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损伤和炎症指标的影响,为其治疗缺血导致的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射血分数降低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心肌损伤和炎症指标。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NT-proBNP平均水平为(1 726.36±492.37)pg/mL、cTnI平均水平为(19.27±4.38)n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 833.37±503.44)pg/mL、(22.39±5.02)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88、3.035,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为(5.48±1.28)mg/L、IL-6水平为(18.36±3.38)pg/mL、TNF-α水平为(5.32±1.27)pg/mL、IFN-γ水平为(6.67±1.17)pg/m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85±1.37)mg/L、(21.29±3.22)pg/mL、(8.34±1.87)pg/mL、(9.30±1.20)pg/mL,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缓解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损伤,在短时间内降低心力衰竭状态下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8):561-565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新西兰兔半乳糖凝集素-3(Gal-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8周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沙库巴曲/缬沙坦组(Sacu/Vals),每组8只,后两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心肌肥厚模型,8周建模成功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予以药物灌胃,其余两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16周末取所有兔心,测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全心质量指数以及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行HE染色评估心肌肥厚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Gal-3、MMP-9的表达。结果:⑴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HMI、LVMI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HMI、LVMI降低(P<0.05)。⑵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呈束状排列,形态完整,未见明显纤维组织。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部分断裂,细胞水肿,心肌间质可见纤维结缔组织。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心肌纤维排列基本整齐,细胞水肿明显减轻。⑶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Gal-3、MMP-9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Gal-3、MMP-9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减轻兔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跟下调Gal-3、 MMP-9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射血分数降低合并低血压心衰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心内科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合并低血压心衰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含利尿、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衰规范治疗,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从小剂量25~50 mg每天2次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剂量每2~4周倍増1次,直至达到维持剂量。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LVEF、LVDd、LVDs,观察SBP、DBP、血K+、血Na+、CTNT、NT-proBNP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LVDd、LVDs均有降低,2组LVEF、LVD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血K+、血Na+、CTNT治疗后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T-proBNP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实验组较治疗前有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舒张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治疗HFrEF合并低血压的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对血压无影响,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陈东  冯俊  苏浩  张静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59-2062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HF的患者48例为CHF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APN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获取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分析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CHF患者分组,比较不同亚组间血浆APN、NT-proBNP及LVEF。采集CHF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浆APN、NT-proBNP及LVEF,分析APN对CHF的诊断价值。  结果  CHF组年龄为45~91(60.98±13.98)岁,男性34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为51~93(57.88±13.76)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CHF组血浆APN、NT-proBNP分别为(23.08±9.39)μg/mL、5 455.00(1 256.00, 8 552.25)pg/mL,高于对照组[(12.06±3.28)μg/mL、55.50(32.00, 78.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APN、NT-proBNP随着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LVEF却明显降低。规范化心衰治疗后,血浆APN、NT-proBNP随着时间延长显著降低,LVEF却显著升高。  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对CHF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HFrEF患者95例,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对照组47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月后NT-proBNP、GDF-15、Gal-3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月末KCCQ、MLHF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不良反应率4.17%(2/48)与对照组6.38%(3/4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HFrEF患者,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调节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6.
俞婷  刘娜娜  钟青  苏涛 《陕西医学杂志》2023,(10):1407-14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传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50例及ACEI/ARB组50例,治疗时间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后1年房颤复发率、左房内径、左房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再住院率。结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立即做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0%与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比较,左房内径、左房容积、LVEDD降低,LVEF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再住院率低于ACEI/ARB组(10%与34%,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7例出现血压偏低,药物减量后仍能坚持服药。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传统ACEI/ARB比较可以降低房颤复发率,改善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张春莹  白志生  吕永会  王露 《海南医学》2022,(23):3013-3016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血压状态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低血压状态HFrEF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其中58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者纳入对照组,60例给予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者纳入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T)、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NT-proBNP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分别为(57.36±11.24)次/min、(1 137.68±462.3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8±10.62)次/min、(1 628.64±473.54) ng/L,LVEF、6MWT距离明显升高或增长,且研究组患者分别为(46.32±5.67)%、(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左心室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两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力,降低Hcy水平,减少因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水及电解质稳定、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随访9个月,对比两组射血分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6、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也较治疗后6个月有所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6、9个月NT-proBNP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9个月NT-proBNP有所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9个月均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有所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功能Ⅳ级患者左房超声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对左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NYHAⅣ级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90例,按药物治疗分为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组(48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1年后左房重构超声指标变化以及变化幅度。结果 随访时,ARNI组左房横径(LATD)较ACEI/ARB组缩短更明显[(-6.92±4.09)mm vs.(-3.60±4.48)mm,P<0.001];ARNI组左房容积(LAV)较ACEI/ARB组缩小更明显[(-11.76±5.73)mL vs.(-8.14±6.21)mL,P=0.005];ARNI组左房容积指数(LAVI)较ACEI/ARB组减小更明显[(-6.38±4.55)mL/m2 vs.(-4.16±3.69)mL/m2,P=0.014)];ARNI组左房球形指数(LASI)较ACEI/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评价运动训练及营养支持结合标准心衰治疗对老年CHF患者肌少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200例,进行肌少症筛查.比较CHF合并与不合并肌少症患者心功能、肌少症指标的差异.将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麦粒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3.51±1.62)分vs.(1.76±0.54)分]、肿瘤坏死因子-α[(29.25±3.17)ng/L vs.(23.75±2.86)ng/L]、白细胞介素6[(25.36±2.14)ng/L vs.(17.56±1.57)ng/L]、基质金属蛋白酶-1[(0.75±0.24)ng/L vs.(0.59±0.18)ng/L]、组织蛋白酶D[(153.25±28.34)pg/mL vs.(128.32±21.04)p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15.24±2.54)mg/L vs.(11.05±2.17)mg/L]、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1.82±0.28)pg/mL vs.(1.54±0.16)pg/mL]水平低。观察组Lyshol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维生素D缺乏者气道重塑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40例及年龄≥60岁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低于20 ng/mL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46例。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为高剂量组(48例)、低剂量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在入组时、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液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高分辨率CT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  结果  慢阻肺组患者25(OH)D水平[(13.47±5.32)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0.35±8.34)ng/mL,P<0.05];而MMP-9、TGF-β1、TIMP-1、T/D、W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低剂量组补充3个月后25(OH)D、MMP-9、TGF-β1及WA%较补充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补充6个月后TIMP-1和T/D较补充前也有改善(均P<0.05)。高剂量组补充3个月及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25(OH)D水平及上述气道重塑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其中补充6个月后的25(OH)D、TGF-β1及WA%与同期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5(OH)D水平与MMP-9、TGF-β1、W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7、-0.311、-0.389,均P<0.05)。  结论  老年慢阻肺维生素D缺乏者每天补充阿法骨化醇对25(OH)D水平的提升及气道重塑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高剂量连续补充6个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治疗的137例寻常型痤疮分为对照组(68例,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和研究组(69例,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比较2组患者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指标。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66.18%,P<0.05)。研究组治疗后IgG[(8.12±1.28)g/L vs.(12.08±1.29)g/L]、IL-4[(19.13±2.39)ng/L vs.[(25.67±3.36)ng/L]、IL-17[(1.98±0.33)ng/L vs.(2.47±0.41)ng/L]、TNF-α[(28.67±4.52)ng/L vs.(36.28±5.46)ng/L]以及皮损积分脓疱[(1.51±0.35)分vs.(1.89±0.46)分]、丘疹[(1.34±0.22)分vs.(1.73±0.41)分]、粉刺[(1.31±0.28)分vs.(1.79±0.32)分]、结节囊肿[(1.24±0.26)分vs.(1.69±0.2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可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瑞云  李琼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239-1242
  目的  探讨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4例,均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个性化护理)与观察组(27例,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TNF-α、ALT、Cr、血清白介素-18水平,观察并记录2组28 d存活率与死亡率。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TNF-α、血清白介素-18水平更低[(74.75±8.58)ng/L vs. (112.42±12.39)ng/L, (145.42±13.85)ng/L vs. (164.57±15.34)ng/L, t=12.988、4.815,均P < 0.05]。2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护理前AL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LT、Cr水平更低[(122.82±15.65)U/mL vs. (236.15±28.58)U/mL, (138.56±15.77)μmol/L vs. (181.36±19.34)μmol/L, t=18.073、8.912,均P < 0.05]。观察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28 d存活率为48.15%,对照组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46)。  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与联合护理(个性化护理+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TNF-α、血清白介素-18、ALT、Cr等相关生化指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在急诊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的应用价值,以期为CA的临床救治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将2017年8月—2019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cardiac arrest an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CA-ROSC)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ROSC后立刻静脉滴注纳洛酮,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疗程为1周。比较2组脑氧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e for oxygen,CMRO2)、氧化应激损伤、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 d、7 d时的CMR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96.45±9.47)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2.58±11.49)U/L]显著高于对照组[(84.25±8.87)U/mL、(73.60±10.75)U/L],丙二醛[(9.52±1.88)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03±3.06)nmol/mL, 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S100β、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复苏成功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安宫牛黄丸用于CA患者CPR后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脑损伤,对于预后有益,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麝香保心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CHF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老年C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情况、血流动力学、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2.16±3.39)% vs.(44.24±4.73)%,(453.46±23.20)m vs. (417.25±22.52)m,(3.34±0.38)L/(min·m2) vs. (2.88±0.46)L/(min·m2), t=9.624、7.919、5.452,均P < 0.05]。治疗后,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肺动脉楔压、总外周阻力、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7.440、7.083、3.733、6.272、12.507、11.399、9.234、7.876、10.218,均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05)。  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延缓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水平,探讨其在CTEPH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TEPH患者5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右心功能正常组(观察组1)、右心功能不全组(观察组2)。选取同期就诊符合条件的无肺动脉高压人群共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及NT-pro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  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血清中TNF-α、IL-6、NT-proBNP浓度依次升高,TNF-α的浓度分别为(13.54±6.37)pg/mL、(25.20±11.87)pg/mL、(40.75±1.74)pg/mL,IL-6的浓度分别为(6.04±2.89)pg/mL、(8.56±4.25)pg/mL、(4.95±5.24)pg/mL,NT-proBNP的浓度分别为(265.07±132.47)pg/mL、(719.52±345.23)pg/mL、(1250.00±421.22)pg/mL,各组间TNF-α、IL-6、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ASP亦依次升高,分别为(32.07±6.15)mmHg、(57.04±11.26)mmHg、(73.22±11.79) mmHg,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6的水平与NT-proBNP、PASP呈显著相关(P < 0.05)。  结论  CTEPH高压患者中存在炎症因子TNF-α、IL-6的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反应右心功能、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