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某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实施PICC穿刺的9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530例共计3 780使用日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41例共计3 991使用日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堵塞、堵塞后再通失败致非计划拔管及其他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PICC完全堵管率( ?字2=4.522,P=0.038)、不完全堵管率( ?字2=5.897,P=0.020)、因堵塞致非计划拔管率( ?字2=13.749,P=0.000)、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字2=6.869,P=0.01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堵塞、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PICC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娟  米元  谢玲玲 《血栓与止血学》2022,(2):320-321+324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以8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为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导管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置入静脉、导管尖端位置、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既往血栓病史与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存在联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573)、肿瘤分期(OR=3.682)、置入静脉(OR=3.864)、导管尖端位置(OR=3.979)、aPTT(OR=2.844)、既往血栓病史(OR=2.581)为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的发生与年龄、肿瘤分期、aPTT、置入静脉、既往血栓病史、导管尖端位置等有关,临床需密切观察此类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PICC导管材质柔软、弹性好,对血管刺激小;导管不透X射线,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大面积的无菌屏障可降低导管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108例肿瘤患者采用两种化疗路径,PICC组(A组)54例和一般周围静脉留置针组(B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留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组无一例出现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留置时间长,对照组9例出现静脉炎,6例发生导管堵塞,留置时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组穿刺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首选静脉输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基层医院的有效应用。方法对37例肿瘤患者由上级医院带回PICC导管进行护理,除做好心理护理外,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维护导管。结果 PICC导管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结论 PICC导管用于化疗患者输液安全有效,留置时间长,能提高护理质量,宜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及静脉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液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具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1]等特点,使其在血液肿瘤病人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较为常见,有研究报道[2],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可达21.3%,因导管堵塞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案例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生[3]。  相似文献   

8.
尤琼  沈益平 《中外医疗》2009,28(34):148-148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PICC置管成功率高,解决了患者因休克、静脉条件不好而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高营养液对外周血管的损害,确保液体的顺利输入,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操作简单,危险性低。  相似文献   

9.
何永萍  鲁光洪 《求医问药》2014,(18):107-108
目的 :探讨分析对肿瘤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PICC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8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22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20例,满意度为60%;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31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6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3例,满意度为9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3~12月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PIC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危重新生儿均成功置入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5%(73/98),导管留置时间(19.7±2.0) d,成功过渡到肠内营养完全建立并成功拔管的92例(93.9%),发生并发症共10例,发生率为10.5/1000导管日,其中感染0例,静脉炎1例,导管脱落3例,导管堵塞3例,穿刺点渗血3例。因并发症拔管6例,采取对症治疗后继续PICC治疗4例。结论 PICC可作为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危重新生儿的静脉通路,掌握正确的PICC方法,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84-8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1)212例患者中,18例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08分,占8.5%;84例患者得分108~144分,占39.6%,110例得分144分,占51.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的患者,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高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是影响患者导管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P0.05)。年轻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高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体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得分较低。在影响因素方面,年轻患者、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高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现状,以期为临床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3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和急诊监护室发放调查问卷,对“病危”以及“病重”急诊患者家属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 果不同婚姻状况家属的需求状况不同(P<0.01),未婚者需求得分更高,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家属对自身舒适需求不同;不同职业的家属对病情保证需求不同;与患者的关系不同对获取信息的需求不同(P均<0.05);患者身体越好,则对需求的满足状况越高(P<0.01).结论 家属对病情保证的需求最迫切,而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84-187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的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的2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护理需求,分为约束组(106例)和未约束组(132例),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方法,设计身体约束调查表,分析身体约束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身体约束原因、机械通气、镇静、镇痛、谵妄、鼻胃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以及侵入性操作治疗种类使用情况,对两组之间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238例患者中,106例予以身体约束,身体约束率为44.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机械通气、谵妄、侵入性操作治疗种类3种以上及镇静药物、中度意识障碍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谵妄、侵入性操作治疗种类及镇静药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使用规范及标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临床对身体约束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61-16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并提出风险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8例作为对象,记录并统计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分为发生组(n=24)和未发生组(n=334)。查阅两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骨折、置管前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感染、PICC置管时间,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给予风险护理干预。结果 3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拔管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患者自行拔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分别占20.83%、16.67%和12.5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置管前存在其他部位感染、PICC置管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高,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患者风险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9例因 COVID-19需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根据患者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气管插管时相关实验室检查动态变化,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的因素。结果69例COVID-19患者中,有46例(66.7%)拔管失败。拔管失败患者插管当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拔管成功患者(P<0.05)。住院期间,拔管失败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当天LDH>400 U/L、D-二聚体>4 g/L,住院期间血小板和肌红蛋白水平恶化是拔管失败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水平下降是拔管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OR=6.05,P=0.012)。结论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影响COVID-19危重患者拔管结局的重要因素。LDH>400 U/L和D-二聚体> 4 g/L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预测拔管失败的患者。此外,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或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以用来预测拔管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00-103
目的 研究探讨危重症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并伴有失禁的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镇静剂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营养支持方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体温、体重、Barthel指数以及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会阴部位皮肤状况评分、大便性状、失禁类型、进行机械通气与否、感染存在与否、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Braden压疮量表以及意识障碍存在与否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属于保护性因素,意识障碍、大便性状以及失禁类型属于该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根据分析结果在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皮肤完整性得以维持,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ICU收治后出院或转出的危重症患者165例,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A组(无认知功能障碍,135例)和B组(认知功能障碍组,30例),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CU治疗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ICU治疗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为18.18%(30/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87,95%CI:1.085~1.299,P<0.001)、病程急性生理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最高分(OR=1.392,95%CI:1.170~1.657,P<0.001)、入住ICU时长(OR=1.089,95%CI:1.016~1.166,P<0.001)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谵妄发生(OR=0.209,95%CI:0.054~0.803,P=0.023)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年龄、APACHEⅡ最高分、入住ICU时长为危重症患者ICU治疗后早期(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低谵妄发生率为其保护性因素,临床应关注危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危重患者ICU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s) evaluating the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 have been limited by small sample size. Some nonrandomized studies suggest that PAC us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PAC devi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Data Sources  MEDLINE (1985-2005), the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ry (1988-2005),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linicalTrials.gov database, and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Web site for RCTs in which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PAC or no PAC were searched. Results from the ESCAPE trial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were also included. Search terms included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right heart catheter, catheter, and Swan-Ganz. Study Selection  Eligible studies included patients who were undergoing surge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dmitted 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 or diagnos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or sepsis; and studies that reported death and the number of days hospitalized or the number of days in the ICU as outcome measures. Data Extraction  Information on eligibility criteria,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interventions, outcomes,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extracted by 2 reviewers. Disagreements were resolved by consensus. Data Synthesis  In 13 RCTs, 5051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Hemodynamic goal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varied among trials. A random-effects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odds ratios (ORs) for death, number of days hospitalized, and use of inotropes and intravenous vasodilators. The combined OR for mortality was 1.0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90-1.20; P = .59).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n number of days hospitalized for PAC minus the mean for no PAC was 0.11 (95% CI, –0.51 to 0.74; P = .73). Use of the PAC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use of inotropes (OR, 1.58; 95% CI, 1.19-2.12; P = .002) and intravenous vasodilators (OR, 2.35; 95% CI, 1.75-3.15; P<.001). Conclus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se of the PAC neither increased overall mortality or days in hospital nor conferred benefit. Despite almost 20 years of RCTs, a clear strategy leading to improved survival with the PAC has not been devised. The neutrality of the PAC for clinical outcomes may result from 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evidence-based treatments to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PAC information across the spectrum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胡涛  罗志勤  熊甲赛 《海南医学》2014,(11):1584-1586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危重创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前来就诊的200例危重创伤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14岁组、(15-25)岁组、(26-45)岁组、(46-60)岁组、61≥岁组五个组,应用MEW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准确评分,以各组患者出院或死亡为观察终点,记录各组患者MESW评分情况以及不同MESW评分患者救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岁组与≥61岁组MEWS≥9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岁组与15-25岁、26-45岁、46-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岁组与15-25岁、26-45岁、46-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WS评分0-4分痊愈率最高,与5-8分及≥9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有利于临床医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危重创伤患者依据MEWS评分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可以更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侨 《安徽医学》2016,37(3):353-355
目的 分析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按护理工作改进前后,分为改进前(16例)、改进后(14例),对比护理工作改进前后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改进后的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改进前(75.00%),改进前后患者的置管时间、导管滑脱与意外拔管发生率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改进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改进前(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给药通道,能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