻,小鼠肺湿干重比值降低(P<0.05),总蛋白浓度降低(P<0.05),BALF中细胞渗透数降低(P<0.05),BALF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肺组织中Bax/Bcl-2比值降低(P<0.01)。结论:黄连素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ALI和炎症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ROS水平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刺五加苷B(ELB)对疲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静坐实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游泳实验)、ELB(C)组(灌胃给予80 mg·kg-1 ELB,静坐实验)及ELB(M)组(灌胃给予80 mg·kg-1 ELB,游泳实验),每组15只。持续给药4周后采用转棒实验观察小鼠的抗疲劳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疲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LD)水平,微量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脲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尿素氮(BUN)水平,羟胺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包括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转棒时间明显缩短(P<0.05),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避暗潜伏期缩短(P<0.05),错误次数增加(P<0.05),血清中LDH活性和LD、BUN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eNOS水平和SOD、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GLU/GABA比值降低(P<0.05),MDA和ROS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ELB(C)组小鼠转棒时间延长(P<0.05),但其余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ELB(M)组小鼠转棒时间延长(P<0.05),水迷宫潜伏期缩短(P<0.05),避暗潜伏期延长(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血清中LDH活性和LD、BUN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eNOS水平和SOD、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GLU/GABA比值升高(P<0.05),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松散,层次不清,部分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LB(C)和ELB(M)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结构层次清晰,神经元增多,排列较为紧密有序,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和体积趋于正常。结论:ELB能够改善疲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ncRNA-MIAT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THP-1细胞,将过表达(LV-MIAT)与下调lncRNA-MIAT表达(LV-shMIAT)的慢病毒颗粒及空载体(LV-Vector)转染入THP-1细胞中,将THP-1细胞诱导活化为巨噬细胞,并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活化后的巨噬细胞与骨肉瘤(OS)MG63细胞共培养,将上述共培养体系分为MG63+LV-Vector组(阳性对照组)、MG63+LV-shMIAT组、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检测各组THP-1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各组THP-1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检测各组HUVEC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Notch1和δ样蛋白4(DLL4)表达水平。取各培养体系中的巨噬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血管细胞(HUVEC)共培养,EDU染色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活力,成管实验检测HUVEC血管形成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HP1中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和磷酸化STAT6(p-STAT6)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STAT6/STAT6比值。构建OS荷瘤小鼠模型,并将36只荷瘤小鼠分为LV-Vector组、LV-shMIAT组和LV-MIAT组(n=12)。检测干扰lncRNA-MIAT表达后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及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 结果 采用慢病毒感染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或下调lncRNA-MIAT的THP-1细胞。与LV-Vector组比较,LV-shMIAT组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V-MIAT组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G63+LV-Vector组比较,MG63+LV-shMIAT组THP-1细胞中VEGF、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THP-1细胞中VEGF、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 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THP-1细胞中p-STAT6/STAT6比值和JA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G63+sh-MIAT组比较,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THP-1细胞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MG63+LV-Vector组比较,MG63+LV-shMIAT组HUVEC的增殖活力与血管形成数均明显降低(P<0.05),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HUVEC的增殖活力与血管形成数均明显升高(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与LV-Vector组比较,LV-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LV-sh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LV-shMIAT组比较,LV-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CD163与CD3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lncRNA MIAT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M2极化和上调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参与调控OS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肥胖型哮喘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reg/Th17)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为EGCG治疗肥胖型哮喘提供依据。方法:40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正常饲料喂养)、肥胖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肥胖型哮喘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肥胖型哮喘模型],EGCG干预组(在OVA激发前1 h给予20 mg·kg-1EGCG腹腔注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在OVA激发前1 h给予2 mg·kg-1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每组8只。采用无创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小鼠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HE染色切片半定量方法进行小鼠气道炎症评分; 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脂联素、瘦素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 (IL-17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中Th17和Treg百分比。结果:肥胖组小鼠体质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为正常对照组小鼠平均体质量的1.67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型哮喘组小鼠Penh值和气道炎症评分均升高(P<0.05),血清中瘦素水平升高(P<0.05),BALF中IL-17A水平升高(P<0.05),IL-10水平降低(P<0.05),脾组织中Th17百分比升高(P<0.05),Treg百分比降低(P<0.05)。与肥胖型哮喘组比较,EGCG干预组小鼠Penh值和气道炎症评分均降低(P<0.05),血清中瘦素水平降低(P<0.05),BALF中IL-17A水平降低(P<0.05),BALF中IL-10水平升高(P<0.05),脾组织中Th17百分比降低(P<0.05),脾组织中Treg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在肥胖型哮喘小鼠中存在Treg/Th17免疫失衡,EGCG能够抑制肥胖型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能够改善Treg/Th17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黄芪多糖(APS)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模型组),低、中和高相对分子质量APS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APS组小鼠采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小鼠模型。低、中和高相对分子质量APS治疗组小鼠OVA雾化激发前30min给予腹腔注射0.1mL相对分子质量为4 500、15 000和30 000的APS,正常对照组小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雾化致敏液和腹腔注射。雾化期间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总数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提取分选脾脏CD4+ T细胞,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和Treg细胞比例,CB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打喷嚏、抓口鼻和气促等哮喘样症状,肺组织炎性浸润明显,气道黏膜水肿,平滑肌增厚,血清和BALF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IFN-γ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Th2和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Th1和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PS组小鼠抓口鼻、气促和烦躁等哮喘样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管壁增厚等明显改善,血清和BALF中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Th2和Th17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Th1和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组间比较,低相对分子质量APS组小鼠哮喘症状和肺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最明显,血清和BALF中IL-4水平及Th2和Th17细胞比例降低最明显(P<0.05),血清和BALF中IFN-γ水平及Th1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APS通过调节Th1/Th2及Th17/Treg细胞平衡、降低IL-4和IL-17水平、增加IFN-γ和IL-10水平发挥抗哮喘作用,且低相对分子质量APS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含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的四联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97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四联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胶体果胶铋200mg、左氧氟沙星200mg、呋喃唑酮200mg,bid,口服10d;三联组除没有胶体果胶铋外,余项同。治疗结束4wk后,复查^14C-尿素呼吸试验,观察Hp根除情况、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根据意向处理分析(ITT)和试验方案分析(PP),四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00%、91.83%,三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4.00%、77.08%;四联组根除率较三联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三联组为10.4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Hp根除率高,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作为我区一线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芦藜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脂多糖(LPS)+卵白蛋白(OVA)联合致敏方法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LPS+OVA组)、白藜芦醇组(Res组,于激发前2 h灌胃30 mg·kg-1白藜芦醇)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于激发前2 h灌胃3 mmol·kg-1 N-乙酰半胱氨酸);同时选取6只同周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PBS组)。于乙酰甲胆碱雾化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肺功能仪分析小鼠气道高反应(AHR),光学显微镜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DCF-DA染色分析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OVA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OVA组比较,Res组和NAC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降低,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抑制体内发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为苍术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苍术挥发油(0.185 g·kg-1)组、苍术醇提物(1.107 g·kg-1)组和柳氮磺吡啶(0.250 g·kg-1)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3.5%DSS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解剖小鼠后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并计算脾脏系数,采用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阳性表达情况,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数。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 7和8天时体质量降低(P<0.05),第4~8天时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脾脏系数增大(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升高(P<0.05),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增加,杯状细胞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苍术挥发油组、苍术醇提物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第7和8天时体质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8天时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长度增加(P<0.05),脾脏系数减小(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结肠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减少,杯状细胞数增多。与苍术挥发油组比较,苍术醇提物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杯状细胞数增多。 结论 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UC模型小鼠均有改善作用,同等剂量下,苍术醇提物对小鼠UC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果胶铋三联和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no)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和快速尿素酶方法确诊的Hp阳性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共12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三联疗法组60例:果胶铋0.2g3次/日,克拉霉素0.5g27欠/日,甲硝唑0.4g,2次/日,1疗程为2周;四联疗法组:果胶铋、甲硝唑、克拉霉素用法用量同三联疗法,加用雷贝拉唑20mg,2次/日,1个疗程为1周。疗程结束4周后行电子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复检。结果:125例均获随访,四联疗法组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疗法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较三联疗法组短(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P〈0.05),Hp根除率与三联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雷贝拉唑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其症状缓解时间、溃疡愈合,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3.
齐秀荣  赵景成  宗湘裕 《医学综述》2014,(12):2294-229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联合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将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内科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并经13C尿素呼吸试验证实为Hp阳性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雷贝拉唑钠、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对照组60例给予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vs 79.55%)(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78.33%)(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联合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期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变化,并阐明Tfh细胞在妊娠期SLE患者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 选取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SLE患者,分为SLE妊娠组32例和SLE未妊娠组30例,以健康妊娠组(健康妊娠妇女)30例和健康未妊娠组(健康未妊娠妇女)25例为对照,SLE妊娠组32例患者(随访丢失2例)根据妊娠期间和终止妊娠后3个月内病情变化分为SLE妊娠预后不良组(8例)和SLE妊娠临床稳定组(22例),收集各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因子(ICOS)+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5(CXCR5)+Tfh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Tfh细胞百分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 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健康未妊娠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随访中,与SLE妊娠临床稳定组比较,SLE妊娠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和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3 1,P<0.05;r=0.830 7,P<0.01)。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和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SLE患者妊娠早期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升高可能与SLE患者妊娠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诱导β干扰素的Toll/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敲除后对乳酸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促进作用,初步阐明乳酸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慢病毒法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定向敲除MyD88和TRIF基因(MyD88-KO组和TRIF-KO组),设未感染的Raw264.7细胞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因敲除效果。实验分为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15 mmol·L-1乳酸诱导24 h后进行各指标检测。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2极化表型分子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 mRNA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Autodock软件将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分子对接并观察其结合情况。 结果 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定向敲除后,与对照组比较,MyD88-KO组和TRIF-KO组细胞中MyD88和TRI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乳酸作用24 h后,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M2极化标志物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形态表现, Raw264.7+乳酸组细胞表现出M2极化形态,即体积增大、明显突起伪足和偏锥形细胞比例增加;MyD88-KO+乳酸组细胞同样表现出M2极化形态变化;TRIF-KO+乳酸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ELISA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INF-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形成氢键数为2、4和4,结合能分别为-2.72、-3.24和-3.66。 结论 乳酸作用巨噬细胞后,可通过调控TRIF抑制IκB-α活性进而抑制NF-κB,促进M2极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低氧诱导的小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雄性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中和高剂量(40、80和120 mg·kg-1)ASⅣ组。低氧组和不同剂量ASⅣ组小鼠在低氧舱(氧浓度10%)中饲养,连续4周,低、中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于低氧第2天灌胃给药,连续4周。离体血管环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管张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骨膜蛋白(POSTN)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小鼠乙酰胆碱(Ach)最大舒张率明显降低(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剂量ASⅣ组小鼠Ach最大舒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Ach最大舒张率明显升高(P<0.01)。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照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阳性细胞率极低;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剂量ASⅣ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ICAM-1、VCAM-1 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剂量ASⅣ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ICAM-1、VCAM-1 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POSTN、ICAM-1、VCAM-1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ASⅣ可改善低氧诱导小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OSTN/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胃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疗效、Hp根除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泌素指标[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2个月,两组Hp根除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胃泌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血清CRP、IL-1和IL-6以及GAS、CC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Hp阳性胃溃疡,改善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根除Hp是治疗相关疾病的关键环节。然而抗生素耐药率不断升高,部分中药显示出有效的杀菌、抑菌作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是否能提高Hp根除率日益受到关注。目的 系统评价荆花胃康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与四联疗法对比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Ovi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荆花胃康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试验组)与四联疗法(对照组)对比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8年4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 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2 9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对比四联疗法,试验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94,1.02),P=0.3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RR=0.39,95%CI(0.26,0.58),P<0.000 01〕;试验组消化道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RR=1.31,95%CI(1.14,1.51),P=0.000 2〕。荆花胃康联合四联疗法对比四联疗法,试验组Hp根除率较对照组升高〔RR=1.16,95%CI(1.08,1.24),P<0.000 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RR=0.36,95%CI(0.15,0.82),P=0.02〕;试验组与对照组消化道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CI(0.97,1.36),P=0.12〕。结论 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与四联疗法相当,且消化道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四联疗法,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荆花胃康联合四联疗法与单用四联疗法相比根除Hp的疗效更佳,消化道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率与四联疗法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