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以及资料分析。方法回顾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3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分析年龄、性别、病理诊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前血钙水平、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关系。结果 18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163例(89.07%),甲状腺其他疾病20例(10.93%)。术后141例甲状旁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中7例(4.96%)发生低钙血症,4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中26例(61.91%)发生低钙血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相关。年龄、性别、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与术后低钙血症相关。结论手术范围大、女性、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长、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手术范围大、年龄较大、女性、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以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朱阿考  叶静  张方捷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52-1055
摘 要:[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手术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腺叶切除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的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测定、临床有无甲状旁腺损伤表现等临床资料。[结果] 4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术后共出现甲状旁腺损伤症状28例,其中即刻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查发现低于正常者22例,血钙低于正常者25例,通过静脉补钙,临床症状均消失;甲状旁腺损伤与年龄、性别、使用超声刀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双侧腺叶全切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明显相关(P<0.05);在术中判断出现旁腺损伤并采用保护性措施(针刺除淤血、自体移植)后,术后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症状与未发生损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腺叶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发生甲状旁腺损伤,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腺体针刺清淤或旁腺移植)可以有效保护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的变化,评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血钙降低的情况和处理措施.方法 9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根据颈淋巴清扫程度分为A、B、C3组,检测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的血液中PTH和钙离子水平.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的PTH和血钙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天时出现最低值;各组水平间比较为仅甲状腺全切>单侧颈淋巴清扫>双侧颈淋巴清扫;.本后各组患者均有低PTH、低钙症和低血钙症发生,各组比较,双侧颈淋巴清扫>单侧颈淋巴清扫>单纯甲状腺切除(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且程度与手术范围呈正相关;术后第1天可选为检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水平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和腺癌(PTC)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年-2011年共收治的14例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血钙水平为(3.27±0.36)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为(1453.25±551.20)ng/L。恶性患者4例均可触及颈部肿块,有2例术中冰冻明确诊断甲状旁腺癌,另2例术中冰冻仅提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10例,术前仅4例明确诊断甲状旁腺肿瘤,另6例术中冰冻疑为甲状旁腺腺瘤。后经石蜡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10例良性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加患侧甲状腺切除术,4例恶性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切除+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随访9-86个月患者血钙及PTH正常,1例术前颈淋巴结转移者术后10个月死于骨转移,余均无转移及复发。结论:甲状旁腺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结合血钙、PTH、血生化检查与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及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术中冰冻病理价值有限。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30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Ⅵ区颈部淋巴结廓清术,纳米炭组在行淋巴结廓清术前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纳米炭组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6.5枚,对照组3.2枚(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患者1例,对照组12例(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PTH暂时下降的患者2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Ⅵ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术中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 收集实施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达芬奇甲状腺癌根治术,研究组术中加用纳米碳示踪剂。对两者术后Ⅵ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数目、血钙、PTH水平、低钙血症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甲状旁腺误切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Ⅵ区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247和173枚(Z=-2.228, P=0.026),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9和65枚(Z=-1.986, P=0.047);两组术后第1、2天血钙及PTH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但研究组术后第1、2天血钙及PTH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4例(13.3%)和11例(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可以更好清扫Ⅵ区淋巴结,同时能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但对喉返神经无肯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郝军生 《现代肿瘤医学》2020,(11):1867-1869
目的:浅析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恢复时长及其分布。方法:对我科2013年至2019年470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将其中有完整记录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电子病历资料进行了随访分析。筛选出13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先减低再恢复的病例。通过13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从减低到恢复到正常低限的时长,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时间分布。结果: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1月内恢复的占30.8%(4/13),2至3月内恢复的占30.8%(4/13),4至6月内恢复的占7.7%(1/13),超过6月恢复的占30.8%(4/13)。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大部分于4月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部分(30.8%)永久性(超过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以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长主要分布在2至6月,即使超过6个月,通常被认为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仍有约1/3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正常。并非所有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是真正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
全昌银  张志强  胡鹏  杨卫兵 《癌症进展》2018,16(6):705-707,73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除切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 选取4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2例(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35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TH和血钙水平.结果 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PTH和血钙水平分别为(1.28±0.32)pmol/L和(2.21±0.32)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7±0.44)pmol/L和(2.48±0.4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钙和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60.74%、46.67%和31.85%,高于对照组的28.01%、18.07%和18.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78.20±14.29)ml,高于对照组的(32.02±10.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的发生率均为15.56%,均低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及侧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P﹤0.05).结论 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相比,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的比例高,且手术方式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的差别,分析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4例(52.0%),甲状旁腺功能低下90例(45.0%),出现持续性低钙血症26例(1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有被膜侵犯(P<0.001)、甲状旁腺的意外切除(P=0.005)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P=0.006);而对血钙有影响的因素为病理(P<0.001)、性别(P=0.002);术后有无补充钙剂与术后甲状旁腺素(P=0.016)及血钙降低(P=0.003)均显著相关.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持续性低钙血症的唯一相关因素,P<0.001.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及时复查PTH及血钙水平.女性、甲状腺恶性病变、被膜受侵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及低钙血症,应对上述患者常规补充钙剂,根据PTH及血钙水平调节补充钙剂的剂量,对PTH明显降低的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7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32)和未发生组(n=156)。查阅两组病例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范围、是否行二次手术、是否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否行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大小等。采用Logistic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范围、是否行二次手术、是否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否行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手术范围(OR=6.121,95%CI:4.194~8.352)、是否行二次手术(OR=5.092,95%CI:4.294~8.572)、是否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OR=5.216,95%CI:3.341~8.391)、是否行淋巴结清扫(OR=6.012,95%CI:3.501~9.984)及肿瘤大小(OR=4.143,95%CI:3.121~8.461)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范围、二次手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淋巴结清扫、肿瘤大小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住院的甲状腺癌患者,所行术式为甲状腺全切术+单侧或双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BMI<24 kg/m2(正常组,193例)、24≤BMI<28 kg/m2(超重组,130例)和BMI≥28 kg/m2(肥胖组,32例)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减低、恢复及低血钙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直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单侧或双侧)、是否合并甲亢或慢性甲状腺炎、术前血钙、误切甲状旁腺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前血清PTH分别为(44.2±16.6)pg/ml、(48.1±18.9)pg/ml、(53.7±19.9)pg/ml,其中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BMI与血清PTH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84(P=0.001)。三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明显的血清PTH下降,术后第1天血清PTH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幅度均为60%左右,三组降幅之间无显著差异(P=0.795)。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1月、半年的血清PTH水平降至15 pg/ml以下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当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PTH>7 pg/ml时,术后1月血清PTH水平全部恢复至15 pg/ml以上。术后第1天、1月及半年,三组患者之间低血钙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I与血清PTH呈正相关,肥胖者血清PTH水平较正常者显著升高,但肥胖并不影响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幅度和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肥胖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期间于我院甲乳外科428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按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分为两组,肥胖组85例(BMI≥30 kg/m2),正常组343例(BMI<30 kg/m2)。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h、术后1日、术后2日和术后3日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和血磷水平,对所有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门诊随访1年,观察低血钙症状及甲状旁腺功能的恢复状况。分析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肥胖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与正常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病理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 h、1 d、2 d、3 d的PTH及血钙均呈下降趋势,术后第3 天的PTH 及血钙均达最低值,PTH 及血钙在术后各时点均为正常组高于肥胖组,PTH及血钙在组内、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肥胖患者刀口感染、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低钙血症发病风险较正常组高(P<0.05);两组术后1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低钙血症患者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甲状腺癌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比体重正常患者发生率高,术后同一时间点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低于体重正常患者,故肥胖患者术后应给予钙剂、维生素D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鉴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京医院收治的11例初诊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预期进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癌患者知情同意后进入研究。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遇到可疑的甲状旁腺时,首先由手术主刀医生按照经验主观判断,判断为甲状旁腺或非甲状旁腺并予以记录。接下来对可疑甲状旁腺进行甲状旁腺示踪,根据甲状旁腺素(PTH)含量确定是否为甲状旁腺。最后将可疑甲状旁腺少量取材送快速冰冻病理,以冰冻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医师肉眼判断以及术中PTH,探讨可疑甲状旁腺的鉴别诊断意义。结果:手术过程中,临床医生共发现21个可疑组织(20个可疑甲状旁腺,1个可疑非甲状旁腺),冰冻病理检测有1个结节因取材不足无法进行检测,剩余20个可疑甲状旁腺经冰冻病理检测确定其性质。以冰冻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肉眼经验性评判准确率为60.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1.1%,kappa值为0.121,AUC面积仅为0.554;而PTH快速检测准确率为85.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7%,kappa值为0.688,AUC面积为0.914。结论:术中PTH快速检测可有效提高甲状旁腺鉴别的准确性与特异性,有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原位保留。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根治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对患者意义重大。既往术中穿刺快速检测可准确鉴别术中可疑淋巴结,有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原位保留。探讨甲状旁腺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是否可降低术后低血钙及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发生率。方法:纳入40例2018年10月—2020年1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进行。细针穿刺组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如遇到可疑的甲状旁腺,由手术主刀医师对肉眼判断的可疑甲状旁腺进行细针穿刺,立即行Diff-Quik染色,如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甲状旁腺组织或者非淋巴结予以保留。术后对穿刺吸取物行H-E染色以比较Diff-Quik染色诊断的可靠性。所有对照组和细针穿刺组患者术后第2天查血清钙及PTH,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血清钙及PTH。结果:利用Diff-Quik染色法,快速从病理学层面诊断甲状旁腺联合淋巴结的排除避免术中误切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准确率达100.0%,高于对照组的88.2%。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a =0.076,P 2a =0.088,P 1b =0.070,P 2b =0.082);两组患者术后2 d,术后1个月的血清钙水平及PTH均低于术前(P 3a =0.001,P 4a =0.006,P 3b =0.007,P 4b =0.016)。细针穿刺组患者术后2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 5a =0.001,P 6a =0.017,P 5b =0.032,P 6b =0.045)。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清钙及PTH水平与细针穿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7a =0.802,P 8a =0.675,P 7b =0.857,P 8b =0.696)。结论:甲状腺癌术中使用细针穿刺可疑甲状旁腺Diff-Quik染色有助于原位保留甲状旁腺,降低术后低血钙及低PT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免疫胶体金试纸法在双侧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快速验证甲状旁腺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30例参与试验,随机分为试验组(免疫胶体金试纸组)74例和对照组2(常规肉眼组)56例。同时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同单位采用纳米碳技术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患者资料为对照组1(纳米碳组)50例,比较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前、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值等。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操作完成。  结果  76份经过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其中74份PTH值>65 pg/mL,范围(62.1~1 340.6 pg/mL),2份PTH < 65 pg/mL。其余41例非甲状旁腺均 < 65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免疫胶体金试纸法判断甲状旁腺真阳性率(敏感度)为97.4%,假阳性率(误诊率)为0,真阴性率(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漏诊率)为2.63%,准确率为98.3%。试验组与对照组1术后第1天复查血钙及血PTH情况,分别为(2.073±0.167 vs.2.043±0.167)mmol/L以及(35.767±13.159 vs.34.570±11.620)pg/mL。试验组术后血钙及血PTH均值稍高于对照组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试验组血钙及血PT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分别为(2.073±0.167 vs.1.982±0.234)mmol/L和(35.767±13.159 vs.26.145±11.51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免疫胶体金试纸法可在术中高效、快速判别甲状旁腺,从而争取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避免误切,或在切除标本中有助于仔细寻找、辨认甲状旁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侵袭性,并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评价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2014年间686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操作,全组至少原位保留甲状旁腺一枚。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清扫。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25例(32.8%),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132例(19.2%),2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者18例(2.6%)。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鉴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新方法。方法:纳入11例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京医院初诊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时,如若遇到可疑甲状旁腺,首先由手术主刀医师按照临床经验肉眼观察,判断为甲状旁腺或非甲状旁腺并予以记录。随后,对可疑甲状旁腺进行甲状旁腺示踪,细针穿刺少量组织,进行Diff-Quik快速细胞学检测,根据甲状旁腺的细胞学特征判定是否为甲状旁腺。最后将可疑甲状旁腺少量取材送快速冰冻病理,以冰冻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医师主观判断以及细胞学检测术中鉴别可疑甲状旁腺的诊断价值。结果:术中共发现21个可疑甲状旁腺,冰冻病理检测有1个结节因取材不足无法进行检测。以冰冻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肉眼经验性评判准确性为60.0%,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11.1%,kappa值为0.121,AUC面积仅为0.554,95%CI(0.283~0.828)。快速细胞学检测有2个因术中细针穿刺样本不足被剔除,剩余18个结节鉴定准确性为94.4%,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9%,kappa值为0.889,AUC面积为0.944,95%CI(0.819~1.000)。结论:术中快速细胞学检测可有效提高甲状旁腺鉴别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