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学在疫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内服疗法外,外治法对疫病的防治也起到关键作用。针灸疗法、芳香疗法、从上窍祛邪疗法、敷贴药浴法等外治法防治疫病均具有较好疗效。但不同的外治法有其独特的防治方式与使用宜忌,〖JP3〗对不同疫病的疗效也有强弱之异,在选择时应明确疫病分型,并合参时令节气、患者体质、病情选用适宜的外治法,不可拘于一法,以免失治,加重或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傣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傣族聚居地传染病高发,傣医药防治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傣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源流、理论及实践的梳理,总结傣医药防治疫病的经验,以期对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古代先贤用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的思路。[方法]收集中华医典5.0数据平台中《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理瀹骈文》等文献关于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的有效条文,通过分类、总结,探究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的思路。[结果]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多从肺卫着手,具有安全、简便、效优的特点。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从预防而言,其核心原则为扶其正气、避其毒气,包括囊袋悬挂、烧熏、纳鼻、涂抹等具体方法;从治疗而言,其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补虚扶阳,随证兼以解表清热、解毒消肿等,包括吹鼻取嚏、点眼洗眼、敷涂、洗浴、脐熨、吹喉等具体外治方法。[结论]中药外治法凝聚着中医药对疫病的探索与认知。本研究深入挖掘了古代中药外治法防治疫病的思路规律,可为现代疫病防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晋唐时期疫病治法继承了前代的清热、养阴之法,提出了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气营两清、苦酢清热及养阴解表、养阴清热等法,同时发展了辛凉解表、表里双解之法,此外攻下法和外治法也得到了一定运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依据20年来预防SARS、流感病毒感染、禽流感等疫病的临床实践以及中医药防疫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医药防疫不只是单纯针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杀灭作用,同时还关注病原微生物对人体作用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对 “病”与致病微生物的同防同治,防治疫病包括扶正与抗邪两方面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的防疫特点, 提出在“避其毒气”的基础上,治疗基础病、辨证施防、辨体施防、辨病施防、三因制宜可作为预防思路及制定预防方药的处方原则。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当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防疫抗疫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学研究手段,对中医外治法防控近视的古今文献,尤其是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考察,结果表明我国近视人口居全球首位,近视已成为眼科常见病、高发病之一,并呈现低龄化发展态势,应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引起近视的原因十分复杂,或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故临证应辨证审因、因人施治,采取个性化防控措施。针刺、艾灸、推拿、耳穴贴压、中药熏洗等中医外治疗法在防治青少年近视方面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各具特色与优势,且刺激性小、简单方便、易于接受,具有普遍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松峰说疫》疫病防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峰说疫》是清代温疫学派主要医家刘奎的代表著作,在疫病防治方面提出疫病治疗最宜通变,首创了"瘟疫统治八法",提出瘟疫应用药主要以寒凉、温补、解表等为主,并列专篇总结了历代医家防治疫病的有效方剂和自创防治疫病新方,使用方法上除内服法外,还有熏烧、悬挂佩戴等外治法.研究总结疫病防治方法及用方用药特色,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近五年直肠癌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灌肠、中药浸泡、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等疗法,认为中医外治法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及耐药性、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9.
<正>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滤过性病毒。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热内蕴,外受毒邪凝结肌肤。西医目前无特效疗法,不少学者用中药外涂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紫金锭 取紫金锭10锭—20锭,每锭0.3g,研碎加温开水5ml—10ml调匀后涂于患处,每天2次,至干涸结痂后停用。患者一般在2天—6天止痛并痊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